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和M3 Pro芯片规格保持不变,M3 Max将增加核心数量,以提供更强的多线程性能,所有M3系列芯片都将采用台积电(TSMC)全新3nm制程工艺制造。

  苹果全新M3系列自研处理器最快将于今年内推出,特别是基础款的M3芯片,预计将首发搭载于13英寸的MacBook Pro和重新设计的MacBook Air,而性能更为强大的M3 Pro和M3 Max计划在明年上市。

  据Wccftech的爆料来看,全新的M3和M3 Pro芯片在CPU和GPU的核心数量上与现有的M2和M2 Pro保持不变,M3 Max将增加核心数量,以提供更强的多线程性能,而所有的M3系列芯片都将采用台积电(TSMC)全新3nm制程工艺制造。M3和M2同样拥有最多8个核心,分别为4个性能核和4个能效核,以及最多10核心的GPU,支持最大24GB的统一内存,作为迭代产品应该会有较为明显的改进;苹果可能不会增加M3 Pro的CPU核心数量,维持M2 Pro的规模,CPU部分将配备12个核心,包括8个性能核和4个能效核,GPU部分有18个核心,传闻尺寸更大的14.1英寸iPad Pro也会使用这款芯片。

 

  而全新的M3 Max可能最高配备14核心CPU和40核心的GPU,两者均高于M2 Max(CPU 12核心+GPU 38核心),预计会在2024年中旬出现,首先搭载于14英寸和16英寸MacBook Pro型号。总的来说,M3系列与M2系列SoC在CPU和GPU核心数量上的差异并不算明显,不过由于引入了台积电最新的制造工艺,在功耗和性能上的提升还是值得期待的。

  7月21日消息,港股午后探底回升,三大指数红盘收涨。截至收盘,恒生指数(19075.262, 147.24, 0.78%)涨0.78%,报19075.26点,恒生科技指数(4104.36, 40.62, 1.00%)涨1%,国企指数涨0.8%。盘面上,权重科技股普涨,快手涨超4%,小米、阿里巴巴涨2%,京东、美团、网易均有涨幅,教育股普遍走高,新东方涨近5%,生物科技股、医美概念股继续走强,餐饮股、啤酒股等消费股普涨;家电股、电力股、汽车经销商股全天表现低迷,浙江世宝(2.5, -0.29, -10.39%)跌超10%。

  新东方涨近5%,报37.4港元,总市值635.57亿港元,股价创2021年以来新高。消息面上,新东方官微今日发布消息称,新东方将正式开拓文旅事业。并表示这一次要做的是面向中老年人,提供有文化幸福感、有知识获得感、有个人追求感的高品质文旅服务。

 

  快手涨4.8%报59.75港元,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14.06, 0.08, 0.57%)近日发布研报,他们预计快手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27.9%。此外他们还指出,电商业务和广告业务有望表现强劲。受快手基本面持续改善影响,摩根士丹利和中金持续看好该公司今年的表现。比如中金上调2023 年Non-IFRS净利润56.2%至60.3 亿元,维持2024 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基本不变。中金还指出,快手的目标价为82港元,较当前59.15港元,仍有近29%的涨幅。

  6月30日消息,美国时间周四,美股收盘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强劲,支撑了对美联储今年将有再加息两次空间的猜测。

  道琼斯指数收于34122.42点,上涨269.76点,涨幅0.80%;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4396.44点,涨幅0.45%;纳斯达克指数收于13591.33点,跌0.42点。

  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Meta跌幅超过1%;苹果逆势上涨,涨幅不到1%,连续3个交易上涨,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超46%,市值逼近3万亿美元,为2.98万亿美元。

  美东时间周四,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成功进行了其首次商业太空飞行,将付费乘客带到太空边缘并返回。当天,维珍银河公司的股价陷入了剧烈波动之中,在美国盘前交易中涨幅一度高达5.5%,而在太空飞机成功着陆之后,跌幅一度扩大至逾13%,收跌10.76%。

  芯片龙头股涨跌不一,博通和德州仪器涨幅超过1%;美光跌幅超过4%,英特尔跌幅接近2%。

  新能源汽车热门股涨跌不一,特斯拉上涨0.49%,Rivian上涨9.36%,法拉第未来下跌4.42%;蔚来下跌1.37%,小鹏上涨0.42%,理想下跌2.22%。

  中概电商龙头股中,阿里巴巴下跌1.23%,京东下跌2.21%,拼多多下跌1.87%。

  其它热门中概股中,百度下跌5.10%,满帮下跌4.32%,哔哩哔哩下跌2.48%,BOSS直聘下跌2.12%,新东方下跌1.74%,爱奇艺下跌1.72%,携程下跌0.72%,知乎与上一交易日持平。

  具体来说,美股中的主要科技股表现如下:

  

 

  美股中的主要芯片股表现如下:

  

 

  在美上市的热门中概股表现如下:

  

 

  美国国债价格全线下跌,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跃升16个基点,至4.87%。掉期市场显示,美联储在年底前第二次加息的可能性为50%。美元兑主要货币的汇率收复失地。随着投资者在季度末调整头寸,美股将变得更加不稳定。

  美国上周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3.9万人,创下自2021年10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另一项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大幅上涨2%。与此同时,美联储密切关注的关键通胀指标被小幅下调。

 

  投资公司BMO Family Office首席投资官卡罗尔·施莱夫(Carol Schleif)表示:“市场正在以积极和消极的方式处理近期强劲的经济数据。稳健的经济数据意味着经济更具弹性,但它也让美联储更有勇气继续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