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17年12月22日
12月21日,在2017亿邦未来零售大会上,猩便利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司江华向与会嘉宾分享了猩便利对即时消费下半场的观点。在本次大会上,猩便利获得了“智能商业创新奖”,短短一个月之内频繁斩获各项新零售大奖,充分证明猩便利从扩张速度到商业模式都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
就在本次大会举办的同时,猩便利宣布其12月21日截至上午11:58的日订单量突破100万大关,猩便利作为全国领先的即时便利消费平台,成为即时便利新零售行业中首家日订单量破百万的企业,为即时便利行业树立起全新的里程碑。
在司江华看来,即时便利的下半场靠三个关键点来决胜负:运营、技术、供应链。而在进入下半场之前,场上玩家需要先打一场抢占新入口的“战争”。猩便利以最小颗粒度、最具互联网属性的强渗透性业态——无人值守便利架,切入线下流量的蓝海,已经占据了这场新入口之争的主动权。
拆掉便利店的墙,最小颗粒度业态带来强渗透高转化
互联网兴起20多年、移动互联网兴起近10年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互联网渗透,互联网为整个零售业带来的巨大变革,堪称是翻天覆地的。但是收入较高、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最强的白领群体每日停留时间最长的办公室场景,尚未被互联网有效渗透。白领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高频的低客单价小宗生鲜、日用品消费,也很难依靠传统商超和电商这两种业态来解决。
猩便利所抓住的正是这一领域的商机。“拆掉便利店的墙,把最小的零售单元不断往前推,一直推到用户身边最近的地方。”司江华这样解释猩便利的无人便利架业态。无人便利架是一种最具互联网属性的线下零售业态,其互联网属性体现在它能够以超低的成本迅速触达大量的用户。
切入的场景足够小、足够细分,也足够精准,并且有着统一的货柜标准和标准化的服务包。猩便利的无人便利架在此基础上具备了低成本快速复制的能力,能以非常可观的速度和极低的成本,迅速完成大面积的覆盖,并大规模地获取用户。
与此同时,无人便利架业态下,用户的激活、转化与留存模型也是更为性感的。传统电商的商业模式下,从潜在用户变为下载用户、到UV/PV,到日活用户(DAU),再到真正下单、履约,中间的链路非常长,有如一个狭长的漏斗。每过滤一层,用户就流失一部分,最终达成履约的用户,通常只有下载用户的5%-10%。而在以猩便利为代表的即时便利业态之中,这一链路被大大缩短。无人便利架被放置在足够贴近用户的办公场景之中,每日触达用户的时长高达8-10个小时,这些精准的用户只要拿起手机扫描便利架上的二维码,就会直接成为活跃用户,而只要用户产生了下单行为,订单立刻完成履约。经历这两层过滤之后,60%以上的触达用户都会成为交易-履约用户,渗透率超过传统电商的10倍,甚至更多。
而相比于新零售中的大业态,作为最小颗粒度业态的无人便利架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迅速触达大量用户。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三线以上城市的办公室场所接近百万,以每个点位背后有30-50个用户来计算,这就是一个3000万-5000万用户量级的巨大市场。而且,这5000万是非常精准的白领通勤用户,也就是收入相对较高、消费能力较强,对消费升级和提升生活品质需求最为强烈的一个群体。这种量级的市场,足以为无人便利架业态提供足够广阔的想象空间。
“我们的便利架触点在11月中旬已经突破3万,未来在达到10万、50万,甚至上百万触点的时候,这些最小颗粒度的零售单元被连接起来的时候,就会形成非常广阔的商业布局。”司江华表示。
猩便利为用户提供的核心价值:“近快好”
无人便利架看似一种简单的、“缺乏技术含量”的业态,但事实上,其背后具有深刻的商业逻辑——它将原有的零售单元打散,重新构筑零售三大要素“人-场-货”的关系。针对传统商超和便利店虽有较为丰富的SKU数量,但距离目标用户群体不够近;电商虽然能满足用户足不出户的便捷需求,但送货仍需要等待的系列痛点,猩便利以“便利店+便利架”的“便利·蜂窝”模式,为白领通勤群体的即时消费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这套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近快好”的产品和服务。
“近”强调的是“商品就在身边”、“触手可及”。猩便利的无人便利架进入用户身边10米以内的范围,将“近”推到极致;同时,猩便利的智能自助便利店也多选址于繁华商圈和CBD办公场所附近,旨在服务通勤路径中的白领群体;店与架二者的数据打通协同,构建起白领通勤人群的“500米生活消费经济圈”。
“快”,则是因为猩便利可以以最快速度让货找到有需求的用户,因为触点就在用户的身边。同时,有别于电商“下单后需要等待”的用户体验,猩便利可以让用户在产生需求的同时就立刻得到满足,无需等待,这样可为繁忙的白领节省很多宝贵时间。
“好”首先在于商品品质的“好”,猩便利对整个供应链的把控能力,让其能够对商品品质从源头上进行管理。其次在于商品能够精准匹配目标人群各个场景的需求。猩便利自建鲜食生产基地的落成投产,以及针对白领“一日六餐”的场景化选品组合,都是满足白领对于健康和高品质的需求。“快近好”三大价值的实现,帮助猩便利牢牢锁定了白领通勤用户群体。
“即时便利的下半场怎么打?要靠运营、技术和供应链。”司江华透露,猩便利在这三个方面都已经做好准备。12小时订单突破百万充分证明了猩便利强大的精细化运营能力,技术层面则有自主搭建的X·Tools平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供应链方面,猩便利通过自建鲜食生产基地,自建供应链,打造小宗柔性分拣能力和物流体系等,实现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链路打通。有了这三大利器,猩便利这家刚刚迈上日百万订单全新台阶的即时便利领军企业,在下半场的战争中必将有更多惊喜表现。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17年12月22日
近日,一份监管文件震动了全国的网贷企业,这就是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地P2P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下发的2017年第57号文件《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以下称57号文)。在57号文中明确了网贷机构整改验收工作的截至时间,即2018年6月末之前。
“生死大考”还剩半年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正式发布四部委联合起草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贷平台整改过渡期为十二个月。
2017年8月份,鉴于各种原因,整改最终期限被延期,据说是延期半年,没有完成整改的平台继续这一工作。各个网贷平台松了一口气,但也不敢放松,因为整改期限延期不意味着平台就一定“过关”。
2017年12月份,一份文件“一锤定音”,57号文给出了“Deadline”:2018年6月末之前。
在时间节点上,57号文明确指出,要严格遵守最新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大的时间框架,分阶段完成整改验收以及后续备案登记工作,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网贷机构的登记备案工作;对于违规存量业务较多,难以及时完成处置的部分网贷机构,应当于2018年5月底之前完成相应业务处置、剥离以及备案登记工作;对于难度极大、情况极其复杂的个别机构,最迟应当于2018年6月末之前完成相关工作。
不过57号文也指出,对于在《办法》发布之日( 2016年8月24日)后新设立的网贷机构或新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网贷机构,在本次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期间,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
对此,普汇云通总裁董玉赞表示,57号文件《关于做好 P2P 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的正式出台,确定了网贷平台的备案时间、备案条件以及最终走向,这意味着网贷平台进入了备案倒计时,即整改验收阶段,也意味着行业将在经历大批平台“合并潮”与“清退潮”的“动局”之后,进入合规发展新阶段。
警惕无法“良性退出”平台
2018年4、5、6三个月对于全国网贷行业无疑是最重要的几个月,谁能继续经营下去,谁要退出,到时自然见分晓。
但无法避免的是,在整顿的过程中,也会迎来一波“退出潮”。
董玉赞认为,57号文的下发全面开启网贷合规新时代。一方面,对于平台而言,要么按照要求加速推动合规,抓紧时机备案“上岸”,要么按照文件给出的答案“清盘”或“兼并重组”。因此,对于行业来说,会导致大批平台“良性退出”与部分平台“含泪拥抱监管”,呈现出阶段性“大变动”后的整体环境向好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投资人而言,该文件将促进各大平台加快合规步伐,有利于降低该市场投资的安全风险,但同时也要警惕部分备案无望的平台无法做到“良性退出”。
所言不差,在57号文中明确规定了2016年8月24日之后成立的平台在此次专项整治期间原则上不予备案;相应存量业务没有完成的不予备案等。
虽然说2016年8月24日之后成立的平台并不是一刀切的不能备案,但也存在合规风险,投资者在这一方面需要谨慎把握。
做好合规工作等待验收 行业即将拉开新的发展大幕
毫无疑问,在经历了将近2年的合规整改之后,只要备案制落地,网贷行业新一轮“军备竞赛”即将开始,在合规业务内,各平台将想尽办法争夺市场份额。行业进入合规发展新阶段。
董玉赞表示,为了满足备案要求,普汇云通已经完成银行存管以及电子签章上线,信息披露正在逐步完善,三级等保测试也在积极推进中,同时已经跟华商律所、会所达成了合作,后续会有出具相应的法律意见书及审计报告。
不过他也坦言,时间比较紧,仍有一些不足需要完善。
第一,部分超额标的存量。57号文件规定对于《办法》规定的十三项禁止性行为及单一借款人借款上限规定,网贷机构应当自 2016 年 8 月 24 日后不再违反,相应存量业务没有化解完成的网贷机构不得进行备案登记。目前普汇云通有部分超额标的存量需要消化,不过整体占比较少,因此在时间和存量上来讲,相对可控。
第二、合作存管的银行金融机构测评待定。57号文件指出,各网贷机构应当与通过网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合作,因此目前平台合作的银行存管相关测评资质能否通过也将成为平台的潜在备案风险。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网贷平台的发展离不开投资者的信任,也希望各位投资者理性对待行业,坚定自己的投资策略,在备案过程中,无论最终结果怎样,监管层和平台都会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董玉赞最后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在备案之后,他表示普汇云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是将继续践行合规发展战略,通过完善信息披露、积极推进备案等多元化举措,坚决拥抱监管;其次是将继续践行“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汽车供应链”产融结合模式,将重点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专业纵深发展探索上面;还要开发更多资产端,包括拓展解决中小微企业借款难题的优质融资项目渠道,以及拥有稳定高收入群体的个人融资需求;最后是平台还将丰富所推荐的产品类型,满足投资人的个性化投资需求。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17年12月22日
近日,一份监管文件震动了全国的网贷企业,这就是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地P2P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下发的2017年第57号文件《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以下称57号文)。在57号文中明确了网贷机构整改验收工作的截至时间,即2018年6月末之前。
“生死大考”还剩半年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正式发布四部委联合起草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贷平台整改过渡期为十二个月。
2017年8月份,鉴于各种原因,整改最终期限被延期,据说是延期半年,没有完成整改的平台继续这一工作。各个网贷平台松了一口气,但也不敢放松,因为整改期限延期不意味着平台就一定“过关”。
2017年12月份,一份文件“一锤定音”,57号文给出了“Deadline”:2018年6月末之前。
在时间节点上,57号文明确指出,要严格遵守最新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大的时间框架,分阶段完成整改验收以及后续备案登记工作,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网贷机构的登记备案工作;对于违规存量业务较多,难以及时完成处置的部分网贷机构,应当于2018年5月底之前完成相应业务处置、剥离以及备案登记工作;对于难度极大、情况极其复杂的个别机构,最迟应当于2018年6月末之前完成相关工作。
不过57号文也指出,对于在《办法》发布之日( 2016年8月24日)后新设立的网贷机构或新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网贷机构,在本次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期间,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
对此,普汇云通总裁董玉赞表示,57号文件《关于做好 P2P 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的正式出台,确定了网贷平台的备案时间、备案条件以及最终走向,这意味着网贷平台进入了备案倒计时,即整改验收阶段,也意味着行业将在经历大批平台“合并潮”与“清退潮”的“动局”之后,进入合规发展新阶段。
警惕无法“良性退出”平台
2018年4、5、6三个月对于全国网贷行业无疑是最重要的几个月,谁能继续经营下去,谁要退出,到时自然见分晓。
但无法避免的是,在整顿的过程中,也会迎来一波“退出潮”。
董玉赞认为,57号文的下发全面开启网贷合规新时代。一方面,对于平台而言,要么按照要求加速推动合规,抓紧时机备案“上岸”,要么按照文件给出的答案“清盘”或“兼并重组”。因此,对于行业来说,会导致大批平台“良性退出”与部分平台“含泪拥抱监管”,呈现出阶段性“大变动”后的整体环境向好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投资人而言,该文件将促进各大平台加快合规步伐,有利于降低该市场投资的安全风险,但同时也要警惕部分备案无望的平台无法做到“良性退出”。
所言不差,在57号文中明确规定了2016年8月24日之后成立的平台在此次专项整治期间原则上不予备案;相应存量业务没有完成的不予备案等。
虽然说2016年8月24日之后成立的平台并不是一刀切的不能备案,但也存在合规风险,投资者在这一方面需要谨慎把握。
做好合规工作等待验收 行业即将拉开新的发展大幕
毫无疑问,在经历了将近2年的合规整改之后,只要备案制落地,网贷行业新一轮“军备竞赛”即将开始,在合规业务内,各平台将想尽办法争夺市场份额。行业进入合规发展新阶段。
董玉赞表示,为了满足备案要求,普汇云通已经完成银行存管以及电子签章上线,信息披露正在逐步完善,三级等保测试也在积极推进中,同时已经跟华商律所、会所达成了合作,后续会有出具相应的法律意见书及审计报告。
不过他也坦言,时间比较紧,仍有一些不足需要完善。
第一,部分超额标的存量。57号文件规定对于《办法》规定的十三项禁止性行为及单一借款人借款上限规定,网贷机构应当自 2016 年 8 月 24 日后不再违反,相应存量业务没有化解完成的网贷机构不得进行备案登记。目前普汇云通有部分超额标的存量需要消化,不过整体占比较少,因此在时间和存量上来讲,相对可控。
第二、合作存管的银行金融机构测评待定。57号文件指出,各网贷机构应当与通过网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合作,因此目前平台合作的银行存管相关测评资质能否通过也将成为平台的潜在备案风险。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网贷平台的发展离不开投资者的信任,也希望各位投资者理性对待行业,坚定自己的投资策略,在备案过程中,无论最终结果怎样,监管层和平台都会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董玉赞最后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在备案之后,他表示普汇云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是将继续践行合规发展战略,通过完善信息披露、积极推进备案等多元化举措,坚决拥抱监管;其次是将继续践行“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汽车供应链”产融结合模式,将重点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专业纵深发展探索上面;还要开发更多资产端,包括拓展解决中小微企业借款难题的优质融资项目渠道,以及拥有稳定高收入群体的个人融资需求;最后是平台还将丰富所推荐的产品类型,满足投资人的个性化投资需求。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