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造车新势力市值 两周蒸发312亿美元

  本报记者 龚梦泽

  持续劲吹了近一年的造车新势力资本热风,进入2021年后似乎风力渐小,甚至风向生变。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从 2月9日开始,蔚来、理想、小鹏三大美股新造车企业股价持续下滑已超过两周,3家新造车企业两周的时间内市值合计蒸发高达312亿美元。

  谈及外界最为关注的造车新势力企业的市值波动话题,前摩根大通亚太区投行主席、现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及总裁顾宏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蔚来濒临破产,当时的市值就是零吗?如今蔚来前景光明,它的市值就锁定在几百亿美元吗?我觉得哪个都不是正确的答案。”

  顾宏地表示,3年前加盟小鹏汽车时,不会想到之后公司估值是多少,中间会经过哪些起伏。但其坚信新能源汽车的变革一定会发生。“与很多创新行业类似,新能源汽车也存在爆发期、增长期、低谷期。市场会有波动,但长远来看,行业的发展前景如果够大,那就值得去做。”

  造车新势力市值蒸发312亿美元

  自2月份开始,三大美股新造车企业股价似乎一夜入冬。以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为例,蔚来股价从2月9日的62.84美元/股下跌至2月18日的54.43美元/股。截至2月23日,蔚来股价持续下探至50.68美元,较2月初累计跌幅高达19.4%;小鹏股价则从2月9日连跌7天,从48.75美元/股下行至2月19日的40.88美元/股。截至2月23日仍跌势难止,最终收盘于38美元/股。

  即便理想汽车股价变动幅度相对平稳,但在近两周内也呈现出明显下行趋势。自2月9日的31.87美元/股跌至2月23日的27.84美元/股,跌幅12.6%。按此计算,蔚来汽车在两周的时间内市值蒸发190亿美元,小鹏两周内蒸发85亿美元,理想则蒸发37亿美元,3只个股合计蒸发312亿美元。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中概股出现股价集体逆势回调并非首次。记者注意到,2020年12月1日,蔚来大跌10.23%的同时,小鹏汽车下跌10.89%,理想汽车跌幅为3.14%。3家公司市值一夜蒸发超800亿元人民币(折合约124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是明确的,但是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行业格局还会有很大的变化,中短期机会与风险凸显。”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林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前期新能源汽车板块火热,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经过此前的快速炒作多数积累了不小的涨幅,短期估值处于相对高位,不少资金有获利了结的需求,短期价值回归趋势明显。

  新能源汽车价值回归趋势之下,即使是行业领头羊的特斯拉也未能幸免。据记者观察,近一周来特斯拉股价也走出了连续下行的态势。从2月8日的收盘价863.42美元降至2月19日的781.3美元,累计跌幅9.5%,市值蒸发788亿美元。

  对于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板块强行“去泡沫”的观点,也有机构认为无需过度担忧,只是短期波动。天风证券(5.2300.010.19%)表示,汽车板块强周期将延续,增速高点或出现在一季度。叠加年报、一季报有望持续超预期,在顺周期、顺趋势大环境下,继续看好“整车+零部件”板块的投资机遇。

  高瓴资本清仓三大造车新势力

  几乎与此同时,国内知名的投资公司高瓴资本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网站上公布了其2020年四季度末最新美股持仓情况。这家长期关注汽车领域的投资公司在四季度清仓了其所持有的新造车企业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的股票,原因是三家公司股价去年均大幅上涨,市值明显过高。

  据记者了解,高瓴资本曾是蔚来汽车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最高达7.5%。2015年,高瓴资本领投了蔚来1亿美元的A轮融资,在C轮和C+轮中持续投资。最终在蔚来2018年9月份纳斯达克IPO时,将自己的持股比例推高至7.5%;去年第二季度,高瓴资本先是大幅增持蔚来,随后在第三季度又迅速减持,减持幅度达68.12%。

  SEC数据显示,高瓴资本在2019年末,共计持有美股54家公司,市值为80.3亿美元。与蔚来一同遭遇清仓的,还有陌陌、苹果和特斯拉等热门公司股票。“高瓴资本清仓蔚来的动作,表现了其在新能源汽车投资节点上的谨慎风格。”林示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高瓴资本对蔚来的投资,也达到了自身价值的预期。

  需要指出的是,清仓3只炙手可热的新造车汽车股票后,高瓴资本参与了比亚迪(209.900-15.10-6.71%)新一轮定增。作为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向,值得玩味。

  对此,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平台上回应:“我们对高瓴资本参与本轮定增表示感谢和认可,相信前瞻资本与先进智造的结合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长期价值投资者的加入对比亚迪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曝大规模造假,涉及11万项质检数据!目前并无召回计划

  地震给日本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而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曝出的质检数据造假,犹如另外一场重震。该公司近日公布,其产品质检数据中有11万多项存在篡改等造假行为。其中,大约有5000项没有达到与汽车厂商约定的标准值。曙光制动器还公布,造假行为至少可以追溯到2001年,时间跨度长达20年左右。据日本媒体报道,本次造假事件波及到包括丰田、日产在内的多家日系车企。该公司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丰田公司是该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1%。

  昨日记者联系了曙光制动器日本总部,负责人回应称,涉事零部件波及到10家日系车企,但具体名称无法公开。不过他也同时表示,这些车企重新检查后都认为产品性能没有问题,所以曙光制动器以及相关车企目前都没有召回的计划。针对是否涉及中国市场的问题,这名负责人表示,涉事零部件组装成车后是否有出口到海外市场,暂时无法确认。该公司表示,目前已经向日本国土交通省等主管部门提交了调查报告,并对包括社长在内的公司高管进行了降薪处罚。并且表示,今后将在质检环节导入信息技术,减少人工质检的比例。

  原标题:威马汽车销量年增33%不及头部车企一半 4年增资12次累亏超115亿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金度

  开启科创板IPO的威马汽车,如果不考虑亏损情况,仅以销量论英雄,也是在退步。

  近日,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申请条件,这意味着威马汽车已完成上市辅导,上交所即将受理公司递交的申报材料。

  总结报告显示,威马汽车已历经12次增资,拥有多元化投资人矩阵,包括产业型投资方、互联网巨头、基金“国家队”、顶级VC/PE创投基金等境内外投资者。

  然而,现实是,威马汽车的销量可能正在“掉队”。数据显示,2019年,在我国造成新势力中,威马汽车稳居第二,与第一名蔚来汽车的销量差距仅3700辆。2020年,威马汽车的年销量被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赶超,位列国内第四。

  而且,2017至2020年前三季度,威马汽车持续亏损,累计亏损金额已超115亿元。

  形成多元化投资人矩阵

  尽管尚未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威马汽车的辅导工作总结报告,已足以吸引外界的目光。

  总结报告披露,根据评估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确认在评估基准日2020年6月30日,威马汽车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4.02亿元,评估值为244.3亿元,评估增值210.3亿元,增值率618.14%。

  总结报告还显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2月1日成立,系由雷晖管理、苏州加马、CWAUTO、杭州晖瀚、自然人王蕾、自然人杜立刚、自然人孙洁晓以货币资金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

  威马汽车至今共历经12次增资,首次增资发生在2017年2月20日。当时,威马有限同意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至1.07亿元,新增注册资本720万元由CWAUTO认缴。

  天眼查APP显示,CWAUTO成立于2016年5月,为中国香港企业。CWAUTO一直伴随着威马汽车,目前为公司第七大股东,持股4.7816%。

  整个2017年,威马汽车获得6次增资和2次股权转让。2017年年底,公司股东中包含了TencentMobility、红杉智盛等,共拥有19个股东。

  2018年,威马汽车获得4次增资和1次股权转让。2018年年底,公司股东中包含了百度在线、海纳华等,股东数量增加到28个。

  2019年和2020年,威马汽车再获得2次增资和2次股权转让。2020年年底,公司股东中包含了长江投资、央企产投、雅居乐资本等,股东数量多达62个。

  由此,威马汽车拥有了多元化投资人矩阵,包括产业型投资方、互联网巨头、基金“国家队”、顶级VC/PE创投基金等境内外投资者。

  2月9日,威马汽车还宣布与多家银行以及金融机构达成115亿元人民币的战略合作协议,其中首笔35亿元的授信已完成签署,资金将主要用于威马汽车在产品(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和用户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渠道拓展、数字化营销)等方面的运营与布局。

  创始人沈晖以“敢言”著称

  “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1月25日,威马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在微博发了2020年恒大汽车年中财报的图片。届时,恒大汽车刚引入260亿元的战投。

  总结报告显示,SHENHUI(沈晖)于1970年出生,加拿大国籍,硕士研究生学历。

  沈晖于1994年10月至1996年10月,担任KLTPowerInc.项目经理;1996年11月至2007年8月,历任BorgWarnerInc.生产基地负责人、博格华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2007年8月至2009年10月,担任FiatPowertrain/FiatGroupChina中国区董事长兼总裁(菲亚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2009年10月至2015年1月,沈晖历任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吉利集团董事兼副总裁;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担任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集团CEO。

  2015年10月至2020年7月,沈晖担任威马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16年12月至2020年8月,担任威马有限董事长兼总经理;2020年8月至今,担任威马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2020年8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总结报告特别提到,沈晖还于2013年获得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白玉兰纪念奖。该奖旨在鼓励和表彰对上海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

  公开资料显示,沈晖曾带领团队完成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海外并购“吉利收购沃尔沃”,并负责重组沃尔沃全球的治理架构。

  沈晖也以“敢言”著称。在谈百度造车时,他表示,目前造车的赛道还比较窄,有更多的玩家进来造车是好事。

  近日,特斯拉、蔚来汽车、广汽集团(11.090, 0.04, 0.36%)提出将量产1000公里续航新能源车。沈晖公开表示,未来几年,如果国内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用的都是能续航1000公里的电池,对社会来说绝对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销量降到同行第四位

  然而,或许威马科技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避免在造车的赛道上掉队。

  数据显示,2019年,威马汽车销量达1.69万辆,并且在当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1.16%。

  这一年,蔚来汽车交付量2.06万辆,小鹏汽车销量达1.67万辆。

  这一年,哪吒汽车正在庆祝汽车下线突破10000辆,零跑汽车还在计算着销量突破1000辆就是奇迹。而当年12月,理想汽车旗下首款产品理想ONE首次交付。

  彼时,在我国造车新势力中,威马汽车稳居第二,而且与第一名蔚来汽车的销量差距也不过3700辆。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3.690, 0.03, 0.82%)汽车销量达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2020年,威马汽车累计销量达2.25万辆,同比增长33.3%,远超国内均值。

  不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2020年,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4.37万辆,同比大涨了121%;理想ONE全年总计交付3.26万辆;小鹏汽车全年交付2.7万辆,同比增长112%。

  上述三家车企的销量已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前三甲,而威马汽车落到第四的位置,且增幅不及头部车企一半。

  后起之秀中,哪吒汽车2020年交付1.51万辆,同比增长51%;零跑汽车累计销量为1.14万辆,2019年售车估计不足1000辆。

  有意思的是,威马汽车2020年12月销量为2588辆,不如10月份的3003辆和11月份的3018辆,打断了持续9个月的销量攀升。

 

  值得关注的是,总结报告显示2017年至2019年,威马汽车营收分别为1487.17万元、7.22亿元、17.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7.02亿元、24.47亿元、35.98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威马汽车营收为16.84亿元,净亏损为37.58亿元。不足4年,威马汽车累计亏损超1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