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理财
- 发布于 2017年1月13日
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到底划算不划算?有关“养老保险多缴长缴未必划算”的观点在网上引发热议。在大家的印象里,自己已经缴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没必要再缴下去。事实果真如此?小编综合各方观点发现,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疑虑 未必能活到领完养老金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金需要缴满15年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才可以领取,如果退休时没有缴满15年可以继续缴存,直到满足年限,退休后每个月领一次养老金。
根据养老金的计算方法,退休后能领多少钱与四个因素相关:所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个人工作历年来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和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由此看来,缴得越多时间越长,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就会越多。但需要注意的前提是,领取人员必须得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良好,起码要在退休后的139个月的个人账户领取期限内一直健在,才能把本来就属于自己个人积累的养老金领取完。
这也正是近期“多缴长缴未必划算”的观点起因。不少网友认为,已经缴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且“最终可能不能领完自己缴纳的所有金额”,因此缴满15年就可以停止缴费。
缴多长时间才划算不能一概而论。“打个比方,如果你是正常工作的职工,身体状况良好,那么退休后不仅可以享受个人缴纳的部分,还能享受单位缴纳的部分,后者要远高于前者,少缴养老金可能会有损失。”
如果从事的是社会基层工作,比如清洁工、服务员等,个人工资水平要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那么就会从养老金制度中获益——工作中缴纳很少的养老金,在退休后反而能获取较高的养老金。从这方面来看,养老金制度也有一点“劫富济贫”的意思。

寿命问题会使“多缴多得”的说法存变数
相反,如果是高知识分子、从事技术性工作、个人工资水平远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可能会比较“吃亏”。
寿命问题确实会使“多缴多得”的说法存在变数。现行政策下,养老金领取人去世后,统筹账户中单位缴纳部分划归公共财政,所以很多人觉得与其最后“充公”,还不如少缴一点,反正有财政兜底,拿最低档养老金也无所谓,至少没“损失”。

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到底划算不划算?
有媒体报道称,个人可以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补缴的政策是:一次性补缴近9万元,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可以每个月领1100元左右的养老金。随着时间推移,每个月的养老金还会增长。
这种一次性补缴划不划算?综合各方数据比较发现,68岁左右的时候,可以把养老金赚回来。
如果一次性把这9万交给政府,每月领养老金,每年的养老金预计有5%的涨幅(根据历史规律)。也就是说,大约第8年的时候,投资收益+本金与领取到的养老金大约持平,也就是说个人到68岁左右的时候,可以把养老金赚回来。
综上所述,如果参加这次养老金补办好处是:
1.考虑到现在的平均寿命等,10年内把养老金赚回来还是没问题的。之后领到的都是赚到的。
2.每个月有1000多块钱的“工资”可领,生活水平可以保障,心理上也更有安全感。而且每年1万多的养老金,比投资收益每年4500元多很多,生活水平可以更高。
当然,坏处主要是:
1.万一生病,尤其是大病,需要大笔资金的时候比较麻烦。投资的话,至少本金9万是可以备用的。
2.如果有不测,虽说会退回部分养老金中的个人部分,但只有很少的8%(约7200元)。

延伸阅读
医疗保险:报销的病种范围一定要了解
社会保险只负责我们的基本权益,整容减肥增高近视矫正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精神疾病,以上这些一般是不管的。此外,如果不幸出了交通事故,或被歹徒伤害,这些其实都不在医保范围内的!只有在公安机关证明确实找不到加害人的情况下,才可以由医保暂时核销!
养老保险:保障基本生活,未来只会涨不会减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核心。即有工作的人每个月从薪资中被扣掉一笔钱,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从社保系统领养老金,且养老金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就越高,将来拿到的养老金就越多!
工伤保险:工时的48小时保障
前段时间晚上曾爆出这样一则新闻,湖南一17岁民工,在东莞市石碍镇重度中暑死亡。由于其在发病后第49小时死亡,其家属未能得到赔偿。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根据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突发疾病死亡,或者是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