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

  为企业减负七百亿元

  本报北京4月20日讯 记者李佳霖 郭静原报道:在20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贺锐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精准施策发力,通过社保费减免和加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为企业减负约700亿元,助力企业稳岗位保就业。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北京近日又出台9条新措施精准帮扶企业。其中,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50%上年度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对中小微企业实现100%返还;并对生产经营暂时困难且恢复有望的中小微企业,按每人9906元的标准执行返还政策。此外,加大培训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培养和储备一批业务骨干,更好地参与未来的市场竞争,对科技创新、城市运行保障、生活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发挥培训稳定职工就业的作用,给予参训职工每人最高4540元的培训补贴和生活补贴。

  贺锐表示,相关部门还将从保重点企业复工、保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保重点群体就业、保劳动关系稳定等方面,打出政策和服务“组合拳”。建立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搭建急聘在线平台,与河北、河南、山东等14个劳务输出省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实现疫情防控和稳定农民工就业“两不误”。全新打造“公共就业服务不打烊”线上模式,精准匹配岗位信息。同时,免费为民生保障类企业和有闲置人员的企业搭建互助通道,为重点企业输送共享用工。并将“长期雇佣+短期灵活用工”组合模式纳入申请资金补助范围,对为重点企业推荐成功上岗达到一定人数的经营性机构,最高给予9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为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北京率先落地实施“免、减、缓”阶段性政策,稳定就业存量。目前已完成2月份的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共为全市企业减免社保费109亿元,其中为中小微企业减负92亿元。

(原标题: 钟南山:新冠肺炎还没有特效药,疫苗不会很快上市)

钟南山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现在国内外情况悬殊,中国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这意味着人传人的几率非常高,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现在就提出不戴为时过早。不过,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倒不见得必须戴。

核心提示:春天吃什么食物?春补补哪些食物比较好?很多人觉得春天不用补,其实不然,每个季节都有最适合的食物,以下八种食物春补最适合。

春季杀菌吃

大蒜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据最新研究发现,大蒜还具有一定的补脑作用,富含维生素B1能抵制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提示:不可空腹生食;肝、肾、膀胱有疾者在治疗期间应免食;心脏病和习惯性便秘者应注意少食;不可与蜂蜜同食。

春季吃补维C

葱的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10倍,比柑橘高2倍。葱还含有葱蒜辣素,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提示:用葱白500克,大蒜250克,切碎加水2000毫升煎煮,日服3次,每次一茶杯,可预防流感;若是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的人可将大葱头4个捣烂,调入红糖200克,连服数日有效。

健脾益气吃山药

山药尤宜于春季食用,它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能补肾益精,可增强人体抵抗力。

提示:将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可健脾补肺,滋肾益精,强身健体,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红煮,则滋补效果更好。

体弱者吃点大枣

大枣性味甘平,尤宜于春季食用。

提示:对于身体较虚弱、胃口不好的人,平时可多吃点枣米饭:即以大米为主,配上点红枣,色泽鲜艳,爽口润甜。

韭菜最利阳气生发

韭菜富含蛋白质、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钙、磷以及挥发油等。另外,韭菜还含有抗生物质,具有调味、杀菌的功效。

提示:俗话说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

头晕头痛者吃点荠菜

荠菜味甘淡、性微寒,能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清热利尿。

提示: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每日用鲜荠菜60克,加水适量,煮开锅后,打蛋3个、吃鸡蛋喝汤,能改善头晕头痛的症状。

高血压及便秘者吃菠菜

菠菜的胡萝卜素含量可与胡萝卜媲美,一个人如每天吃50克菠菜,其维生素A就可满足人体正常需要;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红高一倍多。

提示:高血压、便秘、头痛、面红者,可用鲜菠菜洗净放入开水中烫上三五分钟,取出切碎,用少许香油、盐等伴食,一日两次当菜食用很有疗效。

菠菜含有草酸,与体内其他食物中含的钙质结合,形成一种难溶解的草酸钙,这就不利于人体对钙质正常吸收。所以不宜过量。

春季补铁吃莴笋

莴笋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以铁的含量较丰富。

提示:莴笋叶的营养成分高于莴笋,其中胡萝卜素高100多倍,维生素C高15倍,因此,不宜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