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杭州P2P平台妙资金融被立案调查,在我们羊毛圈可谓是炸开了锅。一直以来,妙资金融都长期发展羊毛,高额返现带给我们这些薅羊毛的投资人很大的诱惑,经不起诱惑的羊毛党,显然是薅了不少,也不知道有没有在出事之前安全退出。而像我,尽管妙资金融的羊毛一而再、再而三高额返现,我始终都没有出手,因为我薅羊毛,有自己的一套硬性标准。
 
       薅羊毛已有3个年头,从不懂网贷行业开始,到如今还算是比较了解。这3年来,一共薅过至少100家平台,每家平台都是用4-6个账号来薅,待收可达50-100万。薅过的羊毛,平均年化收益率在24%-36%之间,太低的还不如直接长期投资,风险太大也不薅。而对于想要薅的平台,主要是看3个大标准。
 
       第三方资金托管或者银行存管。银行存管要求之前,选择平台必须是有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进行第三方资金托管才有可能有效地杜绝资金池,不挪动投资人的资金。监管要求平台上线银行存管之后,选平台的标准就改为有银行存管。
 
       平台背景情况。调查平台背景情况,会直接上网贷之家或者网贷天眼,这些第三方平台数据还是较为全面真实,可供参考。有国资系、上市系、银行系、风投系背景的平台也更是锦上添花,据了解,平台倘若非民营系,在第三方平台上面都会要求平台提供投资人验证真伪的方式。此外,我还会看平台在百度上的情况,是否有加V,更加令人信服。最后再在网贷巴士、网贷预警网等渠道查看,是否有平台的负面消息。
 
       平台排名。在网贷之间或者网贷天眼,我首要选择的是排名100名以内的,对于这类大平台,短期薅羊毛一般都不会出现大问题。而排名在100名以外的,并不是不能薅,只是选择的标准会更加全面严格,譬如,会更看重背景、风控、标的等,而审查这些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更高,所以一般还是会选择排名在100名以内的。
 
       再回过头来看妙资金融,去年时,这家平台的羊毛是"投资5万,期限为7天,收益500元左右",折合年化收益率约50%。据反馈,今年初,该平台的羊毛年化收益率曾高达170%以上。
 

 
       如此高的收益率,平台成本何来?羊毛出在羊身上。太高收益的平台,不宜薅。
 
       再来看看,妙资金融关于“银行存管”的虚假宣传。抓住投资人对于“银行存管”这一硬性条件的看重,妙资金融在这一块上下功夫下得很准。早在2016年,妙资金融在官网宣传其从2016年6月与恒丰银行签订了银行存管协议,后来还宣称,银行存管的对接已经进入到了第三期,预计8月23日前完成,然而一直到现在出事了,银行存管都没有上线。
 
       据了解, P2P平台从签订银行存管协议到完成上线,时长一般在半年内(部分平台在一两个月即完成)。宣传很久迟迟未上线,其中有什么猫腻,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千万不能被收益率冲昏了头脑。
 
       想要薅一个好毛,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坏事与难事。最近我就正在薅一个好毛,那就顺道提一提吧。网投网,这家平台一直以来都没有过毛,即使是现在,也并没有在羊毛圈见到过。听闻这家平台很抠,并没有花什么钱在放羊毛。知道这家平台,是因为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关系有点远,但却让我发现这毛不多但却值得薅。当然,别人介绍的,就算再亲,也要过一过自己的审核一关,不能放松警惕。
 
       从网贷之家与网贷天眼中了解到,网投网口碑不错,在之家有4.3分(最高5分),在天眼好评高达97%。之前一直都是第三方资金托管,后来就上了江西银行存管。风投系,获得过天使轮与Pre-A轮融资,去年获得的融资,在当今网贷大背景环境不太顺畅之际还可以获得资本青睐实属不易。百度加V,虽然看不出花了什么钱用于宣传,但是也重注百度的维护,给投资人更多机会了解,网上几乎没有什么负面消息。3年老平台,收益率还不错,正常年化收益率不低于13%,而薅羊毛的话,年化可达18%-35%。根据我多年的对平台收益率的了解,我给自己定下了3类可薅平台的收益率,第一类国资系平台可达15%,第二类较大平台可达20%,第三类中上平台可达24%,新平台就不说了,收益太高,风险太大,只能观望。很明显,网投网属于第三类平台,在我薅羊毛的标准之内,我肯定不会放过这么一笔好收益。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薅羊毛是一个中性词。好的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人,会拿出一定的成本来放羊毛,也就是不能认为,放羊毛的平台就一定是不良平台。而作为我们这些羊毛党,如果一味地只薅高收益,肯定会有反被平台薅的那一天。薅羊毛就像走钢线,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摔个半死,所以必须谨慎再谨慎。一旦你将薅羊毛当做像选择平台投资一样来薅羊毛,就会在安全之下获得更好的收益。

  4月18日,麦子金服在沪举行了B轮融资发布会,会上,麦子金服董事长黄大容公布,旗下名校贷将在技术系统调整完成后,7月1日起暂停新增校园贷网贷业务,转向校园公益事业。

  当日,名校贷在其总公司官网麦子金服发布了《名校贷史上最重要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首先,《公告》对名校贷运营至今的状况进行了说明,并感谢许多用户与“名校贷”的共成长,许多用户都在通过“名校贷”这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将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的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真正绽放了“总有精彩去体验”的青春。然而,当下校园网贷行业发展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了一些错误使用校园网贷的现象,给这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公告》显示,2016年9月,“名校贷”进行了品牌升级,正式推出了针对已经工作的高学历群体的“名校贷白领版”,用真正的普惠金融实践着满足年轻人金融信息服务的需求。目前,“名校贷白领版”发展势头良好,已进入运营成熟阶段,“名校贷”暂停校园业务时机已经成熟。随着近期银监会对于校园网贷的监管政策出台,校园网贷市场正在逐步有序地整改,麦子金服决定,“名校贷”将于2017年7月1日暂停新增校园网贷业务,转向校园公益事业,将多方位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公益性的服务。

  日前,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再次加大对校园贷的监管力度。伴随监管趋紧,多家主攻校园贷的平台陆续宣布转型或退出。退出校园贷市场后的平台,纷纷转型其他业务。去年4月,分期乐宣布其分期消费服务向白领人群开放;8月,优分期成立和创金服集团,进军非校园消费金融业务;9月,趣分期宣布暂停校园分期市场地推;9月,名校贷也宣布进军白领市场。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底,全国共有74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主要为消费分期平台和P2P网贷平台,比2015年的顶峰时期减少47家,其中仅2016年就有45家平台主动退出市场。

  名校贷此次正式宣布退出校园市场,是顺应形势和监管的明智举措,转型白领市场,可能是名校贷未来的发力主阵地。

     近几年,“校园贷”作为互联网新生事物,颇受大学生的欢迎。与此同时,大学生在积极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时,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了借款风险意识低的问题。社会上关于校园贷的负面报道也屡见报端,像大学生“肉偿”、“以贷还贷”等,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适值两会,多位代表委员们再度就此展开热议。不少委员们表示,校园贷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从而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同时也点燃了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激情和梦想,对很多并无资金积累和外力支持的年轻人来说,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创业的梦想,不失为最好的一种选择。委员们在对校园贷积极的一面表示肯定的同时,也说到校园贷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具有其金融工具的特殊属性,存在一定的风险。大学生涉世未深,风险意识相对薄弱,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对此,委员们提出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让校园贷市场走向更加良性的发展轨道,真正让校园贷发挥其金融工具的作用,造福广大大学生。如果一味使用“一刀切”的监管,可能适得其反。

    名校贷,麦子金服旗下服务于高学历年轻人群体的借贷信息中介平台,自2016年以来,相继推出了《名校贷大讲堂》系列栏目,《借前四问》以及嵌入APP的用于用户进行自测的《借前风险测试题》等等,为用户详细解答了从校园贷的本质到借款流程,以及借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等问题,同时对已经发生的诈骗案件进行剖析,提醒用户预防风险,谨防诈骗。系列内容推出以来,受到了用户以及网友的广泛热议,阅读量突破百万。一系列风险教育内容的推出,使得更多用户逐步建立了风险意识,有效降低了负面事件的发生。名校贷CEO曾庆辉也一直强调到,名校贷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始终未变的初心即是引导金融服务于年轻人的各种实践,特别是微型创业实践。坚持通过借款的形式鼓励大学生去体验学习以外的生活,去追求梦想,而不是在生活上“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等,甚至陷入赌博等陷阱中,从而出现人财两失的悲剧。

    “校园贷”是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助创业一臂之力,用不好则会负债累累。大学生在申请借款时,勿因一时诱惑、攀比、过度消费而成为校园贷的受害者,甚至是”帮凶“、”嫌疑人“。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强借款风险意识,以便自己更好地使用校园贷这一金融工具,用好每一笔钱,这样才会“贷”出精彩、“创”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