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情中公积金断了怎么办?成都公积金中心:缓缴期最长到年底

  为落实《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支持企业稳岗复产,维护职工权益,近期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印发了《关于应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政策措施的通知》和《实施细则》。

  3月2日,针对群众关心的“疫情影响未能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企业职工,贷款权益不受影响”等政策问题,成都公积金中心进行了解答。

  【政策】受疫情影响未能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企业职工,贷款权益不受影响。

  问:如何理解“未能正常缴存”?

  答:

  这里的“未能正常缴存”是指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未能按规定比例或未为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月度汇缴,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和中心批准同意降比或者缓缴住房公积金的情形;受疫情影响的期限为中心批准同意的降比或者缓缴期内,最长到2020年12月31日。

  问:如何理解职工在这期间“贷款权益不受影响”?

  答:

  “贷款权益不受影响”是指在批准的降比或者缓缴期内,无论单位与职工是否补缴,均不视为断缴,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资格不受影响。

  问:“未能正常缴存”期间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如何计算可贷款额度?

  答:

  首先,这个期间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的,以申请时职工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为依据。申请贷款前单位补缴及职工个人缴存(含补缴)的公积金,可一并纳入余额计算。

  其次,职工缴存时间系数可连续计算到贷款申请时。

  第三,这期间职工收入出现下降的,可将职工缓缴前一月的缴存基数作为职工收入认定标准。

  【政策】参加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者,住院治疗、医学观察或被政府隔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疑似病人或密切接触者以及因疫情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职工,在疫情期间不能正常还款的,不作逾期处理、不计罚息。

  问:“不能正常还款的”指的是什么情形?

  答:

  是指受疫情影响,在2020年6月30日前,职工不能按月足额归还贷款本息,导致贷款逾期的情形。2020年1月24日零时公积金贷款状态为逾期2期及以上的,不适用该政策。

  问:不能正常还款的职工如何提出申请?

  答:

  疫情期间不能正常还款的职工需在2020年6月30日前采取“预约办”的方式,到中心任一服务网点现场提出申请。

  属于公积金组合贷款的职工,在向中心提出申请后,再就商贷部分向商业银行提出申请。商贷部分的延期还款时间应和公积金贷款保持一致。

  问:申请时需提供哪些材料?

  答:

  职工申请时,需填写《疫情期间不能正常还款申请表》,并提供下列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如申请人为共同借款人,还需提供主借款人的身份证;

  (2)已婚的申请人需提供结婚证;

  (3)受疫情影响的相关证明材料。

  ①申请人属于参加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者,包括医护人员、警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疫情防控及保供(保供人员是指参与疫情防控的保安、后勤服务、商超、物流人员等)的干部职工等,提供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或参加疫情防控单位出具的证明。

  ②申请人属于住院治疗、医学观察、被政府隔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疑似病人或密切接触者,提供定点救治医院或街办、社区出具的证明。

  ③申请人属于因疫情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职工,提供单位出具的证明和最近半年的工资卡流水。申请人属于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情况说明和书面承诺书。

  问:如何办理延期还款和退还罚息?

  答:

  职工向中心提出申请时,须约定延期归还本息的时间,延期归还本息部分最迟结清月份为2020年7月。因中心业务管理系统设置的原因,延期期间的罚息先收后退。职工须在约定的结清月份扣款日前,将逾期期间的本息(含罚息)及当月应正常归还的本息一并足额存入委托扣款账户。中心收到逾期期间的罚息后,最迟将在次月内退还到职工委托扣款账户内。

  问:已作逾期记录征信报送的如何处理?

  答:

  经中心核实属于不作逾期处理的情形后,将协调贷款承办银行予以调整,确保不影响职工的征信记录。

  问:未结清贷款的借款人因疫情影响出现停缴住房公积金的情形如何处理?

  答:

  借款人在归还公积金贷款期间,所在单位受疫情影响经批准缓缴住房公积金的不视为贷后断缴,中心将不追究借款人违约责任。

 

  职工若遇到具体问题可拨打成都公积金中心服务热线12329进行咨询。

  在联通5G网络和医疗云平台支撑下,2月25日上午和下午两场横跨武汉、北京和浙江舟山三地共六个会场的新冠肺炎CT远程会诊顺利举行。时隔一天,2月27日下午15时,再度依托联通5G网络和医疗云平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灿茂教授,为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医疗队进行了一场重症病例的远程会诊。此次远程会诊对于跨地域的多学科会诊尚属首次。

  本次远程会诊是针对一位67岁的重症新冠肺炎感染患者,会诊期间,借助联通5G网络高带宽、低延时、广连接等特点,CT影像等医疗原始文件在北京、广州、上海各地间高速传递。各位专家能够清晰研阅,现场给出权威意见,协助雷神山医院医疗队以最快速度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5G医疗事半功倍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湖北等重疫地区依然面临着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医疗卫生资源紧张、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等突出问题。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可保证患者在定点救治医院获得全国各界专家的诊疗服务,减少转诊、巡诊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交叉感染。

  据现场保障此次远程会诊的中国联通网络技术人员透露,本次会诊在联通5G网络环境下传输了患者的原始病例和会诊画面语音,会诊期间专家的声音图像和操作都顺畅稳定无时延,病例传输快速、无损,充分满足了会诊所需的精确度和流畅度需要。

  联通技术人员也对5G远程医疗这项“救命利器”作出了介绍,远程诊疗虽非新兴事物,但随着技术发展,医疗影像数据越来越多,数据的量级越来越大,因此对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是顺利完成远程医疗的核心要素。以“5G远程CT”为例,与普通远程会诊相比,“5G远程CT”可以接入医院的PACS系统,把CT、核磁、超声、各种X光机等医学影像设备产生的原始数据,通过5G网络传输出去,让远程在线的医生能“真正”看清病人的CT影像。非医学人士可能不知,一张CT医学影像的文件往往能够达到几个GB,传输过程中任何一帧画面的丢失都可能造成误诊或漏诊。此外,像远程手术等高难度、高精度的操作,不仅需要8K视频的直播,还需要极低的时延确保安全,这都是非5G网络而不可能做到的。

  获得联通5G技术加持的远程会诊技术,不仅能够实现“CT原图”共享,还能实现远程标注等功能。相隔千里的京沪穗汉四地专家,通过5G网络实时在CT影像上对病灶进行判断和标记。这也是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中,5G技术结合医疗远程诊疗需求完成的最新应用,让救治突破时空限制,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后盾。

  联通5G抗疫利器 多地数次保障远程会诊

  此前,联通5G网络已在全国多地数次保障新冠肺炎患者的远程医疗,为国家远程医疗队“前方临床救治,后方多学科远程支持”相结合的科学救治模式提供了扎实的技术保障。

  抗疫利刃,央企之责。广东联通在大年初一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21个地市30家省级定点救治医院的远程医疗接入开通远程医疗平台,通过该平台,在1月29日、2月6日、2月23日,协助钟南山院士担任组长的专家组顺利进行3次远程会诊,对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

  “赣鄂”联通,情义相“随”。2月25日,随着江西首批8家省直医院及随州9家定点医院逐一远程接入系统,“江西省对口支援随州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远程医疗系统”平台正式上线启用。一场特别的远程会诊在南昌和随州两地随即展开,江西省会诊专家组坐阵,对随州5例病例成功进行了首次跨越地域的远程大会诊。该平台由江西联通携手行业伙伴提供系统及设备援助,联动湖北联通共同架设完成,实现了“赣、随”两地省、市、县三级医疗资源的全面贯通。

  2月27日,与京沪穗汉四地会诊进行的同一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了一场针对湖北武汉、荆门两地新冠危重病例的三地联合会诊。杭州、武汉、荆门通过浙江联通提供的5G网络和医疗云平台实现了三地远程诊疗形式,将邵逸夫医院分布在湖北不同“战疫”一线的专家与后方专家聚在一起,共同探讨湖北7个新冠危重病例的救治方案。

 

  疫情爆发后,最宝贵的医疗资源不是医疗设备,而是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联通5G在远程医疗中充分发挥了5G网络高速率、低时延的优势,为集中优势医疗资源,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联通将继续践行央企社会责任,进一步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支撑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助力实现疫情的诊治顺畅及信息的高速流通,全力以赴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力量。

  原标题:政策“礼包”助力青岛外企复工复产

  本报电 这两天,位于青岛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阿法拉伐工业园内,822名员工重返岗位,开始忙碌起来。作为全球最大的船用锅炉生产商,这家外商独资企业正在加紧生产一批销往韩国和日本的订单。

  为确保外资企业有序复产,当地管委会成立了40个企业防控服务小组“一对一”进行帮扶。

  “我们相信防疫战能打赢,复工后,生产经营指标也能赢。”阿法拉伐公司总经理博恩·沙特勒表示,公司对中国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充满信心,正着手增资扩产,在中国实现长远发展。

  阿法拉伐公司的顺利复工只是青岛助力外企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

  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青岛积极施策帮扶,扩大惠企政策供给,保障外资企业复工复产,一系列稳外资举措让外资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其中,青岛市商务局出台16条应对当前疫情做好外经贸工作的具体措施,包括动态摸排调度,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外贸、外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用好信息化服务措施,推广应用“青岛外企帮手”、“青岛外贸企业助手”小程序,聚焦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和生产经营所需及融资需求;预拨外经贸扶持资金;扩大防疫物资进口;指导企业用足用好便利化政策扩大进口;搭建在线国际市场开拓平台;制定专业措施,加强贸易救济处置服务;及早筹划重大经贸推介活动,搭建招商引资的高端平台;发挥青岛境外工商中心作用,深入实施“千企招商大走访”等。

  由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民营经济局等五部门联合推出的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春风行动”自2月8日启动以来,已有30家金融机构公布了专门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的“春风热线”;16家金融机构推出各具特色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措施;24家主要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累计放款176亿元,放款企业为1506户;由各区(市)、市直相关部门摸排筛选出的575家融资需求企业名单已经第一时间“快递”至相关金融机构。

  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发起“青岛好房东”活动,截至2月18日,共有94家载体, 为4447家企业经营业户减免房租7269万元。

  青岛港(6.180, -0.01, -0.16%)会同海关、海事、铁路等口岸查验运输部门和单位,共同建立疫情物资运输保障联动机制,推出免除库场使用费、延长免费堆存期等“硬核”政策……

  一条条政策有干货、够硬核,向青岛外企传递了强烈信号:防疫发展“两手抓、两不误”,青岛经济发展的春天已然在路上。

 

  (赵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