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百分之九十九

  中小企业复工率超八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截至4月15日24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确诊病例1107例,其中重症病例95例。当日新增确诊病例46例,其中34例为境外输入病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均为境外输入关联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其中3例为境外输入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4例,其中境外输入3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6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情况并答记者问。

  复工复产取得阶段性成效

  随着疫情得到缓解,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企业复工复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4月14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99%,人员复岗率达94%。4月15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为84%。

  全国工商联4月上旬的调研报告显示:91.39%的民营企业已复工,49.99%的企业产能利用率超过50%,24.86%的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行业、全产业链同步恢复迹象十分明显。其中,第三产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9.97%,较3月下旬上升了8.21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复工复产基本恢复正常,57.84%已复工大型企业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上。

  “在我国,中小企业里面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分析,从行业看,第二产业复工率高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复工率高于生活性服务业,例如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复工率较低。从地区看,各地区的复工复产率呈现齐头并进的趋势,25个省份复工率超过80%,湖北省近日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势头。

  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林泽炎介绍,工商联的调研发现,民营企业中的大企业全部复工、中企业基本复工、小微企业大部分复工。其中,大企业发挥了“头雁”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随着我国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家对复工复产的效果很有底气。”

  畅通产业链循环

  “制造业企业面临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国际人流物流不畅造成已复工复产的企业面临再次减产停产的风险,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一定冲击。”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说,工信部按照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思路,针对制造业复工复产中的问题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激发内需市场活力。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拉动轻纺、家电、汽车等传统消费;积极支持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数字科普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5G网络、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畅通产业链循环。持续梳理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名单,动态调整、压茬推进,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打通难点、堵点,让产业链有效“转”起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工信部对92家大型龙头企业坚持日调度,推动760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带动上下游40多万家中小企业。

  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复工复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中小企业集中的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开展专题调研,推动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落实落地。

  维护国际供应链稳定。加大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保障在全球产业链中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和关键环节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推动惠企金融政策落地

  “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企业面临的老问题,疫情期间表现尤为突出。”秦志辉介绍,工信部针对资金链紧张问题,在推动信贷部门出台政策的同时,指导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摸排企业融资需求,“一企一策”推动惠企金融政策落地。

  各地在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探索了有益经验。比如,北京成立了首贷服务中心,22家银行的近70个金融产品、3家小额贷款机构和3家担保机构进驻。企业进门即可“货比三家”对接金融机构,压减融资环节,享受到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林泽炎介绍,全国工商联会同蚂蚁金服网商银行等100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了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已经服务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806.33万户,累计发放贷款3258.31亿元。全国工商联还和交通银行(5.210,0.01, 0.19%)、兴业银行(16.030, 0.11, 0.69%)、中国银行(3.560, 0.01,0.28%)等合作推出了疫情期间的特别贷款服务“助微计划”。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在疫情期间渡过难关,有关部门还出台了很多政策,涉及财税、金融、社保、外贸、就业等多个方面。

  原标题:全球疫情拐点未现 多国表态加码宽松政策

  ⊙汤翠玲 ○编辑 林坚

  尽管部分国家疫情出现放缓迹象,但总体而言,全球疫情拐点依然没有出现,多国9日表态将出台更加宽松的经济支持政策。

  业内人士表示,宽松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经济陷入衰退,但短期无法创造出新需求。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依靠各国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

  美联储称短期内将维持低利率政策

  3月份,美联储接连采取系列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危机。北京时间9日凌晨,美联储公布的最新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为外界揭示了其一系列重磅决定背后的考量。

  美联储官员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令美国经济短期内急剧恶化,且经济前景变得非常不确定,部分企业裁员导致就业市场面临挑战、消费者信心受损,二季度美国经济可能会下滑。与会者几乎一致同意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零至0.25%的区间。

  “未来几个月,美联储将美债持有规模增加至少5000亿美元,并将增加至少2000亿美元MBS(抵押支持债券)持有量。”美联储称,未来美国经济能否重新恢复增长将取决于控制疫情措施的成效以及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其他应对政策。

  资管巨头贝莱德美洲基本固定收益负责人鲍勃·米勒评论称,总体而言,会议纪要表明美联储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尽其所能”的做法,预计美联储年内还将采取必要措施如购买必要数量的美债以维持其宽松政策。他还预计,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将由现在的约6万亿美元飙升至10万亿美元。

  对于今后一段时间的利率政策,美联储给出的前瞻是,将维持低利率水平至疫情结束。市场还预计,美联储将很快出台针对中型企业的“大众借贷计划”,规模或将多达1万亿美元。

  韩、日央行表态将加码宽松政策

  世界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面对经济下行风险,全球多个国家纷纷表态未来将采取宽松举措维护经济发展。

  日本央行9日下调了日本所有地区的经济评估:疫情冲击之下,日本所有地区经济都处于疲软状态,且下行压力加大。这是自2009年1月以来,日本首次下调所有地区的经济评估。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9日公开表示,尽管全球各地央行采取的刺激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市场的紧张气氛,但企业融资压力正在加剧。未来如果需要,日本央行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其他宽松措施。此前,日本央行已经敲定了1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

  韩国央行9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75%不变,未来将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合格抵押品范围。该央行曾在3月紧急降息50个基点,并自4月起向韩国国内金融机构提供为期3个月的“无限量”流动性支持,以帮助它们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韩国央行称,疫情已经使韩国国内经济增速明显下降,消费支出和出口等数据表现不佳,经济活动萎靡也拖累了韩国国内就业市场,未来将持续关注疫情形势并将采取适当举措稳定韩国经济。

  在欧洲,法国、德国、英国等纷纷推出历史性宽松举措以应对疫情考验。

  业内呼吁更大规模经济刺激

  疫情仍在蔓延,2020年全球经济展望并不乐观。

  世界贸易组织本周发布的最新一期年度贸易统计和展望报告称,2020年全球所有地区的进出口都将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且不确定性非常多。疫情对全球价值链和服务贸易的冲击,仍将是全球贸易今后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复杂价值链联系为特征的行业,尤其是电子和汽车产品行业,其贸易下降幅度可能会更大。

  上述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贸易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和相关政策应对的有效性。

 

  投行贝伦贝格首席经济学家霍尔格·施密丁认为,各国政府在严格控制疫情蔓延的同时,还必须以更大规模的经济支出以支撑经济增长,否则全球经济将会复苏得更加缓慢。

  北京时间2日消息,据知情人士称 ,波音(130.7, 0.00,0.00%)将向员工提供工龄买断和提前退休计划,以降低新冠病毒疫情对其财务的影响。

 

  波音CEO戴夫·卡尔霍恩(Dave Calhoun)预计最早将在周四发出的一份备忘录中向员工公布这一自愿减员计划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