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升级版“禁塑令”来了! 快递、外卖将不能再随便使用塑料袋)

  每经记者 李 彪

  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曾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当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然而,随着近些年电商、快递、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禁塑形势也发生了不小变化,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显然迫在眉睫。此次“禁塑令”,相对于以前的版本,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次“完善和升级”。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也表示,与以往塑料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相比,此次《意见》具有系统性、协同性、有序性的特点。《意见》充分考虑了各地区和各行业的差异性,按照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区分重点城市、地级以上城市和相关县级城市,按照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分步骤、分领域,积极稳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整体工作。

  禁止产销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塑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是重要的基础材料。不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会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大资源环境压力。积极应对塑料污染,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针对塑料污染的问题,《意见》提出了明确的治理时间表,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同时要求,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其中,禁止生产、销售的塑料制品。《意见》强调,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随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机走访了北京市多家连锁超市,发现其销售的塑料购物袋的厚度均超过了0.025毫米。而在一些农贸市场,塑料袋基本上是免费提供给购物者,厚度一般为0.025毫米。但是,也有一些商户提供的塑料袋非常轻薄,且在塑料袋上没有印制任何相关规格信息。

  记者在某购物平台上发现,塑料购物袋的厚度以“丝”为单位,一位塑料购物袋销售企业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袋子是按照双层计算,1丝就是0.01毫米。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仍有一些厂家在销售2丝的购物袋。

  建立健全快递等领域企业绿色管理

  两部门提出,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

  在不可降解塑料袋方面,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到2025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地区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同时,针对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较为广泛的餐饮、酒店、宾馆等行业,两部门也提出了针对性要求。

  《意见》指出,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县城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到2022年底,全国范围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酒店、民宿。

  此外,针对快递塑料包装,两部门强调,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为了保障“禁塑”落到实处,两部门指出,建立健全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企业绿色管理和评价标准。研究对包装问题突出的商品开展包装适宜度分级评价,提出差别化管理措施。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管控要求纳入旅游景区和星级宾馆、酒店评定评级标准。探索实施企业法人守信承诺和失信惩戒,将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制品等行为列入失信记录等。

  冬季养肾是由自然界“生长化收藏”四时节律决定的。按中医五行学说,肾脏对应冬季。一年之中,冬季应是最注重调养肾脏的季节。

  现代营养学表明,食品的颜色与营养的关系极为密切,食品随着它本身的天然色素由浅变深,其营养含量愈为丰富,结构愈为合理。黑色独入肾经,食用黑色食品,能够益肾强肾,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在冬天进食则更具特色。养肾补肾除了吃黑我们还能做什么?跟着人民健康网学习学习。

  冬天补肾多吃“黑”

  黑桑葚 桑葚能够补益肝肾,滋阴养血,对乌发有特效,息风,清肝明目,解酒,改善睡眠,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美容养颜,降低血脂,防癌。桑葚粉富含蛋白质,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易被人体吸收的果糖和多种维生素及铁、钙、锌等矿物元素、硒等微量元素及胡萝卜素、纤维素等。

  黑枣 黑枣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和磷、钙、铁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黑枣性温味甘,具有补肾与养胃功效。

  黑木耳 现在研究表明,黑木耳胶体具有较强吸附力,能够清洁肠胃。还含有核酸、卵磷脂成分,具有健美、美容,延缓衰老之效。

  黑豆 黑豆有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之效。也是润泽肌肤,乌须黑发佳品。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还含有核黄素、黑色素。对防老抗衰、增强活力、美容养颜有帮助。

  黑米 黑米具有健脾暖肝、补血益气之效。其维生素B1和铁的含量是普通大米的7倍。冬季食用对补充人体微量元素大有帮助。用它煮八宝粥时不要放糖。

  黑芝麻 黑芝麻富含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维生素E含量为植物食品之冠,可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效果显著。具有延缓衰老、治疗消化不良和治疗白发都有一定作用。

  吃点枸杞补肾气

  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冯时茵介绍,枸杞子归肝、肾经,立冬后吃点枸杞子能很好地补肾气,平补阳气,养血益精。

  她提醒,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阴虚内热及内有湿热人群不宜服用;枸杞子含糖量较高,糖尿病人应慎用;身体健康无需滋补者,枸杞子不可常吃。枸杞子吃太多会造成眼睛肿胀、视力模糊;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者最好不要食用枸杞子。

  温补脾肾 汤水喝起

  红枣木耳汤

  材料:黑木耳15克、红枣30克

  做法:以温水泡发,洗净后煮烂,加冰糖常服。

  功能:补肾益血。适用于贫血、体虚。

  山药枸杞粥

  材料:鲜山药100克,枸杞子20克,粳米50克。

  做法:把粳米和山药洗净,放入锅中,煮成粥后加入枸杞子再煮3~5分钟即可。

  功效:益气养肺、滋补肝肾、降低血糖,是肺虚咳嗽者及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枸杞菊花茶

  材料:菊花10克,枸杞子10克。

  做法:将菊花和枸杞子加入茶壶中,加入沸水,浸泡十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清肝明目、延缓皮肤衰老,适合长期久坐的办公族。

  枸杞银耳羹

  材料:枸杞子25克,银耳2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放入砂煲中,加入冷水,大火煮开,再改用小火熬煮30分钟,倒入枸杞子和适量冰糖再煮3~5分钟即可。

  功效:止眩晕、除头痛、去目疾、润肌肤等功效。适宜于病后体虚者,且对女性具有很好的嫩肤美容功效。

  黑豆乌鸡汤

  做法:将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备用。黑豆放入铁锅中干炒至豆衣裂开,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何首乌、红枣、生姜分别冼净,红枣去核,生姜刮皮切片,备用。加清水适量于锅,用猛火烧沸,放入黑豆、何首乌、乌鸡、红枣和生姜,改用中火继续煲约3小时,加入精盐适量,汤成。

  功能:这道菜是专门为补肾生发设计的,黑豆、何首乌、乌鸡都是补肾的良方,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黑豆紫米粥

  功效:健肾、益气、补虚。

  材料:紫米75克,黑豆50克。

  调料:白糖5克。

  做法:黑豆、紫米洗净,浸泡四小时。锅置火上,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烧开,加紫米、黑豆煮沸,转小火煮一小时至熟, 撒上白糖拌匀。

  黑豆杜仲煲猪尾

  材料(3-4人份):黑豆100克、杜仲15克、猪尾一条、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先将材料洗净,黑豆清水浸泡;

  2、猪尾斩成小段、焯水;

  3、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煮1小时,食用前调味即可。

  功效:益精养血、补肾强腰。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常食黑豆,百病不生”,对黑豆评价极高。中医认为,黑豆味甘,性平,功擅益精明目、养血祛风、利水、解毒。其强筋健体的作用有赖于黑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及多种微量元素,对延缓衰老、美容护肤、降低血液黏稠度等非常有效,对预防骨质疏松也大有帮助。

  而中药材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调节血压,用于治疗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另外,杜仲还有安胎功效,因此孕妇也能食用。搭配猪尾煲汤,以形补形,增强补腰力、强筋骨、补肾固精之功。

  本汤品适用于肝肾不足、肾虚腰痛、筋骨无力、水肿尿少、精血不足、须发早白等症,对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也有辅助疗效。

  海马鸡汤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

  主要功效:温补脾肾。

  推荐人群:冬季温补汤水。

  材料:海马1对、光鸡鸡腿1只、杞子2g、大枣2枚、生姜适量(1~2人量)。

  烹调方法:鸡腿去皮、洗净斩件。炖盅内放入所有材料,加水九分满,武火炖15分钟后改文火炖4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冬季应于肾,冬宜补肾;冬季寒冷,养生讲求温补。海马,是一种小型海洋鱼类,其头部像马,故名“海马”,为补阳类药材,甘温补益,味咸且入肾经。药理研究证实其有性激素样作用,主要是雄激素样作用,多用于男科,也常与人参、鹿茸、熟地等滋补药材搭配同用。除此之外,海马能引火归元,对肾虚不摄的虚喘已有疗效。鸡肉性温,温中补益、益精填髓,用于虚弱体质者,与海马同用,以温中补益、补脾温肾壮阳。但本汤温补且海马能散结消肿,故阴虚火旺者、孕妇、儿童不宜。

  旅游过年大数据预测: 00后直追80后,小镇青年潜力大

  潘寅茹

  2020年春节还有一周就要到来。

  随着今年春运1月10日正式开启,一年一度“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拉开帷幕。40天时间内,约有30亿人次将踏上归程或旅途。

  除了回家团聚,“旅游过年”逐渐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生活方式。国家旅游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假期全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

  交通运输部根据2020年春运客流预测分析,今年春节假期出游人次将再创新高,达4.5亿人次。

  亚太为出境游首选

  位于德国且专注研究中国出境游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中国出境游研究所(COTRI)预测,2020年,春节期间中国出境游人数将超过700万人次,而2019年是630万人次。

  在出境游方面,距离近、少时差、气候适宜、旅游资源丰富的周边游依然是中国人的首选。百度地图《2020年春运出行报告》预测,泰国、日本和韩国,将成为2020年春节小长假期间中国消费者出境游的前三大热门目的地。除了上述优势外,签证制度的放宽,也是关键因素。

  为在春节期间吸引中国游客,泰国政府此前决定,泰国免落地(VOA)签证费政策将继续延期——即2019年10月31日到期后,从2019年11月1日起,直到2020年4月30日,包括中国在内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游客,无需支付每人2000泰铢(约合470元人民币)的落地签费。

  泰国旅游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泰国接待中国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中国成为泰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国。百度的报告预测,与往年相同,中国将继续成为泰国、日本以及韩国的第一大客源国。

  驴妈妈《2020春节出游趋势报告》显示,日本、泰国等一些常规出境热门目的地也呈现一些新的趋势,比如更侧重深度游、个性游。游客会飞赴日本安比进行高原滑雪,或者尝试从泰国清迈自驾到老挝琅勃拉邦等,寻找这些传统出境游目的地新体验。

  同时,美国等远途旅游目的地,由于独特的人文景观等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

  小镇青年成主力

  在国内游方面,哪些城市将成为新热门?

  携程不久前发布的《2020春节“中国人旅游过年”趋势预测报告》称,九寨沟迎来重新开园后的第一个新年,预计将成为今年春节国内游最大的黑马。

  百度预计,传统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依然跻身前列;以成都、西安、重庆为代表的网红城市也是今年春节期间全家出游的热门目的地。

  其中,西安旅游(9.180, -0.04, -0.43%)的“西引力”不容小觑,这也可以从西安热门景区周边的道路交通面临的巨大压力得到印证。百度预测,春节期间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周边路网将以16.5km/h的平均速度位居“首堵”旅游景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雁塔也上榜全国十大周边路网易堵旅游景点。

  此外,北方人“南下避寒”和南方人“北上赏雪”也依然是众多游客的首选。比如,北方游客更偏爱前往三亚、厦门等地避寒,南方游客则更倾向去哈尔滨、长白山(9.510, 0.05,0.53%)等地玩雪。

  春节长假出游年龄分布如何?携程报告显示,“80后”以26%的占比排在第一位;“00后”快速崛起,占比增加到23%。

  从数据看,上海依旧保持出游力第一名;“新一线城市”则组成了春节出游最大的市场,南京出游人数位列第四名,杭州、成都、武汉、天津、重庆也进入了前十名。

  然而,从出游人次增长来看,“90后小镇青年”出游意愿越来越强。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来自芜湖、保定、江门、廊坊、威海、湖州、绵阳、潍坊、唐山、开封等三四线城市的“90后”用户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出游形式方面, 54%是亲子游,以“80后”带孩子出行最流行;7%为独自一人旅游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