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22年4月21日
专家预计,5月份和6月份LPR下调10至15个基点的概率较大
本报记者 刘琪
4月20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据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4月20日,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两个品种LPR均与上月持平,截至本次报价,LPR已连续3个月维持不变。
实际上,在4月15日央行宣布降准后,市场对于本月LPR是否将调整格外关注。对于本期LPR保持不变,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降准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LPR下行,但本次降准力度并不足以触发LPR的最小调整步长(5个基点)。虽然LPR保持不变,但短期内企业贷款利率还将延续下行走势。
LPR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央行在4月15日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保持不变,表明LPR定价基础没有变化,预示着本期LPR大概率维持前值。不过,央行同日宣布将于4月25日全面降准,引发市场对于降准是否可能带动本月LPR下行的讨论。
民生银行(3.750, 0.01, 0.27%)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银行仍存在负债成本压力。本次降准0.25个百分点,将于4月25日落地,每年为金融机构节约资金成本65亿元。参考过往经验,去年两次降准各0.5个百分点,共为金融机构每年节约资金成本280亿元,叠加优化存款利率自律定价形成机制、推出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等,综合带动了去年12月份1年期LPR下降5个基点,但5年期以上LPR仍未变。近期降准等举措仍未使银行达到点差压降5个基点的最小步长,因此LPR保持不变。
“根据2019年LPR报价改革以来的规律,两次分别降准0.5个百分点,会触发一次降息。如2021的7月份和12月份两次降准后,带动12月份1年期LPR报价下调5个基点,类似情况也曾在2019年出现。本次降准幅度不到0.5个百分点,且连续累计次数仅为1次,因此4月份LPR不变并非意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不影响为实体经济降成本
在温彬看来,LPR报价虽未变,但持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趋势没有变。从“量”上看,4月15日,央行发布降准公告,有助于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从“价”上看,今年3月份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为4.37%,比去年12月份低8个基点,有助于为实体经济纾困。预计今后贷款利率将继续保持稳中回落态势,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渡过难关,稳住经济基本盘。
王青也认为,尽管4月份LPR报价不变,但短期内企业贷款利率还将延续下行走势。一方面,近期“全面降准+定向降准”以及监管鼓励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浮动上限,都将在不同程度上为银行节约成本,在监管指导下,这部分成本下降将充分向实体经济传导,推动银行下调企业贷款利率;另一方面,央行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力度,通过再贷款向银行提供更多低成本资金,进而引导银行以低利率向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投放信贷。
4月18日央行公告称,加大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力度,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和两项减碳工具,加快1000亿元再贷款投放交通物流领域,创设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4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预计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多增1万亿元。
政策转向结构性支持为主
展望后期,王青认为,根据当前疫情波动下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房地产运行状况,二季度还有可能再次实施一次全面降准,同时,也不排除MLF利率小幅下调的可能,加之银行存款利率存在下行趋势,货币市场利率也将保持低位运行状态,预计在接下来的5月份和6月份,LPR下调10至15个基点的概率较大。
从后续货币政策发力点来看,中信证券(20.180, 0.27, 1.36%)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多项宽松货币政策落地,进一步宽松的政策空间缩窄。但在疫情散发拖累稳增长宽信用进程的背景下,预计货币政策宽松取向不会改变,但后续货币政策或将逐渐转向结构性支持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银保监会于4月19日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会议指出,“要用好用足各项金融政策,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还提出“要充分发挥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能,做好政银企对接,及早释放政策红利”。
温彬认为,未来货币政策预计会继续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住经济基本盘。当前内外部形势更趋复杂多变,未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加,美联储货币政策加快收紧引起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倒挂,也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等冲击,这些都需要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统筹考虑和协调平衡。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22年4月19日
4月18日早间,银行板块集体下跌。其中,招商银行(41.930, -1.46, -3.36%)开盘大跌,盘中最大跌幅一度超过8.6%,股价最低触及42.78元,罕见的大跌也使得招商银行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对此,记者联系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应。
4月18日下午,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于当日以远程视频电话会议方式召开会议,同意免去田惠宇的招商银行行长、董事职务,另有任用;同意由王良主持招商银行工作,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招商银行2021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312.53亿元,同比增长14.04%;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199.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20%,创近年新高;不良贷款率为0.91%,较2020年末有所降低;拨备覆盖率为483.87%,较2020年末增加46.19个百分点。
从市场情况来看,今日银行板块大幅受挫。4月18日开盘银行股集体下跌,直至收盘仍有40只银行股仍处于下跌状态,银行板块整体跌幅达2.44%。在下跌的40只银行股中,招商银行股价报收43.39元,跌幅收窄至7.35%,齐鲁银行(5.950, 0.06, 1.02%)股价报5.89元,跌幅达8.54%;兰州银行(5.350, 0.00, 0.00%)、厦门银行(6.360, 0.04, 0.63%)、江阴银行(4.180, -0.04, -0.95%)、青岛银行(3.910, 0.05, 1.30%)等跌幅也均超过4%。
对此,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今日行情波动主要是与招行事件带来的市场情绪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目前行情下,银行一季报整体业绩或存在“稳中略降”的风险因素有关。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银行业绩受制因素较多,比如疫情导致部分地区银行业务下滑,按揭和房地产企业信贷不确定性增加。而各家银行之间竞争加剧导致息差收益下降。业务总量减少,竞争加剧,导致银行盈利能力遭遇较大挑战。
另外,美联储进入紧缩周期,是流动性逆转的一个重要标志,可能导致当前银行估值进一步走低,也可能导致中短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出现一轮轻微的贬值。但需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宏观保持稳定的大环境下,相信银行能够继续保持长期稳定,其估值也会保持稳定,短期的流动性波动,应该不会对银行造成长期影响。
虽然银行股价遭遇杀跌,但行业利好消息依旧不少,降准落地就是其中之一。央行4月15日公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华安证券(4.790, -0.03, -0.62%)表示,降准将支撑银行股。第一,政策层面大力支撑银行提高银行驱动贷款的可持续增长。首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节余的存款准备金可以用来支撑贷款。其次,鼓励大行降低拨备覆盖率,有利于释放利润:当期拨备减少,利润增加,剩余收益增加,资本充足率增加,投放贷款的可持续性增加。第二,上市银行补充资本的角度。截至一季度末,上市银行发行资本性金融债券高达3300亿元,而2021年数据测算显示上市银行平均资本撬动贷款的系数为8,所以3300亿元对应2.6万亿元贷款。2021年整个上市银行的这个比例的平均值是8.2,是2.6万亿元的新增贷款规模。所以从银行资本的角度看,后续贷款增长的支撑力量也是比较强劲的。
华西证券(8.280, 0.04, 0.49%)表示,上周继3月份金融数据披露后,从国常会释放降准预期、到央行落地全面降准,虽然幅度总体较平缓、不及市场预期,但结合行业层面鼓励降存款利率上限、利于银行负债成本改善,以及鼓励下调拨备率,以强化金融供给刺激需求修复;叠加财政政策配合,稳增长政策加码,有望维稳市场预期,对冲疫情多发等因素对经济的冲击。目前,宽信用仍将聚焦小微以及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民生等结构性行业和领域。目前板块估值较为充分反映市场的悲观预期,股息率处于高位,维持板块“推荐”评级。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22年4月14日
昨日美英两国公布的通胀指数涨幅大于预期,推动金价(1983.41, -1.29, -0.06%)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一度站上1980美元关口。被视为黄金中长期走势风向标的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持仓较上日大增11.32吨,当前持仓量为1104.42吨。
市场人士表示,国际黄金价格进入上行通道,不少投资者选择借道黄金ETF、黄金股进行布局。市场人士表示,美欧经济体高通胀或支撑黄金的避险需求,金饰消费和央行购金举措也有望为黄金价格提供支持。在市场人士看来,黄金的抗通胀属性与避险属性在近期双双发酵。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欧经济体通胀率走高,大量资金流入黄金市场对冲通胀风险;同时,地缘局势使得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众多投资机构选择买金避险。
国泰君安研报也表示,从长周期视角来讲,金价会随实际利率的上升而有所下跌。然而近期金价与实际利率的关系开始出现正向相关走势。这与2005-2006 年,2007 年和2011 年左右相似。因此本轮联储加息周期开启后,金价仍然具备上行动力。
一是联储加息空间小于预期。两种情形都利于黄金配置:若加息过猛则从衰退避险逻辑利好黄金;若加息鸽派则从持有成本角度推动金价上行。
二是全球通胀超预期可能使得实际利率不发生显著上行。叠加地缘政治风险下,原油(103.22, -1.03, -0.99%)和农产品供应趋紧,全球通胀将持续恶化。复盘历史加息周期,黄金在加息周期前半段存在上行趋势。
另外,全球央行对黄金的青睐正在上升。各家央行选择配置黄金更倾向于配置、避险等目的。在当前去美元化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下,美元替代的趋势将对黄金和其他货币形成外溢性利好。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