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18年6月20日
端午节,正值农历五月初。农历五月古称中夏、午月、雨月、恶月,是万物生长繁茂、桃红柳绿、各类应季果蔬上市的季节。但由于时近盛夏,湿热郁蒸,蚊蝇滋生,百虫活跃,多种常见疾病也在此时趁机流行起来。因此,在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特别重视这一时间段的疾病防疫和健康养生,创立了辟邪免灾、烟熏消毒、“蓄兰沐浴”等防病养生方法,并特别从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开始在门墙上挂菖蒲、艾叶、青蒿,食用大蒜,或用雄黄辟邪杀菌,甚至饮用极少量雄黄酒。
时至现代,因人们认识到雄黄有毒,饮用雄黄酒可致中毒,故此习俗已基本免除,但悬挂菖蒲、艾叶及青蒿,食用大蒜的习俗依然时兴。在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荆楚岁时记》中即载有端午时节民间“以艾为虎,菖蒲为剑”,悬于门户驱邪避晦的习俗,其后尚有把艾草、菖蒲和大蒜并称为“三友”者,即以菖蒲作剑,艾草作鞭,大蒜作锤,避退毒虫,抑杀病害,斩妖除魔,驱毒避邪。发现青蒿治疟后,人们将此四物视为农历五月的养生“四宝”。
菖蒲,驱蚊能手
菖蒲有石菖蒲、水菖蒲之分。石菖蒲多野生于山涧溪流和水石缝隙处,植株稍矮小;水菖蒲多生于池塘水草边或溪沟边,植株稍高大,剑叶更长,根茎略粗壮,色微红。民间在端午期间悬挂于门前的多为水菖蒲。它还被称为“天下第一雅草”,一度成为文人雅士栽种、把玩之品,苏东坡等著名文学家和诗词学家多有咏赞,如苏东坡诗赞:“碧玉碗盛红玛瑙,青盆水养石菖蒲”“斓斑碎石养菖蒲,一勺清泉半石盂”,并称菖蒲“忍苦寒,安淡泊”。
菖蒲在民间素有“驱蚊小能手”的称号。古代农历五月初五,人们用红布条或者红颜色的线将菖蒲系起,插在门楣上,让此时活动频繁的蛇虫鼠蚁绕行,以防止传染疾病。
菖蒲入药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的医药著作中即有记载。中医认为,菖蒲味辛、苦而气香,性温,属芳香开窍药,可以帮助人体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古代多用于痰蒙清窍、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及湿浊蕴阻脾胃等病症。现代医学证明,菖蒲中主要含有的挥发油等成分,具有镇静、抗惊厥、抗抑郁、改善学习记忆和抗脑损伤等药理作用,为中医临床较常用的药物,一般用量3~10克,多配入复方中用。
青蒿,对抗暑热
青蒿,亦名蒿、草蒿、方溃、香蒿。将其挂在门庭,用于驱除山岚瘴气的方法古已有之。
中医认为,青蒿性偏凉,能清虚热、除骨蒸。对夏季外感暑热,发热烦渴等症状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对夏季流行的疾病,如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都可用青蒿防治。
现代医学证明,青蒿主要含有青蒿素、青蒿酸、青蒿醇及黄酮类、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疟作用。其实,早在我国晋代,在著名的医学家葛洪的著作中,就有用其治疗疟疾的记载。当代屠呦呦等科学家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使世界上无数疟疾患者免除了病痛,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艾叶,灸治百病
艾叶,亦名艾、艾蒿、艾草、医草、灸草、冰台,被民间作为“避邪宝器”。端午或整个农历五月将艾叶悬挂于门庭已成它的“专利”,3000多年前即有艾叶烟熏的记载。
艾叶作为中药使用的历史极为悠久,《诗经》即有采艾的记载。用艾煎汤,熏洗、沐浴,或用艾烟给空气消毒,把艾做成灸条进行艾灸,或用鲜嫩的艾叶作成艾糍粑粑……《孟子》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说的就是艾灸这一中国最古老、神秘的医术。
中医理论认为,艾叶功效独特,既可温经止血、安胎,又可逐寒湿、理气血,常用于虚寒性的出血证,如吐血、便血、崩漏下血、月经不调、痛经、寒湿带下、胎动不安、心腹冷痛、虚寒性泻痢、皮肤疮疡、疥癣等多种病症。古人尚认为艾叶制成灸条后能“灸治百病”,取其能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血色、焕发健康神彩。艾条点燃后,气味独特,“可沦肌浃髓,温暖如阳,弥久不消”,让人回味无穷。
现代医学证明,艾叶含有挥发油和黄酮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凝止血、抗哮喘、抗过敏、镇咳、祛痰、抗炎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药理作用。但艾叶性温、香燥,内服用量不可过大,且不宜长期使用。
大蒜,护佑全家
大蒜,亦名葫、葫蒜、蒜,既为多种菜肴的极常用调料,也为许多人喜食的食材,更为多种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良药和五月端午餐桌上必备的一宝。
大蒜入药、入膳和作为调料的历史极为悠久。相传,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兵征服南蛮,擒拿孟获,不料孟获暗施毒计,把诸葛亮的军队诱至秃龙洞,那里毒蛇出没、瘴气弥漫,蜀兵皆染瘟疫,而那里还有哑泉、灭泉、黑泉和柔泉的毒水,人饮之皆死,孔明一时无计,求助于一位隐士,隐士告以每人口含一叶“韭叶芸香”,即可避难。孔明依计而行,果真全军平安。后有人告知“韭叶芸香”就是大蒜。
大蒜入药,始载于两晋南北朝时陶宏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一书,载其味辛辣,性温且较燥烈,可以温暖脾胃而行滞、解毒消肿、杀虫、止痢,可用于饮食积滞、脘腹冷痛、痈肿疮疡、疥癣、肺痨顿咳、痢疾、泄泻,以及蛲虫病、钩虫病、蛇虫咬伤。“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伏邪恶”。
现代研究其主要含有大蒜油、大蒜辣素、大蒜素等成分,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球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可预防流感,治疗感染性疾病,驱除人体寄生虫,并具有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降糖、保肝、延缓衰老、降低癌症发生率等作用。但由于其性温热燥烈,有口疮、痔疮、热结便秘者不宜食用;发热性疾病、气血虚弱者、目赤肿痛、牙龈发炎、咽喉炎患者均应忌食或慎食;胃炎胃痛者不宜食,小儿和孕妇不宜食。喜食和能食者亦应适当控制摄入量。
-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18年6月19日
中医认为,夏季心阳最为旺盛。随着夏季气温的攀升,难免烦躁上火、食欲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咽干、咽痛、便秘、失眠等烦恼。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些适宜夏季食用的清热降火食物:
黄瓜
黄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E等各种营养素,含水量高达98%。多吃黄瓜除了能很好地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更能起到清热降火作用。黄瓜中还含有丰富的钾盐,能有效促进血液代谢,从而帮助体内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
荸荠
荸荠性味甘寒,常吃既可以降火,又能为人体补充各种营养素。荸荠中还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粗蛋白,这两种物质在为人体补充所需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肠胃蠕动,从而起到润肠利便的作用。
雪梨
雪梨不仅鲜嫩多汁、酸甜可口,还含有较为充足的水分,因此通过多吃雪梨为身体降火是极好的选择。雪梨中还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成分,常吃能起到改善便秘以及保护肠胃健康的目的,还能缓解由于高温作用导致的体内水分流失。
豌豆
豌豆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和纤维素,常吃能很好地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对于防止便秘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豌豆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还可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
冬瓜
冬瓜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痰平喘的作用。另外,其水分含量很高、能量低,在夏季服食尤为适宜。冬瓜富含维C,且钾含量高,钠含量低,所以最适合需低钠饮食的高血压、肾脏病、浮肿病等患者食用。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 王光磊
-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18年6月15日
苋菜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蔬菜,在生活中会经常吃,苋菜里面含有的营养物质也非常丰富,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好处。在夏季适当的吃一些苋菜,就可以达到清热解毒效果,可以让消化功能变得更好,大家就应该适当地多吃一些。
到了夏季可以吃的蔬菜各种各样,苋菜就是其中一种,它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以及维生素,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让身体抵抗能力和免疫力变强,儿童适当的吃一些苋菜,还可以让生长发育变得更好,下面就来看一下吃苋菜的好处以及禁忌。
吃苋菜有哪些好处?
1、补充蛋白质
适当的吃一些苋菜就可以达到补钙效果,苋菜的叶子里面钙元素是非常丰富的,如果能够经常给孩子吃一些苋菜,就可以让骨骼成长发育以及牙齿发育变得更好。
2、促进凝血
苋菜不仅可以给孩子或者年轻人吃,老年人适当的吃一些,也能够达到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苋菜里面所含有的铁元素,钙质以及维生素k都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让造血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变得更强,还可以让心肌活动维持在正常状态,肌肉痉挛问题也能够被很好的预防,所以如果有贫血问题的人,或者中老年人都应该适当的吃一些苋菜。
3、排毒通便
苋菜里面还含有非常丰富的膳食纤维,比起其他一些蔬菜要高出很多,吃完以后可以让肠胃道蠕动速度变得更快,让消化功能变得更好,而且又可以把身体里面的一些有害物质及时排出,预防便秘情况发生,正在减肥的人群适当的吃一些苋菜就是很好的选择。
4、清热解毒
夏天天气非常炎热,身体很容易出现上火情况,这个时候适当的吃一些苋菜,能够起到抵抗细菌消炎以及清热解毒作用,患有急性肠胃炎的患者,有细菌性痢疾的患者吃一些苋菜,可以达到辅助治疗作用。
哪些人不能吃苋菜?
苋菜属于寒凉性蔬菜,有拉肚子问题的人,脾胃虚弱,阴盛阳虚体质的人都是不能吃的,过敏体质的人吃完苋菜以后,就有可能会出现植物日光性皮炎,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严重的,一定要好好治疗,多加休息,还应该注意苋菜不能和甲鱼一起吃,很容易引起中毒。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吃苋菜的好处以及不能吃苋菜的人群。不管什么食物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还有不适合的人群,所以大家就应该好好注意。在吃食物之前,都应该了解清楚食物的性质和自己身体情况,这样就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