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你的住房公积金或将迎来调整。

  一般来说,住房公积金是以上一年的7月1日至当年的6月30日为一个年度单位进行调整。不少单位会在每年办理完6月份汇缴业务后,根据员工上一自然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员工调整其公积金缴纳基数。

  今年你的住房公积金将如何变动?快跟小编一起来看~~

  住房公积金近期或将调整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随着职工平均工资的变动,公积金也将迎来调整。一般来说,住房公积金是以上一年的7月1日至当年的6月30日为一个年度单位进行调整。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规定,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具体标准按照各地有关规定执行。

  由此可见,能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应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以内的实际缴存额度,且基数不能超过当地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你的公积金将如何变动?

  以北京为例,职工平均工资变化,个人及单位缴纳的公积金都会变化,而公积金账户中的钱全部归个人所有。

  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职工本人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各12%。北京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上限为北京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而下限为北京公布的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

  2016年度北京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92477元,月平均工资为7706元。以往年惯例测算,自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北京市2017年度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上限为:7706×300%=23118元,下限为:2017年度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尚未公布,2016年为1890元)。

  2017年度职工本人和单位住房公积金存缴额上限约为23118×12%×2=5548.32,比去年多446.4元。

 

  但届时以公积金管理部门最后确定的数据为准

 “在校园贷平台借款不用还,还可以挣钱”2016年以来,像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发财之路在全国多所高校盛传。当这些学校的学生陆续收到催款公司的短信时,他们才发现自己卷入了校园贷诈骗案中。四川省近日就破获了这样一起案件,案件涉及全国20多所高校,210余名高校学生,涉案金额400余万元,涉嫌诈骗的小邵是个年仅22岁的在校大学生。


(一身名牌的小邵已被四川警方抓获)

 

    在其他同学眼中,小邵是个“富二代”,过着奢靡的日子:居住月租金6万元的海南高档别墅,开着高端的豪车,租下每次5万元的游艇出海,每月仅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就能开销过万…… “有钱人”小邵在朋友圈把“炫富”做得十分高调。而他惊人的虚荣心,也在被警方抓捕之后昭示于人。据了解,小邵家庭还算富裕,每月的生活费在同学中也算是比较高的。但是小邵并不满足,为了能够过上更富足的生活,他想到通过网络平台贷款“捞金”。小邵找到好朋友小张,让他帮忙借款,承诺借款成功之后,自己会负责偿还贷款本息,小张还能获得10%-20%的佣金。在利益的驱使下,小张先后给介绍了不少同学帮小邵贷款。为了打消同学们的疑虑,小邵甚至铤而走险,私刻公章,伪造合同来证明自己与该平台有合作,所借款项是通过特殊渠道归还的,不会产生借款信用记录。信以为真的同学们在成功借到款之后,将钱转到了小邵的账户上。款项到手后,小邵通过网络短信平台以该校园贷平台的身份,伪造还款信息通知借款人已还款成功,在收到“已还款成功”的短信后,同学们的担心彻底打消了。几个月后,催款公司陆续发来的还款通知,才让他们如梦方醒。

 

    名校贷公益·校园反欺诈系列策划近日也提及了该案,其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这类套路在校园贷诈骗案件中较为常见。 小邵以 “钱不用你还”为承诺,甚至支付了“好处费”设置利诱,社会经验欠缺的大学生对这样的谎言往往心存侥幸或抱有幻想,盲目相信朋友帮忙的小义气,轻易相信骗子的一面之词,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

 

    名校贷公益提醒大学生,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1、大学生应当理性使用校园贷。名校贷一直倡导大学生将借款用于正规用途,例如微创业、助学培训或适度的超前消费。如果仅仅是为了“好处费”“兼职提成”申请借款或拉拢他人借款的做法是要坚决抵制的。

 

    2、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借款,自己就是直接还款人,承担还款义务。千万不要妄想他人“替还”,更不能看在和“替还人”关系不错的份上心生侥幸。此外,不论你和“替还人”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协议,都无法更改你是直接还款人的实质。

 

    3、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没有经济独立之前,用高消费满足“虚荣心”,甚至当作炫耀的资本是极不可取的一种行为。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正体会过赚钱的不易和压力,就更应该学着理解父母,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正确的途径提升自己。让自己能够在社会立足,是对父母最好的回馈。

 

    据了解,校园反欺诈系列是名校贷公益的一个长期性项目,名校贷会定期针对不同类型的校园诈骗事件进行剖析,除了校园贷诈骗的警示之外,为帮助毕业生接轨社会,近期还推出了求职反欺诈系列内容。

  英媒称,城市低收入人群逐渐成为肥胖人群的主力。中国相关部门决定建立更多公共体育设施来遏制“穷人胖”的趋势。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6日报道,在一个中国热门真人秀一周最精彩的露脐称重环节中,肥胖的参赛者们向电视观众露出他们的肚子,他们的体重也展示在屏幕上,他们相互竞争谁是最快变苗条的人。

  中国健康监督机构最近表示,中国有30%的成年人——约3.2亿人——超重,约12%的成年人肥胖,这给江苏卫视的《减出我人生》节目带来了一批热切的观众。

  随着中国摆脱数十年的贫困,肥胖一度与收入的增加有关。但正如西方国家的情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与富裕的链接正在断开——低收入城市居民更容易出现肥胖问题。

  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将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他们发现,在中国受教育程度较低地区的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更有可能超重,然而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反而更有可能超重,后者往往是在城市地区。

  “有关肥胖是‘富贵病’的普遍观点在中国并不能很好地说明情况。”研究者们在本月即将发表在医学期刊《健康与地域》上的一篇论文中写道。该研究所用的数据收集于2010年,来自9.8万名成年人。

  《减出我人生》的10名参赛者是从城市地区选出的,他们将接受军事化管理的健身计划,与此同时,主持人们将仔细观察他们充满各种小食的食谱,从他们的家庭过往探索参赛者们的情感创伤,试图找到他们暴饮暴食的根本原因。每周,减重最少的人会在一场往往催泪的公开严酷考验下,失去比赛资格。

  大多数参赛者都绝非富有。去年播出的该真人秀第一季的冠军是收入不高的狱警詹昌荣,他在节目期间减重66公斤。他的主要竞争对手高池麟是来自中部城市武汉的辍学者,他在节目期间减重61公斤。

  中国的报纸已经注意到肥胖分布情况的变化。

 

  “富人瘦穷人胖不应是一个趋势,”官媒《中国青年报》旗下中青在线在2016年11月的文章中写道。该文呼吁建立更多公共运动设施,而不是需要付费的健身房。越来越多有健康意识的城市中产阶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投入到健身房健身之中,而工薪阶层城市居民则表示他们几乎没有多少时间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