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家居
- 发布于 2021年6月25日
原标题:拉林铁路今日开通运营,复兴号首次开进西藏
新京报快讯(记者 裴剑飞)从今日(6月25日)起,拉萨至林芝铁路(以下简称拉林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同步投入运营。这是复兴号首次开进西藏,今后拉萨至山南、林芝最快1时10分、3时29分可达。
值得一提的是,拉林铁路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
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就此结束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拉林铁路起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经山南市贡嘎县、扎囊县、乃东区、桑日县、加查县和林芝市朗县、米林县,到达林芝市区,全长435.48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国家I级单线电气化铁路,初期开通运营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有贡嘎、扎囊、山南、桑日、加查、朗县、米林、岗嘎、林芝9个车站。
拉林铁路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东南谷地,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500米,施工难度极大。2015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建成了47座隧道、121座桥梁,其中有国内最大埋深的巴玉隧道,高地温的桑珠岭隧道,以及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
拉林铁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弥补了既有交通方式易受高原气候影响的短板,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了交通运输的稳定性和通达性,还历史性地实现复兴号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拉林铁路连接既有的拉日和青藏铁路,还是在建的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滇藏铁路的共线地段。
列车专为高原设计,可在电力和内燃动力间自由切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拉林铁路上采用的复兴号列车也极具特色,是专门为高原地区设计的新车型。
国铁集团牵头组织国内机车车辆科研和装备制造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成功研制了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该动车组编组为12辆,设一等、二等和商务车厢,定员755人。
记者了解到,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采用整列一体化设计,两端分别编挂电力动力车和内燃动力车,功率均达最大,分别为7200千瓦和2×3200千瓦,中间编挂拖车,可在运行中不停车完成内电模式切换。
也就是说,可以在电力动力和内燃动力间自由切换,实现电气化区段采用内燃应急牵引自救援及应急列车供电,避免了在复杂天气时由于断电而导致的列车在中途“抛锚”。
焦点一
拉林铁路如何应对高原地区的复杂气候?
据了解,为适应拉林铁路高原运营的环境条件,铁路部门强化了沿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立了监测报警体系,完善落实了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全面提升了应对各种复杂灾害性气候、安全运行的能力。
开通运营前,国铁集团组织相关单位,严格各项规定和标准,对拉林铁路各专业设备进行了检测验收和安全评估,对轨道状态、弓网性能、列车控制、通讯信号系统等进行了综合优化,满足了铁路安全、稳定运营要求。
根据运行安排,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安排开行拉萨至林芝D字头列车3对,其中2对在客流高峰时期开行;日喀则至林芝D字头列车1对;拉萨至林芝普速直达特快列车1对。
焦点二
开上高原的复兴号列车如何适应高海拔?
据了解,该列车装配的柴油机为世界范围内运用海拔最高、功率最大的高原机组,可满足海拔跨度5100米以内的运用需求;通过采用增压器进气压力可调技术以及冷却强化、保温、控制安保优化等措施,提升了柴油机在高原低压、低温等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设计人员开创性地采用柴油机健康诊断技术,增强柴油机运行参数可视化监控能力,实现健康状态在线显示。
针对高原运用环境及客运舒适性,这款复兴号列车提升了部件绝缘、密封、抗紫外线等性能;创新采用独立悬浮式司机室结构,可有效减小振动,提高驾乘舒适度。
焦点三
如何解决高海拔地区供氧问题?
曾经坐火车进藏的旅客肯定会知道,为了确保旅客的旅行安全,上高原前需要换乘高原列车,也就是具备供养功能的特殊列车。车厢内除了有弥散式供氧设备,还提供有紧急供氧口,以备不时之需。
为适应高海拔地区,新投入使用的复兴号内燃动力车上设置了“弥散式+分布式”双模制氧系统,制氧机组与空调机组互联互控;在正常运行时通过弥散式模式,持续提供浓度适宜的氧气,紧急情况时采用分布式模式,提供高浓度紧急供氧。
据了解,这也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整列动车组的弥散式供氧。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 详细资料
- 分类:家居
- 发布于 2021年6月24日
原标题: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影响个人收入几何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密集上调。江西、黑龙江、新疆、陕西、天津、西藏、北京等地近日陆续宣布上调的消息。此外,广东等省份也正在酝酿政策出台。这一政策将使哪些人受益?对企业有何影响?
最高每月涨200元,还有一波在路上
因为最近当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江西赣州澳丽尔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保洁员夏先梅每个月的底薪涨了140元。加上绩效、加班费,4月份共计涨了近500元,工资到手2929元。
夏先梅告诉记者,虽然钱并不算多,但毕竟在涨,很开心。
“最低工资标准,主要用于确保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能够满足劳动者个人及家庭基本生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物价水平合理调整这个标准,对于加强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缓解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处长林祖平说。
今年二季度以来,多地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江西、黑龙江、新疆、陕西第一档最低工资分别上调至每月1850元、1860元、1900元、1950元。
还有一波调整在路上。7月1日起,天津、西藏最低工资标准将上调至每月2180元、1850元。8月1日起,北京市将调至每月2320元的新标准。
总体看,各地涨幅在每月80元至200元不等。此外,安徽、吉林、广东也明确表示今年将上调。
为什么近期多地密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各地调整最低工资,既有经济复苏的支撑,也遵循了相关政策要求,更是提高低收入劳动者工资的现实需要。”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说。
按照《最低工资规定》,除月最低工资标准外,还设有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前者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后者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2015年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通知,要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情况,全国约20个省份2021年前最后一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在2017年或2018年。2020年,多地宣布因疫情影响、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暂缓了调整。
一系列托底保障随最低工资提高
受益群体不止低收入劳动者
多位专家表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将直接拉动各用人单位最低岗位的工资水平,使得工资等于或者略高于最低工资的劳动者,收入能有所提高。但政策调整实际受益的不止低收入劳动者。
“虽然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基本工资都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但企业在计算员工加班费、社保缴纳基数等方面,会参照最低工资标准予以提高。”广州海鸥住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巍认为,因此许多员工都会受惠,特别是一线工人,待遇和养老等社保保障水平都会提高。
“最低工资标准在我国薪酬体系中主要发挥托底作用。通常企业分档发放工资,最低档工资提高后,会对有些企业的其他档工资起到一定撬动作用。当然这不是说每家企业、每个岗位都会涨工资。”苏海南表示,最低工资标准同时还是其他一系列托底保障和待遇的基准线,能对它们发挥“带动效应”。
今年6月,北京在发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同期,宣布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工伤人员伤残津贴也相应上调。
据记者了解,我国大部分地区规定,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最低工资标准的90%,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此外,单位停工停业等情况下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等参照最低工资确定,因此都将随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而有所提高。
天津的李女士最近就赶上了这一红利。45岁的她在一家国有企业服务中心工作,包吃住月收入4100元。因最近查出疾病,7月份马上做手术,她一度担心治病和术后恢复期间没有收入来源。
公司负责人告诉她,根据相关规定,7月1日起天津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为2180元/月,所以将给李女士治疗期间每月发放1800元,确保最基本的生活有保障。
此外,还有不少“无底薪+高提成”来获得收入的劳动者,他们全年收入可能不低,但个别月份收入可能很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提高他们在业绩困难时期的薪酬保障。
对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作为一家拥有约5000名员工企业的负责人,陈巍坦言,一般来说,企业每年的人工成本会自然上涨5%至10%。只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合理,企业还是可以消化和承受的。
一家中型出口企业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近期当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但员工待遇好了,积极性也会提高,企业招揽人才也更容易。”
此外,一些企业家也表示,人工成本上升是大势所趋,将倒逼企业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
“看到企业工资支出增长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家减税降费等积极为企业减负的措施。”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谌新民认为,随着经济回暖,部分行业、企业因为快速恢复生产出现结构性用工短缺。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有助于改善劳动力供求,也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不过,到底何时涨、涨多少,如何找到平衡点、实现最优配置,取决于科学研判。
“这几年各地总体是按照稳慎原则,使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平稳适度。”苏海南说,当前确实还有部分企业没有完全从疫情冲击中恢复,各地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和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调整幅度。
用工大省广东,今年4月已初步形成最低工资标准评估报告。记者从广东省人社厅获悉,目前该部门正在根据评估情况开展调整测算研究。调整方案按程序由省政府审定后,将向社会发布。
“除了不断健全完善最低工资评估与调整机制,更重要的是让企业减少对最低工资制度的依赖,从被动执行到主动作为。”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广东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形成适应企业发展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
- 详细资料
- 分类:家居
- 发布于 2021年6月22日
大山楂丸为开胃消食中成药,主治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方中3药均为消食药,山楂善消油腻、肉食积滞,为主药;麦芽善消米面食积;六神曲行气消食,善消谷食积滞。三药相配,共奏开胃消食之功。
《本草纲目》记载,山楂生食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者不宜。总结起来,有五类人不宜食大山楂丸。
气虚之人不宜食。大山楂丸由3味消食药组成,消食药都有耗气之弊,有积消积,无积则消人元气,故气虚之人尽量少服。
脾虚之人不宜食。元代名医朱丹溪认为,山楂能克化饮食,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饮食者,多服反克伐脾胃之气,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怀孕之人不宜食。山楂能引起子宫收缩,孕妇大量食用容易导致流产,尤其是有自然流产史或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更要忌食山楂。此外,六神曲辛温燥烈损胎,麦芽可催生而致滑胎,故大山楂丸孕妇禁服。
糖尿病人不宜食。大山楂丸是将三药粉碎后,加蔗糖和蜂蜜制成的大蜜丸,蔗糖含量高,糖尿病人不宜服。
胃溃疡患者不宜食。大山楂丸不能养胃,方中山楂是主药,属于酸性物质,摄入过多时,胃中酸度会大幅增加,加重溃疡。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