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17年6月21日
6月19日,时值消费金融品牌麦芽分期一周年纪念日,麦子金服资产端负责人肖斌发布题为“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越有耐心”的对外公开信,回溯过去一年麦芽分期发展历程,感恩各界支持,并透露麦芽分期最新发展规划,对外释出强烈信号:在消费金融领域突飞猛进、浮沉已一年的麦芽分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战场,通过梳理自身业务架构、进一步拓展场景和资产,或将迎来新的业务喷发,引领消费金融场景拓展新风潮。
消费金融百家争鸣 差异化竞争格局初现
过去的2016年是消费金融快速崛起的一年。消费升级逐步打开消费金融新兴市场的体量,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介入消费金融领域,新的风口已经形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在金融贷款业务消费,消费金融贷款占到20%,对比欧美国家60%的个人信用贷业务,中国至少有近10万亿的消费金融市场有待开发。尚未成熟、空间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各路资本竞相逐鹿,消费金融业由此迅速从蓝海走向硝烟四起的红海。
众所周知, 目前消费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主要是银行系、非银持牌机构系以及非持牌机构的互联网系等几大阵营:传统及商业银行依托自身征信及数据优势,大力拓展消费金融业务;拥有银监会下发牌照的持牌机构则以“正规军”身份迅速崛起;BAT及众多消费金融机构凭借自身在场景、流量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推出消费分期产品。深耕互联网金融八年的老牌平台麦子金服自然瞄准了这块大蛋糕,于一年前孵化出消费金融品牌麦芽分期。在麦子金服资产端负责人肖斌看来:国家对于消费升级的政策鼓励和市场本身的巨大潜力,正是发展消费金融的最好时机。
相较于拥有强大资源后盾的持牌金融机构和传统银行,麦芽分期此类非持牌消费金融平台的差异化优势在竞争中逐渐明确。不可否认,传统金融机构多年来在征信数据和严格缜密的风控体系上有着新生消费金融机构难以比拟的优势。但事物的发展总有两面性: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想要达成市场制胜,就要求互金机构或平台能够更积极的应对并且拥抱市场变化,而这恰恰也是传统机构的短板。像拥有互联网+金融双重基因的麦芽分期,此类平台的金融人才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变化相对敏感,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在风控机制方面,其大数据风控模型能够根据人群数据的丰富与不断进化,从而更加灵活的调整。其自身存在的互联网基因也能够更加积极快速的响应变化,而这一点对于处于激流勇进当中的消费金融市场来说,至关重要。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优势和前景从麦芽分期的发展历程中可见一斑。据麦芽分期一周年对外公开信中透露的数据显示,麦芽分期自上线以来,难挡发展迅猛之势,截止目前,已与全国90余座城市、近1000多家优质商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业务覆盖医美、教育、婚庆、旅游等消费金融细分领域,累计服务近3万多名消费分期用户,撮合匹配资金超6亿元。
机遇与挑战并存 热潮之下的冷静践行者
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是在信用卡、线下财务公司等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金融模式,因而潜力巨大。借助于消费升级的东风,去年整个消费金融市场迎来爆发性扩张,消费金融企业充分利用市场阶段性的发展红利迅速扩张。
然而,繁荣的背后,却也难掩乱象。在消费金融发展强劲的同时,一些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机构进入市场,企图在风口中分一杯羹。然而这些机构并不具备相应的风险控制能力,效率低下,导致坏账风险溢出市场,风险事件频发。消费金融行业坏账率高企,欺诈风险甚嚣尘上,暴力催收等负面报道饱受诟病。消费金融因其开放性和惠普性而迅速崛起,却也因为鱼龙混杂的存在而蒙上了一层阴影。很多公司为了追求规模,对客户的资质审核存在大量问题,对资产不良率的控制更多的是依赖贷后催收;与此同时,贷款黑中介的涌入带来大量不良资产,导致风险剧增,成为整个行业的痛点。
在狂热的市场环境和行业乱象之下,麦芽分期保持着难得的清醒认识。过去的一年,消费金融行业在快速扩张时,出现了很多不规范操作,埋下了风险隐患。然而,出于一贯以来的发展理念,麦芽分期并没有选择激进的市场策略,而是坚信并一直践行,消费金融的核心在于场景和风控。
前期顺应行业浪潮,在热度之下激进拓展市场,未必是长远之计。企业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在坚守底线的同时,在狂潮之中保持初心。在麦芽分期一周年公开信中,肖斌的观点或许更能代表麦芽分期的对于行业变化的冷静应对:“热潮之下,在历经大半年的高速增长后,麦芽分期选择的动作是“蹲下来”。在起跳之前,麦芽分期首先选择了厘清架构 、夯实人才,同时集约化地改造现有资源和布局,为拓展更多的场景和资产、全面打造多元化场景生态夯实基础。”未来,将会在更多的消费场景中遇见麦芽分期的身影。
场景资产全面拓展 新起点迎来全新风貌
在传统金融机构做了多年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基础上,新兴的消费金融企业又将如何从中突破、拓展市场?关键在于消费金融的场景化。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企业达到百余家,消费场景蔓延至3C、医美、家装、租房、装修、旅游、教育以及现金贷等。因为没有消费场景,就没有消费金融,而企业间竞争也聚焦于渠道和场景的争夺。
肖斌的观点也印证了场景对于消费金融的重要性,麦芽分期前期以医美场景作为突破点切入,并成功突围消费金融市场。显然它的野心不止于此,据肖斌透露,麦芽分期将不会局限于医美,而是围绕18-35岁年轻群体的目标人群,针对他们的需求特点,拓展更多的细分场景,打造多元化场景生态。
对于消费金融激烈竞争下的未来发展,麦子金服资产端负责人肖斌表示信心十足。“整个行业经历了狂热式的极速推进后,是时候沉淀下来,通过反思优化业务模式,才能够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在发展到业务高峰时,选择进行业务下蹲,进一步优化产品与内部配置,需要改革创新的莫大魄力与勇气。肖斌坦言:“要想起跳,就要先下蹲,人如此,企业亦然。麦芽分期作为麦子金服重要的资产布局,通过自身业务梳理和战略重整,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全新风貌与业务形态的再度进化。”
随着消费分期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未来,这块市场的瓜分到底是一家独大还是群雄割据,我们拭目以待。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17年6月21日
江西金融办官网近日披露,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5月27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且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对于存量业务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退出时间表。
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
《通知》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要督促网贷机构按照分类处置要求,对于存量校园贷业务,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业务规模等情况,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对拒不整改或超期未完成整改的,要暂停其开展网贷业务,依法依规予以关闭或取缔,对涉嫌恶意欺诈、暴力催收、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切实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
《通知》表示,各高校要把校园贷风险防范和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重大工作来抓,完善工作机制,最重要的是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常态化、丰富多彩的消费观、金融理财知识及法律法规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勤俭节约、自我保护等意识。
网贷机构拥抱监管 有序转型
严政之下,相关平台的反应却相对冷静。以麦子金服旗下名校贷为例,其早在4月中旬就已宣布于7月1日暂停新增校园贷业务,全面转型校园公益事业。麦子金服CEO黄大容在宣布该决定的同时表示希望通过这一举措,引起社会对这一行业的更多关注,以推动其有序化、健康化的进程。而名校贷并不是个例。据网贷之家第一季度数据,已有近50家平台退出校园贷业务,这些平台或选择彻底关闭,或转型进入白领、工薪阶层贷款市场。显然,在乱象频发的当下,急流勇退或独善其身已经是这些主流校园贷平台早就下定的决心。名校贷相关负责人表示,名校贷转型也将在《通知》提及的“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上提供助力。转型后,名校贷公益将聚焦校园反欺诈知识教育和金融工具的引导使用。名校贷将通过言之有物的案例将金融常识的科普日常化,使得其尽管不能再通过借贷帮助学生实践金融,但是却可以借助反欺诈意识的培养和财商的教育,帮助学生在接触金融工具时少走弯路。
事实上,此番监管部门再次加码监管力度,采取正本清源的方式,体现了国家持续净化校园金融市场的决心。近年来曝光的校园贷乱象,主要跟部分大学生缺乏金融常识,盲目借贷超出自身承受额度,对高利贷的后果认识不清等相关。金融知识的教育和反欺诈意识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自我保护。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17年6月20日
2017年6月15日,由银行家杂志社联合中央电视台、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央财经大学等权威机构共同举办的中国金融创新论坛暨“2017年中国金融创新奖”颁奖典礼上,好企贷凭借“秒批、信用、100万”的创新小微信贷模式,荣获“十佳互联网金融创新奖”,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产品致力于银税互动、服务小微经济的民生标杆。
此次论坛以“回归金融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为主题,邀请到人民银行、银监会、专家学者、金融机构等业内专家根据各机构的综合创新实力(金融产品创新、信托创新、财富管理创新等方面),共同评选出了本次活动的获奖机构。论坛期间,还探讨了金融创新本质,分析了中国金融创新近年来的得失与经验,并力图寻求正当的创新路径与方法。
据市场调查,以往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不仅要提供大量资料,还要经历信贷人员往返调查、审贷人员逐级审批的漫长过程。所以,很多小微企业选择民间融资借贷等模式,但这样不仅融资成本高,杠杆风险较大,还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资金负担。与之相比,重庆银行“好企贷”作为西南地区首个小微在线信贷产品,其创新小微信贷模式,不仅实现了全线上信贷流程,更是让小微企业主不用一页纸,不用往返银行,指尖即可申请企业信用贷款,切实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痛点。
“好企贷”是银行通过与国税局建立银税合作机制,共享区域内小微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利用大数据技术接入税务数据和众多企业公开数据,实现在线申请、智能审批、自助放款等全流程的线上功能,具有高效、高额、低息、专享等特点,无需抵押和第三方担保。贷款额度依据企业纳税金额测算,实时贷款到账,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最高可达100万元的贷款。此外,“好企贷”的月利率低至0.75[%],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极大地减轻了企业主还款压力。
据悉,“好企贷”近期已成功上线手机端申请入口,符合条件的诚信小微企业主,下载重庆银行手机银行即可进行贷款申请,全流程在线完成审批,即时到账不用等。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