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消息,今日三大股指均大幅高开,一路高走,沪指重回2700点整数关口,创指大涨逾2.5%,行业板块全线上涨,科技股盘中快速走强,成上涨主力军,市场做多氛围明显回暖,赚钱效应显著回升,截止午间收盘,沪指报2730.27点,涨1.78%,深成指报8331.50点,涨2.53%,创指报1393.03点,涨2.59%。

  从盘面上看,行业板块全线上涨,养鸡、芯片概念股、白酒概念居板块涨幅榜前列。

  热点板块:

  芯片概念股走强,掀涨停潮,三川智慧(4.590, 0.42, 10.07%)、华天科技(5.470, 0.50, 10.06%)、长电科技(12.060, 1.10, 10.04%)、欧比特(9.880, 0.90, 10.02%)、晶方科技(18.120, 1.65, 10.02%)、通富微电(8.910, 0.71, 8.66%)、润欣科技(10.780, 0.98, 10.00%)等多股涨停,东土科技(9.840, 0.61, 6.61%)、福满电子、太极实业(6.380, 0.39, 6.51%)、四维图新(20.420, 1.34, 7.02%)等个股均有大涨表现。

  养鸡概念股崛起,领涨两市,华英农业(6.810, 0.62, 10.02%)、圣农发展(23.520, 2.04, 9.50%)、益生股份(22.220, 2.02, 10.00%)、民和股份(18.260, 1.66, 10.00%)涨停、仙坛股份(20.850, 1.70, 8.88%)、温氏股份(32.000, 0.55, 1.75%)、新希望(8.760, 0.09, 1.04%)等个股均有不俗表现。

  消息面:

  1、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不进行逆回购操作,本周公开市场没有逆回购到期。

  2、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盘跳涨逾200点,收复6.76关口,涨幅仍在持续扩大;离岸人民币兑美元震荡上行,逼近6.76关口。

  3、春节过后,多家厂商发布生活用纸涨价函,玉田县顺发实业有限公司决定自2019年2月16日起80g、85g、90g、100g成品纸每吨上调100元。

  4、美国商务部已向白宫提交汽车关税报告,细节暂未发布。(路透)

  市场观点:

  银泰证券认为,对当前A股整体上仍可持乐观态度,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反弹幅度的扩大,两市上行节奏或将明显放缓,在看到明确的基本面改善信号之前,沪深两市无论是上行节奏还是空间均将受到制约。短期看支撑A股的利好因素依然存在,在市场整体空间受限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A股或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川财证券认为,对于后市,A股市场节后表现强势。短期来看,加大民营企业贷款、上交所将推出G60指数、折叠屏手机将推出及外部因素转暖等内外因素将持续提升A股市场风险偏好;但贷款结构仍偏差、短期经济压力仍在,以及情绪指标接近震荡高点等显示反弹进入后半段。建议以冲高逐步减仓和换仓为主,优质成长股和稳增长相关的蓝筹仍是主线。

  1月18日,聚焦美联储三把手开嗓,在岸人民币(6.7765,0.0001, 0.00%)收报6.7706,上一交易日收报6.7747,升值41点。

  聚焦美联储三把手开嗓

  美联储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定于今晚发布讲话。近期随着美国政府停摆令多数美国数据暂停发布,美联储官员的讲话已成为了投资者把握美元动向的关键。而近来不少美联储鹰派官员转鸽,更是令美元空头蠢蠢欲动,因此日内威廉姆斯的讲话无疑将备受瞩目。

  脱欧前景乐观英镑大涨百点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英国议会赢得信任投票,这一结果也让英国免于举行大选,英镑(1.2938, -0.0047, -0.36%)兑美元在结果出炉之后震荡上行,市场对英镑看法转向乐观,提振了英镑,同时英国近日公布的一系列通胀和零售销售数据基本好于预期,也支撑了英镑上行。据外媒透露,英国政府指引称,第二次脱欧公投将需要一年的时间来准备。

  欧元(1.1394, 0.0006, 0.05%)兑美元一度跌近两周最低,欧元区的通胀数据显示,物价压力进一步远离央行的目标,令欧洲央行的处境更加复杂。欧洲央行目前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加息。Oanda首席外汇策略师Dean Popplewell称,本周欧洲公布的数据确实偏软,暗示从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在技术上已经处于衰退。

  美联储埃文斯:现在是暂停加息的良好时机

  美国芝加哥联储主席Evans(2019年有投票权)周四称,美国经济表现良好,就业报告强劲;美联储可以很容易保持耐心,现在状况良好。我们将保持耐心,观察数据表现。点阵图预测今年加息两次似乎可信,但次数也可能更少。现在是暂停加息的良好时机。

  美国政府停摆越久带来的问题就越多。关税和贸易问题并没有对经济前景造成重大影响。预计就业增速将放缓,通胀数据较预期疲软,希望在政策方面保持谨慎以确保通胀继续上行。即使到年底联邦基金利率比现在高,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潘功胜:推动债券ETF发展 推进人民币衍生产品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17日在中国债券市场国际论坛上表示,将继续完善债券市场相关安排,进一步对外开放。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方面,研究推动债券ETF等指数型产品发展、债券中央存管机构(CSD)互联互通。境外投资者关心的制度安排方面,将有效支持境外投资者的特殊结算周期需求;外汇局正在研究优化境外投资者参与外汇对冲交易相关安排;财政部计划增加2019年关键期限国债续发次数。回购与衍生产品方面,适时全面放开回购交易;大力推进人民币衍生产品使用。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有关人士处获悉,在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推出后,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措施正酝酿推出,包括把增值税税率从三档简并至两档同时下调税率,以及降低社保费率等。

  减税仍有空间

  从相关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看,前期推出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产生的政策效应正在加速释放。

  财政部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同比增速均创下今年以来新低,国内增值税增速已由正转负,同比下降1.2%。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已扣减出口退税)112336亿元,增长13.2%,其中,第三季度增长8%,比二季度增速回落5.1个百分点。

  “下一步减税空间可来自三个方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财政要过紧日子,主要是财政支出要压缩一些不必要开支,把钱花在刀刃上。二是要优化支出结构,尤其要动存量。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带有一定刚性,导致支出结构只能通过增量调整。虽然调整存量难度大,涉及面广、阻力大,但优化支出结构,必须动存量。中央近期下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绩效,少花钱、多办事,也相当于节省资金。三是加强征管也能为减税腾挪出一定空间。通常所说的减税是指制度性减税,降低税率、增加优惠。中国名义税率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征管能力不是很强,“宽打窄用”,实际征收过程中可能存在税收流失、该缴的税没缴等问题。如做到依法征收,应缴的都缴上来,那么,降低名义税率和税收优惠的力度就可大些。

  “如果以上三方面能同时发力,减税不会增加赤字、扩大债务。”刘尚希说,减税不仅体现在简单的技术操作层面上,还应同改革结合起来,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真正为减税腾出空间,才能使减税效果更好,使老百姓(54.800, -0.10, -0.18%)和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这样的减税不仅有助于完善财税体制,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也会倒逼政府自身改革,倒逼政府职能转变。

  重点降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明确,今年减税降费规模预计超过1.3万亿元,同时还在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

  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措施无疑将进一步激发微观经营主体活力。业内人士认为,更大力度减税,势必会在税种上做文章。

  “目前,中国有18个税种,要真正实现减税,重点要放在大税种上,主要是最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刘尚希说,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完善增值税税制步伐需加快。目前,还没有实现三档并两档的既定改革目标。

  当前,我国增值税税率分为三档,分别为16%、10%、6%。业内人士坦言,多档税率并存导致税制较复杂,可能引发“高征低扣”和“低征高扣”现象,抑制增值税中性作用发挥。另外,由于多档税率之间存在的一些模糊边界问题,增值税法难以进行明确,给税收征管和纳税遵从带来很大麻烦。过于复杂的增值税税率结构会扭曲生产和消费决策,干扰市场对资源配置,不利于行业、企业间公平竞争。因此,增值税税率结构应越简单越好。

  “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应尽快实施,”刘尚希说,16%的基准税率可考虑下调,这在完善增值税税制同时,也能实现增值税总体税负下降。

  国泰君安(14.850, -0.20, -1.33%)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认为,增值税三档并两档有三种可行路径:一是10%与6%合并,并统一调降至5%,16%调降至15%,可减少增值税额9233亿元;二是10%与6%合并,并统一调降至5%,16%调降至13%,可减少增值税额13298亿元;三是16%与10%并档,6%调降至5%,可减少增值税额13770亿元。

  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作为另一大税种,也有望进一步完善。刘尚希表示,中国需考虑全球企业所得税税率情况,结合实际,适当下调企业所得税税率。“目前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税率,小微企业实行20%税率,有一定下调空间。在企业所得税税率下调同时,税基要加以规范。目前,企业所得税税基方面的优惠政策五花八门,对不同行业、企业的优惠标准有差异,未来需统一,该取消的优惠政策就取消,使税制更加规范、公平、透明。”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冯明建议,将企业所得税率从25%降至20%,由此导致的减收可通过提高利润率较高的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进行部分弥补,让减税红利更多由民营企业享受。

  社保费率有望下调

  除减税外,降费措施也在酝酿中。对社保缴费可能大幅抬升企业运营成本的担心,决策层早已明确表示将抓紧研究提出继续降低企业税负和降低社保费率的具体办法。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称,现在,应继续考虑推出社保全社会统筹,这样基本养老的“蓄水池”就不再是好几十个,而是全社会统一成一个“蓄水池”,会大大提高资金互济功能,从而最大限度把社保中基本养老缴费标准降低。企业按更低标准缴费,就降低了负担。

  “社保费率下调应按照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原则出台政策。”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当前,仅降低社保费率还不足以起到减轻企业负担的作用。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与法律规定差距还比较大,在降低社保费率同时应出台一些配套措施。

  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看来,调整社保费率的考虑因素包括,下调幅度应与原来由于征管因素导致增收的部分相匹配,还应抓紧时间推进全国统筹,设立全国统一的资金池。此外,考虑到未来养老支出压力,可划转国资给社保来补缺口。

 

  据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测算,目前社保实际费率可能比名义费率低5个百分点,社保名义费率下调6-8个百分点或能降低从严征管对企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