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网站7月22日消息,为优化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从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

  公开市场招标方式包括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前者的中标价格由供需双方博弈确定,理论上有不确定性,而后者的价格是给定的。接近央行人士介绍,以往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采用价格招标,虽然中标利率大部分时候维持不变,但仍需每日开展操作释放明确的利率信号。考虑到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起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为增强政策利率的权威性,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有必要将招标方式优化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明示操作利率,这也是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的体现。

  除了招标方式调整,本次公开市场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还由前次的1.8%降至1.7%,是2023年8月以来首次调整。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7%,较一季度放缓,特别是居民消费恢复较为疲软。央行此次果断降息,展现了货币政策呵护经济回升的决心,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的积极响应。专家表示,政策利率下调预计将通过金融市场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打破长债收益率下行与预期转弱的负向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并不代表长债收益率下行空间打开。央行此次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意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熨平短期经济波动;而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反映的更多是长期经济走势,要采用跨周期的视角评估。业内人士分析,本轮长债利率的持续下行,已经包含了对本次降息的预期,甚至有明显超调,不代表着需要跟随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再继续走低。实际上,当前长债利率过低,媒体也普遍关注到其中可能潜藏的风险;长债利率过低,也容易引发弱预期的自我实现,而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长期向好的。央行此次降息有助于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提振中长期经济预期,也有助于带动长端利率的回升。预计未来央行还将综合施策,必要时借入并卖出国债,及时校正和阻断债市风险累积,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央行是有决心、有措施来稳定市场预期的。

  本报记者 孟珂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收窄;同比下降,其中一线城市二手住宅同比降幅收窄。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6月份数据来看,房地产政策对市场的效力处于释放之中,市场情绪已呈现一定分化。

  三季度市场企稳概率提升

  从环比来看,6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比5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6%、1.2%和0.7%,上海上涨0.4%。

  二手房方面,6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比5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今年以来首次转涨,分别上涨0.2%和0.5%,广州、深圳分别下降1.5%和1.0%。

  “6月份安居客线上新房找房热度环比上涨20.5%,同比上涨11.1%,包括用户找房热度等先行指标持续提升,都预示着三季度市场企稳的概率不断提升。”张波分析,尤其是上海在经历了几个月二手房“以价换量”之后,6月份出现量价齐涨,这是市场有所复苏的重要信号。

  从二线、三线城市来看,在新房方面,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与5月份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比5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

  在二手房方面,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9%,降幅比5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9%,降幅与5月份相同。

  值得关注的是,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64个和66个,均比5月份减少4个。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总体来看,6月份新房价格走势轻微改善,上涨城市个数增加、总体降幅收窄,但底部徘徊态势未改,价格下跌城市个数依旧占据主要份额。6月份,降价走量仍是房企主要的营销手段,价格持续以跌为主也在预期之内。

  政策效应逐渐释放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各地区各部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因城施策,积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扎实做好保交房工作,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政策效应逐渐释放,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9.0%、25.0%,降幅比前5个月收窄1.3个百分点、2.9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也有所收窄。

  “从相关部门了解的情况看,近几个月二手房网签面积同比也有所增长,一线城市6月份成交面积环比增长较快。”上述发言人表示,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积极推进,有利于构建房地产市场发展新模式,也为投资扩张增添了动力。上半年,房地产“三大工程”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0.9个百分点。当然也要看到,目前房地产相关指标仍在下降,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调整转型过程中。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在“以价换量”以及政策显效下,重点城市二手房市场活跃度保持在较高水平,新房市场活跃度亦出现一定边际改善,但市场调整压力仍存。

  展望未来,陈文静表示,短期来看,下半年“稳市场”“去库存”政策有望继续落地落实,随着各项举措积极显效以及高基数效应的明显减弱,下半年新房销售规模下行态势有望进一步放缓,核心城市市场活跃度或将有所修复。

 

  张波表示,三季度是市场复苏的关键期,政策面的持续推进有利于一线城市保持量价齐升态势,并带动更多热点二三线城市市场信心复苏。

  苏向杲

  近日,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 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形成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更大合力。

  跨境贸易和投资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一直以来,金融业在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大背景下,《意见》适时推出,既有利于提升金融业服务跨境贸易和投资的质效,也有利于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

  在笔者看来,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金融业在三大维度大有可为。

  一是服务跨境贸易有空间。近年来,金融机构持续丰富跨境贸易金融产品,延伸服务触角。例如,银行机构推出了订单融资、票据贴现、支付结算等多类服务,保险机构扩大了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未来,金融机构宜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尤其要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跨境贸易的支持力度,比如,针对科技型外贸企业,银行机构需要根据知识产权、商标权、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提供质押融资服务,保险机构也需要将数据资产纳入承保服务范围。对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金融机构可基于可信的物流、资金流等数据要素,创新金融服务,满足市场新需求。

  二是助力跨境投资有潜力。金融服务跨境投资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服务企业“走出去”,即金融机构助力国内企业进行全球投资和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这要求国内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发挥专业化、国际化优势,完善境外网络布局,为外贸企业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包括并购贷款、银团贷款、投贷联动等服务。同时,保险机构也可以通过保单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等保险工具支持外贸企业开展投资。

  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助力外资“引进来”。近年来,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持续增强。商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870家,同比增长14.2%。此外,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展业、投资的步伐也不断提速。未来,国内金融机构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对接与合作,并针对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更具专业性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助力外资“引得来”“留得住”。

  三是分散、化解风险有需求。对跨境经营的企业而言,跨境贸易和投资主要面临汇率、信用等方面风险,利用金融工具分散、化解这些风险的需求持续存在。未来,银行机构需要持续丰富汇率避险金融服务,尤其要研究推出针对不同币种的套期保值工具,助力企业化解汇率风险;而保险机构可发挥在资信调查等方面优势,为相关企业识别境外客户风险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金融机构宜加强对市场竞争态势等方面的研判,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前瞻性的支持。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笔者相信,在金融的持续助力下,跨境贸易和投资的健康发展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