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创业
- 发布于 2017年3月01日
近几年,随着网贷平台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也影响到了校园,校园贷随之诞生。大学生们在表现出积极的接受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风险意识薄弱的问题,因大学生轻信他人而“被借贷”的诈骗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3月至今,全国校园贷诈骗案件被骗人数上千人,涉案金额高达两千多万。
近日,针对大学生借款风险意识欠缺的问题,名校贷发布了国内首个《大学生借款风险报告》,从地区风险意识分布、风险评分、主要借款风险等多个方面聚焦了大学生对借款风险的认知。在本次报告涉及的84146份测试结果中,大学生的风险意识平均分仅为65分,刚够及格线。
(部分报告内容)
《报告》显示,当前大学生借款面临的主要风险集中在不当消费和不看合同两个方面。其中45%以上用户在借款用途上存在隐患,有赌博等不正当消费以及过度消费的风险。由此看来,少数大学生在使用金融工具时可能硬攀比虚荣等不当消费观而难以自持,最终导致背负巨额债务。此前,因借款赌博或借款奢侈消费而导致的悲剧并不少见,赌博迷乱心智,害人害己,轻则财产损失,重则倾家荡产,众叛亲离;过度消费更是对大学生的金钱观提出了试炼。作为有独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大学生在借款前应多问自己,明确自己的借款用途,只借该借的钱,把钱花对地方。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30%以上的被调研大学生在借款前没有阅读合同的习惯。忽视合同,看似是小问题,实则暗藏风险。一些不法分子或黑中介、黑平台,会利用大学生无阅读合同的习惯,在合同条款中设立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规则,致使大学生在借款后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到法律的保护,从而蒙受精神和财产上的损失。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养成详细阅读合同条款的习惯,谨防诈骗,理性借款。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