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21年6月25日
原标题:新一线城市二手房贷收紧: 没有停贷 但需要漫长等待
不仅仅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武汉、杭州、重庆、合肥等多座新一线城市也出现了房贷审核趋紧、贷款速度放缓的迹象,尤其反映在二手房上。
“受到规模管控的影响,我们目前二手房没有额度,如果想要申请的话,还不清楚需要多久可以审批下来,估计至少三四个月吧。”6月24日,武汉一位国有大行某支行房贷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不过他也指出,如果是新房情况则大不相同,大约一个多月就能批贷,具体情况视开发商而定。
一位总部在浙江的城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不能说二手房市场停贷,就是额度少放款慢,不仅杭州,整个浙江都是这样。”
重庆一位大行某支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总额度非常紧张,贷款在慢慢释放,之前手头6月初申请的单子到了月底也没有任何审批消息,“二手房放款要等3个月起步,新房稍微快一些”。
“没有停,但最近会很慢。”合肥一位大行某支行人士对记者关于二手房贷的询问称。
各地严控房贷集中度
控房贷总量是今年银行业的主基调之一。
“由于去年年底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文件出台,多数银行正在收紧房贷的口子,超红线的银行的房贷总盘子减小,即便不超红线的银行,监管也有常规的控制增量的窗口指导。”一位浙江银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去年年末,央行、银保监会联合下发通知,明确对中资大型银行、中资中型银行、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县域农合机构、村镇银行,共5档机构分类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包括部分大行在内,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标。
“集中度确实是一个大背景,至少目前因为贷款额度和贷款政策,会有类似的收紧内容,这是需要关注的地方,”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其实还是有机会改善的,贷款支持合理住房需求,这个方向没有变化。从实际过程看,贷款关键看银行的贷款自主性。如果后续压力小,尤其是既有的购房合同都办理了贷款,那么后续机会也还是有宽松的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已经来到年中,而银行业半年报需披露贷款投向,即将面临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要求下达之后的第一次“大考”。这或许也是6月各地银行房贷额度紧缩的另一个原因。
为了防止楼市过热,从中央到地方今年调控政策频出。
2月,深圳出台二手房指导价制度。
3-4月,为了抑制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各地银行业监管机构对新房、二手房房贷进行合规检查,并要求银行追回流入楼市的消费贷、经营贷资金。
而到了4月之后,多城房贷利率上涨。房贷利率上调从广州开始,逐渐扩散到重庆、成都、杭州、苏州、宁波等,至今全国已有至少60个城市上调了房贷利率,有的城市已经是“4连涨”、“5连涨”。6月2日,广州发文严禁小贷公司开展“赎楼、过桥”业务。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6月10日出席了第十三届陆家嘴(13.840,0.03, 0.22%)论坛并发表演讲,其明确谈到:“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
一二手房房贷审核分化
从数位银行人士的口中不难发现,一二手房房贷市场出现了分化,新房依旧是“心头好”,放款依旧积极,但银行近期似乎并不青睐二手房。
新房和二手房贷款总体“池子”变小的情况下,如若新房房贷受影响不大,那么留给二手房的空间会缩小很多。
“这和新房、二手房的获客方式有关。新房通过开发商或中介统一办理,相当于银行的批发业务,有些银行的新房贷款还结合开发贷一起做,银行比较喜欢这类业务。相比之下,二手房零星获客,成本高,风险要求高,周期长”,上述浙江银行业人士称,从银行的角度更热衷新房业务。
严跃进对记者表示,从贷款的“亲疏”程度看,银行对于一手房支持力度会大一点,因为一般都和开发商有比较持续的合作。而二手房方面很多时候借助于中介进行,如果关系不紧密,也会影响贷款。另外从风险角度看,二手房若是房龄太老,或者房子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等,那么贷款也往往比较困难。所以调控针对二手房也比较符合操作惯例。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6月72个重点城市中46个城市房贷放款周期延长,广州较上月延长14天至98天,目前佛山、东莞中山、惠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放款周期均在100天以上,二手房交易周期较长。
贝壳研究院报告指出,二季度房贷环境收紧力度加大,二手房市场保持高位回调。二季度以来多数城市房贷利率持续走高,银行出现二手房贷业务排队、放款周期延长的现象,特别是合肥、南京等城市部分银行5月起因贷款额度受限而缓慢办理二手房抵押贷款业务等。受此影响,二手房市场活跃度降低,重点城市成交量保持高位回调,房价涨幅收窄。
(作者:周炎炎,陈薪羽)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21年6月22日
原标题:LPR连续14个月“不动” 热点城市房贷利率持续上行 来源:经济参考报
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LPR。其中,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两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连续14个月保持不变。不过,尽管5年期以上LPR利率报价不变,但是机构监测数据显示,主流城市房贷利率继续上行的趋势不变。
根据6月21日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数据,6月贝壳研究院监测的72城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52%,二套利率为5.77%,分别较5月上浮5个、4个基点。从放款周期来看,6月72城房贷平均放款周期为50天,较上月再延长2天。
今年二季度以来,涉房贷款调控大幅度趋严,尤其近月来,多个热点城市连续上调贷款利率,以抑制过热的市场。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表示,二季度以来多数城市房贷利率持续走高,银行出现二手房贷业务排队、放款周期延长的现象,特别是合肥、南京等城市部分银行5月起因贷款额度受限而停止办理二手房抵押贷款业务等。受此影响,二手房市场活跃度降低,4月后重点城市成交量保持高位回调,房价涨幅收窄。
除利率上浮外,放款周期延长也成为常态。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6月72个重点城市中46个城市房贷放款周期延长,已超过六成。广州较上月延长14天至98天,佛山、东莞、中山、惠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放款周期也基本延至百天以上。
从目前来看,房贷利率上行趋势恐将持续。许小乐表示,受国际通胀预期等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效应或在下半年传导至消费端,加大国内通胀压力。在此背景下,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紧信用将保持,银行端房贷利率继续上行、放款周期延长,涉房贷款的非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的监管也持续收紧,预计二手房市场呈现量降价稳的走势。
从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70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来看,70个城市中,17个城市二手住房价格出现环比下调的现象。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5月各线城市二手房房价环比涨幅都有不同程度收窄,表明房价上涨动能有所减弱,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较快上涨向二三线城市扩散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若这一趋势得以延续,5年期LPR报价单独上调的可能性将会下降;否则,不排除年内通过单独小幅上调5年期LPR报价来抑制房地产泡沫风险的可能。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21年6月16日
原标题:五个城市出招禁止房企多“马甲”拿地
●本报记者 张军
东莞、无锡等5个城市日前相继发文,剑指房企多个“马甲”拿地。业内人士认为,该类政策目的在于规范行业和降温土拍市场。但有机构指出,当前楼市量价齐升的根本是土地而非房产,预计第二批集中土拍的供应量有望同比增长60%以上。
禁止多个“马甲”拍地
目前,已有南京、无锡、苏州、南昌、东莞5个城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限制房企多个“马甲”抢地。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等7部门6月10日发布《关于规范土地招拍挂竞买资格的通告》,从6月10日起,参与东莞市挂牌出让商住用地到达“终次报价”的竞买人必须通过相关竞买资格,包括竞拍企业实缴出资额大于0;上一年度参保人数大于0;连续报税1年以上,纳税额大于0。
同时提出,竞得入选人如果被认定不符合相关资格要求,取消其资格,一年内不得参与挂牌出让商住用地交易活动,并约谈其母公司。若被约谈母公司关联企业在其他宗地竞拍中有类似情形,该母公司和所有关联企业一年内不得参与东莞市挂牌出让商住用地交易活动。
南昌市6月8日出台的文件也提出,严格限制关联公司参加同一宗住宅用地竞买。“限房价、限地价”地块的竞买人应满足土地出让公告中明确的竞买要求,并在报名时书面承诺其关联公司不参加同一宗地竞买。而土地一次性报价结束后,将竞买人名单对外公布并接受监督,如有关联公司同时参加一宗地竞买情况被举报或投诉,经市场监管局查实后,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业内人士称,在拿地需要“摇号”的背景下,房企成立“马甲”公司的目的是提高竞拍成功率。但该行为会提升溢价率、抬高参拍门槛,从而加剧房企之间的分化。
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日前发文要求将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4项非税收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安信证券发布研报称,该政策对房企而言,拿地环节将更透明。征收方式上的改革将使得土地出让金的收缴更加规范,房企通过与地方政府协商争取土地款返还、延期缴纳土地款等将相对受限。
供地面积或增加
“两集中”政策出台之初,市场的普遍理解是对土拍溢价形成抑制从而降温土拍市场。但就第一批集中供地的情况来看,溢价率整体虽然下降,但幅度仍相对较小,房企参与意愿仍高。
国泰君安(16.790, -0.01, -0.06%)认为,当前市场较多地使用了金融政策来调控,但楼市的矛盾不是金融现象,而是经济现象,目前楼市的量价齐升是由于供需不匹配所导致的。
国泰君安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百城供地面积同比下降18%,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2%,但平均溢价率达到20%。目前,市场已经呈现出拿地面积<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的局面。
该机构预计,7月,第二批集中土拍的供应量有望同比增长60%以上,届时地价上涨有望得到抑制。从供应量上来看,按照2020年8.1亿平方米的供应量计算,今年需要有10%的增速才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扣除前5个月已经出让的2.5亿平方米,意味着6-12月还需要有6.5亿平方米的供应量,同比增速达到64%。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研究副总监陈文静则持有不同观点。她认为,首批集中供地热度较高城市后期不排除完善政策来控制市场热度的可能性,但优质地块的参拍热情或延续。
从机构披露的数据来看,整体供应量却有较大增量。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6月7日至6月13日,全国40个大中城市推地总面积环比增长212%。其中,长春、上海推出的面积量较大。二线城市土地的供应量明显增加,成交均价较前一周增幅近六成。
诸葛找房数据显示,重点监测城市5月供应地块1076宗,同比下降8.11%,环比增长5.8%;供应规划建筑面积9356.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63%,环比下降10.43%;推出楼面均价为4952.93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3.77%,环比下降21.78%。1076宗地块中住宅用地784宗,同比下降2.61%,环比增长7.25%。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