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郑州“保交楼”半月:有复工有等待,纾困救助需满足六条

  截至9月17日,河南省已有694个房地产停工烂尾项目逐步复工

  9月20日的郑州,天气已凉,但陈晋还是忍不住赶往位于郑州西南郊的啟福城,建筑工地上叮叮咣咣的声音,在很多人眼中都被认为是噪音,但让陈晋的脸上挂出了会心的微笑。

  “为这房子,我盼了快10年了。”陈晋一声长叹,当年的年轻小伙,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而他原本计划用于娶妻的婚房,却断断续续烂尾至今。

  啟福城,这个“烂尾”多年的楼盘,曾是陈晋的噩梦,现在,他终于看到了交房的希望。

  此前的9月2日,第一财经曾以《郑州“知名烂尾楼”迎来复工,当年无地无证就发售》为题,详细报道了啟福城的烂尾过程及其销售乱象。

  随后的9月6日,郑州市召开强力攻坚“保交楼”专项行动动员会,并同时下发名为《关于印发郑州市“大干30天,确保全市停工楼盘全面复工”保交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落款为“郑州市安置房建设和问题楼盘攻坚化解工作领导小组”。

  这意味着,从9月6日算起,郑州市需要在10月6日前,确保全市停工楼盘全面复工。如今,时间已经过去15天,郑州的保交楼行动进展如何?第一财经就此对郑州部分楼盘进行了实地探访。

  实探:复工、促销,观望和等待

  当记者到达啟福城的西大门(13.510, 0.22, 1.66%)时,门头上,“中国建筑(5.150, 0.04, 0.78%)第七工程局承建中原区啟福城续建项目”几个大字随风飘扬,两名工人急忙爬上梯子上去固定。其中一名工人告诉记者,自己是9月初进场的,目前,他们正在实施一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譬如整理施工材料运输通道、检查维修工地设施和供电等。

  位于郑州市西北角的裕华城,是郑州德宸祥苑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楼盘。9月20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到达裕华城施工现场时,几名工人正忙着固定脚手架,准备进行楼盘外墙的施工工作。

  今年9月17日,来自郑州市财政局的消息称,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与包括裕华城、永威西郡等在内的多个楼盘项目签约。

  “其实大部分楼盘都封顶了,剩下的主要是一些外墙施工了。”裕华城营销中心一名置业顾问告诉记者,这几天,裕华城被“纾困”的消息传出之后,已经开始陆续有一些意向购房者前来探盘了,虽然与往年的销售旺季相比,眼下的客流量只能算是“寥若星辰”,但已经足够让人欣慰了。

  同样位于郑州西郊的永威西郡,由于附近有郑州市植物园、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加持,一度销售良好,但伴随着其母公司永威集团资金链陷入紧张,永威西郡的销售与施工均受到影响。

  9月20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在永威西郡营销中心采访时注意到,偌大的营销中心,目光所及,几乎看不到前来探盘的意向购房者。

  “现在买最划算,(公司)有活动,除了清盘特惠88折,还能再减2万。”置业顾问刘江卖力地向记者推销说,为了尽快回笼现金流,对于不经常搞特价活动的永威西郡,这个价格已经很有“诚意”了,甚至已经接近项目的盈亏平衡线了,而且,伴随着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的落地,特价活动很可能会调整甚至取消,“(项目)不缺钱了,谁还会搞特价呢。”

  不过,他也承认,公司的资金链紧张,确实对项目的施工造成了一定影响。

  刘江说,正常情况下,诸如永威西郡这样的千户大盘,施工高峰期,工地上至少需要400名现场工人,但今年七八月份时,由于未能及时与建筑商结算费用,工地上只剩下三四十名工人。

  房地产形势不好,连建筑商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这位置业顾问告诉第一财经,之前,房地产行业约定俗成的费用结算规则是,楼盘建设的大部分建筑材料、工人工资都会先由建筑商垫付,待楼盘销售完毕,或项目建设完工,开发商才会逐步与建筑商结算费用,但眼下,此起彼伏的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潮,已经让建筑商都不敢再垫钱了。“现在,好多建筑商都要求,(开发商)至少得一个月结算一次,不结算,就停工,或者仅保留少数现场工人。”

  虽然永威西郡的建筑工地上,眼下仍很少看到现场工人,但刘江对未来仍充满乐观,“到10月份,我们申请的4个亿的纾困资金就到位了,到时候你再来看,肯定还是一派热火朝天。”

  一手纾困,一手整治

  纾困资金,正在成为郑州不少楼盘的救命稻草。来自郑州市安置房建设和问题楼盘攻坚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消息称,截至9月12日,郑州市共计有95个地产项目正在进行专项借款申报。

  面对“嗷嗷待哺”的近百家楼盘,可用于纾困的资金又从何而来?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其中之一,是发行纾困基金,根据今年8月初,《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设立运作方案》披露,郑州市将首期发行金额为100亿的房地产纾困基金,在运作方式上,纾困基金作为母基金,与市区两级国企、社会资本(包含但不限于央企、省级国企、施工企业、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等组建子基金作为实施主体。

  原则上纾困专项基金出资比例不高于30%,项目所在区国有投融资公司应参与子基金组建,各主体出资比例由各方协商确定。子基金自有资金原则上出资不高于40%,其余的应通过争取金融机构并购贷等方式筹集低成本资金。

  不过,想要最终申请到纾困基金,其实并不容易,一位参与申报的当地房企负责人表示,政府对参与申请纾困基金的项目,不仅要求高,项目的筛选也很严格。而且,参与申报纾困基金支持的项目,还需要符合其中六项条件:

  房地产项目地理位置优越、配套基础设施齐全、开发商信誉良好的项目;优先选择公开市场招拍挂取得的政府储备地项目;项目公司债权债务关系权属清晰,股权、资产不存在查封、冻结等情况,股东之间不存在内部纠纷,且项目公司名下仅有独立开发项目;项目剩余货值充足,资产超过负债,剩余可售货值足以覆盖前期负债及投入资金本息的项目;优先选择可适用并购贷条件的项目,如已取得四证、投资强度已达到总投资(不含土地款)的25%等;项目不存在规划开发受限及其他潜在风险情况。

  此外,郑州市还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总金额为3000亿元的贷款协议,并表示,其中1600亿元将被用于棚改贷款,将通过收购现有安置房、房票等机制来缓解开发商流动性。

  一方面,是帮助开发商“输血”,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加大的整治力度。伴随着“大干30天”的日期逐渐临近,郑州市明显加大了对停工楼盘尽快复工的整治力度,包括全市法院系统、公安系统、银行系统以及各辖区办事处的资源,均被调动起来,用以清除阻碍“保交楼”工作的“拦路虎”、“绊脚石”。

  其中,部分因抽逃资金涉嫌违法犯罪的相关人员,甚至被依法严厉打击追讨,目前,多达69起涉问题楼盘刑事案件已被当地公安机关侦办。

  而伴随着郑州打响“保交楼”。其所在的整个河南省,不少开发商也被因此威慑。来自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消息称,截至9月17日,河南省已有694个房地产停工烂尾项目逐步复工,其中50个曾经停工,烂尾的项目,已被竣工交付。

 

  (文中陈晋、刘江为化名)

  近日,济南一国企拟收购3000套存量商品房一事引发热议。

  9月7日,据《济南时报》报道,济南市国资委官网于9月5日发布《收购存量房源助力租赁市场——集团公开采购社会优质存量房作为租赁储备房源》。从同时发布的3份招标公告来看,济南城市发展集团所属济南城市发展集团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将在全市收购3000套商品房,用于租赁储备住房,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

  从公开信息看,济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12日批准成立,注册资金50亿元,为济南市市属一级国有独资的功能性企业。

  不过,上述提及的《收购存量房源助力租赁市场——集团公开采购社会优质存量房作为租赁储备房源》一文当前已不在济南市国资委官网显示。

  据“红星新闻”9月9日报道,目前招标仍在继续,将分批开标,以具体的通知为准。

  济南国企收购存量房源用于租赁市场只是地方盘活存量房的一个缩影。除了收购存量房用于租赁住房,今年来,多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盘活存量住房,包括鼓励房企收购滞销房用作保障安置房、推出房票安置措施等。

  多地盘活存量房用于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

  除了上述提及的济南,浙江湖州也推出过类似的政策。今年8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持续促进我市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到,鼓励收购滞销房。对困难房地产企业的滞销房,鼓励国有企业收购,作为保障安置用房等。

  9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发布的《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显示,根据磁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需求,可购置存量商品房用作异地安置住房,或者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积极盘活存量市场房源。房地产去化周期偏长的项目可申请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避免重复建设。

  30城探索实施“房票”政策

  另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至少30城探索实施“房票”政策,以期拉动市场需求加快推进房地产行业复苏。

  这里所说的“房票”安置,通常是指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对现有住宅房屋征收货币补偿方式的一种补充。房票是被征收人房屋安置补偿权益货币量化后,征收人出具给被征收人购置房屋的结算凭证。也就是说,房票安置并非直接领取安置款,而是拿着房票买房,并抵扣房款。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至少包括河南郑州、江苏宜兴、河南开封、江苏南京、浙江温州、江苏张家港、浙江龙港、浙江海宁、浙江金华、湖北鄂州、浙江丽水、浙江宁波、浙江温岭、河南许昌、福建邵武、江苏江阴、安徽界首、江苏常熟、河南信阳、四川宜宾、安徽潜山、江苏仪征、浙江瑞安、浙江衢州、贵州贵阳、湖北麻城、浙江永康、安徽蚌埠、河南驻马店、江苏泰州等30城探索实施相关“房票”安置政策。

  以江苏泰州为例,9月10日,“泰州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显示,江苏省泰州市住建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持续推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称,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在动能,采取试行房屋征收补偿“房票”安置方式、优化土地供应节奏和出让条件、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等举措。

  河南驻马店于8月30日发布《关于印发驻马店市中心城区房屋征收补偿房票安置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意见》指出,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项目和集体所有土地补偿安置项目区域内被征收群众实行房票安置。被征收群众可使用房票跨区购买纳入“房源超市”的房源。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指出,多地政府通过收购、转化保障房,发房票等举动对于盘活市场和加速楼市去化具有一定积极意义,除此之外,还能促进其他市场层面的良性发展。首先,收购、转化保障房既在一定程度上盘活存量房、缓解库存压力,又吻合了租赁住房市场多渠道供给和多渠道筹集房源的导向,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应工作起到很大程度的助力作用;另外,以房票的形式进行安置,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完成对拆迁户群体的妥善安置,保证居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对于提振市场信心、加速去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9月7日,据大河报报道,郑州市于近日印发了《郑州市“大干30天,确保全市停工楼盘全面复工”保交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10月6日前,实现郑州全市所有停工问题楼盘项目全面持续实质性复工,并提出五方面具体实施方案。

  另外,通知还提出,各开发区、区县(市)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带头,亲自分包1-2个重大停工问题楼盘项目。同时,严禁出现弄虚作假、进行表演式复工或者阶段式象征性复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业内人士认为,郑州方案是全国首个系统的、务实的复工文件,值得行业和各城市的关注。复工和交楼取决于主体责任能否落实,此次郑州方案在各方主体责任落实方面非常到位。此类文件进一步说明,复工工作必须踏实推进,是当前稳楼市稳预期稳秩序的重要保障。

  郑州开展保交楼专项行动

  9月7日,据大河报报道,郑州市于近日印发了《郑州市“大干30天,确保全市停工楼盘全面复工”保交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要求,10月6日前,实现郑州全市所有停工问题楼盘项目全面持续实质性复工。

  具体实施方案包括:

  一、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出险房地产企业要切实承担自救主体责任,千方百计承担或配合“保交楼”任务,通过处置未开发土地、在建项目和资产、公司股权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资金回笼进度,降低杠杆率,归还挪用资金,回归主业。

  二、政府全力纾困。要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使用安全,凡使用专项借款的房地产企业须将有效资产抵押给辖区平台公司;各开发区、区县(市)要会同相关单位,积极争取商业银行资金,做好专项借款配套融资、纾困资金配套融资以及购买公寓作为人才房的配套融资;各开发区、区县(市)要用好“4+1”模式,并积极动员停エ问题楼盘项目或开发企业梳理提供更多优质资产,与纾困基金和并购贷银行做好对接。

  三、做好破产重整。各开发区、区县(市)要本着应破尽破的原则,成立破产清算协调专班,引进破产重整投资人,鼓励开发企业尽快向法院申请破产,确保尽快完成资不抵债的楼盘项目处置;市区两级法院要加大破产重整案件办理进度,利用府院联动机制,积极配合属地政府,采取短、平、快等办法快速处置。

  四、严肃追究责任。各开发区、区县(市)要组织审计、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对停工逾期问题楼盘原有预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制订处置方案。同时,审计、税务等部门要积极将问题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进行打击处理。对突出犯罪行为,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按照整体风险处置需要和步骤安排,坚决打击查处。

  五、确保全面复工。对有实力可以自主复工的企业,要督促其尽快全面复工;对资产大于负债、资金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各开发区、区县(市)要迅速行动,通过纾困基金、并购贷等形式,由政府平台公司果断接手,采取“新老划断”的办法,先复工,再清算;对资产小于负债的企业,各开发区、区县(市)平台公司可采取代建方式,立即复工,并由审计部门介入对其资产、负债,特别是资金抽逃情况、资金监管情况、未列入监管资金情况等进行全面审计,相关线索要及时移交至公安部门。

  此外,通知还提出,领导分包,主官兜底。各开发区、区县(市)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带头,亲自分包1-2个重大停工问题楼盘项目;对于其他较为复杂的停エ楼盘,明确分包领导后,属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履行兜底责任。对10月6日前未完成所有停工楼盘项目全面持续实质性复工任务的项目分包领导及辖区主要领导,要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

  通知还要求,严禁出现弄虚作假、进行表演式复工或者阶段式象征性复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分类处理 压实各方主体责任

  对于郑州的保交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这是全国首个系统的、务实的复工文件,值得行业和各城市的关注。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进一步指出,郑州方案采取了分类处理的原则:

  一是对专项借款的项目,必须要重视资金的平衡、回流、安全性,因此由地方城投平台对接,项目抵押转到平台公司,确保专项借款安全。

  二是对于资产大于负债,暂时困难的项目,各区、开发区推动下,由政府平台接收,对接纾困基金、并购贷款介入,以“新老划断”的方式,盘活资产来解决。

  三是对于资产小于负债的项目,先由代建公司启动复工、完成保交楼,然后审计部门介入,追查抽逃的资金,覆盖代建公司的投入。

  四是对资不抵债的项目,鼓励破产,意味着政府不会兜底,要严厉追究责任,杜绝开发商、银行、监管部门躺平、等待救援。

  五是各区、开发区在专项借款的“引子资金”扶持下,多方筹措资金,包括纾困资金、银行资金、追讨资金等,落实本地项目复工和交楼。

  “郑州方案中,对于各方的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在市和区以及各级政府领导之间的分解非常细致。”李宇嘉说,首先是压实房地产企业的责任,归还挪用的资金,处置资产或股权,多渠道筹集资金;其次明确了严肃追责的责任,审计、财政、住建等部门要对原预售资金使用进行审计,能追回的追回,不能追回的,开发商、预售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各负各的责任,并移送公安机关,彰显保交楼不是救市,而是保民生的同时,肃清房地产市场的乱象。

  李宇嘉认为,复工和交楼取决于主体责任能否落实,之前之所以存在假复工,保交楼迟迟得不到进展,主要还在于主体责任未落实、未细化,导致各方观望,期待政府救市,谁也不想承担责任或损失。郑州这次主体责任落实的非常到位。

  严跃进也表示,郑州方案明确了责任制度,尤其是把责任分解到了区一级的领导手上,也要求在最近一个月内真抓实干。同时,严打表演式复工,这也说明当前复工不是形象工程,而是要从保护购房者权益角度出发积极落实工作。

 

  “此次郑州方案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学习,郑州模式为后续其他一些地方制定文件提供了非常好的版本。此类文件进一步说明,复工工作必须踏实推进,是当前稳楼市稳预期稳秩序的重要保障。”严跃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