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14年12月06日
究竟是何方神圣催生了A股的奇观?据调查,股市连续大涨已经令银行理财资金坐立难安,急于进场。一些原本选择理财产品的资金正在进入股市。这个过程已经开始,量有多大,何时终结,还未可知。另一方面,本轮行情的重要推手——融资融券,却已经遭遇资金告急,多家券商宣布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并提示风险。同时,证监会[微博]也在昨天发出警示:“不要被卖房炒股言论误导!”
现代快报记者 刘元媛 浦泓毅 王晓宇 综合新华社等
谁催生了A股奇观?
理财资金转战股市急坏支行行长
股市连续大涨已经令银行理财资金坐立难安,急于进场。一位国有大行支行行长表示,近期理财产品收益有所走高,但难以引起客户更高兴趣,根据其了解到的客户资金动向判断,一些原本选择理财产品的资金正在进入股市。这个过程已经开始,量有多大,何时终结,还未可知。
某总部在深圳的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则透露,近期申请信用贷款的客户激增,虽然贷款理由写的是“消费”,但据其跟踪,很多贷款资金都投向了股市。“由于近期股市行情好,即使资金使用成本高达18%,客户贷款热情仍然高涨。”
此外,投资决策较为灵活的中小型险企可能会加入追涨行列。一家规模较小的保险机构投资人士透露,其正考虑将新流入的保费收入投入到股市,但基于银证保等金融板块涨幅已在50%以上,他们目前瞄准的是指数基金及地产板块。
“由于决策流程慢,保险机构素有追涨杀跌的习惯。”一位保险投资界人士回忆说。
温州炒房团杀进股市 无逻辑扫货
市场的狂躁让分析师们感叹,价值投资、技术分析已经完全失效,现在只有依靠金融行为学才能跟上趟。
上海某大型券商营业部总经理告诉记者:“前几天有温州炒房团将几个亿的资金腾挪进了股市。这些炒房团根本不懂估值,也不看逻辑,进场就买,资金直奔券商扫货。”其入场气势让素日见惯大手笔操作的券业老将瞠目结舌。
某大型券商的投资者在前天试图再次融资买入个股时却惊愕地发现,券商无钱可借。交易系统提示:全体信用客户融资规模占公司融资总额度比例达到分析设定值。
热烈的市场气氛也令分析师们兴奋不已。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邱冠华在微信中深夜向其客户提示A股将迎来新一轮大规模资金入市。为强调其观点,他高呼:以上一席话,献给有缘人!
市场的狂躁让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微博]不禁感叹:“策略分析师没用了,几乎所有分析师都没用了。”更有人认为,价值投资、技术分析已经完全失效,现在只有依靠金融行为学才能跟上趟。
P2P投资者奔股市 平台用奖励留人
暴涨的股市行情,连许多信奉“收益为王”的P2P网贷投资者也纷纷从网贷平台中撤出资金投向股市。
而为了留住投资者资金,有的平台亮出了“法宝”——投标奖励、恢复秒标投放等。然而,这些招数能否奏效还要打个问号。
“近日,有不少投资者拿出网贷的钱去炒股或者打新股,11月份表现得尤为明显。表现其一,是多个平台的满标速度放缓;其二,网贷平台上债权转让开始变多。”资深网贷投资人、互联网金融分析师王伟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本第四季度网贷行业资金面就很紧张,加上年底倒闭潮的来袭,很多投资者抱着落袋为安的心态不再继续投资。而近期股市行情转好,引得不少网贷资金流入股市,让P2P网贷行业资金紧张的局面雪上加霜。”
投资者王先生告诉记者,“10月份就已经将投资网贷平台的30万元取出用来打新股,打新股的综合收益率大概能达到20%-30%,比投网贷平均15%的年化收益率要高一些。”
另一位投资者陈女士也告诉记者,她也将网贷平台的钱转向了股市,“最近股票行情好,买的几只股票(股价)已经翻倍。”
数据
A股新开账户数连续七周超20万
伴随沪深股指强势上攻,A股显现出的“赚钱效应”让越来越多的观望者按捺不住。A股新开账户数连续七周超过20万户,显示投资者入市意愿强烈。
来自中国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11月24日至28日的一个交易周内,上海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新增A股开户数分别为190265户和179132户,合计高达36.9万多户,环比猛增58.15%。加上新增B股账户,这个数字突破了37万户,创下2011年4月以来的新高。
火爆众生相
“盆满钵满”喜 “满仓踏空”忧
连续两周A股市场涨势如虹,成交量持续放大,投资者们开始犹豫,是继续征战股场还是落袋为安?
“猪”在A股飞 大家都在追
小盘股、大盘股“猪象齐舞”的场面引爆了股民的投资热情。股民王女士感慨:“猪在飞,大家都在追!”
星巴克的售货员在讨论大牛市,健身房大妈接到券商开紧急会议的通知,连各种微信群都改谈股票,这是何等疯狂的节奏。
券商策略会上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直言,现在百万资金不要找我,实在忙不过来,最低千万联系。就连预约交流都要准备一份大红包。
赚钱的狂喜 没赚的纠结
可喜的是,这一轮牛市行情让不少中小投资者挣了一笔“年终奖”。此前早已埋伏华泰证券(24.80, 2.25, 9.98%)的郭欣告诉记者,六个涨停让她挣了5万多元,虽然券商股已经涨了一轮但还是不准备出货。
近日同样买了券商股的杨小姐也乐得合不拢嘴,最近买台电脑的钱已到手,希望到春节时能挣出旅游的钱。“以后本金放在里面继续炒,挣到的钱就去旅游。”
有人在这波牛市中赚得“盆满钵满”,却也有人“满仓踏空”。 不少投资者直呼,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高位建仓”,并且“满仓踏空”。
“作为一位在2006年入市的股民,眼看着这几天股市行情大涨、众多板块热得烫手、无数股票涨停,自己持有的股票表现却不温不火。”高华无奈道,“就如同无数的‘猪’在天上飞,自己只能站在旁边闲着看,又不敢随便操作,生怕错过可能上涨的机会。”
空仓者着急 满仓者焦虑
“不怕错过,就怕进错。”今年刚入市的韩小姐的感受代表着众多股民的心声,“现在股市玩的就是心理战,之前金融股涨得太多,受不住压力就全抛了,毕竟股市不是捡钱。”
风险在逼近
券商担忧股市风险 上调融资保证金
在本轮资金推动的行情中,两融市场的火爆一直备受关注。近日有消息称,证监会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进行窗口指导。但国泰君安分析师邱冠华表示,暂时没有窗口指导这个事。但面对持续暴增的融资余额,已有券商主动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通过给客户降低杠杆,或给火爆的融资业务降降温。
12月4日,国联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率先发布通知,将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根据我公司规定,因近期股市大幅上涨,风险较大,因此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2014年12月5日生效。”中信建投的通知中写道。而国联证券也表示,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昨日,有消息称,国金证券(22.14, 2.00, 9.93%)和华泰证券也已内部通知将融资保证金比例上调。
另外,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来股市持续大涨刺激融资业务火爆,券商上调保证金比例也可能是没钱借出了。记者了解到,除了券商,一些配资公司业务也非常火爆,由于借钱的人太多,导致资金紧张。
杠杆能载舟亦可覆舟 调整中会助跌
分析人士指出,本轮A股行情有别于往年类似行情的特点是:有杠杆加入,无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还是分级基金等多种工具,都为股指上行加速提供了资金和渠道。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旦股指调整,杠杆也将起到助跌的作用。
iF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本周三),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从7月28日的4280亿元增至8496亿元,几近翻倍。
分析人士认为,用杠杆资金撬动起来的行情,风险不容小觑,杠杆资金的快速抽逃和做空机制有可能让市场到了一定时候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回调。短期看,或已到投资者逐步减仓的时刻了。
套现券商股产业资本露撤退端倪
“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想逃出去。”大盘大涨逾300点。如影随形的是,产业资本减持也已步入高潮。
如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就在这轮飙升行情中赚得盆满钵满。12月3日,华茂股份(7.70,0.16, 2.12%)公告称,11月12日至12月2日,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广发证券(24.09, 2.19,10.00%)2755.45万股,将增加2014年第四季度投资收益约29110万元。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2月4日,19家上市券商中,累计已有8家券商在今年四季度以来遭到产业资本高位减持。就减持金额而言,8家上市券商中,华泰证券四季度以来遭减持的金额最高,合计已超过18亿元之巨。
权威声音
证监会:勿被卖房炒股言论误导
针对近期股市上涨,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5日作出回应说,希望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尊重市场、敬畏市场,不要被市场上卖房炒股、借钱炒股言论所误导,不要盲目跟风炒作。
邓舸说,近期股市上涨,市场和媒体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这是市场对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也有的认为,在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业绩无明显改善、投资者加大杠杆操作情况下,股市过快上涨的风险值得警惕。股市稳定健康运行需要市场各方共同建设,共同维护,共同珍惜。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