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东风汽车(7.080, 0.34, 5.04%)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东风汽车正联合一汽集团积极推进参股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以下简称“华为车BU”)事宜,预计到今年6月会有初步结论。

  此前,华为曾与长安汽车(14.660, -0.26, -1.74%)签署一项《投资合作备忘录》,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以下简称“目标公司”),对车企开放股权,长安汽车及关联方有意投资该公司。如果东风汽车、一汽集团相关参股事宜推进顺利,那么三家中央车企都将加入华为的“造车朋友圈”。

  2月22日,华为车BU曾官宣与东风猛士合作,涉足高端硬派越野领域。不过尤峥表示,东风汽车不会放弃品牌走智选车路线,与华为车BU是技术合作,但并非传统意义的“HI模式”(即Huawei Inside,车企采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今年底和明年将会推出多款合作车型。

  华为打造汽车产业“技术开放平台”

  随着东风汽车、一汽集团推进参股华为车BU事宜,华为的“造车朋友圈”有望再度扩容。

  此前,华为曾官宣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并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

  2023年11月,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华为在11月25日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长安汽车拟投资目标公司并开展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支持目标公司成为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产业的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产业领导者。

  1月16日,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引望”)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引望是华为车BU成立的新公司。引望将装载华为车BU目前的技术和资源,它的落地是华为的智能车业务更好服务产业的第一步,后面随着更多伙伴加入,引望将成为一个股权多元的技术开放平台。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引入战略行业伙伴,是给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装上了“火车头”。此前华为车BU是技术及打包方案提供商,如今成立开放股权的新公司,会从单纯的供给方转变为“需求+供给”的融合共同体,也就是其官方定位的“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开放平台”,将技术和能力开放给整个行业共享。

  多家车企与华为“紧密牵手”

  3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表示,从国资监管来讲,主要是要激励企业大胆创新,破除一些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新能源汽车,国有汽车企业在这方面发展还不够快,国资委将调整政策,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

  “因为我们注意到,汽车行业全世界都是这样子,燃油车在还很有优势的情况下,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一开始投入会比较大,如果对它考核当期利润,就不太容易去全速推进,我们出政策就是要破除这个障碍,考核它的技术,考核它的市场占有率,考核它未来的发展。”张玉卓说。

  据了解,目前三家中央汽车企业包括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此前长安汽车已经宣布投资华为车BU成立的目标公司,再加上本次东风汽车、一汽集团积极推进参股相关公司事宜,三家中央汽车企业与华为的合作都日益紧密。

  2023年1月,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岚图汽车宣布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内容,双方将通过合作车型在多领域创新探索,加速智能化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2月份,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豪华电动越野品牌猛士科技也与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动实现各自领域的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建立共促发展、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助力民族品牌向上。

  除了东风汽车之外,2月24日,“广汽传祺”官方微博发文称,基于华为车机的豪华MPV传祺M8宗师先锋版上市。据了解,该车型是广汽集团(8.600, -0.06, -0.69%)和华为强强联手的产品,搭载了华为车机生态,能实现“华为一键投屏”等功能。

  华鑫证券研报表示,随着华为车BU合作车企的增加,车BU部件使用范围的扩大,消费者对华为系技术感知逐渐加深,一定程度保证了未来车BU切出成立新公司的业务连续性。

 

  国金证券(8.870, -0.03, -0.34%)研报认为,2024年将是华为系全面扩容之年,一季度问界M9开启交付,4月份北京车展将亮相华为与北汽合作新车,与江淮的合作也将在年内落地。据测算,与华为系汽车定位接近的“BBA”2023年销量为195.2万辆,华为强悍品牌力下高增长性、高爆发性确定。

  日前,现代汽车集团公布了2023年全球销量及全年财报。2023年现代汽车集团全球累计销量超730万,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其中,起亚2023年全球销量为3,087,384辆,同比增长6.4%,总营收5369.778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年营业利润624.618亿元,同比增长60.5%。

 

  在电动化领域,现代汽车和起亚拥有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专属平台E-GMP。 2023年,起亚全新推出了EV6(配置|询价)、EV5(配置|询价)两款纯电新车,并计划到2027年,共计推出6款纯电车型,力争到2030年,实现纯电动汽车年销量18万辆的目标,销量占比达到40%。此外,起亚在全球的首款品牌App于2023年12月20日率先在中国上线,在逐渐完善中国用户生态体系之余,也为消费者带来拥车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

  奇瑞星途星纪元官微消息,2月20日,星途星纪元与宁德时代共同宣布,神行超充电池量产装车,全球首搭落地星纪元ET。

  截至当前,神行超充电池已与广汽、奇瑞、阿维塔、哪吒、极狐、岚图等多家车企确定合作。

  去年10月,奇瑞集团与宁德时代共同宣布,神行超充电池将落地奇瑞星途星纪元。两家公司还计划将神行超充电池车型同步推广至海外,开拓欧洲、中东、东盟、北美市场。

  神行超充电池是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发布于去年8月,该款电池在常温条件下能够做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拥有700公里超长续航能力,且能够实现全温域快充。

  宁德时代最新发布的神行超充电池冬季测试视频显示,在零下20℃的环境下,搭载神行超充电池的星纪元ET能够做到在24分钟将电池从20%的电量充至80%。

  上月,星纪元ET首批量产车在安徽芜湖正式下线,该款车型为星纪元品牌第二款车型,也是首款纯电SUV车型,预计今年一季度上市,该车型的售价目前尚未公布。

  据高工锂电统计,快充车型今年将迎来集中上市,价格从30万元起向下突破至20万元以内区间,快充车型对于成本的要求将更为严苛。

  C是指电池充放电的能力倍率,1C表示电池能够在1小时充满电。4C则表示电池能够在四分之一小时,即15分钟内充满电。

  神行超充电池发布之前,4C快充电池主要为三元电池,存在价格昂贵的问题。国内目前实现4C充电的新能源车型仅有小鹏G9(配置|询价)等少数几款,均采用了三元电池,售价普遍在40万元以上。

  宁德时代的这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则有效解决了成本问题。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是锂电池的两大主流技术路线,前者较后者成本优势明显。国内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在2021年7月超越三元电池,此后一直保持领先。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国内磷酸铁锂电池的占比达到60.9%,远超市占率39%的三元电池。

  宁德时代1月在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装车量方面均位列国内榜首,其中,该公司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达39.81%,力压市占率为30.48%的比亚迪(002594.SZ),这是宁德时代连续第三个月在该领域保持第一。

  去年全年,比亚迪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实现了对宁德时代的反超,市占率超过四成。

  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装车主要来自于其自产的新能源车,而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主要供应给比亚迪的竞争对手,比如特斯拉、广汽、蔚来等车企。

  除宁德时代外,目前也已有多家国内企业开始磷酸铁锂快充电池的研发。

  去年12月,蜂巢能源发布蜂速超快充磷酸铁锂短刀电池,覆盖L400-L600短刀尺寸,充电范围覆盖3C-4C。

 

  同月,极氪发布首款自研电池“金砖电池”。该电池同样为快充磷酸铁锂电池,将在极氪007(配置|询价)上首发搭载,能够做到充电15分钟续航增加超过5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