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21年1月11日
原标题:月收入5000以下不该吃西贝?西贝离职副总裁“神评论”冲上热搜,网友们炸锅了
1月10日,继“996算个啥”“我们是‘715、白加黑、夜总会’”“年轻人应该首选北上广”言论之后,一则关于西贝前任副总裁楚学友转载微博的评论让知名餐饮品牌“西贝”二字再次因涨价问题被“骂”上热搜。
目前,西贝公关总监于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回应道,楚学友已于2020年9月从西贝离职,该条微博不代表西贝的立场,最近没有涨价计划。
月薪5000元以下“不该”吃西贝?
独家回应:非西贝立场 最近没有涨价计划
日前,西贝前任副总裁楚学友转发了一条有关西贝涨价的微博,其中显示,西贝和海底捞涨价,之所以产生较大舆论反弹,是因为得罪了一大批微博网友,“毕竟95%的微博网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对此,楚学友评论“学习了”,似乎表达了“赞同”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楚学友已将这则转评微博删除,但网友的关注度并未下降。1月10日午间,该微博的截图获得网友热议,一度冲上热门话题,不少网友吐槽称,西贝分量少定价太贵,自我膨胀、定价与服务不对等……
对此,西贝公关总监于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回应道,楚学友已于2020年9月从西贝离职,该条微博不代表西贝的立场。
“西贝绝对没有像微博上说的,5000块钱以下怎么样,或者5000块钱以上怎样,我们希望广大顾客都能够来西贝吃饭。”于欣说道。
北京一家西贝餐厅门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诗琪 摄 针对西贝广为热议的涨价问题,于欣表示,餐厅菜品的价格是随着原材料成本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因为西贝在菜品的选材上很严苛,所以在选材、运输、用料等方面,餐厅背后的确产生了很高的成本。
“价格问题其实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可能背后有一些食材的故事,可能我们还缺乏消费者(对西贝)的一个认知。”于欣表示。
西贝在短期内是否还会涨价?于欣回应道,餐厅目前并没有新的涨价计划,但是价格要变动,是一定要在总部有严格审批的。
馒头、花卷都是19元一个 图片来源:某外卖平台截图 西贝董事长此前称年轻人应该首选北上广
1月4日,据中国商报消息,西贝餐饮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城市是年轻人发展的首选,年轻人首先就应该来北上广才对。贾国龙表示,对于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他就建议,哪个地方竞争激烈,就应该去哪。对于创业,他认为,年轻人只要能把自己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在自己感兴趣的事儿上,就是对的。
话音刚落,“西贝董事长称年轻人应该首选北上广”的话题就登上微博热搜。每经小编注意到,目前该话题的阅读量为2.1亿,讨论量为7360。
对此,网友纷纷留言:“站着说话不腰疼”“大佬们喜欢谈理想,而我们也要接受现实”“都去北上广了其他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自己的家乡等待谁去建设”“不同的人不同考虑吧”。
“996算个啥,我们是715”
西贝从“哭穷”到被频繁“骂”上热搜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餐饮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西贝也无法独善其身。在这种情况下,贾国龙曾在一次采访中向媒体大吐苦水。按照他的说法,当时西贝账上的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报道随即在网络中刷屏。不过,在“哭穷”后不久,西贝便得到了外界的支持。如今,在谈及当时的言论引发社会对餐饮业困境的关注时,贾国龙表示,那全是实话,疫情改变了他不上市的想法,2020年餐饮企业都不好过,能持平就满意了。
2020年4月,西贝因餐品涨价上了热搜,微博话题“西贝就涨价道歉”阅读量更是高达4.5亿。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西贝刚刚通过“哭穷”得到了贷款授信和国家的降税。随后,贾国龙发布声明称,“我们确实涨价了,这时候涨价不对。从今天开始,所有涨价的外卖、堂食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道歉时,贾国龙还不忘做一次广告:“我还决定,5月31日前,在全国59个城市386家西贝门店堂食用餐,可以享受吃100元,返50元的优惠,以表诚意。50元的返券只能下次使用了,其实我们也挺难的,还希望您支持生意。”
涨价的事情还没过去几个月,贾国龙又因“996算个啥”言论登上热搜。
2020年9月4日晚,西贝餐饮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关于“996”加班现象的言论引起网络争议,贾国龙在微博直言:“996算个啥”,“我们是‘715、白加黑、夜总会’”。贾国龙解释称,西贝员工经常是每周7天,每天工作15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还总开会。
“不只我一个人这样,我们多少干部,为了把饭做好,为了把顾客服务好,就为了这一件事,没日没夜干了32年,才有了西贝今天的一点成绩”,贾国龙说。
在这条微博及相关报道下方,绝大多数网友并不支持贾国龙的看法,有的网友还表示非常愤慨。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商报
每经app(记者:李诗琪)、公开信息等
-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21年1月11日
原标题:新冠疫苗免费接种! 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编辑 易启江
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表示,2020年12月15日以来,正式开展了我国重点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迄今为止,我国已累计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900多万剂次。
对于各界关心的重点人群疫苗接种过程中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根据监测结果,现在报告上来的疑似不良反应,80%是一般不良反应,其中有十万分之六是异常反应,严重的不良反应大概是百万分之一。
疫苗免费接种已在实施
此前,我国已宣布了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对于全民免费接种的含义,曾益新明确,免费是包括了疫苗的费用和接种费用。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指出,附条件上市以后,疫苗免费接种是在居民知情自愿的前提下,企业按议定价格提供的疫苗的费用,加上接种服务等全部的费用,将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居民个人不负担。
对于企业定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示,老百姓(70.660, 0.55, 0.78%)不需要掏一分钱,但企业在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储存、运输的过程当中会有成本,因此企业按照新冠疫苗公共产品的属性,依据成本会作出相应的定价。政府相关部门也会按照相应价格,向企业进行购买,为全民免费接种。
免费接种已在积极实施。曾益新表示,在2020年12月15日启动的这一轮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我们要求各地参照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的模式,由各级政府组织和安排费用保障,推进新冠疫苗的接种,个人不承担疫苗的成本和接种费用。
病毒突变不影响保护力
新冠病毒的变异问题一直受到关注,特别是近期国内有些地方也从境外回来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英国突变株,这对我国疫苗的保护效果是否会造成影响?
曾益新表示,我国一开始就设立了专门的课题组,来研究、监测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近期,在英国,病毒出现了新的变异,即S蛋白第501号氨基酸发生的变异,因为这个变异刚好处于关键位置,就是S蛋白的RBD区域,这个区域是病毒跟人体细胞受体结合的关键部位,所以这个突变受到高度关注。
对于变异病毒会不会影响到疫苗的保护力,曾益新表示,对这个情况特别关注。最近有两个科研单位作了专门研究,分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和中山大学的病毒研究所,这两个单位都专门对这一毒株进行了研究。
“他们对我国去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国内出现的病毒,与这次英国的突变株进行对比,发现新冠疫苗免疫猴子和免疫人体产生的抗体,对境内早期的病毒毒株和英国的突变病毒毒株,能够同样进行中和,他们已向杂志投稿,正在等待发表。”曾益新说。
曾益新表示,这个结果应该是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的疫苗对这样一个突变株具有同样的中和能力。至少目前看来,这个病毒的突变不会影响疫苗的保护力,这一点非常明确。
-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20年12月25日
(原标题:《科学》:英国出现新冠变异毒株,免疫脆弱人群扮演重要角色)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当地时间12月23日,《科学》刊发长篇报道,聚焦引发欧洲混乱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1.7的进化之路。目前,学界的观点倾向于:该变异毒株是在一名免疫力脆弱者体内完成变异的。
《科学》提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应该格外关注免疫脆弱人群。他们可能是新冠病毒出现重大变异的关键。
这是因为免疫力脆弱人群可能为新冠病毒提供了进化谱系的机会。而新产生的谱系如果传播速度更快,更具致病性或没有相应的疫苗,那么这些慢性感染不仅对患者构成危险,而且还可能改变新冠大流行的进程。
病毒学家古普塔此前发现相似病例
《科学》报道称,2020年6月,剑桥大学的病毒学家古普塔(Ravindra Gupta)注意到了一个特殊的新冠病人。这名癌症病人一个月前因新冠肺炎入院,而且住院期间病毒在持续脱落。该患者此前因淋巴癌复发而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这种药会耗尽他产生抗体的B细胞,这使他很难对抗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
古普塔研究过艾滋病抗药性问题,这让他对这一特殊新冠病例感到好奇,他试图治疗了这名患者。尽管被给予抗病毒药物瑞姆昔韦和并进行了两轮血浆治疗,8月份这名患者在确诊101天后还是死亡了。当古普塔研究这名患者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时,他发现病毒获得了一些突变,可能使它逃脱免疫。
现在,古普塔12月初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的论文已成为各国研究人员试图了解B.1.1.7(在英国首次被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重要参考。这一新冠变异毒株比其他毒株传播得更快,它含有古普塔在那名癌症患者体内发现的一种突变。研究人员认为,新冠变异毒株B.1.1.7也可能起源于免疫力低下的长期患者。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主任、传染病科学家法拉(Jeremy Farrar)说,这是一个完全合乎逻辑、合理的假设。
科学家们仍在设法弄清B.1.1.7变异毒株中的突变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B.1.1.7的出现导致英国政府加强了对新冠病毒的遏制措施,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对英国实施旅行禁令。
变异毒株B.1.1.7以及古普塔等人的研究,也给世界提出了一个醒:需要关注免疫系统脆弱人群在新冠大流中的潜在作用。如果他们为病毒提供了进化谱系的机会,而新产生的谱系传播速度更快,更具致病性或没有疫苗,那么这些慢性感染不仅对患者构成危险,而且还可能改变新冠大流行的进程。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会这样演变,但传染病科学家法拉认为,重要的是要确保医生在照顾此类患者时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直到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是在相当可控的情况下进行的,就像之前治疗患有耐药结核病患者一样。
研究人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接受化疗和类似情况治疗的癌症患者。 “例如,我们还不了解因艾滋病毒而免疫力低下的人,”法拉尔说。
三个关键位点的突变
B.1.1.7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因为它与英格兰肯特郡的疫情暴发有关,其病例增长曲线比正常情况更陡。基因序列显示,这一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积累了许多突变,这些突变共同导致病毒蛋白发生17个位点的变化,其中8个发生在重要的刺突蛋白(S蛋白)中,其中有三个位点变化比较关键。
第一个是69-70del,这是古普塔在他的英国剑桥患者身上发现的一种基因缺失,该患者体内的新冠病毒似乎因为这一个点位的缺失逃避了免疫系统。它导致刺突蛋白中两个氨基酸的缺失。在实验室实验中,古普塔发现工程改造后携带这种缺失刺突蛋白的病毒具有两倍的感染力。
第二个是N501Y,这是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进化生物学家布鲁姆(Jesse Bloom)所发现的病毒突变,可以增加病毒蛋白与ACE2受体(这是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大门”)的结合程度。该突变也存在于501Y.V2中,这是南非研究人员在对三个沿海省份迅速暴发的疫情进行调查后发现的新冠病毒变体。夸祖鲁-纳塔尔大学(University of KwaZulu-Natal)的病毒学家Tulio de Oliveira说,他们发现这一谱系似乎传播得更快了,他的工作首先使英国科学家意识到了N501Y的重要性。
第三个令人担忧的变异位点是P681H,它改变了必须剪切刺突蛋白才能进入人体细胞的位点。这也是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刺突细胞的不同的位点这一。柏林Charité大学医院的病毒学家Christian Drosten说,这一位点上的突变和N501Y一样重要。
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通常每个月只能获得1到2个位点上的突变。科学家们认为B.1.1.7的变异可能也是符合这一节奏的,它的变异也许不比其他谱系更快。科学家们认为,B.1.1.7可能产生在一名慢性感染患者体内,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并在感染的后期才对外传播了该毒株。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家玛丽亚·范·科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说,“我们知道这种情况很少见,但这是有可能发生。犹他大学的病毒学家Stephen Goldstein表示同意:在正常的进化情况下,B.1.1.7累积的突变显然太多了。这表明B.1.1.7实在宿主体内进化了很长的时间。
正如古普塔的数据所示,免疫系统脆弱人群可能会给这种病毒累积变异的机会。12月3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一篇论文提供了更多的证据。论文描述了波士顿一名免疫能力低下患者,在死前154天感染了新冠病毒。研究人员在其体内提取的毒株中发现了几个突变,其中就包括前文提到的N501Y。该论文的作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汉纳格(William Hanage)表示,这表明在新冠病毒相对较短时间内、在单个患者体内就能发生相对较多的突变。
汉纳格说,在感染新冠病毒几天内就清除病毒的患者体内,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让病毒累积大量突变。
现在的问题是:免疫力脆弱的慢性新冠患者体中产生的突变毒株,是否会令病毒更迅速地传播。在几年前发表的研究中,进化生物学家布鲁姆发现,免疫受损患者的流感病毒中的某些突变,后来在全球也产生了传播。布卢姆说,在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中发生的事情很有可能预示着未来的情况。
不过,布卢姆也表示:帮助病毒在患者体内比其他病毒更适应的方式,可能与让病毒更好地在患者之间传播的适应方式截然不同。
英国科学家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起初对B.1.1.7毒株因突变更易传播这一结论,是持谨慎态度的。但是圣安德鲁斯大学的传染病专家Müge Çevik说,新的新冠变异毒株正在迅速替代其他变异毒株。Drosten说,他最初是持怀疑态度的,但现在也变得更加确信了。
科学家正在讨论一种可能:该病毒与人体细胞上的ACE2受体结合的强度提高了,这使它比之前的新冠病毒能更好地感染儿童。圣安德鲁斯大学的传染病专家Müge Çevik说,但到目前为止,证据还不足。即使孩子占感染B.1.1.7毒株的人群比例更高,也可能是因为大部分场所已封闭但部分学校仍然开放,从而加速了该突变毒株在儿童中的传播。
Drosten说,另一个假设是P681H位点上的突变,可以帮助新冠病毒更好地感染上呼吸道细胞,这笔比感染肺等下呼吸道更容易地传播。
疫苗仍然有效,没必要惊慌失措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南非或英国谱系毒株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甚至逃避疫苗诱导的免疫?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理由这样认为。
美国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LJI)的Shane Crotty说,虽然一些突变已经被证明可以让病毒避开单克隆抗体,但疫苗和自然感染似乎都能产生针对病毒大部分片段的广泛免疫反应。他表示,“要想让病毒摆脱这种情况,将是一个真正的挑战。他以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病毒为例,这些从未学会逃避针对它们的疫苗,“这些都是历史上的例子,表明我们不要惊慌失措。”
在当地时间12月22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BioNTech首席执行官Uğur Şahin指出,与他们公司的COVID-19疫苗中信使RNA编码的刺突蛋白的1270多个氨基酸相对比,英国变异毒株只有9个氨基酸不同。他说,“从科学上讲,这种疫苗的免疫反应很可能也能对付这种新病毒。”Şahin补充道,实验正在进行中,应该能在2021年的第一个星期确认结果。
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进化病毒学家塞巴斯蒂安·卡尔维格纳克-斯宾塞(Sebastien Calvignac-Spencer)说,各国首次采取如此激烈的行动,比如基于基因组监测和流行病学数据对英国实施封锁和旅行禁令。他说,“这在规模上是前所未有的。”
但他预测,随着基因组监测的扩大,如何应对令人不安的病原体突变的问题将会更加频繁地出现。卡尔维格纳克-斯宾塞用天气预报来比喻这样的措施,人们很高兴他们为4级飓风做好了准备,即使预测结果是错误的,风暴也没有那么严重。“这有点类似,除了我们在基因监测方面的经验远不如天气预报。”
虽然B.1.1.7在英国的形势令人担忧,但传染病科学家法拉说,他同样担心另一种突变体在南非迅速传播,目前在英国的两名旅客中也发现了这种变异。它包括刺突蛋白处的两种进一步突变,K417N和E484K。这些可能会影响病毒与人类细胞的结合,也会影响免疫系统对病毒的识别,法拉说,“我认为南非的这些变异比英国的变种更令人担忧。”
他补充道,南非的医院已经在苦苦挣扎。“我们一直在问,为什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到目前为止能够躲过大流行?答案集中在相对年轻的人口和气候上。”法拉称,也许只要传播更强一点,这些因素可能就完全无法阻挡大流行。
对于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家玛丽亚·范·科霍夫来说,B.1.1.7的到来表明密切关注病毒进化是多么重要。她说,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监测系统之一,“我担心的是:在我们没有测序能力的地方,这种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少?”
她认为,其他国家应该加强测序等方面的努力。所有国家都应尽其所能,在未来几个月尽量减少新冠病毒的传播。“这种病毒传播得越多,它发生改变的机会就越大。”玛丽亚·范·科霍夫说,“我们在玩一场非常危险的游戏。”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