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19年7月25日
原标题:北上广深中产暑期养娃攻略:流水支出2到5万是标配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一个娃,一个暑假到底要花多少钱?暑假里都在忙什么?他们都想给娃“造”出怎样一个未来?
随着我国居民家庭收入的稳步增长以及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家长们对游学当做给孩子植根国际视野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一线中产家庭的养娃暑期,还有一些体能、才艺等等的综合训练。
一个暑假到底要花多少钱?
“中产到破产之间只有一个暑假”刘珊的这句笑话虽夸张,但也蕴含着一定的育儿逻辑。
刘珊是名家庭主妇,先生在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任职,薪酬颇丰,在别人眼里,刘珊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不过,刘珊眼却有着无处安放的焦虑。首先是先生的工作,互联网企业的首要条件是年轻,先生40多岁,在企业做到中层,继续晋升的机会几乎没有。而随着公司开展的减员增效计划,先生很可能是被裁员的一批。即使这波没有被裁掉,以目前的年纪,在互联网企业继续工作的时间也十分有限,而一旦失业,目前的生活水准肯定是难以维持的。
其次则是不断升高的育儿成本。
一线家庭育娃标配:中外双线
“一年开销至少在20万,语数英一门课的辅导费,一年在一万以上。如果是一对一则更贵,一次是600元,每次2个小时。三门课的补习成本就是5万。再加上网上的口语课,一次120元左右,25分钟一次,周末的SCRATCH编程课,以及羽毛球课,钞票像水一样哗哗往外流。”刘珊对这种繁琐的流水了然于胸。
此外,为了让小升初的简历更有含金量,刘珊还给女儿报名了十月份考试的PET(Preliminary EnglishTest,是剑桥通用英语五级系列英语证书考试的第二级)。
“PET比课本的难度大不少,肯定要进行考前培训,6月份报上名之后,立刻就收到各个培训班打来的电话,现在报了一个,才上10天课,其中还有两次线上培训,就花了3000块。”
刘珊说,由于PET考试的考位难求,她没有抢到广东省内的考位,只能报到湖南去考,算上来回的高铁以及住宿费至少2000元费用。
刘珊表示,暑期两万元的支出,在北上广深的家庭中来说,只是标配。巨大的升学压力,让家长生怕自己一点闪失,改变了子女成龙成凤的命运轨迹。
但刘珊的支出并不是高标准,陈希的儿子一年的花费则要翻到40万左右,赶上出国留学了。陈希也是掩饰不住的焦虑,她想把儿子往精英道路上培养,小学一直在中英双语的私立学校读,一年的学费在25万元。此外,为了能够在简历上添砖加瓦,她给儿子报名了各种比赛,“今年初刚刚在上海考了一个全国性质的英语比赛,加上报名费以及来回的机票,差不多1万元。”
陈希今年又给儿子报了一个去英国夏令营的项目,不算签证费,差不多4万元,时长2周左右。其中一周是在当地的传统学校上课,另外一周则是参观周边的景点、博物馆以及大学。“老师说不用带零花钱了,但是我怕不够,还是给他了2000英镑。两周时间也不指望学多少知识,只是让他涨个见识,知道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陈希对记者表示。
除了知识之外,体能和才艺也不能放松,陈希给儿子报了一个网球班,一次一个小时,一个教练对两个学生,一次一人300元。陈希报了40次课,也就是1.2万元。
陈希的儿子学钢琴已经7年,她也希望儿子能够在这个暑假考冲到7级。“开学就是六年级了,学业更加繁重,希望在暑假能够考个证。一次陪练是80元,一次45分钟。”
和陈希这样想法的人太多,今年暑期考点人满为患,只抢到9月15日的考试名额,算了下,这个暑假的支出差不多在5万元。陈希在一家外资银行工作,已经算是中层管理者,年薪80万左右。但是对于这样的花销,她仍是觉得吃不消。“没有想到养娃这么贵。小孩的暑假已经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小朋友之间的比拼,其实已经是家庭条件之间的比拼,毕竟每一门补习都是要付出真金白银的。”
养娃竞赛也是开学之后的首场大戏,陈希表示,“一般暑期作业都会有暑期见闻这样的作文题目,每年到了开学季,老师都会点评优秀作文,学生也会大声朗读,这个去了美国、那个去了欧洲,总之五湖四海都有人去。没去的小朋友自然会心理不平衡,而且十来岁的小朋友多数事情已经明白,多多少少都有攀比心理,因此每年或近或远都会安排一次旅游。”
暑假的花费虽然不菲,但也能实打实见到效果。“比如我让儿子去年的时候去加拿大游学,回来之后口语提高了不少,而且以前比较胆小,回来后开朗了不少。可能是因为有切身的感受,回来的游记写得也很生动,还被学校评为优秀作业。”
机构争抢暑期“肥水”
暑期也是机构抢生意的最好时机。一家K12(国民教育小学到高中)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林强告诉记者,一年6成的收入都来自寒暑两假。“暑期除了普通的暑期班之外,还有各种加强班。以语文为例,可以有写作班、唐诗宋词鉴赏班、魏晋名士赏析等。有线上也有线下,反正总有一款适合你。此外一些特殊要求的孩子会上一对一,希望在假期能够脱胎换骨更上一层楼。”
相比平时的按部就班,林强觉得寒暑两季的课程开发更“烧脑”。“平时的补习主要是查漏补缺,一些质素好一点的学生则是针对提高。而假期的要求则更多,除了上述两项基本要求之外,还要培养小朋友的兴趣,提高小朋友的某项单项技能,比如我们开发的圆桌辩论课,不仅需要小朋友口齿清晰,而且反应要快逻辑要强,后期还专门领他们去香港参加辩论赛,获奖的小朋友自信心提升较快,家长也很满意。”
庞大的需求,让不少人盯上了教育培训这块“肥肉”,罗洋前年就从媒体辞职办了一个专门针对寒暑假夏令营的培训机构。罗洋曾经是贵州的高考状元,对贵州非常熟悉,贵州四季如春,特别是夏季,一直是全国知名避暑圣地。“我们的课程设计主要针对传统文化,会带学生学习蜡染、学习腌制腊肉,另外还会去参观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年已经组织了80多次学习,收到的效果不错。”
不过罗洋也表示目前游学项目的竞争已经较为白热化,除了比拼价格之外,更多是比拼服务和比拼课程内容。课程设计非常重要,此外带团的老师本身的素质也很关键,能否将知识深入浅出的表述出来,游学之后让小朋友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是游学项目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
国金证券(9.390, 0.04,0.43%)分析师吴劲草认为,高投入带来学生人数高增长,暑期招生至关重要,或将影响未来在线教育赛道格局。
以美股上市公司好未来(TAL)为例,2019财务年度一季度到四季度销售费用分别为6.1/10.4/7.1/9.1亿元人民币,共计32.6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二季度和四季度销售费用较高,对应的是暑假寒假这两个最主要的招生时间段。销售费用率从2018年的14%上升至2019年的19%,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大规模的招生宣传投入也带来了可观的回报。好未来2019财务年度在线课程总人数为564万人,其中二季度达到了240万人,同比增长223%。2019财务年度在线业务收入达到2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在线业务收入占比也由7.0%上升至13.4%。在线教育暑期招生最为关键,今年暑假招生大战已全面拉开,前期的巨额投入能够换回多少的推广转化率和续报率,尚需时间验证。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19年7月25日
原标题:北上广深中产暑期养娃攻略:流水支出2到5万是标配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一个娃,一个暑假到底要花多少钱?暑假里都在忙什么?他们都想给娃“造”出怎样一个未来?
随着我国居民家庭收入的稳步增长以及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家长们对游学当做给孩子植根国际视野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一线中产家庭的养娃暑期,还有一些体能、才艺等等的综合训练。
一个暑假到底要花多少钱?
“中产到破产之间只有一个暑假”刘珊的这句笑话虽夸张,但也蕴含着一定的育儿逻辑。
刘珊是名家庭主妇,先生在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任职,薪酬颇丰,在别人眼里,刘珊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不过,刘珊眼却有着无处安放的焦虑。首先是先生的工作,互联网企业的首要条件是年轻,先生40多岁,在企业做到中层,继续晋升的机会几乎没有。而随着公司开展的减员增效计划,先生很可能是被裁员的一批。即使这波没有被裁掉,以目前的年纪,在互联网企业继续工作的时间也十分有限,而一旦失业,目前的生活水准肯定是难以维持的。
其次则是不断升高的育儿成本。
一线家庭育娃标配:中外双线
“一年开销至少在20万,语数英一门课的辅导费,一年在一万以上。如果是一对一则更贵,一次是600元,每次2个小时。三门课的补习成本就是5万。再加上网上的口语课,一次120元左右,25分钟一次,周末的SCRATCH编程课,以及羽毛球课,钞票像水一样哗哗往外流。”刘珊对这种繁琐的流水了然于胸。
此外,为了让小升初的简历更有含金量,刘珊还给女儿报名了十月份考试的PET(Preliminary EnglishTest,是剑桥通用英语五级系列英语证书考试的第二级)。
“PET比课本的难度大不少,肯定要进行考前培训,6月份报上名之后,立刻就收到各个培训班打来的电话,现在报了一个,才上10天课,其中还有两次线上培训,就花了3000块。”
刘珊说,由于PET考试的考位难求,她没有抢到广东省内的考位,只能报到湖南去考,算上来回的高铁以及住宿费至少2000元费用。
刘珊表示,暑期两万元的支出,在北上广深的家庭中来说,只是标配。巨大的升学压力,让家长生怕自己一点闪失,改变了子女成龙成凤的命运轨迹。
但刘珊的支出并不是高标准,陈希的儿子一年的花费则要翻到40万左右,赶上出国留学了。陈希也是掩饰不住的焦虑,她想把儿子往精英道路上培养,小学一直在中英双语的私立学校读,一年的学费在25万元。此外,为了能够在简历上添砖加瓦,她给儿子报名了各种比赛,“今年初刚刚在上海考了一个全国性质的英语比赛,加上报名费以及来回的机票,差不多1万元。”
陈希今年又给儿子报了一个去英国夏令营的项目,不算签证费,差不多4万元,时长2周左右。其中一周是在当地的传统学校上课,另外一周则是参观周边的景点、博物馆以及大学。“老师说不用带零花钱了,但是我怕不够,还是给他了2000英镑。两周时间也不指望学多少知识,只是让他涨个见识,知道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陈希对记者表示。
除了知识之外,体能和才艺也不能放松,陈希给儿子报了一个网球班,一次一个小时,一个教练对两个学生,一次一人300元。陈希报了40次课,也就是1.2万元。
陈希的儿子学钢琴已经7年,她也希望儿子能够在这个暑假考冲到7级。“开学就是六年级了,学业更加繁重,希望在暑假能够考个证。一次陪练是80元,一次45分钟。”
和陈希这样想法的人太多,今年暑期考点人满为患,只抢到9月15日的考试名额,算了下,这个暑假的支出差不多在5万元。陈希在一家外资银行工作,已经算是中层管理者,年薪80万左右。但是对于这样的花销,她仍是觉得吃不消。“没有想到养娃这么贵。小孩的暑假已经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小朋友之间的比拼,其实已经是家庭条件之间的比拼,毕竟每一门补习都是要付出真金白银的。”
养娃竞赛也是开学之后的首场大戏,陈希表示,“一般暑期作业都会有暑期见闻这样的作文题目,每年到了开学季,老师都会点评优秀作文,学生也会大声朗读,这个去了美国、那个去了欧洲,总之五湖四海都有人去。没去的小朋友自然会心理不平衡,而且十来岁的小朋友多数事情已经明白,多多少少都有攀比心理,因此每年或近或远都会安排一次旅游。”
暑假的花费虽然不菲,但也能实打实见到效果。“比如我让儿子去年的时候去加拿大游学,回来之后口语提高了不少,而且以前比较胆小,回来后开朗了不少。可能是因为有切身的感受,回来的游记写得也很生动,还被学校评为优秀作业。”
机构争抢暑期“肥水”
暑期也是机构抢生意的最好时机。一家K12(国民教育小学到高中)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林强告诉记者,一年6成的收入都来自寒暑两假。“暑期除了普通的暑期班之外,还有各种加强班。以语文为例,可以有写作班、唐诗宋词鉴赏班、魏晋名士赏析等。有线上也有线下,反正总有一款适合你。此外一些特殊要求的孩子会上一对一,希望在假期能够脱胎换骨更上一层楼。”
相比平时的按部就班,林强觉得寒暑两季的课程开发更“烧脑”。“平时的补习主要是查漏补缺,一些质素好一点的学生则是针对提高。而假期的要求则更多,除了上述两项基本要求之外,还要培养小朋友的兴趣,提高小朋友的某项单项技能,比如我们开发的圆桌辩论课,不仅需要小朋友口齿清晰,而且反应要快逻辑要强,后期还专门领他们去香港参加辩论赛,获奖的小朋友自信心提升较快,家长也很满意。”
庞大的需求,让不少人盯上了教育培训这块“肥肉”,罗洋前年就从媒体辞职办了一个专门针对寒暑假夏令营的培训机构。罗洋曾经是贵州的高考状元,对贵州非常熟悉,贵州四季如春,特别是夏季,一直是全国知名避暑圣地。“我们的课程设计主要针对传统文化,会带学生学习蜡染、学习腌制腊肉,另外还会去参观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年已经组织了80多次学习,收到的效果不错。”
不过罗洋也表示目前游学项目的竞争已经较为白热化,除了比拼价格之外,更多是比拼服务和比拼课程内容。课程设计非常重要,此外带团的老师本身的素质也很关键,能否将知识深入浅出的表述出来,游学之后让小朋友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是游学项目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
国金证券(9.390, 0.04,0.43%)分析师吴劲草认为,高投入带来学生人数高增长,暑期招生至关重要,或将影响未来在线教育赛道格局。
以美股上市公司好未来(TAL)为例,2019财务年度一季度到四季度销售费用分别为6.1/10.4/7.1/9.1亿元人民币,共计32.6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二季度和四季度销售费用较高,对应的是暑假寒假这两个最主要的招生时间段。销售费用率从2018年的14%上升至2019年的19%,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大规模的招生宣传投入也带来了可观的回报。好未来2019财务年度在线课程总人数为564万人,其中二季度达到了240万人,同比增长223%。2019财务年度在线业务收入达到2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在线业务收入占比也由7.0%上升至13.4%。在线教育暑期招生最为关键,今年暑假招生大战已全面拉开,前期的巨额投入能够换回多少的推广转化率和续报率,尚需时间验证。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19年7月23日
随着人们对英语的要求由分数变为实际应用,外教课逐渐成为了英语培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外教授课受到追捧的同时,水平不足、资质不全等问题也开始成为多发问题。
未来网报道称,成都市温江区一培训机构日前发生外教拖拽学生事件。因两名男学生不想与女生同组上课,外教将两人拖拽出教室并禁止其上课。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发布的调查公告显示,涉事外教仅持有学生签证,没有资格从事外教工作。
据界面教育不完全统计,仅7月,媒体已爆出五起外教没有教学工作签证的事件,外教资质正成为培训市场的顽疾之一。
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指南(暂行)》中对外教的规定,英语外教应同时满足母语为英语,取得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具有2年以上的语言教育工作经历的条件。其中,取得教育类、语言类或师范类学士及以上学位、所在国教师资格证书或国际语言教学证书者可无工作经验。
但在国内授课的外教中,符合规定并持证的数量可能不足三分之一。
据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国际教育部部长王雨石估计,当前国内市场对外教的需求规模超过30万人,但全国目前持教学工作签证的外教数量不足10万。“保守估计大概有6至7万人。” 王雨石告诉界面教育。
以北京为例,2019年持教师工作签证的合法外教在1万人左右,而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合法外教则只有几百人。
市场缺口甚至还在进一步拉大。“由于之前的政策没有限定国籍,所以当时有大量非母语国家的外籍人士以外教身份在华工作,但并不符合当前政策的要求,这批外教的身份就不再被承认”,王雨石解释说。
“有合法工签的外教数量太少了,基本上供不应求。”一名英语培训机构从业者对界面教育表示,招聘外教几乎是最令她头疼的工作之一。
在7月8日至7月18日的十天内,有39家培训机构或国际学校在外教招聘网站“聘外易”上发布了招聘广告,需求人数达149名,几乎所有的机构都注明“越快到岗越好”,平均招聘每名外教的中介费用为7000元至10000元,更有机构开出了一名外教12000元的价格。
招募外教的困难,让一些机构开始放低要求。界面教育发现,一些培训机构会在招聘要求中表明“母语、非母语都可以”,多数要求“非母语(国家)要求白人长相”,部分机构没有明确要求外教的教学经验或提供相关资格证书,个别机构仅要求“没有明显口音,喜欢孩子”。
“对招聘机构来说,政策规定的底限却成了他们的高标准,如何来保证外教的教学质量呢?”王雨石说,“这类非法就业的外教发音和教学能力、有无犯罪记录都难以保证,大多成为培训机构等用来装点‘门面’、提高收费的理由。”
在培训机构对无资质外教的招募中,中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前述从业者告诉界面教育,培训机构本身很难接触到海外的外教资源,招聘渠道非常单一,基本依靠中介进行。
但外教中介行业尚未形成规范化的运作模式。据王雨石介绍,目前市面上的外教中介机构以中小型和个人中介居多,大部分中介机构对海外市场的开拓能力不足,手中的外教资源也相对有限,为满足市场对外教的大量需求,违规招募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外国人成为许多外教中介的选择。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外教资源,部分中介机构甚至通过伪造来华事由,办理旅游签证、学习签证或非教学类工作签证的方式将“黑外教”送上讲台。
王雨石指出,首要的解决办法是尽快扩大合规外教资源。目前,已有企业开始进行尝试。2018年4月,好未来旗下外教服务机构CareerChina发布“千人计划”,宣布将为国内教育机构从海外引进符合工作签证标准的1000名以上外籍教师。
在线外教的发展也被视为可能缓解线下外教资源压力的动力之一。随着家长对在线外教课程的接受程度提高,线下外教老师的需求缺口或将有所缓解。
与此同时,王雨石认为外教中介和培训机构也要加强对自身的要求,不仅要全面了解外教的相关教学资质,更要在外教的背景调查、身心健康、心理评估等方面做好工作,以推动外教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记者 |司雯雯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