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姚倩)以岭药业(40.020, -3.16, -7.32%)的连花清瘟近期在线下卖断货,“眼红”的厂家发现了新商机。11月22日,以岭药业发布声明称,近期市场上出现诸多名称为“连花清温茶”“链花清温茶”“莲花清温膏”“莲花清温口服液”“莲花清温植物饮料”及“莲花清温丸”的商品,以上商品及类似商品均非公司生产、销售或授权生产、销售。

  连花清瘟系列是以岭药业的核心产品。2020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在原批准适应证的基础上,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的新适应证。此前,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获批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等。

  近期“连花清瘟卖断货”的消息频频登上热搜。在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发布后,包括连花清瘟胶囊在内的许多非处方药被公众囤积。石家庄地区出现了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一盒难求”的现象。市场上也出现了以岭药业的招工信息。河北、北京等地的招聘信息显示,以岭药业招聘相关短期工,完成药品包装、清洗及切药工作,薪酬在4000-6000元不等。

  连花清瘟的“火爆”吸引了其他商家。北京商报记者在淘宝平台搜索发现,有众多“连花清温茶”在售,且大部分产品的外包装神似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

  杏林大药房在售的“连花清温茶”品牌显示为宜享健康,售价29-110元,月销量超100件。在宣传用语上,该产品打出“感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的字样。不过该产品的属性仅是食品,配料表为莲子、金银花、杏仁、鱼腥草等。

  月销量最好的“连花清温茶”售出超过200件,品牌显示为李时珍华真源。按49元的平均价格粗略计算,该产品月销售额超9800元。同样,该产品为代用茶,也就是食品。

  北京君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生命科学与健康医疗法律部主任张文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连花清瘟”目前在市场上的销售热度是出现假冒“连花”系列产品的原因之一。

  2021年,以岭药业总营业收入达101.17亿元,同比增长15.19%。其中,连花清瘟系列所在的呼吸系统类产品营收占比达40.6%,该板块营收超40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多家公司申请注册“连花清温”“莲花清温”“莲花清瘟”“连花青温”商标,以及“连花清温片”“连花清温茶”等商标,申请人涉及药业公司、生物公司、互联网公司、食品公司等,国际分类包括医药、医疗器械、方便食品等,其中多个商标已被驳回或处于无效状态,其余状态多为“等待实质审查”。

  “经查,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第30类茶饮料相关商品上曾多次申请‘连花清瘟’商标,该系列商标中有的被驳回已无效,有的在驳回复审程序中。”据张文波介绍,市场上虽有商家将“连花清瘟”“连花清温”使用在代用茶上,但该行为目前还很难认定是侵犯以岭药业商标权。

  张文波进一步表示,“连花清瘟”的知名度确实是以岭药业“连花清瘟”药品塑造的,因此其他市场主体将该名称使用在其他商品上,显然是窃取了以岭药业“连花清瘟”商标的市场价值。如若确实发生消费者混淆的案例,相关主管部门也可以跨类别保护“连花清瘟”商标权利,可以禁止其他商家打擦边球、误导消费者。

 

  以岭药业方面称,公司生产的“连花清瘟胶囊”的外观设计专利未授权他人使用;对生产、销售假冒、混淆公司产品及其他侵犯公司商标专用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公司保留追究责任人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当地时间11月6日,苹果公司发布声明称,受疫情影响,位于郑州的主要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组装工厂目前产能大幅降低。公司预计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的出货量将低于此前预期,并且客户将经历更长的等待时间才能收到他们的新产品。公司正与供应商密切合作,以恢复正常的生产水平,同时确保每位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本报记者 包兴安

  近日,多地出台新一轮政策,投入“真金白银”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专家认为,随着政策落地显效,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表示,四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当前国内消费正在逐步回暖,其中,新能源汽车消费成为重要支撑,各地出台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强化促消费举措,有利于推动前期各项举措落地生效,为推动消费回暖和拉动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例如,10月13日,浙江绍兴市发布《绍兴市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若干政策》,在购置补贴、三孩家庭购车优惠、人才购车优惠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

  10月17日,山西省商务厅、山西省财政厅发布《关于支持开展2022年促进汽车消费工作的通知》表示,省级财政补贴资金投入总规模1亿元,对在202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在省内汽车销售企业购置5万元(含)以上非营运新车(含非营运皮卡)、并在省内上牌的个人消费者给予购车补贴。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振新能源汽车市场信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回暖。

  10月24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新能源厂商集体发力,9月份新能源市场再创新高,整体零售达61.1万辆,同比增长82.9%,环比增长15.4%,渗透率提升至31.8%。据乘联会初步推算,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在55万辆左右,同比增长73.5%,渗透率约28.8%。

  “近年来,国家为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出台了大量针对性扶持政策,通过税收、信贷等手段,对新能源汽车供需两端持续帮扶,使我国新能源(4.400, -0.05, -1.12%)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日益成熟,消费链服务链渐趋完善。”宋向清表示。

  吴琦表示,今年以来,相关政策出台速度快、范围广,政策力度超市场预期,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特别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障碍性因素逐步破除,我国开始步入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中级阶段。

  吴琦进一步表示,四季度是新能源车企冲刺年度计划的重要阶段,预计各大车企将进一步加大促销力度,加快推出质优价廉、先进适用的新产品。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宋向清也表示,在促消费政策激励下,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产销两旺态势。新能源汽车消费作为地方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有望迎来新一轮消费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