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17年6月13日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17年6月06日
从5月数据看,北京二手房市场量价齐跌,网签数字跌至27个月以来最低点,而初见成效的调控下,房贷政策立有一功。
券商中国记者采访北京地区的四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后发现,2017年以来,北京市场房贷利率共调整了4次,首套房贷款利率分别是85折-9折-95折-基准,目前,民生银行甚至将利率上调了10%,其他银行表示也会跟进。而二套房各家银行已经全面实行最低基准上浮20%。
北京各银行将继续上调房贷利率
“我们一般不是第一个动,市场动了我们会跟着动,马上会有第5次调整,首套贷款利率实行最低基准上浮10%。” 某金控系股份制银行人士说。
作为北京地区首个上调首套贷款利率的民生银行,其首套基准上浮10%,二套基准上浮20%的利率政策,将于6月5日起正式实施。
“现在房贷利率变化特别快,一周之后可能又有变化。”某大型国有银行人士说。
北京地区房贷政策除了利率有上调趋势外,审批上也在趋严,一家大行和一家总部坐落于南方的股份制银行均对记者表示,目前房贷额度有限,审批制度比以前更加严格。
链家地产某经纪人称,目前北京的各家银行基本都还是首套基准,二套上浮10%,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已经上调至40%,最低也就35%,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为8成。
如果贷款利率全面上调,假设贷款800万,还款期限30年,原来月供42458元,首套上浮10%后,每个月就要多缴2414元,意味着每年还贷比以前要多还近3万元。
从上图可以看到,贷款800万,30年还本付息要1615万。
某国有大行零售部人士甚至悲观的认为,未来或有可能出现购房者宁愿选择缴纳违约金,也要弃房而逃的情况。
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当下的市场,现金为王。
北京5月网签数量环比大跌60%
5月份,北京房地产市场颇为低迷,不少中介经纪人业绩挂零。
从数据来看,量价齐跌,5月份,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1万套,环比骤跌60%,为27个月新低。二手房成交价环比亦下跌2.4%,在有交易量的12个区域中,8各区域的价格都出现了下跌。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整体而言,北京价格的调整才刚刚开始,因为毕竟楼市调控才刚刚两个月,从未来的趋势来看的话,应该会在7、8月份,在楼市这么一个惯常的淡季会表现得更明显一些。”
年初至今一线和核心二线销售量普遍萎缩。
天风证券宏观团队负责人宋雪涛表示,本轮房地产调控后,一线和核心二线销售面积在深度收缩,具体来看:
一线城市:深圳的收缩最为明确坚决,北京上海的交易量连续收缩但价格仍有一定韧性,广州价缩但交易量有一定上涨。
二线城市:年初至今房价普遍微涨,限购与非限购城市的销售面积走势呈两极分化。
三线城市:价格趋于稳定,一线周边的三线卫星城量价齐缩,强三线走价,普通三线走量,三线房地产销售正在逐步退热。
他认为,在利率上行、信贷收缩和大规模限购的影响下,房地产市场收缩的路径开始呈现出全貌:一线城市—>二线限购城市+一线周边的三线卫星城—>二线非限购城市+强三线城市—>普通三线城市。
季末临近,资金再遭“大屠杀”?
2013年6月的“钱荒”袭击犹如发生昨日,令人汗毛肃立。3M同业存单和同业理财价格从4月便一路走高,可以看出,不少机构都在二季度伊始便早早做起了跨季的资金储备。
从同业理财来看,6月5日国股行1M价格为4.8-5.15,城商行为4.38-5.5,而上个月的这一天,同业理财价格分别是,国股行1M为3.5-4.4,城商行为4-4.15,同比最高上涨了135个BP。
从同业存单来看,价格急涨,但还未达到一季度3月22日的顶峰。
儿童节当天的同存价格较前一日上涨了55个BP。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6月的资金面会比3月份还要紧张。儿童节当天的同存价格较前一日上涨了55个BP。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6月的资金面会比3月份还要紧张。
天风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6月的财政资金季节性并不十分稳定,根据过去3-4年的情况看,稍微偏向于资金投放一些,但可以预计资金投放情况会明显弱于3月时。
现金漏出方面,孙彬彬表示,过去几年的平均情况来看,6月会稍微倾向于资金回流,但同样可预期回流力度会弱于3月。3月时受到春节后资金大量回流的滞后影响,资金回流约3000亿元。
除了更偏紧张的外部环境,当前市场还承受银监会监管政策的压力。
孙彬彬认为,一方面抑制了机构的同业存单的发行量,同时也减少了对同业存单的配置量。
机构需要寻求其他资金融入渠道解决头寸问题,整体来看加大了市场在季末资金市场上的压力,这也是目前同业存单发行上量缩价升的相当主要原因,也从侧面反映出机构对于6月的资金面仍然是高度关注,提前筹划的。
华创债券团队认为,为了应对流动性压力、MPA考核和流动性覆盖率的指标,6月份银行仍有大规模发行同业存单的需求。而如果前端券商集合产品赎回不了,银行也只能继续发行同业存单或者同业理财来续流动性,所以6月份同业存单和同业理财利率可能再创新高。
此外,银行间市场利率也在全线上涨!
6月2日隔夜利率上涨14个bp,6月5日跨季资金涨势最猛,飙升了9.38个bp。
资金面的紧张同样反映在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近6个月理财产品收益均保持了持续上涨的态势。
从2017年初至今,银行共发行142款新客户专享类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收益达4.6%。由于今年理财产品收益呈现持续上升表现,因此如仅观察4月及5月的新客理财产品,平均收益则高达4.73%,高于同期的节假日产品。
由于5月资金净回笼表现较为明显,且6月年中考核临近,银行理财收益走势不会出现大幅调整,平稳上行的走势应会保持。
DM平台调研62家金融机构,对6月资金面的预测结果显示:
1、回顾5月的资金面,市场流动性整体较充裕,80.65%的受访机构表示借到资金不成问题,但近60%的机构表示资金价格较以往较高。
2、从受访机构对6月资金品种的需求来看,1个月期限的跨季资金的需求最高,7天资金和14天资金的需求量比重上升,隔夜需求量占比有所降低。
3、72.58%的受访机构认为6月资金紧张情绪将出现在跨季前两周。受访机构普遍预测,由于央行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流动性调控手段更加灵活,6月资金面或许会有一定波动,但不会发生过度风险。
4、41.94%的受访机构认为二季度MPA考核是对6月资金面影响最大的因素,二季度考核减少了4%资本充足率的缓冲容忍,银行面临的压力要大于一季度末。此外还需要关注的扰动因素有:
①同业存单和同业理财的集中到期将对资金面形成影响。6月份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均面临大规模到期的高峰期,在当前流动性紧平衡、资金成本不断抬升且同业存单续发受限的情况下,银行到期偿付压力大;
②6月份金融去杠杆的持续推进仍将是影响资金面的关键因素。6月20日前后,银行自查结果出炉,需要警惕潜在风险。
5、51.61%的受访机构机构预测,银行资金成本还将攀升,如果贷款基础利率维持不变,1年期shibor和LPR的利率倒挂还将继续。41.94%的受访机构表示不排除银行间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的可能性。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17年6月06日
马上又是6月6日,小牛又将走来第6个年头,我向小牛资本管理集团和下属公司的所有兄弟姐妹致意:感谢你们的选择,感谢你们的梦想,感谢你们的付出。
我也想对我自己致意。我早已过了四十,所谓四十不惑。真的不惑?实则相反。我充满了太多的疑惑。有时候,这种不惑会击打我,也会提醒我,让我感觉到弱小,感觉到逆旅,感觉到分叉路口选择的那种茫然。是啊,我跟小牛一样,也不过才6岁而已。
尽管在金融行业有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但2012年的创业才是真正的“时间开始了”。跟创业的6个年头相比,此前的岁月是如此肤浅,它没有提出全方面的挑战,永远都只能是一种随行就市的思考。只有在老板的位置,只有在所有的责任将会一人承担的时候,才会感到那种艰苦,探索上的艰苦;那种难以刻画的孤独,决策上的孤独。
我不善言辞。我很羡慕那些口若悬河、擅长雄辩的企业家。在当下这个时代,鼓动也是一种生产力。我也曾参加一些峰会论坛,轮到自己发言,总是欲辩忘言得意忘言。强行诉说,反而丧失了真义。看到一些嘉宾的滔滔弘论,语言的穿透,顿时有自卑感,这曾经是我长期的一个苦恼。一个老板居然这么不会说话?
一些同事不满、一些员工离职,他们发来微信想找我聊聊。我只会倾听,我知道他们对我有寄托。他们来我办公室,我默默注视,我只会微笑,我尽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他的处境,但我无法用热烈的方式、用夸张的语调来拉住他们哄住他们,来让他们的心智满意。其实有时候我知道,暖的技巧大多是情感能力上的迂回。我相信他们都会认为彭铁是一个好人,但这种好,由于自己缺乏情感上的热切和互动能力,变成了一种抽象的好,变成了一种必须的满足,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会疑惑:老铁很好,为什么现在不好说话了、为什么不好伺候、不好糊弄了?从情感的角度来说,我一直是弱势的。
在去年,我就能感觉到大环境的变化,借用哈佛经济学家罗格夫(Kenneth Rogoff)的一本书名《这一次真的不同》,它不是过去的周期模式的重复,它是全新的,可能是一个长期拐点的降临。所以,对未来的思考,对未来的模拟,也变得完全不能经验主义,不能掉以轻心。
我反复思忖之后,提出了“小牛小牛,做小才牛”的思路:更高权重的利润导向、产品和区域的结构性收缩、能力圈之内的精耕细作、降低飞涨的人力成本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可怕限制。
我们要进入一个“熬”的时代了。要用最准确的改革动作、降低不必要的资源耗费的方式,用稳健的方式、透明化的方式、成为准公众公司的方式——“熬”过去!
疑惑的是,我的举动被好多人误会,被一些离职的人当作是“小牛病了”、“小牛胡闹”的佐证,然后被一些自媒体反复放大,也给小牛的内部兄弟姐妹们造成了疑惑。
接下来,路在哪里?
在2013年小牛涉足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时候,那时候我也充满了疑惑。当时最主流的方式是不建立和资金端匹配的资产端,不做闭环,因为普惠的资产端撮合,意味着极高的线下人力成本,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多的地方江湖就险恶。资产端要轻,最好是找第三方资产,无论是来自银行的票据、房地产的大额借款还是交易所的资产倒腾……但是,我所有的疑惑来自于金融的基本逻辑:如果资金端是小额短期流入进来,那么做长期大额的类银行业务是否合适?是否为了线下网络的较高人力成本、为了做轻的互联网风投思维而挑战金融的逻辑?所以,我一边疑惑,一边还是着手建立了小额分散的资产端。回过头来看,现在小牛可以说自己和监管方向不谋而合,它是在困惑中对金融初心的坚持和梳理。就像一个6岁的孩子,他不用记住所有的路,只需要记住怎么回家的路。
我们都是6岁的孩子,在外面听了太多的暴富的故事,太多的神话故事,太多的成为文学家科学家各种家的故事,现在,我们要回家了,回家,是我们的路。
所以——
*我希望小牛尽快成为一个分享型的组织,小牛的核心高层、中层骨干和卓越优秀的基层同事都能有股权期权。小牛是你们的,我们都是一起成长的玩伴。
*我们继续要关注人力的结构性变化,要用更高素质的人,而不是迷信人的数量。
*我希望所有的业务都能赚钱,门店要赚钱,每个业务员都要赚钱。利润是我们在一起的理由。
*我们要不断将公司透明化、公众化,拥抱穿透式监管,我们要获得最严厉的认可。
*我们要继续关心客户体验和客户价值。我今年去了很多次业务前线,我们要倾听业务的心声,我们的司庆年会都要在一线营业部去办,我们要理解每一个业务细节,这是6岁的我们的学堂。
*我们要做那些朴素的创新和探索。金融科技要提升业务的生产效率,而不是讲一个概念。狂热的投资家们会不断受重挫,他们不会再轻易被故事和概念打动。
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向大家致意:虽然可能说得很扎心,但老铁,没毛病!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