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
- 发布于 2018年4月19日
4月17日下午开始,一份南京市将暂停出租汽车新增运力的文件图片在网上流传。这份文件名为《关于加强出租汽车市场规范管理的意见(代拟稿)》,如果文件正式发布,南京将成为全国首个对网约车实施数量管控的城市。
其中规定对出租汽车实施政府调控,从2018年4月20日零时起,暂停出租汽车新增运力。公安交管部门暂停登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交通运输部门暂停办理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我也是在网上看到了这个文件的图片,并不清楚相关情况。”4月18日,南京市交通局客运交通管理处处长邹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南京市正对如何管控出租汽车市场乱象进行研究,并无正式文件出台,对网约车运输证和网约车司机的审批仍正常进行中。
不过,传言之下,南京市网约车行业已闻风而动。由于南京市网约车登记必须是新车,网约车企业纷纷抢购新车,以便申请牌照。
“昨天晚上,主要网约车用车品牌的汽车经销商都在加班卖车,有的网约车运营企业一次性买入了1500台车。今明两天,一次性买入一千台车以上的企业还会有好几家。他们的目的是囤牌照。”南京市一名网约车运营企业负责人4月18日告诉记者。
“如果暂停新增网约车,那么网约车行业就会变成一个存量竞争的市场,市场化竞争将大大减弱。”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张效羽说。
南京网约车市场风波再起
南京市出租车行业最近处于风口浪尖。
这里是美团打车第一个上线的城市,也是美团打车第一个与滴滴开打价格战的城市。今年3月,媒体曝光由于网约车冲击,南京市有3000台巡游出租车闲置,而南京市巡游出租车总量只有1.4万辆。
在价格战下,南京市一度重回“几毛钱打车”的巨额补贴时代,再加上大量的不合规网约车运营,都加剧了网约车与巡游出租车公司的矛盾。
南京市也因此祭出了前所未有的整治和处罚措施。4月3日,南京交通部门向滴滴、美团开出了150万元的天价罚单。2017年11月20日-12月19日,南京市暂停办理滴滴新增网约车汽车运输证申请。今年2月12日至4月11日,南京市再次暂停办理滴滴、美团的新增网约车汽车运输证申请。
但这没有扭转南京市出租行业的格局。当地媒体4月12日报道,南京市已有2万多人申领到了网约车司机资格证,涉及车辆1.2万辆。在审核通道内,还有2万多人和1.2万辆车在排队。
“过去一周500人报名,如今一天就有500人,最多时一天800人。”南京市客管处相关人士说。
4月17日的传言加剧了这个趋势。南京卓讯汽车租赁公司副总经理殷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4月18日来其公司应聘、购车的驾驶员是以往的2-3倍,其中绝大多数是目前不合规的专职网约车司机。
“网约车缓解了巡游出租车一家独大下的‘打车难’问题。”殷浩说。
有当地网约车运营企业人士介绍,目前南京网约车市场每天的订单量,滴滴大约有75万单,美团大约有20万单。如果暂停新增网约车投放,可能会固化目前的市场格局。
“在没有数量管控的情况下,即使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再大,别的企业也可以加入网约车市场的竞争,但如果停止新增,那么现有的市场份额就可能固定了。”张效羽说。
会否引起网约车价格管制
对网约车进行数量管控的传言不是第一次了。
2016年8月,兰州市城运处曾公开表示,兰州拟对网约车规模实行总量控制,参考省会城市每千人拥有三至四辆出租车的标准测算。到了2017年4月,兰州市城运处相关负责人又表示,“总量上没有规定要上多少辆车”。
深圳、青岛等城市的网约车细则都明确规定,对网约车运力规模实行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2016年7月,深圳市相关部门网站的咨询栏目中明确回复,有可能对网约车数量进行管控。2017年6月,深圳市公共交通管理局还对外招标了一项深圳市出租车(含网约车)运力规模动态评估机制研究课题。
南京市网约车细则没有明确规定对网约车运力实行动态调整或管控,但南京市政府《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对于网约车运力,必要时政府采取调控措施。
“对网约车实行数量管控,实际上是将一项许可变成了特许。在行政许可下,只要满足条件就可以成为网约车,但在特许下,即使满足条件也不一定成为网约车,这对市场竞争的损害很大。”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张效羽说。
“这种情况下,网约车牌照的价值增加,很可能会产生类似巡游出租车的牌照费,当然前提是允许网约车牌照进行转让。”张效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数量管制与运价管制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交通部等7部委发布的网约车暂行办法规定,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城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除外。城市网约车细则对此规定不一,有的规定“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必要时实行政府指导价”,南京等城市仅规定“实行市场调节价”。
“一般来讲,数量管制与市场定价很难并存。可以想象,如果暂停新增网约车,现有的网约车运价就会提升,老百姓(73.990, 2.79, 3.92%)如果不能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恐怕就会对网约车运价进行管制。”张效羽说。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
- 发布于 2018年4月18日
近日,据媒体报道,阿里团队正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有车辆进行常态化路测,该技术由AI实验室科学家王刚率队研究。至此,BAT都已在无人驾驶领域布局。
据悉,阿里团队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选取的技术路线为L4全自动驾驶,即行驶由机器主导,在绝大多数场景下,都不需要人工干预。
阿里自动驾驶的路测车辆改装自林肯MKZ,此前百度、英伟达和多家创业公司的自动驾驶系统均采用该款车改装布署。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车辆进行了常态化路测,并具备了在开放路段测试的能力。
此前雷锋网也曾对阿里该团队进行过报道,称该团队大概有10人左右,并计划到2018年初扩展到50人左右规模。当时,内部希望在2017年年底完成Demo验证,而后再据此进行技术规划。
早在今年1月,阿里首次出现在国际最大的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算法集KITTI道路场景分割排行榜上。而当时,阿里官方否认了其进军自动驾驶业务。
但是,招聘信息其实已经向外界透露了一些信息。阿里集团官网招聘信息显示,阿里自1月起面向社会招聘自动驾驶商务专家,当月总体招聘幅度较小,仅7人。然而3月自动驾驶相关职位公开招聘的人数就达51人,涉及开发、算法、质量保证等多类别。这些都是阿里为自家人工智能实验室招兵买马,王刚是该实验室负责人,他去年3月刚加入阿里。
至此,BAT都已进入无人驾驶领域。
一个月前,百度已接连获得北京和福建的自动驾驶牌照,百度自动驾驶汽车得以授权在北京亦庄周边开放道路和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进行路测。
而本月初,腾讯无人车也已显露眉目。经白色长安SUV改装后,腾讯无人驾驶车开在了北京四环上,腾讯采用目前主流激光雷达搭配相机等多传感器的解决方案。不过,当时腾讯无人车可能不处于自动驾驶状态,因为车内有司机双手扶着方向盘。
随着法规相继出台,未来将有更多获批自动驾驶测试车辆,而中国的无人驾驶领域将迎来爆发期。
目前,中国多家企业已给出明确无人车上市时间表,百度无人驾驶小巴车将在今年7月量产和试运营;或将IPO融资20亿美元补充弹药的蔚来汽车去年曾表示,2020年将上市无人车;长安汽车、景驰科技近期都宣布在2020年实现无人车量产搭载。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
- 发布于 2018年4月16日
Google创始人、Alphabet CEO拉里·佩奇正式揭晓了他投资的一个野心勃勃的项目,无人驾驶飞行电动出租车“Cora”。Cora的开发公司叫做Kitty Hawk,得到了拉里·佩奇的资助,CEO Sebastian Thrun来自最具创新精神的Google X部门。
其实早在2016年就有传闻称拉里·佩奇在投资飞行汽车,向两家创业公司投了1亿美元之多。
Cora这个名字则是当年莱特兄弟完成第一次可控飞行的地方,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它起飞的时候无需跑道,借助12个旋翼叶片垂直起飞,升空后利用尾部的单个螺旋桨提供前进动力,时速可达180公里,飞行高度150-900米左右,最大飞行距离约100公里。
作为未来的“空中优步”,Cora翼展宽度达11米,可搭载两名乘客。
飞行员是不需要的,Cora借助自动驾驶软件飞行,同时内部有三台独立的计算机,即便一台失效也能继续飞行,并备有紧急降落伞。
第一架Cora 2017年10月就运到了新西兰,随后开始试飞,但未对外公开,让不少目击者感到神秘又疑惑。
现在,新西兰政府已经正式批准Cora试飞,并公布了一段震撼人心的视频。
Kitty Hawk方面表示,之所以选择在新西兰试飞,是因为这个国家支持创新,而美国不允许他们试飞这种飞行器。
公司希望能尽快将其投入商用,但未透露具体时间表。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