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疫情过后不再“一菜难求” 生鲜电商还是好生意吗?

  优质用户的高客单价和服务溢价都会为商家带来收益,但问题是,流量和耗损的成本,以及配送会带来经营上的压力。

  “这个春节过于漫长且异常忙碌!”

  这是盒马鲜生北京东坝店店长冯亚光最直接感受:果蔬类商品备货量是日常的三四倍,线上订单基本满配——这并不是全部的工作内容——为应对激增的需求,店里还需大量招聘身体健康的骑手,冯亚光的工作时长被拉成了一整天。

  “春节七天,我们的订单量接近400万单”。叮咚买菜的首席战略官俞乐近日也在加班,她告诉新京报记者,疫情发生之后,更多人选择足不出户的到家服务。

  人们很快发现,在多个生鲜电商平台上,买到一棵新鲜的白菜开始变得困难,蔬菜要“涨价”或“售罄”的小道消息成为社交网络上最受关注的信息。人们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彼此分享蔬菜到货的信息,推动新一轮的购买。

  售罄的用时越来越短,补货的速度越来越快。

  这让很多人联想到17年前的非典。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平台在那场疫情中崛起,让2003年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史的重要转折点。

  17年后,新型冠状病毒令当年的场景再现,插上电商翅膀的生鲜生意还能再次起飞吗?疫情带来的是机会,还是考验?

  蔬菜“短缺”真相

  疫情蔓延后,被迫宅在家里的人们,关心粮食和蔬菜。

  “盒马可以买到西兰花,而叮咚可以买到芦笋和杭白菜。”在上海,一位辛姓消费者说。而另一位童姓消费者则在叮咚看到有香椿、四季豆和香芹在售。

  在北京,一位孙姓消费者发现,每日优鲜在不同区域上线的产品不一样,他看到大葱等商品已被标注打烊;盒马只有少量菌菇类产品;美团则显示有黄瓜、西红柿和土豆,绿叶类蔬菜基本已卖光。

  记者采访了多地多位市民的“买菜”体验。人们普遍的感受是,所有的生鲜电商平台都有部分品种的蔬菜在售,但很多商品缺货。

  用户买菜的体验还传达出一个信息,绿叶类蔬菜销售紧俏。俞乐称,过年期间人们摄入油腻食物偏多,所以平衡饮食的绿叶类蔬菜需求非常旺盛,而这类蔬菜保质期比较短,用户很难囤积一堆在家里,更多的是选择即时性购买。

  “叮咚买菜原本计划在春节期间推出不打烊活动,预留了75%的员工,也储备了充足的货物。但还是低估了这个特殊春节的旺盛需求。”俞乐说。

  一位生鲜行业内部人士也解释了蔬菜紧缺的原因:疫情暴发初期,恐慌造成了居民大量囤货。因为生鲜是日常、刚需、高频的商品,消费者担心买不到,或者部分地区道路物流中断影响上货。

  该行业人士认为,随着政府对疫情蔓延的控制,对民生供应的保障,以及从业者对消费者理性消费的劝说,买菜难的问题会解决。

  目前,叮咚买菜在做的是,加大供货,多渠道补货。俞乐说,公司采购部门已驻守在全国各大农业基地,同时召回休假员工。盒马目前也在加大蔬菜的备货量,基本是平常的3-4倍,特别是畅销的水果和蔬菜,此外还增加了10多种散装蔬菜,以北京为例,每天从新发地直发店铺。

  盒马是9点开门,冯亚光一般8点左右到店。冯亚光介绍了店里的工作节奏:开门前,他会检查商品到货情况,接下来会检查及协助早间的商品陈列,重点是蔬果、肉禽等生鲜品类。开门一小时后,对照品类进行补货,每天两次补货,一次时长1.5小时。下午三四点会进行“二次开店”,重复早上开门铺货的节奏,而这次的重点便是生鲜品。

  “共享员工”仍难解困

  需求旺盛带给消费者和生鲜电商经营者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前者担心蔬菜短缺,后者更担心人手的不足,尤其是提供到家服务的模式。疫情期间,这对生鲜电商补货和配送都是考验。

  “这两天比较平稳了,单店的问题是配送人力”,冯亚光说,“现在顾客都在家,每天都是周末了,我们基本没有空闲的时间”。

  2020年春节期间,盒马预留了70%的员工,但由于疫情的发生,需求增长了50%,由此产生的大量人员缺口是盒马事先没有料到的。不得已之下,盒马向云海肴等餐饮企业“借”员工来应付眼下的人手短缺难题。

  2月3日,盒马与云海肴、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即青年餐厅)等达成合作,疫情期间,云海肴和青年餐厅部分休业员工经过面试、培训、体检和确认劳务合同后,进入盒马各地门店,参与打包、分拣、上架和餐饮等服务。

  打包、分拣等岗位人手问题解决了,但配送员问题仍没有答案。春节期间盒马配送员不足平日一半,而疫情之下,线上订单成倍增长,配送端压力可想而知。由于配送员岗位特殊,既要熟悉周围配送环境,又要确保身体健康,还要装备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具,因此,这个岗位盒马并没有“借”人。

  盒马方面称,部分门店开始实现多种新的配送方式,比如客服改为配送员,或者利用私家车完成配送工作。

  统抓叮咚全盘的俞乐也有类似的体会。疫情的影响,使得消费者逐步开始接受并选择电商平台,在一定时间内,能力匹配存在短板,“我们已经在抓紧时间扩大生产和配送能力,相信稍等几天,就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多个采访对象也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担心,生鲜平台的员工是否安全。疫情期间,消费者减少出门,但配送员仍需要穿梭以及和不同的人群接触,门店的员工也要面临人流相对密集的情况,所以口罩、红外消毒等保障措施必须到位,这些对企业来说也需要投入,因为只有做到这些保障,才有足够的人手去支持业务的发展。

  疫情过后,生鲜电商还是好生意吗?

  恒大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餐饮、旅游和电影等行业。春节档电影颗粒无收,餐饮业七天损失5000亿零售额,旅游收入也同期相比锐减。

  不过,对于提供到家服务的生鲜电商来说,这次疫情可能是一个发展的风口。有生鲜电商的投资者表示,这是行业的历史性机遇。

  上一个类似的情形出现在2003年非典期间。当时,网购方兴未艾,隔离状态下的消费需求点燃了国人的网购热情。那一年,阿里顺势调整部署后,B2B业绩破纪录,同时上线淘宝网切入C2C市场。

  也是在这一年,计划铺设500个柜台的刘强东面临账上资金不足的危机,尝试利用网络销货。2004年元旦,“京东多媒体网站”上线,刘强东决定砍掉线下,全面转型电商。

  根据品类的特性,生鲜电商起步较晚。经历了一系列野蛮生长后,2019年中国的生鲜电商经历了一场退潮。上半年,行业小巨头缩减经营规模,下半年创业公司和明星企业爆发经营异常,投资者也变得谨慎起来。其间,叮咚买菜等采用的前置仓模式(门店仓配一体化)因商业逻辑是否成立备受拷问,盒马也暂停了相似模式的“小站”业态。

  疫情之前,行业就已经意识到,生鲜市场是一个高频复购和日常刚需结合的场景。这吸引了大量习惯于互联网模式出击的创业者。百果园高级合伙人孙鹏曾告诉新京报记者,复购和刚需意味着流量,而生鲜电商就是另一个重要入口。

  生鲜电商领域的创业,目前采用的模式类型有三个:到店(仓)自提、前置仓到家、到店和到家结合。叮咚买菜、美团等属于前置仓到家,而盒马属于到店和到家结合。

  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就曾做过测算,按照1万亿的规模,6000亿可划分到前置仓玩家。

  俞乐则表示,线下店是对数模型,起步快但天花板低,而前置仓是指数模型,成熟的前置仓的年营收额是4300万,而中国高端酒店一年的收入是4000万。当然距离成熟期前,还有一定的爬坡期。

  盒马在不断尝试过程中,发现前置仓导致物流和营销成本较高,首席执行官侯毅已对外表示,盒马将通过大店覆盖的方式,逐步关闭盒马小店。

  多个受访对象表示,前置仓背后仍是互联网打法,即通过数据进行决策,通过流量保障商业模式。然而,最好的物流配送方案仍无法满足生鲜需求,以及规模并不带来成本的节省。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前置仓模式并不会完全垮掉,而是部分创业公司可能会被洗牌出局。原因是用户的需求存在,优质用户的高客单价和服务溢价都会为商家带来收益,但问题是,流量和耗损的成本,以及配送会带来经营上的压力。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突如其来,只是放大了生鲜电商的这些问题。

【宜家首次宣布关停英国门店】瑞典家居品牌宜家周三宣布,将于今年夏天关停考文垂店,这是其在英国首次关停大型门店,预计将有352位员工受影响。考文垂店开设于2007年,自开店便一直亏损。宜家当前在英国有22家门店,它表示虽然关了一家店,但是英国市场总体仍呈增长趋势。(记者 韩宝仪)

  作者:王昊

  春运大幕已经拉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空气中处处弥漫着节日氛围和归家情怀。与往常心急刷票相同的是,今年购票增添了“候补”购票功能,更多人有望在“不经意间”购得心仪车次车票,也可以多种选择踏上征途,不必经历苦等一趟车、天亮到天黑的尴尬。

  当然,新增车次和候补购票解决了“走得了”问题后,“走得好”也提上日程,随着5G商用的加速推广,今年已有多座5G覆盖的高铁车站和复兴号列车。而今年春运又怎能缺少5G的参与?

  据了解,今年春运,广深港高铁成为全球首条享有5G的高铁,港澳粤大湾区春运之路进一步提速。值得一提的是,借助5G东风,广深港高铁内地沿线广州南站、深圳北站等超级客运大站的智慧车站建设如虎添翼,铁路部门将为旅客打造集智能和趣味为一体的候车空间,春运之路将不再枯燥。更为重要的是,新年伊始的5G春运为全国5G网络建设提供了合作样本,让2020年真正成为5G应用落地的关键之年。

  不仅是增添出行乐趣和体验舒适感,“快速进站、检票”也进一步落实推进。不仅是电子客票大范围推广、分隔乘车凭证和报销凭证,更便捷的是更多车站施行身份证进站乘车和“刷脸乘车”,无纸化、无感化的乘车体验让出行变得无限美好。

  不仅是铁路部门,作为每年春运期间客流量高峰的主角之一的民航部门更是增添了刷脸值机等黑科技。以刚刚投入使用的世界一流级的大兴国际机场为例,在整个机场内“刷脸”都可以畅行无阻,过安检、登机也不再需要查验身份证,甚至你只要在航班信息大屏前就可以“刷脸”自动识别到预订的航班信息。

  大兴机场航站楼经营规划主管王辉介绍,大兴机场自助覆盖率可以达到8成,自助值机和自助托运设备超过400台,大家在值机环节,排队时间将不会超过10分钟。王辉表示:“安检环节,大兴国际机场全面部署了高效智能的安检通道,每小时通行能力可以达到260人,这比传统的安检通道180人的过界能力提升了40%,可以确保旅客安检排队时间不超过5分钟。”

  总结来看,今年春运,大兴国际机场投入使用,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京张、成贵、昌赣等10余条高铁新线的加入,舒缓了部分地区铁路运力紧张状况;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基本取消,实现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将提升公路通行效率。

  春运已不再只是返乡团聚的代名词,在95后成为社会主体人群之后,“看世界”也变成春节的一种必备体验。据《2020春节“中国人旅游过年”趋势预测报告》显示,今年春节长假将有4.5亿人次出游,旅游过年成了当下的潮流。“旅游过年”取代“春节回家”,正成为中国人特别是“90后”越来越流行的方式。而且近年来的数据表明,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的需求集中爆发后,出境游、亲子游、阖家游正逐渐下沉普及更多用户,也让春节假日的消费结构悄然转变。

 

  另外,受到观念转变和车票价格浮动影响,“反向过年”的方式也正成为老人、孩子与上班族的团聚方式之一。根据百度地图迁徙数据,今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目的地为重庆、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西安、长沙、郑州。“反向春运”接父母、小孩进城过年,也成为国人春节团聚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