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24万亿! 所有省份均启动养老金委托投资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1月26日,人社部举行2020年第四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介绍,2020年,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02万亿元,总支出5.75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6.1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与此同时,基金投资运营工作稳步推进,所有省份均启动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合同规模1.24万亿元,到账金额1.05万亿元。

  同时,从2020年2月份到年底,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免、减、缓、降等政策合计减费1.54万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5年至2019年,国家先后6次下调了社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共为企业减费近万亿元。去年一年就减免1.54万亿元,相当于此前多年的总和,减费规模空前。

  阶段性降费政策再延一年

  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

  2020年2月,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要求自2020年2月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湖北省外)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根据受疫情影响情况和基金承受能力,免征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可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不超过3个月。

  2020年6月,三部门进一步印发《关于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期限等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的政策,延长执行到2020年12月底。各省份(除湖北省外)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的政策,延长执行到2020年6月底。

  对此,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介绍,从2020年2月份到年底,全国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免、减、缓、降等政策合计减费1.54万亿元。

  聂明隽说:“2015年至2019年,国家先后6次下调了社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共为企业减费近万亿元。去年一年就减免1.54万亿元,可以说力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有网友说社会保险使出了‘洪荒之力’。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企业普遍反映,减免社保费政策是惠及率最广、满意度最高、最为有效的支持政策,对纾解企业困难、促进经济恢复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聂明隽强调,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是一项临时性支持政策,2020年年底已经到期,三项社会保险费从今年1月1日起已按规定恢复正常征收。同时,考虑到疫情风险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压力可能较大,规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今年4月底到期后,将再延长一年至2022年4月30日。

  去年就业目标已超额完成

  受疫情影响,稳就业成为2020年全社会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020年年初升至历史最高点后逐步回落,到年底已回归上年同期水平。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介绍,综合统计监测和调研情况看,2020年就业形势逐季好转、总体稳定、好于预期。主要体现在三个“稳”。一是新增就业稳定增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900万人的目标任务。二是失业水平稳步回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020年2月份6.2%的历史最高点逐步回落,12月份降至5.2%,与2019年同期持平。三是重点群体就业稳中向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平稳,农民工外出规模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全国贫困劳动力务工规模3243万人,超过上年水平。

  张莹称,面对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顶压前行、担当作为,以空前力度应对空前冲击,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在出台的对冲政策中,创新实施28项突破性政策,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政策组合拳,比如,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042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和专项奖补资金1000亿元等。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20年我国就业情况确实超出预期,得益于创新实施的这些突破性政策,而“六稳”“六保”工作也把就业放在首位,各地推动的力度非常大。

 

  苏海南认为,2020年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持平,2021年的整体就业形势较2020年会有所好转,但高校毕业生等一些重点群体的就业仍然需要高度关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6日发布数据,截至2020年末,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到13.35亿人,覆盖95%人口和所有地市。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长至9.99亿人、2.17亿人、2.68亿人。这张全球最大社会保障网还在不断织密,未来将“兜”住和保障每一个人。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在一份最新报告中预计,在2020年的收缩之后,2021年全球IT支出将反弹6.2%,达到3.9万亿美元,移动设备和个人电脑等硬件的采购与商业软件的投资将一起引领这一趋势。

  这一增长将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IT支出的反弹更为强劲。Gartner的报告是基于其追踪的数千家供应商的观点,并被科技行业广泛关注。

  2020年,企业和消费者为应对疫情而勒紧腰带,导致全球IT支出下降了3.2%。

  2021年一个有望增长的领域是支持远程工作的技术支出, 这也是去年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根据另一家研究公司IDC的数据,2020年在新硬件方面的投资将个人电脑销量推高至3.02亿台以上——同比增长超过13%,是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次。

  Gartner预计2021年个人电脑和其他硬件的支出将增长8%,达到近7150亿美元。这一增长速度将仅次于商业软件支出,后者预计将增长8.8%。这两个行业都将受到企业支持异地工作战略的推动,根据Gartner的报告,今年与远程工作相关的全球IT投资将达到近3330亿美元。

  不过,即使今年的支出确实达到了该研究公司的乐观预期,全球IT总支出最早也要到2022年才可能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