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旅游业也在今年的五一假期出现明显回暖迹象。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数字显示, 5月1-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旅游市场正在复苏。

  由于自由、安全、私密,加上五一超长的5天假期、高速免费,开私家车或租个车自驾游,成为疫情下恢复最快的旅游方式。疫情影响下,短途周边游成为国人出游主流,带动自驾、租车市场发展。

  据携程大数据显示,自由便捷、车型丰富的在线租车成为国内旅游者今年最重要的出游选择之一,加上携程等平台推出的半价租车、5元起等促销活动,使租车成为疫情后携程首个恢复情况超越去年同期的业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0%。

  尤其是跑车等高端车订单量,相比去年五一期间订单量又增加一倍。五一期间甚至有人花费2万多元租法拉利自驾游。

  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全国租车自驾游十大人气城市分别为三亚、上海、成都、北京、西安、海口、重庆、深圳、昆明、广州。

  其中,杭州人消费能力全国第一,租车客单价高达1233元,排名最高。

  旅游景区方面,携程数据显示,5月1-5日,通过携程预约景区门票的人数相比清明假期增长268%,已有超过4000家景区可以在携程平台上预约门票。

  与去年五一同期相比,门票预约人数已经恢复至50%左右。除了预订收费景区的优惠门票,还有大量游客通过在线旅游平台预约免费景区的游览日期。部分医护人员也通过携程预约一些景区的“医护人员票”。

 

  值得注意的是,受社交隔离心态的影响,科技工具得到更多旅游出行人士的青睐,App语音导览、线下售取票机、携程等平台的实名制认证、无接触服务、“秒入园”、“无忧退”、分时预约等服务需求大增。

  北京时间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英国新冠病毒死亡人数已超过3.2万,超过意大利成为欧洲新冠病毒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在全球仅次于美国,使约翰逊政府的解封计划受到挑战。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每周数据显示,英格兰与威尔士新增7000例死亡病例,使英国累计死亡病例攀升到3万2313例。这个数字已经超过意大利的2万9315例。

  尽管英国比其他国家较晚受疫情冲击,但这是英国可能成为欧洲疫情最严重国家的一个征兆。

  此前英国政府表示,疫情高峰已经过去,政府预计将宣布第一批放松管控的措施,以重启陷入困境的经济。不过,英国成为欧洲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最多国家,可能为政府解封带来更多政治压力。

 

  英国首相约翰逊的发言人周二表示,科学专家将在周四提供新的依据,约翰逊将在评估后决定英国下一步的行动。

  原标题:3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大幅回升25.3个百分点

  经济日报

  本报北京4月27日讯 记者冯其予报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7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底、3月份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物流需求降幅收窄,民生保障和消费领域需求保持增长,物流业景气指数回升,物流运行呈现复苏势头。

  一季度,社会物流总需求出现负增长。全国社会物流总额56.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7.5%,与1月份至2月份相比,降幅收窄4.3个百分点。物流市场规模降幅亦有所收窄,一季度物流业总收入为1.9万亿元,同比下降12.1%。

  3月份,随着疫情防控成效不断显现,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物流需求降幅收窄,物流活跃度回升明显,整体呈现改善趋势,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比上月大幅回升25.3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需求结构持续调整,进口物流需求平稳增长,与民生相关的医药医疗、消费物流需求良好。其中,一季度种植业物流需求增长3.5%。3月份医药行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10.4%,食品制造物流增长5.7%。

  生活消费物流需求趋于好转。一季度,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由1月份至2月份的下降2.2%,转为增长1.0%。新型消费物流需求加快发展,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9%,增速比1月份至2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通过互联网销售的吃类和用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32.7%和10.0%。3月份,全国快递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23%。

  进口物流表现较好。市场潜力释放推动进口物流需求增长。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口物流量增长5.0%,连续两个月保持稳定增长。从品类看,一方面在肉类等进口增长带动下,消费品类进口增长13%。其中猪肉进口量增加1.7倍,牛肉进口量增加64.9%;另一方面,部分大宗原材料进口保持增长,如进口铁矿砂2.6亿吨,增长1.3%;进口原油1.3亿吨,增长5%;进口煤9577.8万吨,增长28.4%。

  工业品物流需求有待恢复。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下降8.4%,降幅比1月份至2月份有所收窄。

 

  此外,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一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下降12%。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疫情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影响较大,物流业务量下降明显。另一方面,多部门出台措施形成合力,降低了物流费用负担。比如,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政府定价的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收费标准分别降低20%,部分铁路货运杂费实施阶段性减半核收,各地也对中小企业采取多渠道资金纾困措施。同时,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在物流领域提速,也有助于带动社会物流费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