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素有人体“第二大脑”之称,中医学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经络的重要起始部位,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反应区,因此脚能反映出人的身体健康情况。

  足部的黑点我们总是把皮肤癌和日晒联系起来,所以我们通常不会检查脚上的黑点。然而,作为皮肤癌中最危险的黑素瘤,就可能发展到不经常接触阳光的部位。黑素瘤甚至可能出现在脚趾甲下面,看起来像是个黑点儿。

  白色的趾甲对趾甲的伤害或者身体内任何部位的疾病都可能导致脚趾甲出现白色区域。如果一部分或者整个趾甲脱离了甲床,它就会显示白色。这可能是 因为受伤、趾甲感染或者是牛皮癣引起的。如果趾甲本身很完整但是大部分都变成白色,这有时候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症状,比如肝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糖尿病。

  勺子状的脚趾甲有时对趾甲的伤害或是长期接触石油基质溶剂可能造成凹陷的像勺子一样的脚趾形状。同时,缺铁也可能会形成这种特殊形状。

  足部发痒,鳞状的皮肤可能是足癣,在20到40岁之间的男性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真菌感染。一种对化学用品或化妆品的过敏反应,称为“接触性皮炎”,也可能导致瘙痒和皮肤干燥和红斑。如果发痒的足部有皮肤变厚并且出现小点,这可能是牛皮癣,一种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使用药膏可以缓解这种症状。

  黄色的脚趾甲脚趾甲可以揭示我们整体的健康状况。真菌感染经常会造成脚趾甲变黄变厚。变黄变厚的脚趾甲也可能是一些潜在疾病的症状,包括淋巴水肿(和淋巴系统相关的肿胀)、肺部疾病或者风湿性关节炎。

  趾甲蚀损趾甲表面有凹痕是因为趾甲在趾甲板处的生长被破坏了。一半儿的牛皮癣患者都受趾甲蚀损的影响。

  大脚趾疼大脚趾关节痛的一个最臭名昭著的原因就是通风,同时还会伴随着红肿。骨关节炎也是导致疼痛和肿胀的一个罪魁祸首。如果关节不能弯曲,这可能是拇僵症,骨质增生关节炎的一种并发症。大脚趾疼也可能是人工草地趾,一种运动员病,尤其是硬地项目的运动员,由于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导致的。

  小脚趾疼如果你觉得自己如同走在大理石上或是你脚上跖球(脚掌下面近拇趾根的球形部分)的疼痛衍射到了脚趾,你可能是得了摩顿神经瘤,一种通常 在第三根和第四根脚趾间神经周围的组织变厚疾病。女性得这种病的概率是男性的8到10倍。这种病是由于对脚趾的伤害或太多的压力造成的。

  爪状趾这种足部畸形可能是因为鞋子太紧挤压脚趾或是因为诸如糖尿病、酒精中毒和其他神经紊乱疾病对神经的伤害造成的。脚趾从跖球(脚掌下面近拇趾根的球形部分)伸出部分向上拱起,并且在脚趾中间部位开始向下收起,如同爪子。应对的方法包括伸直和锻炼脚趾,或者特制的鞋子,乃至外科手术。

  综合自:

  从脚看健康。华商网

 

  看脚丫知健康。生命时报

  鸡蛋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食材,由于其价格不贵,并且营养丰富而受到大众的欢迎。鸡蛋含有人体必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铁,钙,钾等等微量元素。被称为人类理想的营养库。蛋黄里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对小孩的脑部发育大有益处。可是一天也不能吃太多,吃太多会导致胆固醇过高。我从小就很喜欢吃鸡蛋,曾经有段时间每天吃3-4个。导致胆固醇飙升,后期就有所节制了。但爱吃鸡蛋这习惯可没这么容易就改掉的。只是现在一周就吃4-5天,每天就吃一个。

  鸡蛋的做法有很多,可蒸,可煎,可炸,可煮。但据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水煮鸡蛋是最能保持鸡蛋里的营养不受破损的方法。其他做法都或多或少的破坏了鸡蛋里面的营养成分。所以平常我都是早餐煮一个鸡蛋,加一杯牛奶。整个上午的营养就够了。煮了快20年的鸡蛋。我总结了一套如何煮鸡蛋才会更香更嫩,并且不开裂的方法。大家平常在剥鸡蛋壳的时候,是否觉得鸡蛋壳都是连着蛋皮的,很难剥?今天我就和大家一并解决这个难题。方法很简单,大家要关注哦!

  鸡蛋如何煮才更香嫩,不开裂,容易剥呢?

  方法:

  1、新鲜鸡蛋买回来后,先用清水把表面清洗干净。

  2、鸡蛋放锅中,倒入冷水(清水以漫过鸡蛋为准)。

  3、加入两勺食盐(目的让煮出来的鸡蛋壳更好剥,并且煮的时候鸡蛋壳不容易开裂),然后鸡蛋在锅里泡2分钟。(特别是在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鸡蛋,温差比较大,泡2分钟可以让鸡蛋和水的温差没这么大,煮的时候鸡蛋不容易开裂)

  4、起中火(尽量不要以开始就大火煮,这样鸡蛋容易开裂),把水煮开,水煮开后,调至小火煮3分钟。盖上盖子,关火,让鸡蛋在锅里泡5分钟,即可捞出。在煮鸡蛋时间长短方面争论很多,有些人喜欢吃糖心蛋,那我上面说的时间就过长了,通常煮开后,关火泡6-8分钟即可。有些人喜欢吃熟点的,那么中火煮开后,小火煮8分钟即可。其实一个原则就是水开后,煮不要炒10分钟。煮的时间太长,鸡蛋里面的营养都会被煮掉不少的了,并且鸡蛋会煮的太硬,不香嫩,不好吃了。

  5、煮好的鸡蛋,捞出泡冷开水。(这是鸡蛋壳好剥的关键),泡的时间也不要太长,加入水里面有细菌,泡的太长会污染鸡蛋。

 

  6、鸡蛋凉透后,就可以剥开吃咯~你看我的鸡蛋壳的完整剥开的,鸡蛋黄也熟透了,看上去很香嫩诱人。你学会了吗?

  专家:

  著名心血管专家 胡大一

  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春岩

  当我们身体出现问题时,器官往往会发出“报警信号”,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忽略了!

  最近在微博上,一位女士在演讲过程中突发心脏病,被送往医院后死亡,其实在这短短2分钟的视频中,心脏发出了数次“警报”,只是都被忽略了。

  

 

 

  比如: 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后出现肢体血液循环不好,1分15秒时不断搓手;1分50秒时出现憋气,出汗等等...这些信息如果能够及时被注意到,或许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

  10个心脏警报信号要知道!

  有时身体的一些蛛丝马迹会提示你的心脏可能出现毛病了。甚至一些警报信号可能提前2、3天就在提示你了,这10个信号要知道!

  信号一:手脚冰凉

  视频中最明显的信号就是其不断的“搓手”。搓手是因为心脏出现问题后,血液循环变差,造成手脚冰凉。所以 在视频的1分15秒时,这位女士不断的搓手,并且室温正常,也没有其他状况,这种突然的手脚冰凉很可能就是心脏出现问题后在“报警”!

  信号二:心跳加剧

  如果有一天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 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应警惕这很可能是心脏发出的信号,而多半是心梗的征兆。

  信号三:呼吸短促

  呼吸短促、头晕难深呼吸也是心脏出现问题的一大“报警信号”,这是由于心脏出现问题后,变得虚弱而使血液缺氧所致。

  仔细体会这种感觉就像是失去了深呼吸的能力,无法使自己吸入更多氧气,呼吸困难,还会头晕目眩。如果没有肺部疾病史,那就要及时检查心脏问题了。

  信号四:焦虑失眠

  从来你没有失眠经历,或是没发生什么刺激、焦虑的事情却毫无缘由的焦虑时,可能是心脏出问题的信号,多半是心梗!这是由于心脏供氧不足的原因。 临床中,一些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反映心梗前几个月会突然出现极度焦虑感和失眠。

  这种失眠不是像普通失眠那样睡不着,而是半夜忽然无征兆的惊醒,思绪像万马奔腾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如果这种焦虑不是由于压力和不愉快等事情导致的,要尽快去检查。

  信号五:肩颈臂痛

  毫无征兆的肩颈臂痛也要特别小心了!这种痛感会转移, 因为心脏缺血时会将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区域,附近的器官如肩膀、脖子、下巴、手臂就在这个范围内,因此这些器官会感觉到痛感。

  这些疼痛的发作特点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就要赶去医院了。

  信号六:莫名疲劳

  很多心脏病人发病后,反应常常没做什么就特别累,这种莫名的疲劳也是心脏报警信号的一种!

  比如, 早上醒来还好好的,但很快就感觉极度疲劳,四肢沉重,做什么事都没精神,而且奇怪的是并没有做什么消耗体力的事情,没有生病,没有进行剧烈运动,睡眠也充足。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几周甚至几个月,就是心脏出问题的信号了,赶紧就医。

  信号七:盗汗反胃

  突然的出汗和恶心,这是心脏病发作典型症状,也是早期心脏病的标志。如果还伴有呼吸急促、极度疲乏,或伴有疼痛、饱胀,由胸部辐射至背部、肩膀、手臂或喉咙的疼痛,应马上就医。超过五分钟的延迟都会让你的性命岌岌可危。

  信号八:双脚肿胀

  双脚肿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妊娠、静脉曲张等,但也可能是心脏衰竭的标志。 研究发现,心脏瓣膜出问题,不能正常关闭时可能会发生双脚肿胀的现象。

  此外,与心脏相关的脚肿胀通常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呼吸短促或乏力等。

  信号九:常偏头痛

  偏头痛频繁发作意味着你的身体在报警。 生活中有12%的人经常发生偏头痛,而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这个比例上升到40%。虽不能表明有直接关联,但显而易见的是,偏头痛与某些心脏异常相关。

  因此偏头痛可能造成了心脏功能障碍。另一种说法是,偏头痛和心脏异常都是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的结果。

  信号十:走路时有绞痛感

  当你走路或移动时,你的臀部和腿部肌肉有痉挛和绞痛感,稍作休息后有所改善,可不要以为只是年纪大了或缺乏锻炼所致,要警惕是外周动脉疾病的信号。外周动脉疾病,也被称为PAD。

  如果你走路时出现绞痛感,很可能是患了PAD,那么你的心脏动脉有一半被堵塞的风险。但也不要太恐慌,PAD是可以治愈的。

  突发心脏病记住“急救三招”

  避免悲剧的发生,不仅要知道心脏的报警信号,也要知道万一突然发病,如何急救,正确是急救方法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悲剧的发生。

  很多医生看到上面的视频后都纷纷写下了急救的方法↓↓

  

 

 

  如果突发心脏病要记住“急救三招”:

  第一招:徒手心外按压

  1、赶快打120或999;

  2、摸摸左右两侧颈部脉搏的波动,如果没有波动或减弱,就要立即做心脏按压;

  3、胸部按压时,用力按下4-6厘米;

  4、每分钟按压80-90次。

  第二招:服用阿司匹林

  如果是明显的心梗症状要立即服用阿司匹林。救急的和预防的药量不一样。长期预防用小剂量,比如75、100毫克,一天一次。急救要300毫克,就是好几片。

  救急药不能用肠溶片,因为肠溶片吸收太慢,远水不解近渴,不要吞服,应该把它嚼碎,尽快让它发挥作用。

  你别小瞧一片阿司匹林,吃和不吃,嚼和不嚼不一样。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嚼300毫克的阿司匹林能降低死亡率23%,所以这是最救命的药。

  第三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如果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还要及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虽然不能降低死亡率,但是让你症状可以缓解。你怎么来鉴别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绞痛含一片药,这个药快化完了他就不疼了。

 

  如果含一片不管用,过5分钟再含一片,连含三片不行赶快送医院。现在强调不要等含三片不行送医院,含两片不行就赶快送医院,时间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