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24年7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为此推出特别报道《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单忠德:服务中小企业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
中小企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畅通经济的“毛细血管”,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至关重要。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加码,中小企业的活力和韧性不断凸显。目前,深化改革还该如何发力,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的潜能和活力?来看记者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的独家专访。
总台央视记者王舒畅: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多部门启动了“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刚刚过去的6月,也是中小企业服务月。在这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推进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我们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和专精特新发展导向,实现助企惠企“三个精准”。一是精准服务,我们推动建成贯穿国家、省、市、县四级的1700余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打通服务中小企业的“末梢堵点”。二是精准帮扶,我们主动靠前为企业送服务、办实事、解难题。例如,联合中国证监会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推动企业股权融资。三是精准赋能,“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有效促进了技术成果向中小企业加速转移。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大型企业。
总台央视记者王舒畅:您认为下一步如何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链式转型”“集群转型”。会同财政部联合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认定工作,计划3年内支持100座城市、4万家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持续深化改革,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重点产业链、高新园区建设。
总台央视记者王舒畅:未来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持续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一是强化创新引领,鼓励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练就“独门绝技”。联合财政部实施新一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继续加大创新投入。二是强化人才支撑。三是强化梯度培育,制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四是强化开放合作,我们将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持续培育打造一批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强信心创新机制“有需必应” 优化环境惠企护航
近年来,营商环境的改善,成为各地创新机制、深化改革的关键。江苏南京高淳区,就用一个新的角色——营商环境监督员,为企业和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
5月中旬的一场短时集中降水,让江苏南京高淳区营商环境监督员俞昊心有余悸。
十年前建成的排水管网,已无法适应现在的企业数量。雨季一到,俞昊悬着的心揪了起来。
在梅雨季节到来前,解决排水的问题迫在眉睫。很快,俞昊就联系到辖区街道,计划对整个工业聚集区的排水管网进行更新,但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江苏南京高淳区营商环境监督员俞昊:重新规划之后,雨污水管网系统惠及更多的企业,但工程量比原来的方案增加将近一半。
和原来的方案相比,不用穿过厂房修建管道,而是整体更新排水管网,这个规划能让更多的企业享受便利,但工程量增加,就意味着工期需要延长。能不能赶在雨季前完工,俞昊找到了街道建管所和施工方一同会商。
两周后记者再次来到漆桥街道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即将竣工的排水工程提前派上了用场。
像俞昊这样的营商环境监督员在高淳还有很多,他们有的来自政府部门,有的来自企业商会,共同的目标就是及时反馈、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江苏南京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科科长潘仁平:(曾经)接待一些政府(部门)检查,全年就有几十次。
潘仁平所说的这个问题,曾经有多个企业向营商环境监督员反映。为了解决重复检查的问题,去年起,高淳区试行“一家企业一次查”,由综合行政执法局统一协调,多部门联合检查。
一个上午的时间,由应急、城建、交通、交警等4部门组成的联合小组完成了3家企业的检查工作,实现了“登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了对企业的打扰。
经过一年的试行,南京高淳区已完成“一家企业一次查”实施细则的修订,目前有24个机关事业单位参与“一家企业一次查” ,521家企业因此减轻了迎检负担。
江苏南京高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徐贵兵:在去年试运行了一段时间后,今年(将)以区级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完成“一企一查”工作数字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简化机制流程,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中,民营经济又将以怎样的步伐继续前行?
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有多大?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答案:56789。这组数字是中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生长密码,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描述。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是中国经济强劲脉搏里,民营企业跳动的频率。截至2023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超过53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
其中,小微企业是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因为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它们也被称作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为中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也正是因为体量小,在应对压力和挑战时就有可能陷入力不从心的困境。
解决难题,正是改革不断深化的方向。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了很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减法——是解码改革的关键。为减轻企业负担,2023年以来,国家层面就先后出台了100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以税费优惠为例,去年全年就为中小微企业减免了超过1.3万亿元的税费。
加法——是消弭温差的重点。从“最多跑一次”的办事窗口,到网上就能办妥的电子化流程,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更有温度的政务服务也为优质企业的培育提供了更加适宜的土壤。
除法——是打破壁垒的利器。新的企业不断涌现,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协同联动的“一张网”正在成为探索的有效尝试。
乘法——是改善预期的信心。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纾困、惠企,到降本、增效,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组合拳连环发力,乘数效应正在加速显现。
“56789”,民营企业用40多年的改革历程,写下了一个醒目的答案。但改革开放永远没有完成时,这串数字也不会是最终的答案。民营经济正以更多元的方程式,解开未来进行时的密码。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24年5月31日
财联社5月31日讯(编辑 黄君芝)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Lorie Logan)周四表示,高利率对经济的抑制作用可能没有政策制定者预期的那么大,他强调官员们为未来的调整保留选择余地很重要。
她在一场活动中表示,“也可能是政策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相对于疫情前的利率水平,政策可能没有那么严格。把所有的选择都放在桌面上,我们继续保持灵活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降息为时过早
洛根重申了她本月早些时候的评论,即现在考虑降低利率还为时过早。
自去年7月以来,美联储官员一直将利率维持在5.25%至5.5%的区间,为20年来的最高水平。许多政策制定者表示,他们需要看到更多的数据,才能确信通胀将回到央行2%的目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于6月11日至12日举行最新会议。
今年年初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打压了市场对美联储今年降息的期望。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仅会降息一次,而首降时间已经从3月份一路被推迟到了11月份。一些政策制定者甚至暗示,不应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对于通胀洛根表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我们正朝着2%的目标前进,或者我们仍在这条道路上,也许比我们在今年年初想象的要慢一些,而且仍有很多不确定性。”
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4月PCE将于北京时间周五晚间公布。洛根表示,美联储官员有时间观察即将公布的数据,并评估金融状况的演变。她此前曾强调,不能过早放松金融环境。
中性利率上升
目前,在高利率和雇主招聘依然强劲的情况下,美国经济表现强劲,这让一些政策制定者质疑他们的政策对物价压力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洛根指出,所谓的中性利率(既不刺激经济也不拖累经济的利率水平)可能已经上升,这加剧了有关该话题的更广泛辩论。洛根指出,来自能源转型、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投资需求增加,可能会使中性利率上升。
“有一些很好的理由相信,这(中性利率)比疫情爆发前要高。”她说。
相比之下,美联储“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表示,他看到了“充分的证据”,表明政策是限制性的,并暗示他不认为中性利率已经上升。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24年5月29日
今年以来,随着各路资金持续流入,股票ETF份额显著增长。据统计,截至5月27日,股票ETF年内增长逾千亿份,合计获得近3500亿元资金净流入,其中有4只股票ETF规模突破1000亿元。具体而言,获得资金净流入的品种以沪深300、上证50等宽基ETF为主,此外,红利低波、人工智能、游戏等行业ETF也受到资金青睐。
多只宽基ETF份额猛增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今年以来,股票ETF份额增长1104亿份,按照区间成交均价计算,合计获得3451.9亿元资金净流入。其中,沪深300、上证50等宽基ETF最受资金青睐。
以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为例,年初至今,该ETF份额猛增487.13亿份,按照1.66元成交均价计算,该ETF“吸金”逾800亿元。此外,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和华夏上证50ETF今年以来份额增长均超过100亿份。
另据统计,截至5月27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为2021.75亿元,相较于去年底的1310.9亿元大幅增长54%。此外,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华夏上证5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最新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最新规模均超过50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沪深300、上证50等宽基ETF份额的显著增长,源于各路资金对于核心资产将取得超额收益的一致预期。兴业证券(5.370, 0.00, 0.00%)在研报中表示,2021年初至2023年底,沪深300指数(3611.7413, 2.57, 0.07%)跑输上证综指,市场对于核心资产、龙头白马的持仓也出现回落。而今年以来,上证50和沪深300已重新开始取得超额收益。
“ETF、保险、外资这几类增量资金配置方向均聚焦龙头,主动基金仓位也再次向龙头集中。因此,我们认为龙头仍将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核心资产的统一战线正在重塑。”兴业证券称。
部分行业ETF受资金关注
除了宽基ETF,红利低波、人工智能、游戏等板块相关ETF也受到资金关注。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今年以来份额分别增长47.5亿份、29.39亿份;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国泰中证煤炭ETF份额分别增长27.81亿份、19.12亿份、13.9亿份。
对于部分行业ETF份额的显著增长,沪上一位基金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较为明显,部分行业指数表现相对出色,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借道相关ETF可以更为方便、迅速地捕捉其投资机会。
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股票基金经理周文群表示,在经济增速进入中速稳定时期,低利率环境预计会持续,且随着政策支持不断,将会有更多A股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意愿,股息率的相对吸引力会提升。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多位基金经理认为这一赛道未来两年的高景气度有望保持不变。摩根士丹利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雷志勇表示,虽然人工智能相关板块在过去一段时间出现阶段性回调,但背后主要是存量资金博弈所导致,无论是从政策面、产业趋势,还是业绩端来看,人工智能都是2024年不可忽视的投资主线之一。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