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政经
- 发布于 2020年3月25日
新浪科技讯 3月25日上午消息,针对“奥运会将推迟至2021年举行”,阿里巴巴集团表示,非常时期要有非常担当,阿里巴巴作为东京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完全理解和支持这一决定。“我们期待全球共克时艰,让奥运之火成为希望和人类命运与共的象征。”
阿里巴巴作为全球独家的奥运会云计算和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合作伙伴,是东京奥运会14家全球合作伙伴之一,致力于通过多方合作将奥林匹克赛事带入数字化时代。
阿里巴巴表示,虽然赛事延期,但此刻全球共同抗击疫情,正是奥运精神倡导的“和平、友谊、团结”的最好诠释。在用数字化能力支持全球抗击疫情的同时,阿里参与的各项奥运筹备工作将继续推进。
- 详细资料
- 分类:政经
- 发布于 2020年3月23日
(原标题:疫情期间在线旅游消费投诉暴增300% 机票占近六成)
记者 张鑫
3月18日,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消费者网发布《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旅游消费投诉分析报告》。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报告》显示,国内旅游在线平台2月的消费者投诉量环比增长300%以上。在所有投诉中,机票占比59%。
在线旅游平台投诉量2月同比增300%
消费者网案例显示,投诉人于1月17日预订2月6日二人从成都飞深圳的南航航班。因疫情于1月26日申请退票退款,南航于1月31日已将全款退回订票平台(被投诉人)。但被投诉人拖延一个多月,至今未退投诉人票款。疫情期间,在线旅游平台成了消费投诉的集中地。
由于新冠疫情在春节前爆发,即将开启的2020年春节黄金周消费应声逆转,先是机票、火车票大面积退票,然后是旅行社组团被全部叫停,黄金周变身“退改周”。规模空前的行程退改需求在短期内集中爆发,整个旅游行业的客服系统进入极限运行状态,拥有巨量用户的在线旅游平台企业面临了巨大压力。在史无前例的极端情况下,在线旅游消费者在行程退改方面遇到了种种困难,相关的消费者投诉量也创造了以往历年的同期记录。
《报告》显示,根据相关公开数据分析,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专家认为,自1月20日疫情形势快速发展至2月初这段时间,国内各大在线旅游平台需要应对的退改工作量保守估计在1亿人次左右,按照3至5人每订单的平均水平,退单量在3000万至5000万单之间(交通出行+旅游度假),所有平台都迎来了规模空前的退改需求,“爆单”模式几乎成为疫情爆发以来每天的常态。随着退单需求的暴增,投诉量也随之增加,2月的消费者投诉量环比增长300%以上。
飞机票退改问题成投诉重灾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与正常时期相比,疫情初期(1月20日至2月3日)的消费者投诉主要以退改相关问题为主,占比超过97%,与服务相关的消费者投诉约占2%。消费者投诉涉及产品结构方面,1月21日至2月29日,来自国内主要在线旅游平台的机票退票相关投诉大约占比59%,与酒店退订相关的投诉大约占比24.1%左右,火车票相关的投诉大约占比10.4%,汽车票方面的投诉大约占比3.3%,旅游度假投诉大约占比3.1%。
总体上来看,机票退票退款相关的投诉是疫情旅游投诉的主力。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当月“黑榜”的30个企业中,有12个是航空公司,与之相关的投诉内容基本与退票退款有关。通过对消费者网、新浪微博、百度贴吧、聚投诉、黑猫投诉以及有关投诉平台的抽样统计显示,2月份针对机票退票退款问题的消费者投诉量环比增长了249%。
在酒店类投诉方面,疫情造成的被动退改纠纷引发的投诉占比89.2%。具体来看,主要是由于航班取消、前置行程取消引发的退改规则纠纷,在线旅游平台与酒店方的政策存在出入(酒店直营渠道与分销渠道退改政策通常存在差异)。
在线旅游火车票服务的投诉主要由退票流程、退票手续费和平台服务三个方面因素引发,其中因退票流程引发的投诉占比40.4%,因退票手续费引发的投诉占比39%,因平台服务引发的投诉占比20.5%。
在线旅游平台对消费者知情权保障不足凸显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表示,疫情期间在线旅游消费者投诉大幅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退改需求的暴增,另一方面是部分在线旅游企业遇到规则争议时,没有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投诉量大幅攀升的非常时期,在线旅游平台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不足问题较平时更显突出。对于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不可抗力的认定仍然存在模糊地带,由此导致的消费者投诉也较多。
在线旅游平台与供应商之间的责任划分仍然不够清晰,此次疫情期间的典型投诉当中不乏平台与供应商互相“踢皮球”的现象,而平台与供应商之间出现标准差异和分歧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况也较为多见。
疫情期间暴增的退改和投诉量暴露出在线旅游平台在客服硬件方面投入的不足,对于应对极限、突发情况没有足够的技术冗余,导致大量消费者无法顺畅提交退改请求和合理申诉,合法权益无法及时得到保障。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针对疫情爆发初期大规模退改中出现的消费纠纷问题,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2月26日下发了《关于妥善处理疫情旅游投诉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和人大法工委解释,因疫情影响导致旅游合同无法履行的,应认定为不可抗力的情形。涉疫旅游投诉的三种主要处理方式,一是变更旅游合同,二是解除旅游合同,三是旅游投诉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详细资料
- 分类:政经
- 发布于 2020年3月18日
今日,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沪指盘中一度站上2800点关口,午后下行翻绿,个股普跌,两市有超3000只个股飘绿,板块方面,动物疫苗、猪肉等少数板块走强,券商、土地流转、芯片概念等板块走低。
截至收盘,沪指跌1.83%,报2728.76点;深成指跌1.70%,报10029.57点;创业板指跌1.60%,报1887.04点。
北向资金净流出56.5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33.37亿元,深股通净流出23.16亿元。
受海外疫情蔓延及油价暴跌影响,近期全球股市动荡,开年后走出反弹行情的A股市场随之调整。广发基金权益投资团队表示对A股中长期表现保持信心,目前或是中长期布局的良好时点。科技板块依然是广发基金长期看好的重点投资方向,包括5G、计算机、操作系统等细分领域。此外,受疫情影响,医药、必选消费品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光大证券发文称,全球市场大幅下跌以及多国股市熔断之际,昨日A股高开、探底回升,不仅显示出A股的韧性,更是给全球市场信心的提振。沪指虽受外盘影响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但是空间相对有限,大概率市场会迎来超跌反弹的技术性修复性机会。市场热点显现,可适当关注优质低吸标的,如昨日盘中表现强势的新基建方向特高压和受资金关注的光刻胶,可逢低关注个股的低吸机会。
中金公司发文称,当前海外疫情仍在升级,导致海外市场波动接近历史极端水平,海外机构面临赎回压力也会导致资金流出A股。结合本地相对短线资金的动向,估算基准情形下,本轮沪深港通北向净流出的累计规模可能会达到800-1000亿元左右。沪深港通北向资金目前从高点累计已经净流出750亿元左右,可能在逐步接近尾声。中国市场估值偏低、疫情控制相对领先、政策空间相对充足,中期前景不宜过度悲观。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