-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18年5月04日
上班族
最喜欢就是买很多东西在冰箱里屯着
下班回去直接拿来吃
很多时候把冰箱塞得满满的
尤其是爱“囤肉”
把购买的一些肉,如鸡肉、鸭肉、猪肉等
吃不完就统统放入冰箱冷冻层保存
以免坏掉
可是你知道吗?久而久之
这些肉就变成了“僵尸肉”

你心中一定充满疑惑
到底什么是僵尸肉?吃了会有哪些危害呢?
我们又该如何科学解冻和冷冻呢?
▼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会有僵尸肉的存在,人们往往会购买一些肉,一时吃不完就放到冰箱里保存。但是过段时间可能就忘记了,以至于过了几个月才发现。
“僵尸肉”是对冰冻多年后
销往市场冻肉的一种夸张形容
这种冷冻时间过长的肉就成为了“僵尸肉”
它们已经超过了安全食用期
不仅口感差、营养流失严重还可能对
健康带来隐患
最好不要因为舍不得扔掉就拿来吃
▼
冷冻时间多久就不宜吃了?
根据肉品专家表示
不同类型的肉冷冻保存时间不同
一般来说
家用冰箱存半年以上就有些长了
这时候肉就不宜吃了,最好丢掉
▼
肉买回来之后放入冷冻层冷冻
最好是在1个月之内吃完
越早越好
因为即使肉被冷冻了,但仍旧会有微生物的滋生
肉的成分也会逐渐被破坏
吃过久冷冻肉会怎么样?
■ 容易引起腹泻
经过医生的调查发现,吃了化冻变质食品容易患上了胃肠疾病,也就是吃了放在冰箱很久的猪肉。
■ 加速衰老
当肉被氧化之后,久而久之颜色就会变得暗红,肥肉的脂肪也开始发黄,味道也变腥了。如果吃了这种肉,肉里面的脂肪氧化产物会加速人体的衰老。
■ 患癌几率增加
当肉化冻的时候,这些微生物、细菌以及寄生虫会变得很活跃,肉的腐败变质也非常快。如果吃下去那么吃进去的毒素会比较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患癌几率也会增加。
还有哪些肉不宜吃?如何科学冷冻?
病死的牲畜的肉
不要吃肉疙瘩
有寄生虫的肉、反覆解冻的肉
科学的冷冻应该
洗净冷冻、分类冷冻
贴上标签、保证低温
▼
正确解冻方法可以
低温解冻、自然解冻、微波炉快速解冻
流水解冻
▼
一说到肉DV君就想起
红烧肉、糖醋排骨、糖醋里脊
···
肉不好
做出来的菜当然不尽如人意
好不容易下一次厨,气氛全被破坏了
所以DV君提醒街坊们
在尽情吃肉之前,要选择新鲜的食材
赶紧检查一下自家的冰箱
不要吃坏肚子!
-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18年5月04日
受访专家: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副教授 彭 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组织与员工促进中心研发部主任 肖震宇
眼泪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出生后掌握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哭泣,随着长大,眼泪常被看成软弱的象征。然而,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长期压抑情绪,找不到出口,会“急火攻心”。很多研究表明,泪水有时就像一个发泄通道,适当掉几滴,反而有助于健康。
“有泪不轻弹”苦身心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哭鼻子”,在很多人看来是没出息的表现,往往带有怯懦、失败者的标签。不仅男儿如此,当下,“女汉子”也越来越多。面对上司的批评,只能点头应对;面对同事的嘲讽,有时也只能装作听不见;面对飞速上涨的物价和月月要还的房贷、车贷,也只能埋头苦干……有时,即使压力重重,也只能默默忍受。眼泪,似乎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在肖震宇看来,人们的“忍泪吞声”是多重因素造就的。首先,是社会压力。面对生存压力,很多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坚强至关重要。其次,信任感缺乏。同事朋友间交流变少,彼此缺乏感情交流,不愿意将最真诚的情感流露出来。再次,个性特点。现在的年轻人很多沉溺在电子设备中,不善与人交流,长时间习惯了这种行为模式,在遇到“坎儿”时,会用意志力克服想哭的生理反应,即使有委屈,也不吱声。
彭旭认为,人类的情绪表达多种多样,眼泪无疑是宣泄痛苦、忧伤,反映了内心的真实写照。哭其实是一种表达方式,动情之时无需刻意压抑,敢于正视内心才是真性情,不应被限制。
当哭则哭益处多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让一组人看感人的电影,并收集他们因感动而流下的眼泪;让另一组人切洋葱,收集他们因辣眼而留下的泪水。结果发现,因感动而流下的“情感眼泪”中含儿茶酚胺成分,“反射眼泪”中则没有。儿茶酚胺是大脑在情绪压力下释放的一种化学物质,如果在体内积聚太多,容易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该大学对“哭泣”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一个月内,男人最多哭7次,而女人的流泪次数则超过30次。
彭旭表示,女性寿命普遍比男性长的原因,除职业、生理等方面的优势外,“善于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他认为,生活中充满的变数,遇到伤心处,哭一哭就是在给身体和心理“排毒”。
哭泣有助睡眠。眼泪是情感的宣泄口,哭泣使人体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这种激素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帮助人们发泄痛苦、获得平静,提高抵抗力。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就是,在哭过后,不论小孩或大人可立即入睡。
有利情感释放。美国圣保罗雷姆塞医学中心精神病实验室专家发现,人在哭泣后,负面情绪可降低40%。情感泪液含有应激激素,在哭泣的过程中会被排出体外,因而让人感觉更好。此外,哭泣会引发身体释放出让人感觉良好的内啡肽。
彭旭认为,看似多愁善感的人,在关键时刻比那些“有泪不轻弹”的人要坚强的多,因为,就像甩开包袱一样,释放过后是“新生”。
有助心肺健康。人们在哭的时候,会不断地吸气,有助于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工作。这种“带哭的呼吸”已经被运用到一些对治疗气喘和支气管炎非常有效的呼吸运动当中。
清洁湿润眼睛。眼泪对保持眼球的湿润非常必要,它所含的蛋白质和其他物质能够维持眼睛健康和防止感染。眼泪里含“溶菌酶”,这是人体的一种自卫物质。当我们哭泣时,泪水不但能够滋润眼角膜,使眼睛得到清洗,还能起到杀灭病菌的效果,预防眼部疾病。
哭之有度才管用
哭泣虽是情感宣泄的有效方式,但也不能毫无节制。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和荷兰蒂尔堡大学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发现,1/3的人痛哭过后情绪没有缓解,1/10的人痛哭之后反而情绪更加恶劣。在彭旭看来,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缓解后就不能再哭,哭过了头只会越哭越伤心。
哭要尽早。当感觉有负面情绪时,应尽早进行宣泄,不要憋在心里。
找对地方。有安全感的环境利于人们真情坦露,可在家中或自己认为信赖的地方,卸下伪装,释放“脆弱”的一面。
不要嚎啕大哭。最好的哭泣是轻声啜泣,而不是嚎啕大哭。哭泣时,可以想着自己伤心和委屈连同眼泪一起流出的画面。
哭泣不宜超过15分钟。人的胃肠机能对情绪极为敏感,忧愁悲伤或哭泣时间过长,胃的运动会减慢,引发胃病,而且,心理也易进入疲劳期。彭旭建议,哭泣的时间不宜太长,当觉得心情有所平复即可,控制在15分钟内为好。
哭完要放松。在彭旭看来,哭就是“洗心”,由于负能量被排泄了,哭完应该是放松的,可以去睡一觉或是散散步,不要急于做别的事情。
满足孩子的“哭语言”。日本的一项研究认为,婴儿98%的哭泣是由负面情绪引起的,少数情况下,哭泣是因为积极的情绪。“他们似乎在‘故意’哭泣来引起母亲的注意。”彭旭表示,哭是孩子的正常生理现象,大人要善于将其转化成语言,读懂并满足,有利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
老人不要大喜大悲。由于年龄增大,大多老年人喜欢回忆往昔,动情之处难免潸然泪下。彭旭建议,面对人生缺憾,要学会以豁达的态度面对;同时,可通过看电视剧、听音乐、读诗歌的方式转移注意力,享受生活。尤其是身体不好的老人,尽量不要大喜大悲,以免伤身。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抑郁症患者也经常哭泣。如果情绪持续沮丧,且常暗自流泪,可能是抑郁症引发的病态表现,应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18年5月03日
眼睛也许是心灵的窗口,但嘴巴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牙龈、牙齿和舌头能够反映糖尿病、癌症、妊娠、免疫系统紊乱、荷尔蒙分泌失调、药物滥用等问题的某些最早期症状,而且有时这种反应远早于患者自己的意识。
牙齿与癌症
多项研究表明,牙医可起到预警作用。
《华尔街日报》报道,修复科牙医乔治·基沃维茨说,在32年执业生涯中,他曾根据患者上前齿内表面珐琅质受腐蚀的情况,诊断出七例癌症病例。
加利福尼亚大学牙医学院的副教授苏珊·海德指出,如果牙龈创口一两个星期都不能愈合,或者某一区域的黏膜长时间呈白色或者红色,而不是正常的粉红色的时候,需要就医以排除口腔癌的可能。
乔治医生还发现过甲基苯丙胺成瘾症状,甲基苯丙胺成瘾症,又称之为“冰毒嘴”,(嗑药成瘾的人)牙齿外层会出现一种特有的腐蚀症状。
牙齿与糖尿病
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牙龈与牙齿交接的地方看起来白亮白亮的,易出血,齿根松动,而且满口都是如此。据估计,约有600万美国人患有糖尿病却不自 知。专家表示,牙龈问题和高血糖不仅源自相同的生活习惯,两者之间还会相互加重病情。牙龈感染发炎后,糖尿病患者会更难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而高血糖会加 重蛀牙和牙龈问题,引发更多炎症。
牙齿不齐易诱发舌癌
舌癌多发生于舌缘,其次为舌尖、舌背及舌根等处,常为溃疡型或浸润型。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浸润性较强,常波及舌肌,致使舌运动受限,使说话、进食及吞咽均发生困难。舌癌向后可以侵犯舌腭弓及扁桃体,晚期舌癌可蔓延至口底及颌骨,使全舌固定。
86%的青壮年舌鳞状上皮癌,与患者的牙齿畸形有关,其舌病患处有经常与内侧倾斜的牙齿接触史。被调查的65名26-39岁的舌癌患者中,有 56名患者皆有牙齿向舌侧倾斜或向舌侧突出,即存在着牙齿与舌病患处异常接触现象,其中有37名在出现舌癌前就自我感觉牙齿与知病患处经常碰撞磨擦接触, 形成舌部慢性损伤病变,其中有的还久治不愈。
专家们认为,牙齿对舌部的长期接触磨损,可使舌头局部形成慢性病灶;青壮年男性吸烟、饮酒较多,这些复杂的有害因素长时间刺激损害舌病灶,可使舌病患处的组织细胞逐渐发生畸变,最后便可能导致癌变的发生。
因此,医学专家告诚人们,一旦发现口腔内有牙齿的凸斜、牙齿畸形,向舌端生长迅速的智齿及异常排列现象,尤其是长期的牙齿与舌的抵触、磨擦或碰咬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早到医院口腔科检查,进行必要的矫形处理,以防患于未然。
牙周病致心脏病
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牙龈发炎会导致C-反应蛋白增多,而C-反应蛋白偏高被认为是心脏病的一个致病因素。
纽约大学牙医学院龋病学与综合护理系主任马克·沃尔夫表示,研究人员已经发现,牙斑中的细菌会阻塞动脉。原先以为它只是一个偶然因素,如今发现它其实是致病的风险因素。
口腔中的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去到人体各处,引发疾病,这正是为何医生会建议考虑接受非急性外科手术的患者先把需要处理的口腔问题解决掉。
美国心脏协会已经不再建议罹患二尖瓣脱垂(心脏瓣膜在心室收缩期无法正常闭合)的病人在口腔疾病未治愈前定期服用抗生素,因为现在的看法是,在定期洗牙、日常刷牙甚至咀嚼食物的过程中,口腔细菌随时可能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牙医能检查艾滋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医学会和美国矫形外科协会均呼吁接受过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往后每次看牙医时,应提前一个小时服用一粒抗生素,以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一些牙医表示,他们还需要随时了解患者服药的最新情况。例如,抗凝剂可导致口腔大出血,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双磷酸盐药物可致颌骨坏死。在进行口腔手术前,这两类药物都必须暂停服用。
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和一些消炎药可导致牙龈严重溃疡。抗抑郁症、化学疗法等治疗用药可导致口干,导致平时可以保护牙齿的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可能发生大面积蛀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添加氟化物降低因口干而引发蛀牙的风险。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牙医提供艾滋病毒(HIV)检测,因为感染艾滋病毒的某些初期征兆就出现在口腔内,包括真菌感染和口腔病损。牙医只需用棉签对口腔进行拭抹取样,送检后,20分钟即可得到艾滋病毒检测结果。
淡黄色牙齿才最健康
专家建议,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之外,日常的口腔护理和保健更为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
市场上有很多的牙膏广告,有主打美白效果的,也有针对抗过敏和清热去火等功效的,有调查显示90%的人主要是根据广告选牙膏。专家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医学上认为淡黄色的牙齿才是健康的,过分追求美白是心理作用,反而会牺牲牙齿健康。
牙周病是“隐形杀手”
据专家介绍,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经证实, 牙周炎可以影响心脏、肺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对孕妇而言,牙周病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还可能导致低体重婴儿出生等危险,且这一概率高出了近7倍,完全可以用“隐形杀手”来形容牙周病的危害。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成年人染上牙周疾患的罪魁祸首。
专家指出,吸烟、酗酒、精神紧张、无规律作息、以及不正确的口腔护理习惯都可能惹“病”上身。但很多人对此不为意,直到病变侵入牙周纤维,导致发炎、化脓,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时才重视。为此,专家提醒必须对牙周病的危害足够的重视。
专家介绍,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因素是牙菌斑和牙石,仅靠漱口和草率的刷牙是不能彻底清除的,必须通过洗牙去除。一般一年到一年半洗一次牙;刷牙习惯不太好,容易长牙石的人群则半年洗一次。
很多朋友喜欢喝各种各样的饮料,其中碳酸饮料对牙齿的伤害是很大的,长期大量的饮用碳酸类的饮料可能会导致牙齿大面积的腐蚀,尤其是小孩子要特别特别的注意。少喝或者不喝碳酸类饮料,喝完立即漱口都是防止碳酸类饮料侵害牙齿的必要措施。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