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9日早间消息,欢聚集团(Nasdaq:YY(32.65, 0.11, 0.34%))今天发布了该公司截至3月31日的2024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欢聚集团第一季度净营收为5.64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5.836亿美元相比有所下降;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净利润为453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净利润为2800万美元,同比增长6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第一季度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净利润为6720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净利润为4990万美元,同比实现增长。

  根据雅虎财经汇总的数据,华尔街2位分析师此前平均预计,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欢聚集团2024财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将达0.81美元。财报显示,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每股美国存托股份的净利润为1.02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

  另外,华尔街3位分析师此前平均预计,欢聚集团2024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将达5.5267亿美元。财报显示,欢聚集团第一季度净营收为5.646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

  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亮点:

  - 欢聚集团第一季度净营收为5.64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5.836亿美元相比有所下降。

  - 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净利润为453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净利润为2800万美元,同比增长62%。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第一季度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净利润为6720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净利润为4990万美元,同比实现增长。

  2024年第一季度运营亮点:

  - Bigo Live的平均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MAU)人数为3710万人,与2023年同期的3770万人相比有所减少。

  - Likee的平均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3750万人,与2023年同期的4490万人相比有所减少,主要是由于通过广告获取用户的支出减少。

  - Hago的平均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450万人,与2023年同期590万人相比有所减少,主要是由于通过广告获取用户的支出减少。

  - 全球平均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2.773亿人,与去年同期的2.729亿人相比有所增加。

  - BIGO(包括Bigo Live、Likee和imo)的付费用户总数为167万人,与2023年同期的157万人相比有所增加。

  - BIGO(包括Bigo Live、Likee和imo)的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为235.4美元,与2023年同期的244.8美元相比有所下降。

  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

  净营收

  欢聚集团第一季度净营收为5.64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5.836亿美元相比有所下降。

  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直播收入为4.664亿美元,与2023年同期的5.204亿美元相比有所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该公司对某些非核心产品进行了主动调整。

  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为9820万美元,与2023年同期的6320万美元相比增长55.2%,主要是由于该公司从战略上扩大了BIGO的收入来源并使其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是广告收入大幅增长。

  营收成本和毛利润

  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成本为3.692亿美元,与2023年同期的3.790亿美元相比下降了2.6%。2024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分成和内容成本为2.684亿美元,与2023年同期的2.481亿美元相比有所上升。

  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1.954亿美元,与2023年同期的2.046亿美元相比有所下降。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润率为34.6%,与2023年同期的毛利润率35.1%相比有所下降。

  运营利润

  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费用为1.954亿美元 ,与2023年同期的营业费用2.053亿美元相比有所下降。其中,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从2023年同期的9760万美元减少至9460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的研发费用为6900万美元,与2023年同期的7580万美元相比有所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人员相关费用和股权激励费用下降。

  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运营利润为350万美元,与2023年同期的运营利润250万美元相比有所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运营利润率为0.6%,与2023年同期的运营利润率0.4%相比有所上升。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的运营利润为2480万美元,与2023年同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运营利润2780万美元相比有所下降。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的运营利润率为4.4%,与2023年同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运营利润率4.8%相比有所下降。

  净利润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净利润为453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净利润为2800万美元,同比增长62%。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率为8.0%,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率4.8%相比有所上升。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第一季度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净利润为6720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归属于欢聚集团控股权益的净利润为4990万美元,同比实现增长。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欢聚集团第一季度的净利润率为11.9%,与去年同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率8.5%相比有所上升。

  每股美国存托股份(“ADS”)净收益

  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每股美国存托股份的净利润为0.69美元,与2023年同期每股美国存托股份净利润0.35美元相比有所增长。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每股美国存托股份的净利润为1.02美元,与2023年同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每股美国存托股份净利润0.64美元相比有所增长。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

  截至2024年3月31日,欢聚集团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短期存款和短期存款及短期投资为35.784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欢聚集团来自于业务运营活动的净现金为7500万美元。

  流通股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在外流通普通股总量为11.864亿股,相当于美国存托股(“ADS”)5930万股。

  业务展望:

  对于2024年第二季度,欢聚集团目前预计净营收将在5.38亿美元到5.69亿美元之间,其平均值为5.535亿美元,这一业绩展望未能达到分析师预期。这一预测反映了公司对市场、运营状况和业务战略的当前和初步看法,这些看法可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关于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潜在影响。

  据雅虎财经频道提供的数据显示,1名分析师预期预欢聚集团第二季度的营收将达5.65亿美元。

  股票回购计划:

  根据现有的5.3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欢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在公开市场上回购了价值545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这项股票回购计划的有效期将在2024年11月截止。

  股价变动:

 

  当日,欢聚集团股价在纳斯达克(17019.8801, 99.09, 0.59%)常规交易中上涨0.11美元,报收于32.65美元,涨幅为0.34%。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5月28日晚上7点42分(北京时间5月29日早上7点42分)的盘后交易中,欢聚集团股价下跌0.65美元,至32.00美元,跌幅为1.99%。过去52周,欢聚集团的最高价为43.20美元,最低价为24.12美元。

  新浪科技讯 5月15日下午消息,在今日的华为夏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终端BG CEO何刚发表演讲。

  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罗兰紫焕新发布,首发即预置华为自研专业绘画软件天生会画。据介绍,天生会画App由8大领域的华为技术研发团队打造,同时联合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团队参与专业笔刷、定制色卡等工具的开发制作。

 

  天生会画于5月15日正式开启公测,首批支持机型为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华为MatePad Pro 11英寸2024款、华为MatePad 11.5“S。

  近期,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佣金管理规定,券商结算模式基金凭借多条“豁免”条款,再度吸引了各方机构的广泛关注,部分跟踪沪深300、国企改革、红利低波等热门指数的ETF产品也陆续宣布由托管人结算模式转换为券结模式。

  在行业整体降佣的大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券结基金有利于加强基金公司与券商之间的合作,无论是在投研资源交流还是服务定制方面,都会有更高的灵活性。通过优化交易结构、降低交易成本,不仅基金公司可以降低费用支出,券商也可以抓住ETF吸引力提高的机遇,通过参与产品发行和销售,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今年4月底,南方沪深300ETF公告称,为审议将证券交易结算模式由托管人结算模式转换为券结模式,将再次召开持有人大会。2023年12月,该ETF曾因此召开过持有人大会,不过最终因(授权)出具表决意见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所持基金份额不足权益登记日基金总份额的二分之一而宣告失败。

  Wind数据显示,目前所有23只跟踪沪深300指数(3657.7723, -6.92, -0.19%)的场内指数产品均采取银行交易结算,即托管人结算模式。此次南方沪深300ETF转换为券结模式若能通过持有人大会审议,或成为国内首只采取券结模式的沪深300ETF。

  5月以来,部分公募机构也陆续宣布将旗下的国企改革、红利低波等热门主题ETF由托管人结算模式转换为券结模式。并且,今年以来亦有公募机构将中证A50ETF等热门宽基产品转换为券结模式。

  除场内ETF产品外,自2023年1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以来,创金合信北证50成份指数(796.706, 5.95, 0.75%)增强型基金、博时沪深300指数增强发起式基金、太平中证1000指数(5553.642, 32.84, 0.59%)(5553.6423, 32.84, 0.59%)增强型基金、民生加银中证500指数增强型发起式基金、鹏华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西部利得中证1000指数增强型基金等多只场外指增产品,也陆续宣布完成向券结模式的转换。

  截至5月12日,国内公募市场上采取券结模式的指数产品(包括被动指数型、指数增强型基金)数量已接近200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其中2023年以来成立的产品接近半数,仅2024年以来成立的产品就达到了26只,其中不乏(港股)红利、中证A50等热门指数产品。

  ETF与券结模式存在契合点

  结合ETF和券结模式的特性来看,两者在多方业务上存在契合点。

  北京某公募分析人士张明(化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由于ETF目前以采取被动策略的股票指数型基金为主,存在较多的二级市场交易需求,在券结模式下,券商能够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指令进行验资验券审核,更容易识别异常交易,进行及时监控,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操作和技术风险,提高交易结算的安全性。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在券结模式下,券商可以作为做市商为ETF提供流动性支持,通过做市商持续提供买卖报价,有助于缩小ETF的买卖价差,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投资交易,特别是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时候,做市商的作用会更加明显。

  除此之外,沪上某公募机构量化投资部人士透露,在券结模式下,资金也能够获得更高的利用率,备付金和结算保证金不再占用可用资金,降低了占用成本。“ETF的个人投资者大多由股民转化而来,与券商客户较为契合,而券结模式能够将基金管理人、券商、投资者需求绑定在一起,有利于共同培育出与客户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产品。”

  在基金管理人与券商的合作中,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券商可以通过参与券结ETF,扩大其在市场的销售保有份额,增加业务量和收入,基金管理人也可以借助券商销售渠道吸引更多的场内投资者。上述量化投资部人士还谈到,基金管理人可以提供更加及时和专业的投研观点,通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普及指数投资理念,提供投教、产品、策略等服务内容,为一线的券商投顾积极赋能。

  降佣提高券结吸引力

  4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虽然《规定》对于单家券商佣金分配上限提出要求,但对于券结模式相对“呵护”,例如不受佣金比例分配上限约束、可使用交易佣金向第三方证券公司支付研究服务费用等。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认为,采取券结模式的ETF通过优化交易结构、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基金公司的费用支出,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于券商而言,虽然降佣降低了其在ETF交易当中的佣金收入,但同时也提高了ETF产品的吸引力,券商可以通过积极参与ETF发行与销售,扩大市场份额。

  “券商基于展业和竞争的考量,有意愿推动券结模式。”张明表示,《规定》会导致采取传统结算模式的基金面临佣金分流的情况,而采取券结模式有助于加强与券商的合作,无论是投研资源交流还是服务定制方面,都会有更高的灵活性。

  一位恒泰证券人士也表示,券结模式有利于撬动券商投研、代销、托管、结算等一体化服务,有助于券商延伸公募产业链条,增厚综合服务收益。

  特别对于宽基ETF而言,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由于经常涉及较大的资金流动,券结模式可以为宽基ETF提供高效的资金划转和结算服务,确保资金的及时到账和结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券商也可以作为做市商提供流动性支持,券商对ETF进行验资验券还能确保交易的合规性。

  “ETF转换为券结模式有利于存量产品做大规模,而且业内早有成功先例。ETF在后续的持营中还可以带来稳定的补券佣金,同时还能定向给予券商两融部门以券源支持。”不过部分业内人士也提到,ETF的券结系统整体而言相对复杂,基金公司和券商都需要投入资金进行系统采购或对已有系统改造升级,还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多轮学习测试,避免出现宕机、未补券等风险事件,所以基金公司的动作可能会相对谨慎,但整体趋势相对明确。

 

  自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规定》当中,对于存量产品转换交易结算模式提出了相应要求,即基金管理人不得通过转换存续基金证券交易模式等方式,规避“一家基金管理人通过一家证券公司进行证券交易的年交易佣金总额,不得超过其当年所有基金证券交易佣金总额的百分之十五”等相关规定。近期,业内也透露监管方面对于存量产品转换为券结模式整体持谨慎态度,未来或将对此进行重点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