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周四,美股收盘大幅下挫,原因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未能安抚投资者,称美联储将继续控制美债收益率和通胀预期。

  道琼斯指数收于30924.14点,下跌345.95点,跌幅1.11%,盘中一度暴跌逾70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3768.47点,下跌1.34%,盘中一度下跌2.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12723.47点,下跌2.11%。

  随着周四的大幅下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今年涨幅转为负数,累计下跌1.3%。以科技股为主的该指数盘中也进入了调整区间,较最近的52周高点下跌了10%以上。

  电动汽车股普遍下跌,特斯拉下跌4.86%;蔚来下跌5.42%,小鹏下跌2.23%,理想下跌1.98%。

  具体来说,在美股周四交易中,科技龙头股普遍下跌,苹果股价收于120.13美元,下跌1.58%;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收于2049.09美元,上涨1.10%;亚马逊收于2977.57美元,下跌0.91%;微软收于226.73美元,下跌0.36%;Facebook收于257.64美元,上涨0.87%;甲骨文收于65.61美元,下跌1.94%;IBM收于120.11美元,下跌1.84%;奈飞(Netflix)收于511.29美元,下跌1.81%;特斯拉收于621.44美元,下跌4.86%;推特(Twitter)跌5.80%,优步(Uber)跌5.42%;Lyft涨0.18%。

  美股中的芯片龙头股集体下跌,台积电收于115.59美元,下跌5.94%;英伟达收于494.81美元,下跌3.39%;英特尔收于58.33美元,下跌2.62%;阿斯麦收于510.50美元,下跌6.09%;高通收于127.80美元,下跌2.93%;博通收于443.59美元,下跌4.20%;德州仪器收于163.25美元,下跌4.30%;AMD收于77.75美元,下跌3.85%;应用材料公司跌6.24%;美光科技跌5.36%。

  在美国上市的主要中概股普遍下跌,网易收于106.26美元,下跌0.90;阿里巴巴收于230.50美元,下跌2.44%;京东收于90.77美元,下跌3.04%;百度收于260.59美元,下跌6.20%;拼多多收于158.40美元,下跌6.13%;蔚来收于39.28美元,下跌5.42%;小鹏汽车收于29.36美元,下跌2.23%;理想汽车收于22.32美元,下跌1.98%;哔哩哔哩收于126.66美元,下跌8.73%;好未来收于75.12美元,下跌1.68%;爱奇艺收于25.62美元,下跌2.92%;跟谁学收于83.59美元,下跌3.52%;微博跌6.47%;携程跌1.85%;汽车之家跌0.64%;金山云跌11.58%;陆金所跌2.18%。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复苏可能“对物价造成一些上行压力”,并重申美联储在改变政策前将“保持耐心”,尽管其认为通胀回升只是暂时的。

  鲍威尔周四在《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就业峰会上称,他承认最近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升引起了他的注意,但他表示,美联储需要看到美债收益率更广泛地上升,才会考虑采取任何行动。

  在鲍威尔发表上述讲话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跃升至1.54%,而近几周该指标一直令投资者紧张不安。上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然飙升至1.6%的高点,引发美股大跌。在鲍威尔再次引发美债收益率飙升之前,其本周普遍回落。

  鲍威尔没有强烈暗示美联储将改变资产购买计划以抑制利率的快速上升,这可能令一些投资者感到失望。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可能会像过去那样实施“扭转操作”,即出售短期票据,购买长期债券。

  市场研究机构Vital Knowledge创始人亚当·克里萨富里(Adam Crisafulli)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是一个轻微的负面消息,因为他(鲍威尔)未能提供投资者所希望的那种令人安心的言论。对于如果感到收益率上升至过高水平,美联储将具体采取什么行动,他含糊其词。”

  在数据方面,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截至2月27日当周美国首次申领失业保险的人数为74.5万人,略低于道琼斯指数预计的75万人。

 

  一些人认为,进一步的刺激措施可能会给市场注入乐观情绪。美国参议院目前正在辩论众议院上周六通过的1.9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

  新晋“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拿下了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的宝座。全球电动车销量研究机构EV Sales 3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份全球电动车型销量排行榜中,五菱宏光MINI EV以3.7万辆的成绩排名第一,超越特斯拉Model 3(2.2万辆),而这是五菱宏光MINI EV首次获得全球电动车型销量冠军。

  值得注意的是,电动车型销量排名第三的是Model Y(9597辆),而Model 3和Model Y销量之和仍低于五菱宏光MINI EV的销量。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环比下滑35%。业内认为,特斯拉频繁降价举措令部分消费者处于观望之中,而特斯拉在近日频频出现质量问题,这也对特斯拉销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Model Y在今年初“跳楼式”降价,这分流了部分Model 3的销量。而随着特斯拉进一步国产化以及价格下探,特斯拉销量仍会上涨。

  从国内市场来看,2020年,特斯拉Model 3以超过13.75万辆的销量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市销量冠军,五菱宏光MINIEV由于上市时间较晚,以11.28万辆的销量屈居亚军,但在下半年增长迅速,已经连续多月超越特斯拉Model 3。

  对于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火热的原因,东兴证劵首席分析师郑丹丹分析认为,一是五菱宏光MINI EV的产品设计与其销售定位契合,其定位于城市代步车,官方售价为2.88~3.88万元,对于首购或增购车主而言都是较为合适的价位;二是上汽通用五菱拥有较强的品牌号召力(尤其在三、四线城市),这为五菱宏光 MINIEV 积累了较好的消费者基础;三是五菱宏光MINI EV主动放弃补贴依赖路线,避开与多款主流电动车型的正面竞争;四是“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或有一定助推作用。2020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时间为7~12月,五菱宏光MINI EV位列首批活动车型的名单。

  此外,在全球电动车型销量排名前二十榜单中,自主品牌占据九个席位。而在前十名中,除了五菱宏光MINI EV外,还有三款小型电动车进榜,包括欧拉黑猫、奇瑞小蚂蚁和上汽科莱威CLEVER EV360。以五菱宏光MINI猫为代表的A00级车型去年以来就获得快速增长,它们都将年轻人作为消费主力,并非定位于老年代步车。业内认为,五菱宏光和欧拉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在于性价比较高,同时在年轻化战略方面做得较好。

  过去几年,由于新能源补贴政策对电动车的电池指标、续航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致了A00级市场份额下滑。而且,比亚迪、北汽等多家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在过去占据主要市场,但这一市场的购车用户B端的出行公司以及网约车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真正进入私人市场的电动车比例极小。目前,随着新能源车汽车逐步市场化,低端市场开始步入需求导向市场。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等多家机构2020年底联合发布的《中国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出行大数据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目前小型纯电动乘用车的平均市场份额占比达40%左右,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新能源乘用车总体僵尸车率为14%(僵尸车是指连续3个月以上没有行驶的车辆),而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的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主流车企僵尸车率仅为2.8%。

  上述报告指出,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以价格的优势、“代步车”的市场定位、不限行/牌等优待政策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小型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已经脱离了政策的支撑。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方案中,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的纯电动车不再享受国家补贴。而无论是五菱宏光MINI还是欧拉的精品小车主要增量市场都在非限购城市和地区。分区域来看,低线城市仍是小型纯电动车的重点突破市场。2016年以来,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主销城市从一线、二线城市逐渐向六线城市过渡,山东、广西、河南是小型纯电动乘用车的主要分布省份。业内认为,相对于城市,下沉市场的居住环境以及使用场景更适合小型电动车。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在小型电动车领域加快了步伐。不过,并非所有车企都会在该领域进行布局。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不久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这一车型极具性价比,但不符合大众汽车的核心品牌定位,目前不会推出这类车型。从汽车厂商的角度来说,不得不考虑到双积分的要求,燃油车型要达到双积分合规,需要有相应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某些新能源车型价格上很难有利润,但能为双积分做贡献,所以这一级别的车型有它存在的意义。”

  董明珠造车做手机连挫核心高管频辞职 格力电器(60.430, 1.43,2.42%)退居老二市值被美的反超3000亿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明鸿泽

  格力电器(000651.SZ)到底怎么了?一纸辞职公告激发市场高度疑问。

  2月21日晚,格力电器公告,公司元老级人物、执行总裁黄辉因个人原因请辞。半年前,另一名元老级人物望靖东也辞去了格力电器职务。

  黄辉、望靖东、董明珠是业内公认的格力电器“管理铁三角”。黄辉负责格力电器技术,格力电器的技术也是董明珠公开炫耀的资本。“铁三角”只剩下董明珠,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格力电器曾是国内电气的龙头老大,创造了中国空调界的传奇。然而,如今,格力电器已经退居行业老二。

  2020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136.99亿元,而同业公司美的集团(93.350, 0.27, 0.29%)达220.18亿元。2月26日,格力电器市值3549.28亿元,比美的集团少3000亿元。

  近年来,格力电器积极布局产业多元化。董明珠曾高调宣布做手机、造车,目前来看,这些布局均遭遇挫败。

  研发投入连续下降

  昔日“铁三角”分崩离析,格力电器的核心人事变动,备受社会关注。

  根据公告,2月19日,格力电器收到董事、执行总裁黄辉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黄辉申请辞职,辞职后 ,其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黄辉持有公司股票738万股,占总股本的0.12%。

  公开资料显示,1992年,29岁的黄辉入职格力电器。2000年8月至2014年5月,黄辉任格力电器副总裁,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任格力电器常务副总裁,2017年8月至离职前任格力电器执行总裁。黄辉还在2007年5月至2017年8月担任格力电器总工程师。此外,他还曾担任珠海格力大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等。

  在格力电器工作29年,2000年开始就担任副总裁,黄辉是格力电器的元老级人物,也是格力电器仅次于董明珠的二号人物。此前,市场一直在传,黄辉将是董明珠的接班人,成为格力电器未来的掌舵者。

  黄辉是近半年辞职的第二位元老。去年8月,格力电器董事、副总裁、董秘望靖东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2002年,望靖东加入格力电器,至离职时,已在格力电器工作18年。

  一直以来,在业内,董明珠、黄辉、望靖东被认为格力电器的“铁三角”,董明珠主管营销,黄辉负责技术,望靖东管财务和信批。两大核心高管离职,格力电器究竟怎么了?

  业内人士称,如果说望靖东的离职可以理解的话,那么,黄辉的离职则令人颇为意外。黄辉是技术出身,在格力电器工作近30年。无论是在广告中还是在公开场合,董明珠都在宣称“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格力的技术,一直是董明珠引以为傲的资本。由此可见,黄辉对格力电器的贡献功不可没。

  市场还有猜测,黄辉在格力电器带出了一大批技术团队。黄辉的离职,是否会影响技术团队的稳定性。

  针对望靖东、黄辉的接连辞职,市场有猜测称与高瓴资本成为第一大股东有关,也有可能是与董明珠关系不睦。目前, 尚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一名投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黄辉的离职可能与高瓴资本无关,目前,高瓴资本仍然以一个财务投资者身份出现。即便高瓴资本要掌控董事会,也不需要黄辉这一技术高管离开。在其开来,黄辉的离职,可能是不认可格力电器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格力电器的研发投入在接连压缩。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57.67亿元、72.68亿元、60.11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3.84%、3.67%、3.03%,占比逐年下降。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比上年减少12.57亿元,减少幅度为17.29%。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为39.87亿元,上年同期为46.30亿元,同比减少6.43亿元,降幅为13.89%。

  被对手超越市值相差3000亿

  核心人事变动、研发投入减少,这些现象的背后,一定程度上是格力电器发展现状不如意的体现。

  1991年,格力电器成立,彼时,公司还只是一个年产不到两万台的空调小厂。30年的今天,格力电器空调年销量超2000万台,已经成为全球空调的王者。

  公开信息称,格力电器的空调产品产销量已经连续11年全国排名第一。因此,格力电器也算得创造了传奇。

  曾经,在中国家电行业,格力电器是王者。但如今,格力电器已经退居老二。

  1996年11月18日,格力电器正式登陆A股市场。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1亿元、净利润1.86亿元。到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至1200.43亿元,较1996年增长约41.25倍。这一年,公司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8.71亿元,较1996年增长约57.45倍。

  这一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12.65亿元、净利润53.17亿元,营业收入略高于格力电器,但净利润较格力电器少55.54亿元,不到一半。

  然而,近年来,格力电器的领先优势逐步丢失,并在2020年被反超。

  2018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2000.24亿元、净利润262.03亿元,同比增长33.33%、16.97%,而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就净利润分别为2618.20亿元、202.31亿元,同比增长8.23%、17.05%。尽管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比美的集团要低,但净利润比对高出59.72亿元,仍然维持了明显强势地位。

  不过,2019年,二者的差距大幅缩小。当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2005.08亿元、净利润246.97亿元,同比分别变动0.24%、-5.75%。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793.81亿元、242.11亿元,同比增长6.71%、19.68%,净利润一降一增,差距大幅缩小。2019年,格力电器的净利润仅比美的集团高出4.86亿元。

  2020年,美的集团大举反超了。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7.53亿元,同比下降1.81%,净利润为220.1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206.16亿元,同比增长3.29%、0.09%,疫情之下,净利润不降反而有小幅增长。

  再看格力电器,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4.68亿元,同比下降18.64%,净利润136.99亿元、扣非净利润125.8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8.06%、41.66%。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比美的集团少83.19亿元、80.34亿元,差距不小。

  市值方面,二者的差距更大。截至今年2月26日,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的市值分别为6554.17亿元、3549.28亿元,二者相差3004.89亿元。

  而在2013年底,格力电器市值982.37亿元,比同期美的集团的市值843.16亿元高139.21亿元。

  二者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近年来,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均进行了多元化产业布局,均致力于全球科技型工业集团。目前,格力电器产业覆盖空调、生活电器、高端装备、通信设备等四大领域,不过。对空调存在明显依赖,除了空调,还没有其他拳头产品。而美的集团,除了空调外,还有消费电器,还有机器人(12.180,0.03, 0.25%)及自动化产品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董明珠曾高调宣布做手机、造车,目前来看,是以失败了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