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日),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宣布进一步放宽香港社交距离限制措施,详情包括:

  (1) 撤销餐饮场所容量限制;

  (2) 撤销宴会人数上限限制;

  (3) 撤销酒吧酒馆顾客、出席宴会人士等的快速抗原检测要求;

  (4) 容许市民在公众娱乐场所、体育处所的户外范围饮食。

 

  相关措施调整自12月22日起生效。此外,李夏茵强调,目前“疫苗通行证”和佩戴口罩的要求维持不变。(总台记者 黄梓荧)

  从大人到小孩,退烧药布洛芬一药难求。北京李女士(化名)多方辗转终于买到了美林(布洛芬混悬液),而在天津儿童医院门口,一瓶美林被黄牛卖到2500元甚至3000元以上的天价。目前,在各个医药电商平台,小儿用退烧药美林仍处于无货状态。一个数据显示,我国生产了全球50%以上的布洛芬原料药和40%以上的对乙原料药。一布洛芬药品生产厂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布洛芬作为老药,没有什么技术和生产难题,产能提升起来后会很快。那么,作为成熟的药品,为什么市场会出现一药难求?

  一瓶难求,黄牛卖至千元

  不止成人用布洛芬,儿童用药布洛芬也处于一药难求状态。李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线下药店都买不到美林,最后多方联系才购买到了美林。在社交平台上,仍有来自青岛即墨、浙江台州以及江苏昆山等全国各地的宝妈们在求购美林。

  美林是强生旗下的一款退烧药,针对不同年龄段宝宝的需求,美林拥有不同规格的混悬液和滴剂。12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在医药电商平台搜索发现,美林处于全面断货状态,无论是100ml还是35ml规格的混悬液,均显示"无货"。

  在买不到药的情况下,宝妈们开启了"互救"模式。有同城宝妈们互相匀药、赠药的,也有外地宝妈们帮忙买药邮寄的。消费者小茹花68元抢到了35ml的美林,这一价格相较正常价贵出了好几倍。小茹一开始有些怨气,最后还是庆幸买到了药。

  此外,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父母焦急的心情天价售药。有网友反映,日前有人在天津儿童医院等三甲医院门口兜售儿童退烧药,平日里20元左右的美林,被卖到了2500元甚至3000元以上的高价。另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爆料,抚顺的美林卖到600元一瓶。

  据天津市场监管方面披露,针对个别医院周边有非法买卖涉疫药品的行为,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会同市药监局、市公安局迅速启动全市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联查联办机制,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打击非法收售药品专项行动。12月16日上午,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行动,对儿童医院周边非法收售涉疫药品行为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抓获1名兜售退烧药违法人员,发现布洛芬混悬液(美林)11盒,病毒合剂3盒,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原料大国,药都去哪儿了

  "布洛芬作为老药,没有什么技术和生产难题,产能提升起来后会很快。"国内一布洛芬药品生产厂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个数据是,国产企业拿到布洛芬的注册批文数量达到558个,涵盖了布洛芬片、布洛芬软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颗粒等众多剂型。

  同时,作为全球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我国占全球产能的三分之一,生产了全球50%以上的布洛芬原料药和40%以上的对乙原料药。国内原料药龙头企业新华制药、亨迪药业的产能分别达8000吨/年、3500吨/年。

  从原料和生产端来看,布洛芬的供应似乎不成问题。那为什么终端会出现一药难求的情况?在上述布洛芬药品生产厂家看来,非理性囤药是造成缺药的重要因素。据了解,11月中旬起,部分消费者便开始囤药,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囤药清单。

  根据豆瓣小组网友爆料,一新疆旅游从业者把一家药店的布洛芬买空,其中就包括15瓶美林。还有一"90后"家长在网上晒出囤的药品,该家长花费超1500元,跑了4家药店买下了枇杷露、布洛芬、消炎止咳片等种类的药物超47盒。

  "12月初的过量囤货、储备不足、产能限制,12月中旬的物流配送等综合因素造成了药品短缺。"一药品零售从业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预期不足叠加采购集中,并不是所有厂家短时间内都能开足马力全力供应。其次,很多厂家有布洛芬批文,占用其他药品的产能优先供应,这都需要调配,10天左右的空档期很正常。"

  具体到药店终端,据上述药品零售从业者透露,大部分中小连锁从分销商拿药到门店正常是一周一次。"想快但物流供应不上也是一个问题,集中需求下,卖得快自然难跟上。"

  一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布洛芬是大宗原料药,我国在全世界的产能上占到较大比例,达到万吨级,所以说生产上不存在技术困难。只是要在短期内去提高产能,厂房需要投入设备,要投入人力,这需要时间。

  政府调控,药企保供加速度

  "一周内全国将不再缺药",上述药品零售从业者透露称,政府在上周就关注到了市场现象,原料生产大概3-4天,布洛芬技术成熟,流水线生产,24小时马力不停的话,运输速度上来,一周内缺药问题就会解决。

  新华制药证券事务部相关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市场需求增加后,公司调整了生产线,提高了制剂、原料的产能,目前公司加班加点地生产,尽最大的努力保障供应。

  12月19日,针对公司布洛芬原料药产能被政府相关部门征用的消息,亨迪药业方面对此予以否认,并表示,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不存在产能被政府相关部门征用的情况。

  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称,正常来说,产能达50吨,如果要生产50吨,可能存在一些物流、原材料的困难,政府来帮忙解决这个困难,帮助产能的实现,这不能称之为征用。另有药品生产从业者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从这周起,政府将加大对退热药物的供应管理。

  目前,包括恒瑞医药、石药集团以及人福医药在内的多家大型医药企业都在积极扩大产能。据恒瑞医药方面透露,公司近期旗下治疗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布洛芬混悬液、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产品销量确有较大幅度上涨,各个渠道的订单量仍在增加。对于公众当前对这类药品的需求增长,目前公司正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扩大产能,多措并举扩产保供稳价。而石药集团的布洛芬生产经营正常,公司布洛芬涉及片剂和颗粒剂型,年产能总计约10亿片(袋)。

  据"宜昌发布"消息,宜昌人福药业将现有的产品批量扩至2倍以上,布洛芬片每分钟可生产3800片。人福药业还准备增加30片的小包装布洛芬,在原有每瓶100片包装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每瓶30片的小包装。

 

  针对强生旗下美林、泰诺等退烧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强生方面回应称,公司时刻关注目前疫情防控现状,并积极响应政府和医院号召,全力支持当前医药物资保障工作,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的工厂已将产能提升至最高水平,并在亚太供应链网络中优先供给中国市场。同时也在积极推进优化生产设施等计划,以期进一步提高产能。 北京商报记者 姚倩

 《科创板日报》12月15日讯(记者 徐红)随着抗疫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冠感染患者将通过居家药物治疗度过整个感染周期。因此,此前只用于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的新冠抗病毒药物可能需要实现更可及,能够更有效地到达有需求的患者手中。

  从海外实践看,利用远程诊断开具处方,然后通过邮寄或者患者自行前往药房等某个政府指定的特定地点,是新冠感染患者获取相关处方药的主要途径。而在国内,新冠互联网诊疗也正在推进中

  ▌互联网医院在线开具新冠处方获松绑

  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包括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依据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有关要求,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通知》同时强调: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互联网诊疗服务的监管,医疗机构应当落实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质量安全责任,确保线上线下(29.9100.632.15%)医疗服务一体化、医疗质量安全同质化。

  公开资料显示,互联网医疗主要包括两大主力,一种是独立设置互联网医院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另外则是将医疗服务互联网化的实体医院,尤其以公立医院为主。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互联网医院在国内迅速发展,已从疫情前的600家左右增至目前的超1700家。

  不过,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虽然互联网医疗便捷高效,但在一些互联网医疗平台中,一些乱象仍然存在。因此,目前互联网医疗也仍然会面临比较严格的监管,相关法规包括在2018年印发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3个文件,以及今年上半年发布并实施的、被称为互联网诊疗最严监管细则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等。

  比如,在处方管理上,《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互联网医院不得在互联网上开具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处方以及其他用药风险较高、有其他特殊管理规定的药品处方”。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上海市卫健委还在2019年公布了《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诊疗范围的“负面清单”,主要是互联网医院不得开展以下服务,包括:首诊患者诊疗服务;甲类传染病(含参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危急重症、需要前往实体医疗机构进行体格检查或医疗仪器设备辅助诊断的患者诊疗服务;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用药风险较高、有其他特殊管理规定的药品处方开具和配送等。

  目前,新冠虽然是乙类疾病,但仍旧参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因此,上述《通知》的下发,也被业界视作是给互联网医院在线开具新冠处方“松了绑”

  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秋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评论认为,在疫情快速扩散蔓延中,我们已经从社会管控走向了专业防控,在这个新任务下,压力最大的是医疗机构。为了避免过度的医疗挤兑,开通相关症状的互联网诊疗方式,突破一定的首诊限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而依据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也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辉瑞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以及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这两款抗病毒口服药便被列入了其中。这也意味着,居家隔离治疗的感染者有望不出家门,通过互联网医院诊疗就可以获取这些处方药。

  不过,据人民日报大江东工作室报道,此前这两款抗病毒口服药都仅供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中的重症患者使用,且给药时间会比较早。现在,有条件的阳性患者可以居家,为防止医疗挤兑,符合资质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机构可以在线开处方,缓解药品供应压力。但具体如何操作,尚未明确

  ▌多地互联网医院开设新冠门诊

  “新十条”发布之后,面对可能来临的医疗需求增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近期发布的多个文件中,均强调了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而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3日到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也指出,要强化分级诊疗,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医院作用。

  记者注意到,在12日的《通知》发出后,得到了多地响应。其中,上海静安首先发布消息,从本周起,静安区所有互联网医院均开设互联网新冠门诊。杨浦、宝山、黄埔、闵行、青浦等区随后也发布跟进消息。

 
 

  北京市卫健委则在13日公布了已开展的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诊疗服务医疗机构名单,名单共包含44家互联网医院与167家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图源:微信公众号“文明北京”图源:微信公众号“文明北京”

  同日,哈尔滨公布市直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公示,名单种共包含6家医院;贵州云中医院有限公司官宣“首诊也可线上开方了”。

  12月14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官宣“线上发热诊疗,支持首诊”;就在同日,山东省中医院也通过官微宣布“新冠肺炎病毒患者康复门诊线下线上同步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医院可在线开具新冠处方,这一利好消息一出,很多相关企业也火速展开了行动。

  就在《通知》发布后的第二天(13日),便有媒体报道称,1药网旗下互联网医院的新冠咨询门诊开始预售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定价为2980元/盒,购买需凭处方以及核酸或抗原结果。

  对此,不少人均以为Paxlovid将开启网售,以后买新冠抗病毒口服药将和买感冒药一样方便了。

  但这样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基于种种考虑,不管是监管层还是临床医生,目前对放开新冠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线上线下销售仍持谨慎态度。

  按照国家药监局通知,目前,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阿兹夫定片、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和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等仍然不被允许在药品零售企业销售。

  随后,1药网方面也就此事向媒体澄清,市场对1药网关于新冠口服药Paxlovid网售的解读并不准确。公司表示:并非网售辉瑞的Paxlovid药品,而是通过互联网医院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诊疗和用药服务。同时在13日的上架当天,1药网APP又下架了Paxlovid。

  另外,在13日当晚,还有媒体报道称,在复星健康小程序的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尝试购买阿兹夫定,在上传抗原阳性图片后,即可开方买药,从候诊到开方整体结束大约花费10分钟,药价为310元/35粒。但在14日,《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复星健康小程序的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已处于“系统升级”状态。

  复星医药(37.310-1.30-3.37%)是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的独家商业化合作方。据复星医药,目前阿兹夫定片已在全国31个省份完成医保挂网,并正加快全国医院终端铺货,现已覆盖全国2000多家医院。

 

  针对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通知》及对互联网医院在线开具新冠处方的松绑,复星医药方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正积极响应和配合,与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接洽合作,以多渠道实现可及性,进一步满足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居家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