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一季度(总第92次)例会近日在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并对下一步货币政策取向作出部署。对比去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此次会议对当前国内经济运行形势给予更多肯定,认为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在对下阶段货币政策目标展望方面,此次会议的定调与此前基本一致,继续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会议认为,今年来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持续恢复。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预期管理科学有效,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金融风险有效防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逐步提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货币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会议指出,国内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积极因素明显增多,但经济恢复进程仍不平衡,境外疫情和世界经济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要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目标,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进一步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

  同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金融市场的活力和韧性,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汇率方面,会议提出,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此外,会议再次强调,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和三角互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支持区域协调发展,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

  3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决定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进一步延至今年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

  此次国常会的一些决定主要是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部分目标部署落实。例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等。

  此外,会议指出,办好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就业导向,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促进就业质量提升。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业成果融通互认等作了规定。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金融支持稳就业 这两项政策延期至年底

  会议指出,去年以来实施的支持小微企业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即对地方法人银行办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给予激励、对其发放小微信用贷款提供优惠资金支持,对帮助小微企业渡难关、保就业保民生、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保障对受疫情冲击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的流动资金支持,去年有关部门先后两次出台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要求对2021年3月31日前到期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本金和利息“应延尽延”。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7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30.9%,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8.1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2573.1万户,同比增加461.2万户,顺利完成“两增”目标。

  为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会议决定,在前期已将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至今年一季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实施期限到今年底,对小微企业再帮扶一把,更好发挥他们在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一是对2021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由企业和银行自主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并继续对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的地方法人银行按规定给予激励,激励比例为贷款本金的1%。

  二是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小微信用贷款,继续按本金的40%提供优惠资金支持。同时,要研究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支持。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2月小型企业制造业PMI在荣枯线之下继续下探,此外,小型企业绝大部分细项指标位于荣枯线之下,与此同时,小型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与出厂价格指数均在荣枯线之上继续上行,可见,小微企业经营还面临较大压力。同时,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录得5.50%,为近6个月新高,且“踩线”政府预期目标,表明就业压力依旧较大,而小微企业是容纳就业的主力军,因此,有必要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

  光大证券(18.150, 0.18, 1.00%)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的表述进一步强化了定向支持力度,科创、绿色、普惠小微是今年信贷三大重点支持领域。其中,大行依然扮演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头雁效应”,预估需要增加贷款1.45万亿,该规模较2020年实际增量减少1200亿,实际增长规模仍然不低。

  “对普惠小微企业支持维持较大强度,主要是考虑到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稳就业压力较大。”王一峰称。

  银保监会3月24日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做细,建立健全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加强考核督促,疏通政策传导落实渠道。推动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完成“两增”目标,引导各类型银行机构有序竞争,下沉服务重心,加大“首贷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支持,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

  这一政策再为企业新增减税800亿元

  会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更多运用市场化、公平普惠激励政策,撬动企业和全社会增加研发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有力促进了企业创新。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支持企业创新有关举措,会议决定,一是今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当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万元。

  “实施这项政策,预计可在去年减税超过3600亿元基础上,今年再为企业新增减税800亿元。这一制度性安排,是今年结构性减税中力度最大的一项政策。”会议称。

  郑后成表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确定为2021年8项重点工作之首,并将“科技”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该政策有利于激励企业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居于产业链的中下游,而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有利于我国制造业向产业链的上游转移,更快地实现产业升级。

  二是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清缴核算方式,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按半年享受加计扣除优惠,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由次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改为当年10月份预缴时即可扣除,让企业尽早受惠。同时,要研究对科技研发服务企业、“双创”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

 

  此外,会议要求,要加强政策宣介解读,优化办税服务,精简审核流程,提高企业享受政策便利度,把好事办好。

  文:光大期货

  周三(3月24日),COMEX黄金期货涨0.48%报1733.4美元/盎司。受避险情绪升温和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黄金小幅提振。

 

  隔夜市场,美国公布重磅经济数据,美国2月耐用品订单环比降1.1%,预期升0.8%,前值升3.4%。因为数据低于预期,并且是去年4月以来首次转负,避险情绪再次升温,支撑黄金。另外短期风险资产重挫,股指原油表现不佳,资金有从风险资产流向避险资产的倾向。短期黄金方向不明,观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