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一”出游人次有望突破两亿 国内旅游料迎强劲复苏

  来源:经济参考报

  “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有望迎来强劲复苏。出行数据显示,4月30日至5月5日,全国铁路、民航以及道路客流量合计将达到2.5亿人次左右。携程发布预测报告称,今年“五一”旅游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五一”水平,达到2亿人次新高。业内预计,“爆发式出游”有望打造史上最热“五一”黄金周。

  “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管控、政府部门持续放开出行限制,即将来临的‘五一’小长假有望迎来‘爆发式出游’。”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表示。

  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超7成人群选择跨省旅游。黄金周“迁徙式旅游”盛况或将重现。驴妈妈平台数据也显示,国内长线游预订人气最为火爆。

  不少地方正“开足马力”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文旅消费小高潮,大量文旅消费券等“消费红包”正在路上。

  记者了解到,从5月起,河南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钜惠夏季·火热中原”促消费专项行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表示,将统筹协调全省392家A级旅游景区参加5-8月促消费活动,实行门票免票或者打折优惠,占恢复开放景区的70%。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一”期间文旅惠民活动形式多样,涵盖全省16地市。第五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将组织开展特色旅游、文艺演出、艺术展览、非遗体验、亲子互动、文创市集、艺术培训等各类文化旅游惠民活动1000余场次。

  5月1日至6月30日,长沙将在全市举办“夏之恋”文旅消费季活动。活动期间,长沙将整合近3000万元的文旅消费礼包,安排1035万元旅游专项扶持资金,发放500万元文旅消费券,送出价值250万元的3万张红色文旅信用卡首刷礼。

 

  2021年沈阳市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券将于4月29日起,每周四11时发放,沈阳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出资200万元。活动覆盖全市文旅产业全场景。“五一”期间,济南将举办“春光济南欢乐五一”主题系列活动,推出绿水青山、文化大观、地道美食等七大版块100多项文化和旅游活动,并发放3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

  原标题:北京:全面推进疫苗接种提速扩面 提升疫苗接种完成率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〇七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五十八次会议召开

  蔡奇主持 陈吉宁李伟吉林张延昆出席

  北京日报讯 昨天上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〇七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五十八次会议召开,研究调度疫情防控工作。市委书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蔡奇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吉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市政协主席吉林,市委副书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延昆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全球疫情仍处在大流行的高水平流行阶段,外防输入、人物同防仍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时间长、群众出行意愿强烈,进出京人数将迎来快速增长,人员更易扎堆聚集,常态化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的反复性、长期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懈怠情绪,始终保持常态化防控的意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层层压实“四方责任”,统筹抓好“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让市民群众过一个健康、平安、欢乐的假期。

  会议强调,要继续做好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进京人员管控,严格执行入境进京人员健康管理措施。稳步有序恢复直航北京国际航班,严格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运转顺畅、安全有序。加强远端筛查,密切跟踪境外疫情发展态势和疫情输入情况,视情及时采取压减、熔断等措施。

  会议强调,要做好假期大人流应对准备。统筹安排公共交通运力保障,动态发布出行预报,引导市民错峰出行、绿色出行。重点加强公园景区、高速公路、交通场站、压力集中路段的疏导管控,确保交通运行平稳有序。要加强团队旅游管理,公园、景区及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坚持预约、错峰、限流,维护好现场秩序,落实防疫要求,确保市民和游客安全。

  会议强调,要继续抓好社区防控,严格集中观察点规范管理,统筹做好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安全管理、人文关怀等工作。严格落实校园防疫措施,保障师生安全健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挥“探头”作用,加强各类传染病监测,同步抓好院感防控。抓严抓实冷链食品监管,从业人员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消毒措施要严格到位,所有入市交易冷链食品必须纳入追溯平台。要加强节日期间宣传提示,引导市民和游客文明健康旅游,自觉遵守防疫规定,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会议强调,要坚持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全面推进疫苗接种提速扩面。各部门盯紧重点人群、围绕重点行业全面摸排、查漏补缺,提升疫苗接种完成率。(记者 祁梦竹 范俊生)

  原标题:App个人信息保护新规征求意见 用户拒绝授权不得强制退出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记者2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确立了“知情同意”“最小必要”两项重要原则,同时,个人信息的本地读取、写入、删除、修改等操作应当为服务所必需,不得超出用户同意的操作范围;用户拒绝相关授权申请后,不得强制退出或者关闭App。

  工信部表示,近年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App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目的、方式和范围仍存在不明确的地方,部分环节仍存漏洞,个人信息保护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考虑到App治理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治理工作,有必要将近年来成熟的经验做法和管理措施转换为制度性规范文件。

  《征求意见稿》共计二十条,界定了适用范围和监管主体;确立了“知情同意”“最小必要”两项重要原则;细化了App开发运营者、分发平台、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终端生产企业、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五类主体责任义务;提出了投诉举报、监督检查、处置措施、风险提示等四方面规范要求。

  《征求意见稿》提出,从事App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不得从事超出用户同意范围或者与服务场景无关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其中,个人信息的本地读取、写入、删除、修改等操作应当为服务所必需,不得超出用户同意的操作范围;用户拒绝相关授权申请后,不得强制退出或者关闭App,不得提前申请超出其业务功能或者服务外的权限,不得利用频繁弹窗反复申请与当前服务场景无关的权限等;用户拒绝提供非该类服务所必需的个人信息时,不得影响用户使用该服务。

 

  此外,根据《征求意见稿》,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或反复出现问题、采取技术对抗等违规情节严重的App,将对其进行直接下架;且下架后的App在40个工作日内不得通过任何渠道再次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