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政经
- 发布于 2024年12月04日
12月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发布声明,指出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此前一天,美国政府宣布了新一轮对华出口限制措施,将140余家中国企业列入贸易限制清单,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等多个种类的半导体产品,还拓展“长臂管辖”,限制中国与第三国贸易。尽管美国政府以及一些美媒卖力夸大它的效果,但事实已经反复证明,这样的打压既不可能吓倒、更阻止不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进步。
美方相关限制措施是一只早就预告要落下的靴子,有消息称措施中的大部分内容在今年年中就制定完成,业内许多人都已知晓。之所以拖延了这么长时间才公布,主要是由于美国与盟友及芯片企业的意见不一致,导致其内容一改再改,谈判花了数月时间,一些芯片制造业巨头为此花在华盛顿的公关费累计高达400多万美元。美方最终的文本长达200多页,被认为“极其复杂”又“漏洞百出”。这样的诞生过程和结果,本身就说明了其政策的荒谬性质,既逆历史潮流而动,也有损大多数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注定难以顺利执行,更不可能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这是一项不加任何掩饰的蛮横措施。被列入清单的140余家中国企业,有的仅仅是因为与华为有业务往来,还有的是因为参与收购了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就被认为是“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美国还借用这项措施极大扩展了自己的权力,包括日本、荷兰、以色列、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在内的许多国家及地区都要受该措施影响,全球产供链的稳定将因此受到严重干扰,国际经贸秩序将因此受到破坏,这等于是美国犯病,全球“吃药”。
现在,绝大多数国际主流舆论都不看好这项新措施,认为这只能增强中国建立自给自足芯片产业的决心和能力。这已经是美国近年来推出的第三轮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措施。这三轮措施清单越拉越长、牵扯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美方此作为的逻辑实际陷入了死循环,因为打压遏制中国的起始逻辑就是错的,不仅无法遏制中国科技产业,结果只会是适得其反。
在最新的限制措施中,对美国技术的定义已经趋近于零。也就是说,如果产品中包含哪怕一块使用美国技术设计或制造的芯片,美国政府都将限制其运往列入清单的中国企业。这样的规定看起来好像很唬人,实际效果趋近于零。美国早就针对华为采取了类似的“断供”措施,却并未能够阻止华为的“向上蜕变”,就是一个典型事例。《纽约时报》直言,中国是全球大多数电子产品工厂的所在地,而且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同中国围绕半导体进行商贸往来和合作是必然的,这是全球产供链中的自然流动。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多家行业协会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主要是美国忽视全球产供链的稳定与安全所造成的。这些协会的呼吁是必要之举,与坚持扩大自主开放不矛盾。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根植于全球化,成长和壮大于全球化,未来仍将继续积极同各国企业深化合作,促进全球产业的繁荣发展。这一方向不会动摇。
美方一些人想阻碍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其他国家科技交往的步伐,其结果必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连接得更紧密,美国反而会成为孤家寡人。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从金融领域开始的“去美国化”持续向外扩展,就是这一趋势的直观反映。如果说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是千帆竞渡,那么华盛顿就像一艘偏航的大船,给其他船只带来巨大风险。全球科技发展是一个共同体,回到合作的大队伍中来,是美国唯一明智的选择。我们希望华盛顿早日认识到这一点。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
- 详细资料
- 分类:政经
- 发布于 2024年7月17日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黄灵灵
近日有消息称,交易所正就高频交易差异化收费方案征求部分市场机构意见,有外资机构担忧收费标准不一致。对此,7月16日晚,沪深交易所相关负责人称,正就高频交易差异化收费方案进行研究论证。
“今年以来,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交易所持续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推动有关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目前,我们正就高频交易差异化收费方案进行研究论证,将坚持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公平对待所有市场参与机构,在充分评估测算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收费机制,增强高频量化交易监管的针对性,不用担心不公平对待问题。”沪深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说,对涉及高频交易机构的差异化收费安排,后续沪深交易所还将充分听取市场机构意见建议,平稳有序推出。
- 详细资料
- 分类:政经
- 发布于 2024年4月19日
财联社4月19日讯(编辑 黄君芝)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周四表示,谷歌正在对其人工智能(AI)团队进行结构性改革,并称此举将有助于公司更快、更有效地开发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
为了加快谷歌AI模型的研发工作,皮查伊在周四发给员工的一份通知中表示,构建模型、研究和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团队将被整合谷歌DeepMind之下。这将把上述部门的员工联合到一个团队,也将把训练和构建这些系统所需的昂贵计算能力整合到一个部门。
“这些工作会扩大公司的能力,为用户、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强大的人工智能。我很高兴能在下周四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展示更多进展。”他说。
与此同时,皮查伊还表示,一个新的统一平台和设备团队将把谷歌硬件、软件和人工智能团队的努力整合在一起,包括那些致力于安卓、Chrome、搜索和照片等产品的团队。
此外,该团队还将包括从事计算摄影和设备上人工智能功能的员工,比如谷歌最近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合作推出的“圈选搜索”(Circle to Search)人工智能工具。
皮查伊写道,这些变化“将帮助我们更专注、更清晰地实现我们的使命。”全力应战
自从加入这场AI竞赛,谷歌先是不断完善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以赶上微软和OpenAI的联合努力。与此同时,该公司也一直在改变工作重点——降低成本。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导致了一系列的裁员。
今年1月,该公司裁减了数字助理、硬件和工程团队的数百名员工。周三,谷歌又表示正在裁员,但没有透露具体规模,只是强调此次裁员并非全公司范围内。
谷歌发言人指出,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谷歌的许多团队进行了变革,以提高效率、消除层级并将资源集中到最重要的产品之中。
谷歌表示,为了更加专注于推出人工智能工具和服务,此次重组是必要的。而谷歌努力的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推出了其功能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Gemini 1.5 Pro的新版本。
该公司表示,与竞争对手相比,它可以处理更多的文本、视频甚至音频输出。它还将其聊天机器人(10.260, -0.18, -1.72%)重新命名为Gemini,并发布了一个更开放的大型语言模型,以帮助公司赢得开源社区的青睐。
但谷歌也面临着挑战与非议。因此周四,皮查伊还宣布了一个信任和安全团队(Trust and Safety team),该团队将更多地投资于人工智能系统的测试和评估。此举似乎旨在通过将责任集中在一个团队身上,解决推出面向消费者的人工智能产品所带来的风险。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