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债券市场正迎来有史以来最强开年,今年前18天的发债总量达到创纪录的5860亿美元。

  从欧洲银行到亚洲企业,再到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债券,新发行市场的几乎每个角落都在蓬勃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全球各类债券今年年初大涨4.1%,创下1999年以来的最佳表现。

  有迹象显示,通胀正在降温,各国央行将叫停一代人以来最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今年将放缓加息步伐,这将扭转债券市场在2022年的颓势。同时,对衰退的预期可能会抑制对股票等风险较高资产的兴趣,吸引大量资金流向债券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全球投资级和投机级政府和公司债券的发行规模达到5860亿美元,创下同期最高纪录。

  分析师预测,美国投资级债券在2022年出现半个世纪以来最差表现后,今年的回报率将达到10%。这是他们对美国垃圾债券预期的两倍多,因为当经济放缓时,质量较高的债券往往比垃圾债券受益更多。分析师们说,新兴市场和以欧元计价的投资级债券将分别增长8%和4.5%。

  不过,今年年初全球债券销售的激增并不均衡。以欧元计价的债券发行量正在刷新纪录,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约39%。数据显示,美元债券发行的速度与去年的强劲步伐也大致一致。

  还有迹象表明,一些地区的债券发行将放缓。市场观察人士说,从1月23日开始,中国在岸发行人将因为农历春节假期休市一周,这可能会导致亚洲的债券供应大幅减少。

  从行业来看,金融公司在今年的全球债券发行中处于领先地位,今年迄今的销售额接近2500亿美元。

 

  投机级债券市场是为数不多的难以在发行方面站稳脚跟的市场之一。高收益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速度是2019年以来最慢的,截至1月18日的发行规模约为240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在过去几年里延长了到期期限的垃圾级公司正在等待利率进一步下降,然后再冒险。投资者对这些借款人如何度过全球衰退持谨慎态度也是一个可能的因素。

  在日本央行调整YCC政策区间上限后,债券市场对日本央行政策转向的押注正在加快,全球基金在2022年的最后几天抛售了创纪录数量的日本债券。

  截至12月23日的当周,非居民投资者净抛售了4.86万亿日元(约合370亿美元)的日本债券,这是日本财务省2005年开始统计数据以来最大的单周抛售,超过了去年6月创下的一周4.81万亿日元的前纪录。

  此次抛售发生在日本央行去年12月20日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上限提高一倍之后,暗示市场预期日本央行的政策设置将进一步改变。施罗德(Schroders)和BlueBay资产管理公司(BlueBay Asset Management)等基金管理公司纷纷押注日本央行将改变政策,这使它们面临着与日本央行摊牌的命运,因为该行仍在坚定地捍卫其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

  东京NLI研究所(NLI Research Institute)高级经济学家Tsuyoshi Ueno表示:“有关货币宽松政策缩减的猜测更有可能进一步升温。”他表示,“日本央行将不得不继续购买债券”,以遏制收益率的上升。

  12月20日,日本央行出人意料地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提高了一倍,至0.5%,引发了政府债券的抛售。作为回应,日本央行上月购入了创纪录的17万亿日元债券,以遏制收益率的飙升。

 

  周三,日本央行宣布,计划外的债券购买操作进入第四天。在此之前,该行每天还将无限量购买10年期国债和利率为0.5%的期货挂钩债券。

  本报记者 杜雨萌

  在美联储暗示计划到明年春季仍会加息的背景下,12月份以来,国际金价围绕“千八”关口呈现出了明显的窄幅震荡走势。

  截至12月28日下午记者发稿,纽约商业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主连合约报收于1817.1美元/盎司,小幅收跌0.33%。从12月份以来的情况看,国际金价分别于12月5日、12月27日触及最低点1778.1美元/盎司、最高点1841.9美元/盎司。从走势上看,国际金价已在1800美元/盎司关口附近震荡了19个交易日。

  一德期货贵金属分析师张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国际金价上涨势头明显放慢,主要在于持有成本两端开始出现一定分化。实际利率层面,随着地缘局势再起波澜,围绕能源价格博弈持续深化,造成市场通胀预期有所反复,叠加美联储紧缩预期一度强化,实际利率小幅反弹对国际金价形成压力。美元指数层面,欧洲央行维持鹰派紧缩基调,对美元形成一定压制,近半个月以来美元持续弱势震荡对国际金价形成支撑。多空因素交织下,金价暂时维持高位均衡态势。

  金砖汇通首席策略分析师赵相宾也表示,12月份国际金价围绕“千八”关口窄幅震荡,一方面是市场消化了12月份美联储放慢加息的举措,美元指数自9月末以来已高位下跌约9%,并且在12月份持续展开弱势调整。目前,市场主要关注美联储下一步强硬加息的力度如何调整,而美国经济数据的时好时坏显然影响了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的判断。其次,由于缺乏明确的支持因素,当前仅仅依靠美元指数的回落支持国际金价走高至1800美元/盎司后,市场落袋观望的情绪加大。

  虽然12月份国际金价表现出较为“纠结”的走势,但自11月3日国际金价创下年内新低1618.3美元/盎司后,不足两个月时间,截至12月28日,国际金价的反弹幅度已高达12.28%。然而,从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的持仓变动情况看,却与之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截至12月27日,其持仓总库存为918.51吨,仅较11月3日的911.59吨增加6.92吨。

  “这种情况说明市场对于国际金价中长线的上涨逻辑依旧有分歧。”领秀财经首席分析师刘思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储的加息节奏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影响国际金价走势重要的因素之一。总的来说,随着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周期渐近尾声,预计中长期国际金价有望上攻1900美元/盎司。

  张晨也表示,尽管11月初至今,国际金价反弹幅度可观,但是衡量黄金投资需求的重要参考指标,世界上最大的黄金ETF持仓量增长幅度有限,或暗示中长期配置资金对国际金价尚不认可。即近期的国际金价上涨更多是源于中短期投机资金的推动。由于中长期配置资金与中短期投机资金尚未形成明显共振,因而,预计国际金价的反弹持续性可能相对有限。

 

  不过,相比较来说,赵相宾却给出了更为乐观的预期。在他看来,短期国际金价有上行冲击1900美元/盎司的可能;而中长期看,2023年国际金价甚至有可能突破2075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