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饺子,想必有很多朋友都是特别喜欢吃的,而饺子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很常见的一种美食,它还是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传统面食。虽然说北方人平常吃饺子的次数会比较多一些,基本上隔三岔五加上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要吃饺子,但是我们南方人对于饺子的喜爱也是一点都不弱的。可能平常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自己包饺子吃,所以想吃饺子的时候,通常都是在超市买一些速冻水饺来吃。但是吃了速冻水饺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些速冻饺子不管是口感还是馅料,都比不上自己手工包的,所以说爱吃饺子的朋友,还是可以抽空在家里包一些,到时候吃不完也可以存在冰箱,想吃的时候随去随用就行了。

  但也有很多朋友表示,饺子虽然说好吃,但的确是很难做的,从和面到擀皮到调饺子馅,每一步都是非常关键的。除了这些步骤之外,我们将饺子包好之后还要煮饺子,虽然说这煮饺子看起来像是最简单的一步,但实际上也是很关键的,很多朋友在煮饺子的时候都会出现露馅破皮的情况,馅料都露出来了,最后就跟喝片汤一样。所以今天我要来给大家说的就是,煮饺子的时候,水开就马上下锅是大错特错的,多加这一步,才香嫩好吃不破皮呢!

  首先我们要在锅中放入适量的水,等到水煮开之后,不要马上急着下锅,这样做是大错特错的,我们需要在水中放入一些食盐然后搅拌均匀,等到食盐放好之后再投入饺子,多加了这一步之后,饺子才会香嫩不破皮呢!还有大家要记住的是,我们在煮饺子的时候,一次性不要煮太多了,不然很容易全部都黏在一起,我们在煮饺子的过程当中,也要记住适度的搅拌,让饺子在锅中旋转起来,这样不仅能够防止饺子的粘连,而且还能防止它粘锅呢。

 

  我们将饺子放入锅中之后,先要开盖煮,这个时候煮一小会皮差不多就熟了一大半,然后我们再将盖子盖上将饺子里面的馅料给煮透,期间我们要记得在里面放凉水持续煮,大概加入三次凉水的样子,饺子就能够熟透了。之所以要等到饺子皮差不多熟了之后再盖上盖子煮馅,是因为盖上盖子之后,热量就很容易从饺子皮向饺子馅里面传递了。

编者按:“人的一生,心脏跳动次数是有限的,跳得越快的人就越早衰竭”,坊间这样的传言虽有些耸人听闻,但心率过快的确是很危险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的心脏病学子刊发表了一项研究称,针对社区人群的观察结果显示,每分钟心率增快5次,心衰风险就增加13%,死亡风险增加13%。正常心跳速度为每分钟60~100次,如果超过了100次,就被称为心动过速;而最适宜的心率是60次/分。心率过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所有的心跳过快都很危险吗?有什么方法能降低心率?今天人民健康网就与你聊聊令你“心跳”那些事。

指导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尔冬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教授郑小璞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五科副主任医师赵宏伟

心跳过快的七个原因

心脏每分每秒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不过,心跳快并不全是心脏病的信号。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网总结了心跳过快的7个原因。

1. 压力和焦虑。这些精神因素会造成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激素的释放,升高心率和血压。如能舒缓情绪,心跳过速的现象就会自行消失。可尝试放松,练习深呼吸、瑜伽和太极。

2. 刺激性饮料。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等具有兴奋作用的物质会升高血压,加速心跳。美国梅奥诊所的心脏病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要超过400毫克,大致相当于4杯咖啡。

3. 脱水。脱水时,有效血容量会减小,引起血压降低,进而迫使心脏更为努力地工作,加速跳动。大量出汗后要及时喝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流失的体液和矿物质。

4. 缺觉。睡眠不足也会增加皮质醇激素的分泌量,导致心率和血压上升。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成年人每晚保证7~9个小时的优质睡眠。

5. 疼痛。发表在《梅奥诊所学报》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急性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会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瞳孔扩张和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升高,治疗后心跳便会恢复正常。

6. 怀孕。孕妇的心脏承受了更多的压力。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成果显示,到妊娠末期,子宫接受了母亲血液供应量的1/5,使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增加30%~50%,导致心跳加快。

7. 甲状腺问题。甲状腺分泌的多种激素对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有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心率便会降低,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升高心率。若怀疑是甲状腺问题造成的心跳加速,应进行甲功五项检查。

心跳快慢不能与心脏病划等号

众所周知,除疾病能改变心跳频率外,还有很多情况可以造成心跳速度的变化。比如,人在运动时比安静时心跳要快些,女性比男性心跳得快些,儿童比成年人心跳快些,运动员因为经常锻炼,心跳有时可以达到每分钟50次左右,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

心率指标的所谓“非正常”,有些也确实与疾病有关,但不可一概归类为与心脏疾病相关。以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即“心动过速”为例,它并不是病名,而是一个症状。心动过速分生理性、药物性、病理性三种,除了心脏本身有病,如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原因如贫血、发热、急慢性感染、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煤气中毒等,也会引起心动过速。正常人在运动、重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兴奋、焦虑时,服烈酒、浓茶、浓咖啡或吸烟过多以及服用了某些药物等,都可使心跳加速。

“心动过缓”或者“心跳过慢”的病因也很多,分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者,心率及脉搏每分钟50~60次属正常现象,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或体力活动较多的人。而冠心病、心肌病以及老人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心跳变慢,有时每分钟只跳30次或40次;迷走神经功能兴奋,可对心脏起到抑制作用,令心跳减慢;服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吗啡、洋地黄、奎尼丁、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异搏定、新斯的明、麻醉药等,则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减退、阻塞性黄疸、颅内压增高、高血钾、碱中毒、抑郁症等,同样会影响到心跳速度,造成心动过缓。

因此,简单地以心跳快慢来判断是否患有心血管病不可取。患心血管病可以影响到心跳快慢,但心跳快慢不能说明一定是得了心血管病。同样,心率一直偏快的人也未必比其他人更易得心脏病。

11种方法降低心率

1.锻炼:实现持续降低心率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锻炼。

2.保持水分:当身体脱水时,心脏必须更努力地工作以稳定血流。每天多喝无糖和无咖啡因的饮料,如水和凉茶。

3.限制咖啡因和尼古丁等兴奋剂的摄入量:兴奋剂会导致脱水,增加心脏的工作量。

4.限制酒精摄入:大多数酒精会使身体脱水。酒精也是一种毒素,身体必须更努力地加工和去除它。

5.健康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水果,蔬菜,瘦肉蛋白质,坚果和豆类的饮食可以帮助改善心脏的健康状况以及整体健康状况。富含抗氧化剂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和补充剂可以降低血压,使心脏更易于跳动。心脏健康的营养素包括:ω-3脂肪酸,鱼,瘦肉,坚果,谷物和豆类中比较多;酚(适量),茶,咖啡和红酒中比较多;维生素A,大多数绿叶蔬菜中比较多;膳食纤维,全谷物,坚果,豆类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中比较多;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和豆芽中比较多。

6.充足的睡眠:长期缺乏睡眠会给整个身体带来压力,包括心脏。大多数成年人每晚睡眠7至9小时。

7.保持健康的体重:额外的体重也会给身体和心脏带来压力。

8.减少或解决大量长期压力的来源:由工作,照顾家人或经济负担造成的压力都会使心脏和身体其他部分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保持正常的节奏和流动。

9.寻求心理辅导或心理服务:创伤性的经历,悲伤和某些心理健康状况会对身体产生压力,并可能影响大脑化学,使人们难以应付日常活动和压力。

10.走到户外:研究表明,那些在大自然中度过更多时间的人,即使是在树林或公园散步的人,也往往比那些没去的人更快乐,更没有压力。

11.练习放松技巧:增强自我意识和正念的活动,例如冥想,在常规练习时有助于减轻压力。

几个动作缓解心跳加剧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多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40~250次。一些患者只有心悸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较重,可能伴有胸闷甚至晕厥。

第一次发现心动过速时,一定要去医院明确诊断。如已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就近去医院进行“转律治疗”。对医生而言,这是一种很容易转为正常心律的疾病,应用心律平、易博定、ATP等就能很快恢复。

如果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离医院很远,可试着先使用一些刺激神经的方法,终止室上速。患者首先要采取坐位或卧位,避免即刻出现短暂的心跳间歇增长,引发风险。神经刺激包括做瓦氏动作,也就是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做用力呼气的动作,可连续做几组到十几组,达到终止心动过速的目的。或可用手或其他柔软物体刺激咽喉后壁及舌根,产生恶心想吐的感觉,也可能终止室上速。另外一些可能起效的作法包括:按摩颈动脉窦(此动作要慎重,不适合老年患者)、压迫眼球、用冷水洗脸等。这些动作虽然操作方法不同,但原理类似,都是刺激迷走神经,使其兴奋性增高。因为迷走神经能够影响心脏功能,使心率减慢,心脏传导通路传导速度下降,进而有效终止心动过速。

必须特别强调的是,做这些动作一定要采取坐位或卧位,因为刺激迷走神经可使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心率过慢、血压下降,引发晕厥。也因此,上述方法不能过度使用,如应用后心动过速仍不终止,请尽快就医。(人民健康网综合自生命时报、健康时报)

  (原标题:北京6万余名考生中考 一般初中校学生50%能上优质高中)

  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被取消

  去年招生包括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市级统筹、校额到校三种方式,今年变化最大的是取消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只保留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

  名额分配与校额到校的区别

  名额分配是优质高中拿出招生计划的一部分,分配给本区的初中的招生方式,考生面对的是全区的竞争;而校额到校则指的是采用定向分配到校的方式,补足一般公办初中升入优质高中的比例,采取的是本校内排队的方式。

  一般初中校学生50%能上优质高中

  据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般公办初中的3万余名学生将通过校内选拔方式享受校额到校政策,占具有升学资格学生的50%以上。也就是说,一般公办初中的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可能性将有所提升。

  综合素质评价首次纳入“校额到校”招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校额到校招生录取成绩由中考文化课成绩、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体育成绩组成,其中中考文化课和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满分540分,按7∶3比例计入,两部分成绩相加后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也就是说,综合素质评价首次占“校额到校”招生文化课成绩的30%。举例来说,540分的满分=540(文化课成绩)×70%+540×30%(综合素质评价成绩)=378+162,也就是说,综合素质评价满分为16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