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20年2月26日
(原标题:美国将在50地进行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临床试验)
澎湃新闻记者 包雨朦
继中国之后,美国也将开启瑞德西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试验。
2月25日,据CNBC报道,美国政府临床试验数据库发布的消息显示,美国正计划对吉利德的在研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进行临床试验。
该试验由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和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联合进行,将在全球多达50个地点进行,并将根据协议,对这种名为瑞德西韦的药物与安慰剂进行对比测试。
截至该网站在当地时间2月22日发布这一消息的时候,该试验还没有开始招募病人。
据CNN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 助理总干事布鲁斯·艾尔沃德(Bruce Aylward)2月24日考察了中国的情况后说:“我们认为目前只有一种药物可能有真正的疗效,那就是瑞德西韦。”
不过,艾尔沃德也指出,由于病人数量的下降和其他药物的试验也在进行,这些试验的注册率很低。
瑞德西韦是美国吉利德公司正在研发中的一种试验性的抗病毒药物,已经显示出一些对抗其他导致SARS和MERS的冠状病毒的希望,此前已经在海外完成了二期临床试验,但它还没有在人类冠状病毒身上进行测试。疫情爆发以来,有研究发现该药物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潜力,因此正在中国面向新冠肺炎病人展开临床三期试验。
吉利德公司此前发给澎湃新闻记者的声明表示,这两项试验正在湖北省多家医院展开,患者入组均在进行中。临床试验由中日友好医院负责协调。患者将接受为期10天的瑞德西韦静脉注射。两项研究的主要终点包括接受治疗后28天的临床症状改善。吉利德预计将在4月份获得试验结果。
“我们必须开始优先考虑那些可能拯救生命和更快拯救生命的项目。”艾尔沃德在发布会上称,“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
受此消息影响,吉利德股价当地时间2月24日上涨4.6%,但次日早盘下跌逾1%。该股市值约为920亿美元,过去一年上涨了近11%。
-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20年2月26日
原标题:健身房、瑜伽馆疫情中“很受伤”,线上健身能否走通?
疫情之下,受重创的除了餐饮、旅游行业,同样“很受伤”的还有健身房。
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将让健身房出现“洗牌”,而“线上健身”虽然会成为不少健身房和教练要走的新路,但是实体店的氛围和教练的监督,使“线上健身”始终无法替代线下。
以“线上健身”聚拢人心
“哪天可以上课?”“我的年卡怎么办?”这些天,瑜伽馆馆主小悦(化名)经常会收到会员询问的微信。小悦告诉新京报记者,一般春节后的第一个月是很多老会员续卡、新会员办卡的高峰时段。但现在,瑜伽馆依然处于停业状态,何时营业仍是“未知数”。“健身房、瑜伽馆一般都采取预付费制度,会出现用年初‘爆发月’来填补下半年淡季的情况。我的馆开了近6年,有一批相对稳定的老会员,日子相对好过一些。如果是距离疫情暴发半年内开业的瑜伽馆,几乎都快熬不过去了。”
运动社交平台Keep有12家主打线下城市运动空间的Keepland。疫情袭来,1月23日还在约课的会员在1月24日就接到了退款通知,1月25日Keepland宣布停业。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线上线下打通的运动社交平台,Keepland和健身房、瑜伽馆遇到的问题几乎一样:不营业,房租照常;不营业,很多教练只能“家里蹲”。
线下之路暂时不通,于是大大小小的实体健身房、瑜伽馆的“线上”业务开始火起来。小悦说,这个月初,自己和一个驻馆老师也开始在抖音上直播课程了。“这个方式现在基本不会带来新会员,主要是回馈和安抚老会员。我们会每天下午4点和晚上8点各做1个小时的直播,然后时不时在群里分享一些瑜伽的知识。目前看,聚拢人心还是很重要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疫情之后的元气恢复。”
本身就是线上起家的Keep则从容许多。2月25日,Keep公关总监李若名告诉新京报记者,Keepland其实是Keep收入中占比最小的一部分。目前为Keep收入作出最大贡献的“生态产品”依然是主力。“春节期间,Keep的瑜伽垫、轻食鸡胸肉、手环的整体销量都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涨。”
据李若名透露,1月31日,Keep还首次联合每日瑜伽、趁早、shape、lululemon等11家品牌推出全网联盟运动直播,累计参与人数超过了5000万,同时在线人数峰值高达16万。参与直播的kol达人观看量提升了430%,粉丝量也提升了100%。
李若名认为,从长期来看,线上依旧是Keep的主要发展方向,“宅家减肥”“亲子家庭运动场”都是疫情期间Keep在一周之内打造出的新直播项目,甚至还推出了李佳琦加油语音包,这种更新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健身行业消费者价值至关重要
虽然疫情让很多人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健身习惯的培养绝非“全民变大厨”一样简单,也肯定不会出现复市后餐馆的“排队消费”现象。“健身习惯要通过长时间才能养成,对于很多人来说,有时隔个黄金周就再没有去健身房的动力了。”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业研究所所长赖阳认为,健身行业集体“触电”,是在疫情之下长期维系客户关系的一种方式。在健身行业,消费者价值至关重要。“一个人选择在一个健身房健身,除了健身本身,同样看重与教练团队的友情和信任,这都是一种需要长期维护的关系。线上的公益课程除了稳定老客户,其实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取新客源,很多教练把课程截图发在社交媒体上,不是会员的人也可以扫码看直播,这些都是潜在的客户。”
在赖阳看来,疫情将会为健身行业带来一轮“洗牌”,“少而精”对于健身行业来说不一定是件坏事。疫情过后,人们会对健身房的硬件条件、通风系统、环境卫生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简单的器械、操课转向定制化的私教。“虽然不会短时期内出现所谓的‘报复性’增长,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人会更注重全面消费,也愿意为健康付费,健身行业肯定会有更大增长。”
新京报记者 王萍
-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20年2月18日
自春节以来,受疫情的影响,大多城市的街道变得空空荡荡,路没人走了。看着街上寥寥无几的车辆,人们开始怀念曾经的日常。 这就难怪从昨天(17日)开始,不少人在朋友圈或微博上奔走相告自己所在城市堵车的消息。
北京:
有网友还感叹:以后再也不抱怨堵车了,因为那才是繁华大道;以后再也不嫌弃人山人海了,因为那才是国泰民安。
18天来成都交警首发堵车提示
据四川新闻网,2月17日早8点48分,成都交警官微发布了一条“双桥子立交至科华立交内侧车辆排行较长,行驶速度缓慢,交管部门已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微博。
这是自1月31日成都交警取消限行后首次发出“堵车提示”。这两天,正常情况下刷爆成都人朋友圈、微博的应该是15日的“头皮雪”、16日的大太阳,但这次却是“天府大道堵车、人南立交堵车、火车南站没座位”占领了成都人的朋友圈。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以往成都堵车,市民表达是牢骚是抱怨,而这一次不少成都市民欣喜喊话:成都的早高峰,终于要回来了!
多地规上企业开复工率超四成 据上海证券报,除了湖北省外,目前全国其他30个省份均已部署安排企业复工复产。
各地鼓励开工复工的企业以有条件的规模以上企业为主,其中多地规上企业复工率都已经超过四五成,江苏、山东等地则达到六七成。 此外,各地国企复工率普遍较高,基本都可达七八成,有的地区诸如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各单位均实现复工复产。 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央企业生产型子企业复工复产率已超过80%。一些重要的基础保障行业复工率更高,石油石化企业复工率达到96.8%,电网、发电企业复工率达到83%;钢铁企业主要子企业全面开工;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不包括汽车)复工率达到88.1%。
评论:堵车的城市传递信心和能量 2月17日,红星新闻发表了题为《“堵车的成都”传递信心和力量》的评论,部分内容如下:
城市应该是繁忙的——人潮拥挤、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在经历了摁下“暂停键”后,我们从拥挤的车流中看到了生活的常态,从忙碌的办公室看到了工作的日常。这个特殊的“周一”堵车,又传递出更多一层意思——城市的正常运转,正在给疫情底色下的市民传递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从另一层意义上讲,车流量变大,意味着复工复产的企业在逐步增加。而复工复产,并不意味着防疫防控的放松。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依旧是生活的必须;全面消毒、量体温、做好企业防疫,务必要落地落实。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需要我们生活其间的每一个人共同努力。疫情期间,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不能顾此失彼。只有“两手抓”“两手硬”,才能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和保证城市经济平稳运行。
相信,坚持科学防疫、精准施策,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一定能实现“双赢”。只有“双赢”,才能在这场大考面前拿“高分”。
听,车如流水;看,百花盛开。久违的正常,慢慢呈现在我们面前。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