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部分权益类绩优基金频频发放“红包”。今年以来,各类基金分红总额已经超过19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在今年震荡行情下,一些绩优基金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多次分红,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绩优权益类基金集中分红

  12月8日,陈颖管理的金鹰科技创新股票基金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发放红利0.71元,A、C份额总分红8143万元,投资者可选择现金分红或红利再投资。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该基金(A份额)今年以来净值涨幅已超过41%。

  实际上,该基金今年以来已分红4次,且集中在今年四季度。前三次的分红日分别为10月10日、10月31日、11月20日,每10份基金份额分别发放红利0.5元、0.74元、0.74元。该基金三季度末的总规模为21亿元,但今年以来合计已向投资者分红超3亿元。

  11月23日,董山青管理的泰信行业精选混合进行了今年以来的第4次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发放红利0.47元。此前,该基金在9月28日、9月1日、5月25日也进行了分红。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该基金净值涨幅超过47%,目前在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二。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今年以来净值涨幅超10%的权益类基金也在年末陆续分红,比如东方量化成长灵活配置混合、富国中证价值ETF等。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今年以来,由于权益市场走势较为波折,偏股型基金指数、股票型基金指数分别跌逾13%、11%,权益类基金的分红总量不及去年同期。

  截至12月12日,混合型、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累计分红总额约250亿元。不过,部分绩优产品依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频频分红。

  数据显示,多只绩优基金今年以来已经分红,除上述近期分红的基金外,金鹰红利价值混合、汇丰晋信龙腾混合等此前也已分红,且今年以来分红总额超过4亿元。

  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分析称,一些业绩不错的权益类基金分红,一方面有利于回馈投资者,另一方面也能在震荡市中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获得感。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达到了1912亿元,共有2714只基金发放红利(不同份额分开计算),累计分红超5350次。其中,债券类基金分红近1660亿元,是今年以来基金分红的“主力军”。

  11月29日,港股在期货结算日跌势加剧,并再度回试今年低点,恒生指数全日下跌361点或2.1%,收报16,993点。恒生科指下跌2.3%,收报3,910点。大市成交金额增加至1,302多亿港元,当中美团-W(3690.HK)成交金额大增至192.3亿港元,已占港股成交的14.7%,港股通净流入8.18亿港元。

  尽管大市成交金额明显增加,盘面上个别股份出现抛售,但是市底不算差,有资金趁低吸纳。期货空头借助美团股价大跌推低现货,以达到期货能在低位结算的目的。港股主板沽空比率仅14.9%,说明空头做空力量不算强劲。

  离岸人民币不但没有跟随港股下跌,反而转强至7.13水平,资金面释放利好信号,港股的下跌更多可能由情绪外溢以及期货结算等因素造成。

  经合组织把2023年全球GDP增长预测下调至2.9%,但同时把中国GDP增长预测上调至5.2%。

  历经持续调整,港股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已处于2016年以来90.9%分位数的位置,也高于滚动两年平均一个标准偏差以上,估值具值博率。

  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其中美联储理事沃勒表态偏“鸽”,认为目前设定的指标利率将被证明足以推动通胀降至2%的目标有信心,同时承认若降低通胀的工作继续取得进展,数个月后便有可能降息。

  芝加哥联储总裁古尔斯比表示2023年有望创下71年来通胀率的最高降幅,一旦通胀有望达到2%将需要降息。

  美联储巴尔金则仍保持偏“鹰”,表示通货膨胀很顽固,有理由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通胀水平。

 

  当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4.3%,美国金融条件再度宽松,利率下行过快抵销了紧缩效果。预计接下来美联储官员会为防止通胀预期再度抬头,将继续保持偏“鹰”言论冷却市场预期。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中国证监会紧接表态“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之后,市场上关于券商合并的传闻四起,近一周内已有10余家券商否认相关传闻。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整合并购趋势将进一步加快,头部券商有望借助政策优势加速向大财富、大投行体系转型。

  中金公司(39.500, 0.29, 0.74%)、中国银河(12.930, -0.09, -0.69%)双双澄清

  11月13日早间,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相继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关注到有市场传闻称中国银河将与中金公司进行合并重组,为避免对社会各界和投资者造成误导,现予以澄清说明。

  中国银河进一步声明,经公司与控股股东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确认,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筹划上述传闻或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亦无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在业内人士看来,两者合并重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中国银河、中金公司两家券商有着相同的股东背景、业务互补、高管互相调任等关联。

  据悉,中国银河及中金公司均为中央汇金的子公司。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中央汇金持有中金公司40.11%股权;中央汇金持有中国银河母公司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69.07%股权,后者持有中国银河49.15%股权。同时,两家券商在业务上有较强的互补性,中金公司的优势在于投行业务,而中国银河则以经纪业务见长。

  今年10月,上述两家券商相继官宣换帅。前任中国银河董事长陈亮调任中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管委会主任;中国银河总裁王晟临升任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晟曾历任中金公司总裁助理、管理委员会成员、投资银行部负责人等职位。

  近期,投资者在互动平台频频追问券商合并事宜,目前已有10余家券商回应并澄清。其中,头部券商被重点关注,中信证券(22.360, 0.07, 0.31%)、招商证券(14.300, 0.00, 0.00%)、申万宏源(4.530, 0.03, 0.67%)、国泰君安(15.230, 0.14, 0.93%)等纷纷否认相关传闻。此外,属于同一区域、业务高度重合的中小券商也被市场“撮合”,如国元证券(7.060, 0.02, 0.28%)和华安证券(4.930, 0.01, 0.20%)。国元证券回应称,公司未收到上级主管部门要合并两家公司的相关信息。

  券业整合并购是大势所趋

  中国证监会鼓励券商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并非一时之举。早在2019年,中国证监会就提出要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多渠道充实证券公司资本,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支持行业做优做强。

  时隔4年,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后,中国证监会于11月3日再度明确支持券商合并重组。中国证监会表示,将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引导中小机构结合股东背景、区域优势等资源禀赋和专业能力做精做细,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等。

  “以往券业并购预期多而落地少,当前在供需两端催化下有望提速。”方正证券(9.200, -0.09, -0.97%)认为,券业并购案例有望在未来1至2年内集中兑现并持续增加。除“国联证券(12.410, -0.09, -0.72%)+民生证券”、“华创证券+太平洋(4.000, -0.04, -0.99%)证券”等同业竞争案例外,未来并购案例有望持续增加。

  中航证券表示,对于证券行业而言,头部券商有望更受益于相关政策。此前,多家券商尝试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规模,但由于业务、股东等方面整合困难,目前仍未有成功案例。此次中国证监会再度传递打造一流投资银行的信号,再次为券商整合带来契机。头部券商有望借助政策优势加速向大财富、大投行体系转型,机构业务综合实力较强的券商未来有望更加受益。

 

  中信证券则进一步分析了券业整合并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证券行业过往并购案例观察,中小券商被并购的价值在于客户市场和业务团队。但需关注并购过程中的治理结构局限性和文化兼容性。建议关注当前同一股东控制下的证券公司并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