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间,两家上市公司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同时传出新闻。

  海汽集团(16.890, 0.00, 0.00%)(603069)重组收购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旅免税”)的交易面临重大调整,因业绩不及预期,后者的资产估值将由40.8亿元大幅下调到18亿至25亿元。后续,海汽集团将撤回申请文件并拟重新报送,为避免股价异常波动,公司股票将从2月28日起停牌。

  同日,中国中免(86.810, 0.62, 0.72%)也宣布对“明星项目”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二号地项目追加投资。

  海汽集团重组生变

  海旅免税是海南离岛免税重要的经营主体之一。海汽集团原本期望通过本次交易,将主营业务从传统客运业务转型为免税商业综合业务,实现旅游交通、旅游商业跨越式发展。

  海旅免税主要经营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海旅免税城,在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1—5月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58%、7.84%和7.97%。考虑到中国中免旗下三亚国际免税城拥有高达六成的市场占有率,海旅免税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颇为可观。

  然而,本次交易方案的重大调整,无疑将大大减缓海汽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速度。

  海汽集团后续将不得不申请撤回本次交易申请文件,待相关各方履行完毕审批程序后再行重新报送。在此期间,海汽集团需要重新履行国有资产评估备案、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取得海南省国资委批复、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等一系列决策程序。

  为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维护投资者利益,自2月28日开市起,海汽集团将进入停牌状态,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海汽集团表示,目前,公司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正常,本次撤回申请文件并拟在方案调整后重新报送事项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活动和战略发展不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离岛免税旺季不旺

  导致交易方案不得不进行重大调整的原因是估值的下调。据估算,海旅免税的资产估值将由40.8亿元,大幅下调到18亿至25亿元。对于本次估值下降的原因,海汽集团解释称,由于2023年11月、12月行业趋势发生变化,海旅免税业绩不及预期,经交易各方协商,拟对交易方案作出调整。

  事实上,截至海汽集团前次披露重组材料,海旅免税的业绩表现还保持在增长轨道,2023年前五个月其净利润规模已超过2022年全年。据披露,在2022年度海旅免税的营业收入规模、净利润规模分别为33.98亿元、5610万元;而在2023年前五个月,海旅免税业绩保持增长态势,1—5月其营收规模、净利润规模分别为20.76亿元、1.08亿元。

  问题出现在传统旺季的四季度。根据海口海关统计数据,2023年全年海南离岛免税市场销售额437.6亿元,同比增长25%。海汽集团强调,在这份成绩单中,一季度占比为38.55%;2023年11月、12月销售额大幅下滑,四季度未见历史年度常出现的小旺季现象,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旺季不旺情形。

  在此宏观情况影响下,海旅免税2023年整体业绩低于预期,其中营业收入实现全年预测的78.67%,实现净利润占全年预计净利润的70.25%。剔除汇兑损益后,净利润完成度为89.10%。

 

  海汽集团收购海旅免税的交易已经推进了一年半的时间,本次估值下调已经是方案推出以来第二次出现。2022年8月,海汽集团在披露重组意向后两月宣布,收购海旅免税的交易价格为50.02亿元;不过在2023年4月,海汽集团即首次宣布下调海旅免税的交易价格,由50.02亿元下调至40.8亿元,同时相应下调配套募集资金规模。

  下班后涌入医院做推拿;常年服用多种保健品;关注艾灸、刮痧、八段锦等调理攻略

  “脆皮年轻人”花式养生,有人月均账单超千元

  中医专家提醒,应审慎评价身体状况,切勿盲目跟风

  本报记者 王羡茹 曲欣悦

  阅读提示

  颈椎、腰椎疾病年轻化,让理疗、推拿在年轻人间日益盛行。长期熬夜后,一些年轻人受自我补偿安慰心理影响选择吃保健品,买各种泡脚包、热敷贴等。

  “公立医院、明码标价、没有推销……”在同事的强烈推荐下,26岁的于超凡提前一周挂了北京按摩医院的推拿门诊。他告诉记者,想在医院做推拿,起码需要提前3天预约,尤其周末的号,基本一放出来就被抢空。

  在社交媒体平台,除了按摩推拿,也有许多年轻人热衷于分享八段锦、艾灸、刮痧等中医治疗或养生方式。这些“干货帖”也得到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和点赞收藏。对此,专家提醒,应审慎评价身体状况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或治疗方式,切勿盲目跟风。

  看中公立医院按摩科的高性价比

  作为产品经理的于超凡,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天时间,长期伏案工作让他时常感到肩颈酸胀,年轻同事中有的还患上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些都让于超凡感到不安。为保持身体健康,2023年起他开始频繁做按摩、推拿、理疗等项目。

  “起初是去推拿馆,基本每次花费上百元,有的技师水平还非常有限。”后来在同事推荐下,于超凡“转战”到按摩医院。有同事告诉他,医生手法更专业,也不会乱收费或者推销办卡。还有的同事则是看中医院的高性价比:“公立医院按摩科可以纳入医保报销,有的单位还能二次报销,报销完可能一次只需自费十几元。”

  于超凡发现,与他有同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即便是在工作日诊疗室外仍坐着不少人,平均每个患者等待时长在半个小时以上,有的患者还一边等候一边处理工作。

  “首次治疗时医生会安排一次CT检查。”于超凡说,医生给他做的诊断分析是颈椎轻度左偏,生理曲度变直,考虑C5-6椎间盘存在病变。“当时突然紧张了起来,但医生很快安慰说,这在年轻人中挺常见的。”

  医生还告诉于超凡,这类颈椎病变大多与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相关,多见于IT人员、教师、会计、司机等群体。

  专业人士分析,近年来,中医理疗、推拿在年轻人之间日益盛行与颈椎、腰椎疾病的年轻化有关,许多年轻人也常用“脆皮”来形容自己,“年纪轻轻、一身毛病、一碰就疼,因此一些人下班后选择到医院做这些项目。”

  有人月均“养生账单”超千元

  不只是去医院做推拿,这届年轻人也带火了其他养生方式。在某视频网站,八段锦教学视频单条播放量最高超过2800万次,许多互称“锦友”的网友在弹幕区打卡跟练。在社交媒体平台,艾灸、刮痧、茶饮内调、泡脚攻略等“种草”短视频动辄点赞、收藏量过万。

  在北京从事直播行业的李昊经常忙到后半夜,他粗算后发现,自己月均“养生账单”超过1000元:“每月口服的保健品要200元,买各种泡脚包、热敷贴要400元,推拿按摩要480元……”

  今年27岁的章曼的工作是媒体运营,同样经常熬夜加班的她几乎每天都会口服维C、锌片、辅酶Q10、奶蓟草片等。这个习惯她已经坚持了5年,单是这一项每月花销就在500元左右。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因担心身体不适影响生活质量,开始关注保健信息,也早早地加入了养生队伍。

  据央视财经发布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18至35岁的年轻人消费榜单排名中,健康消费跻身年轻人消费意愿的第3名。另据2022年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人正身体力行地成为当下养生消费主力军,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其中18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

  专家提醒养生不必盲目跟风

  “患者请不要在牵引时看手机。”近日,记者在一家按摩医院看到,在不足10平方米的牵引室里,正在做牵引治疗的大部分是年轻人,而护士总会不时提醒那些一边治疗一边低头看手机的患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薛卫国表示,年轻人出现颈肩腰腿痛等症状,一方面与不良的体态、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精神压力高度相关。如果压力大、情绪焦虑,也会使肌肉处在紧张状态,引起身体不适。

  薛卫国建议,有不适症状的年轻人除了到医院寻求按摩、推拿、理疗外,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自我身心的关注,从形、气、神3个方面综合调整状态,静下心来读书,和朋友聊聊天,也能起到缓解身体疲劳的效果。

  “虽然说不清保健品的功效究竟有多大,但总觉着要是不吃这些,还天天熬夜,身体肯定更不好。”李昊坦言,明知道自己身体有不适,但还是忍不住时常熬夜打游戏、玩手机,“选择在养生上花钱,也是出于一种自我补偿安慰的心态吧。”

 

  针对年轻人追捧中医养生的现象,薛卫国认为,年轻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尝试,但不必盲目跟风,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体质和生活习惯的养生方式,“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还是要通过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警惕被一些带有过度商业盈利意图的养生话术裹挟。”

  原标题:比西安人少,比洛阳低调,又挖到一个古色古香的人文圣地,去1000次都不会腻!

  作者:Feekr旅行

  自从淄博、哈尔滨相继爆火之后,各地文旅也开启了“花式整活”,河南文旅的“美男计”、四川文旅和山西文旅的“地方喊麦”更是又酷又硬核…

  然而在众多地方中,小飞君注意到一个沉稳低调的地方——河北。

 

  当其他文旅开启各种互卷模式时,河北文旅却官宣省内将有136家A级景区开启免门票的活动,而且周末节假日河北高速都免费,河北真是主打一个“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