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创业
- 发布于 2020年2月12日
原标题:节后第一周求职竞争热度 北京成都沈阳位列前三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黄名扬 每经编辑 杨欢
疫情之下,企业和职场人的生存和发展,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2月10日开始,全国多数地方逐步开启复工潮。往年,春节后是各大企业集中释放招聘需求、职场人“扎堆”找工作的繁荣时期。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又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呢?日前,智联招聘发布了《春季求职竞争周报》(以下简称《周报》)。《周报》是基于全平台2月3~7日的招聘和求职大数据,作为春节后第一周的样本进行观察分析,并结合近一周收集的调研数据进行综合解读,调研共收集到14574份有效问卷,这一研究将在一季度持续发布。
《周报》显示,节后第一周,企业招聘需求同比下降七成,求职市场降温明显。热门行业,依然以房地产和金融为首;同时,随着人们的消遣方式主要转化为蜗居家中上网和刷剧,文化传播行业热度进而上升,排名第三。
城市方面,北京求职竞争热度位居榜首,成都和沈阳分列第二、第三位。薪酬上,疫情并没有影响招聘薪酬的涨势:节后第一周,全国38个核心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为9311元/月,比去年同期(8311元/月)提高14.52%。北京则以12326元的招聘月薪,位居全国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半求职者相信困难只是一时,认为疫情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控制的受访者最多,占比46.44%,是持悲观态度受访者的5倍。
文化传播行业热度上升
节后第一周,热门行业依然以房地产为首;金融相关行业,同样在疫情防控时期保持高薪且热门,位居热门行业第二名。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人们主要“蜗居家中”,人们的消遣方式主要转变为上网和刷剧,文化传播行业热度随之上升,竞争指数仅次于房地产和金融,排名第三。
在疫情下,仍有行业化危难为机遇,广纳人才。《周报》显示,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咨询相关行业逆势而上。节后第一周招聘职位数,在所有行业中的占比为6.18%,较2019年同期上涨1.5个百分点;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招聘职位数占比,也提升了1.46个百分点,这或与需要集中开工建设的医疗工程有紧密关系。
疫情下医药/生物工程行业的招聘职位数,占比同样呈上升趋势。除国家寻求更多专业医疗人才解燃眉之急以外,随着全民对公共健康关注度的急速提升,医疗行业的信息化、线上化也在带动整个医疗行业“快速出圈”。
迎来小暴发的还有教育行业,各类课程被迫由线下向线上转化,急需成熟技术与市场推动力。
与行业的竞争态势相呼应,节后第一周,热门职业也呈现出一定特征。与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激烈相呼应,土木/建筑/装修/市政工程、房地产开发/经纪/中介,进入十大热门职业。另外,财务、人力、行政等职能岗位及设计、互联网产品/运营管理等,适合在家办公的职位竞争指数也排名靠前,在疫情结束前有持续走热的可能。
整体来看,《周报》显示疫情并没有影响招聘薪酬的涨势。各行业中,金融业招聘薪酬依然领先,基金证券行业招聘薪酬高达14428元/月,同比增速超过30%。
热门城市北京居首
城市层面看,《周报》显示,北京仍是全国求职竞争最激烈的城市,平均每个招聘职位收到18.2份简历。同时,成都和沈阳分列全国第二、第三位,高于上海和深圳。
作为此次新冠肺炎病毒的重点防疫区域,武汉的竞争指数为3.2。在全国范围内,其排名下降明显。全国38个城市中,武汉排名第32位,较去年同期下降9位。
“疫情并没有影响招聘薪酬的涨势”,这一趋势在城市平均薪酬方面也有所体现。根据《周报》,节后第一周,全国38个核心城市,平均招聘月薪为9311元,同样比去年同期(8311元)提高了14.52%。
具体来看,北京以12326元的平均招聘月薪,位列榜首。除北京外,招聘月薪高于1万元的城市,还有上海(11752元)、深圳(11107元)与杭州(10067元)。武汉地区春节复工后的平均薪资,高达9637元,跻身全国第一梯队,较2019年同时期上涨26.94%。
《周报》指出,武汉薪酬上涨,很大程度上可能也受到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带来的影响。
从结构上看,武汉地区专业服务、房地产、教育培训等行业招聘需求占比,都比去年明显扩张,互联网行业也在正向扩张。“这些行业都是在对抗疫情时存在刚需且需求紧迫的行业,因此也会抬高企业的招聘薪酬。”
多数人相信困难只是一时
疫情使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复工情况也不一。《周报》显示,为保障员工健康不受疫情威胁,过半企业推迟复工时间至2月10日。不过疫情期间,企业也不同程度遭遇多重压力。从《周报》调研结果来看,近七成的职场人,认为企业在疫情中蒙受了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多数市场需求因疫情发展而受到抑制。企业的招聘计划随之调整或延期。
在招聘规模上,超过一半的企业将增员需求控制在10人以内,招聘人数在30人以上的企业主减少至四分之一。
虽然如此,但仍有近一半求职者相信困难只是一时的。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按照目前的疫情发展趋势,认为疫情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控制的受访者最多,占比46.44%,是持悲观态度的受访者的5倍。
对职场人来说,此次疫情展现了雇主的危机应对能力。21.96%与17.49%的求职者表示,在日后会倾向抗风险能力强和更人性化的企业主。
许多企业则对政府发出财政求助信号。对此,日前中央和地方多项有针对性的政策正在陆续落地。例如,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等多部门均发文,明确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江苏、上海、北京、广东、山东、四川等地,也陆续推出一系列中小企业减负措施,涉及缓缴社保和部分税款、减免房租、贷款适当展期等雪中送炭措施。
- 详细资料
- 分类:创业
- 发布于 2020年2月08日
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免收湖北省和部分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中小微企业2月份全月贷款利息,利息免收金额约6亿元。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累计向湖北、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东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省市的医疗医药及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发放贷款近45亿元。同时,发行30亿元抗击疫情主题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疫情防控相关领域信贷投放。
- 详细资料
- 分类:创业
- 发布于 2020年1月23日
多地企业紧急通知!春节后湖北返程员工自我隔离7-15天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述红 人民日报消息,截至1月22日19时20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473例。在此背景下,深圳、杭州、北京等多地企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春节后湖北返程员工自我隔离7-15天。
某金融监管部门深圳分局的员工透露,自己今天收到了局里通知,要求他过完春节回深圳后自我隔离半个月再去上班。“我们所有回湖北的员工都被这样要求,算强制休假了。”
对于截至1月22日还未回湖北的员工,该单位还建议员工春节期间不要回家。
“事实上,我已经有好几个在深圳的湖北同学退票不回家了。”他表示,目前,在湖北农村地区,大家对疫情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很少有人戴口罩。“现在不回湖北是明智的选择。”
另一家外资保险机构今日也发出了上述通知,建议节后湖北返程员工在家观察15天,确定身体没异样后再工作。
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还有企业要求武汉或湖北的员工春节返程后自我隔离7天或10天,今日头条、小米、滴滴、腾讯等公司也先后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另一家广东汕尾的半导体上市公司则要求回武汉的员工推迟上班。至于推迟多久,公司还未作出明确表态。
“公司要根据新型肺炎的具体进展来决定,但无论如何,公司会承担这些员工休假期间的基础工资。”这家公司一位员工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21日),有传闻称阿里巴巴集团有一名从武汉出差回来的员工,确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对此阿里回应称,一切信息以卫健委公布的结果为准。阿里巴巴表示,公司已经启动消毒灭菌等预防保障措施,公司还建议员工谨慎前往武汉,春节后武汉返程人员自行在家中隔离办公10天。同时,公司已停止所有涉及武汉的商务差旅,并已停止接待来自或最近去过武汉的访客。
多家企业密集发布湖北返程员工自我隔离通知,其中是否有政府部门的授意?记者就此询问了深圳市人民政府一位工作人员,他回应:“目前政府还没有出具相关明文通知。”汕尾市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也表示,暂未有公开通知。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