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也是行业倍感压力的一年。但一些有实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是表现可圈可点,近日作为沪上老牌金融科技服务企业,麦子金服披露了 2016 年终业绩报告:

其中的利好消息包括麦子金服旗下网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 NONOBANK(诺诺镑客)于 2016 年年底正式与徽商银行签署资金存管协议,成为《存管指引》定稿后的行业首批。

业务板块方面,核心业务诺诺镑客运营 7 年以来,平台累计撮合完成交易额 390 亿,并实现数亿利润;旗下财神爷爷发展迅猛成为行业黑马,成立仅 1 年多的时间,累计注册用户超过310万,累计交易流水突破410亿;2016 年,麦子金服还孵化出了消费分期新品牌“麦芽分期”,与包括 P2P 网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诺诺镑客、移动财富管理平台财神爷爷、针对高学历年轻群体的借贷信息平台名校贷、房产抵押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大房东、针对北美留学生的现金借贷信息服务平台 UniFi 以及面向年轻用户提供消费分期的移动保理平台麦芽分期,正式实现了涵盖六大产品的品牌矩阵。

在控制风险方面,2016 年麦子金服呈现出一整套成熟的“五行”金融科技体系,通过大数据模型和反欺诈模型的双重过滤严格审核严控风险直接成果。

2017 的下一步,针对债权产品市场中对底层资产尽调不彻底、贷后管理不严密问题,如何实现资产穿透尽调以及贷后管理,保证万亿市场的健康运转,麦子金服正在完善一套开放式的债权实时联动定价服务系统——即对债权产品的资产穿透尽调,实现资金和资产端正反双向的联动定价,从而提高债权运营链条的效率,由此提高链条上接入的各个机构的利润。

此外,CEO 黄大容女士首次正面确认了麦子金服获得 B 轮融资的重大消息。这让我们看到了在互金行业寒冬中的希望,我们相信——相比互联网金融早期形态,以技术驱动金融的金融科技无疑想象空间更大,当科技的应用逐渐渗透到资产、风控等多个环节时,FinTech 也便成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到底划算不划算?有关“养老保险多缴长缴未必划算”的观点在网上引发热议。在大家的印象里,自己已经缴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没必要再缴下去。事实果真如此?小编综合各方观点发现,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疑虑 未必能活到领完养老金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金需要缴满15年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才可以领取,如果退休时没有缴满15年可以继续缴存,直到满足年限,退休后每个月领一次养老金。

  根据养老金的计算方法,退休后能领多少钱与四个因素相关:所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个人工作历年来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和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由此看来,缴得越多时间越长,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就会越多。但需要注意的前提是,领取人员必须得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良好,起码要在退休后的139个月的个人账户领取期限内一直健在,才能把本来就属于自己个人积累的养老金领取完。

  这也正是近期“多缴长缴未必划算”的观点起因。不少网友认为,已经缴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且“最终可能不能领完自己缴纳的所有金额”,因此缴满15年就可以停止缴费。

  缴多长时间才划算不能一概而论。“打个比方,如果你是正常工作的职工,身体状况良好,那么退休后不仅可以享受个人缴纳的部分,还能享受单位缴纳的部分,后者要远高于前者,少缴养老金可能会有损失。”

  如果从事的是社会基层工作,比如清洁工、服务员等,个人工资水平要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那么就会从养老金制度中获益——工作中缴纳很少的养老金,在退休后反而能获取较高的养老金。从这方面来看,养老金制度也有一点“劫富济贫”的意思。

  

 

  寿命问题会使“多缴多得”的说法存变数

  相反,如果是高知识分子、从事技术性工作、个人工资水平远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可能会比较“吃亏”。

  寿命问题确实会使“多缴多得”的说法存在变数。现行政策下,养老金领取人去世后,统筹账户中单位缴纳部分划归公共财政,所以很多人觉得与其最后“充公”,还不如少缴一点,反正有财政兜底,拿最低档养老金也无所谓,至少没“损失”。

  

 

  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到底划算不划算?

  有媒体报道称,个人可以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补缴的政策是:一次性补缴近9万元,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可以每个月领1100元左右的养老金。随着时间推移,每个月的养老金还会增长。

  这种一次性补缴划不划算?综合各方数据比较发现,68岁左右的时候,可以把养老金赚回来。

  如果一次性把这9万交给政府,每月领养老金,每年的养老金预计有5%的涨幅(根据历史规律)。也就是说,大约第8年的时候,投资收益+本金与领取到的养老金大约持平,也就是说个人到68岁左右的时候,可以把养老金赚回来。

  综上所述,如果参加这次养老金补办好处是:

  1.考虑到现在的平均寿命等,10年内把养老金赚回来还是没问题的。之后领到的都是赚到的。

  2.每个月有1000多块钱的“工资”可领,生活水平可以保障,心理上也更有安全感。而且每年1万多的养老金,比投资收益每年4500元多很多,生活水平可以更高。

  当然,坏处主要是:

  1.万一生病,尤其是大病,需要大笔资金的时候比较麻烦。投资的话,至少本金9万是可以备用的。

  2.如果有不测,虽说会退回部分养老金中的个人部分,但只有很少的8%(约7200元)。

  

 

  延伸阅读

  医疗保险:报销的病种范围一定要了解

  社会保险只负责我们的基本权益,整容减肥增高近视矫正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精神疾病,以上这些一般是不管的。此外,如果不幸出了交通事故,或被歹徒伤害,这些其实都不在医保范围内的!只有在公安机关证明确实找不到加害人的情况下,才可以由医保暂时核销!

  养老保险:保障基本生活,未来只会涨不会减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核心。即有工作的人每个月从薪资中被扣掉一笔钱,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从社保系统领养老金,且养老金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就越高,将来拿到的养老金就越多!

  工伤保险:工时的48小时保障

 

  前段时间晚上曾爆出这样一则新闻,湖南一17岁民工,在东莞市石碍镇重度中暑死亡。由于其在发病后第49小时死亡,其家属未能得到赔偿。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根据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突发疾病死亡,或者是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

    近期,麦子金服旗下高学历年轻人群体的微创业和消费借贷服务平台——名校贷在其APP上线了一个名为“测一测你的借款风险有多大”的借前测试,并提醒用户在意欲借款前先完成测试,以便进一步确认个人的风险认知与理性借款意识。
 


 
    据了解,这款借前测试由名校贷原创打造,整个测试题目设置分为五大内容,共计18道题目,测试中会依据用户的选择进行逻辑跳转,进而判断出用户在某些借款认知方面是否欠缺。用户完成测试后,会得到测评总分以及相应的风险提示,风险类型涵盖被冒用信息借款、被收取高额中介费、借款用途选择不当、还款能力预估不足及对借款合同概念模糊等。名校贷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来,校园贷恶性事件频出,大学生或是陷入骗局,或是过度借贷损害个人信用。名校贷创立的初衷是引导金融服务于大学生实践,特别是微型创业实践,希望大家能够理性使用校园贷,多维度考量自己的借款认知。笔者注意到,名校贷早前曾推出“名校贷大讲堂”系列内容策划,从校园贷的定义、分类、使用建议、风险提示等方面给出了全面的解析,此次推出的借前测试则是更进一步,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帮助有借款需求的用户及时进行自测,在确立理性借款意识的同时,强化风险意识。
 
    名校贷借前测试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众多社会人士的好评。这一测试不仅能够有效提醒用户防范风险于未然,也为大学生借款的理性度再加了一道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