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营销
- 发布于 2024年8月09日
今年,苹果的Mac电脑系列有望迎来重大的升级,特别是Mac mini这款作为苹果电脑生态中的基础入门机型,预计将经历自乔布斯时代以来的首次显著设计革新。
知名科技爆料人马克·古尔曼周四披露,Mac Mini消费类台式机将经过彻底设计改造,不仅在今年秋季发布时搭载最新的苹果自研M4和M4 Pro芯片,还会成为苹果公司历史上最小的电脑。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当前版本的Mac mini是一个正方形盒子,长和宽都是7.7英寸(19.7厘米),高1.4英寸(3.58厘米)。这个设计还是2010年乔布斯时代的改动,一直沿用至今。这款产品近期的更新,包括在2020年首发M1芯片,以及在2023年初推出基于M2和M2 Pro芯片的机型。
作为对比,Apple TV机顶盒长和宽只有9.3厘米。英特尔等厂商的迷你主机差不多都是4英寸左右(10厘米~11厘米)。
(两类产品的尺寸对比,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有分析称,新款Mac Mini不仅将是苹果Mac电脑里的最小款,而且也将是世界上最小的台式机电脑。
古尔曼也透露,随着“占地面积”缩小,新款Mac mini的高度可能会更高一些。苹果已经测试了背面至少包含三个USB-C和一个HDMI端口的型号。与这一代一样,新款Mac mini也会有两个版本,一款使用iPad Pro同款的M4芯片,还有一款使用尚未发布的M4 Pro芯片。
古尔曼总结称,Mac mini、iMac一体机和MacBook Pro都是有望在年内发布的机型,正在开发中的MacBook Air目标定档明年春季,台式机Mac Pro和更高端的桌面电脑Mac Studio将在明年年中更新。
据报道,苹果打算将所有Mac电脑型号都升级成最新款M4芯片,今年秋季伴随M4 Mac Mini一起推出的还有配备M4芯片的iMac台式机和MacBook Pro高端笔记本产品线。明年春季计划发布配备M4芯片的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明年中旬推出M4 Mac Studio和Mac Pro台式机。
有分析称,将Mac电脑产品线全面升级成支持AI处理能力的M4芯片,标志着苹果公司发展的最新里程(1.960, -0.01, -0.51%)碑,因为这将是该公司史上首次在所有Mac型号中采用同一代芯片。今年早些时候,苹果发布了首款搭载M4芯片的产品iPad Pro,可为今年秋季开始推出的最新AI功能提供强大支持。
M4芯片最大的提升在于AI能力,公司标称的运算能力达到每秒38万亿次,而上一代M3芯片的数据只有每秒18万亿次。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
当前的市场消息称,苹果供应商将于8月开始出货配备M4芯片的Mac Mini,可能在9月份与iPhone新机一起出售,配备M4 Pro更高端芯片的Mac Mini也许要等到今年10月再上市。
更有趣的是,“知情人士”还透露,相较于当前起步价599美元的型号,新型号的制造成本可能更便宜,但并不清楚苹果是否会打出“降价牌”。
有分析指出,苹果去年便在万圣节前夕举行了一场罕见的10月份新品发布活动,推出搭载M3芯片的MacBook Pro高端笔记本和iMac台式一体机,今年10月再加办发布会也不足为奇。
市场预计,苹果会宣传今年5月发布的M4芯片为公司迄今为止最强大的神经引擎,为全新AI功能提供必要的处理能力,希望借此重振Mac电脑在新冠疫情后期开始放缓的市场需求。
从苹果上周发布的财报来看,这种升级策略已经展现了回报——iPad类别的销售额同比大涨24%,达到71.6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66.1亿美元。
Mac Mini的消息发布后,苹果股价涨幅扩大至1.6%,截至当地时间8月8日收盘,苹果报213.31美元,市值3.2万亿美元。
- 详细资料
- 分类:营销
- 发布于 2024年8月06日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中,人民币(7.1575, 0.0180, 0.25%)汇率在8月5日继续走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当日16∶30收盘时报7.1385,较上一交易日涨765个基点,较一周前(7月29日)涨超1192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截至8月5日18时报7.1145,盘中一度升破7.10关口、涨近600个基点。
汇率既是最具综合性的宏观价格,也是市场预期最敏感、波动最大的宏观变量之一。仅8月5日一个交易日内,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盘中收复年内全部跌幅,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内跌幅收窄至0.5%,强势回升的同时也充分表明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市场正迎来重要拐点。
美元是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因素,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与美元指数(102.7748, 0.0543, 0.05%)的回落关系密切。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非农失业率升至4.3%,显著超出市场预期,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以及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大幅升温,并导致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回落,美元指数下行。美元指数已从7月初的105.81逐渐下行至8月2日的103.23,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人民币汇率的快速变动,还指向近期日本央行超预期加息引发日元大幅升值,改善了国际投资者对亚洲新兴市场货币的风险偏好。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亚洲货币的联动性较强,呈现同步走贬态势。近期日本央行超预期加息,日美货币政策分化及日美“套息交易”链条遇阻,导致国际投机资金快速回流日本,推动日元从历史低位反弹,市场对人民币等亚洲货币的风险偏好也有所回升。
从外部环境看,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市场机构普遍预计美元指数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将继续回落,人民币汇率的外部约束有望持续减弱。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近期美国就业数据放缓、失业率上升、控制通胀取得更大进展,支持美联储降息的条件已得到满足。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此前表示,不排除下半年“萨姆法则”发挥作用,如果美国失业率出现显著变化,美联储可能会更多更快降息。当前,美国经济已触发基于失业率预测经济衰退的“萨姆法则”。根据该法则描述,当美国失业率的3个月移动平均值相对于过去12个月的最低点上升超过0.5个百分点时,经济衰退就可能开始。
同时,美国与日本货币政策的边际背离或将在下半年继续影响美元指数走势。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下半年日本实际工资增速可能逐渐由负转正,逐步驱动内需改善,并进一步带动日本央行在下半年前瞻指引2025年继续加息。
“未来几个月人民币汇率将延续回升态势。”王有鑫表示,全球政治经济局势的复杂性和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可能促使更多国际资本在全球寻找“避风港”,而人民币汇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人民币资产目前正处于价值洼地,且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持续增强。可以预见,当前及未来几个月人民币资产将受到更多关注。
汇率走势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指出,随着宏观政策加快落地显效,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增强,经济基本面对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将起到有力支撑作用。未来,我国外汇市场保持稳健运行具备坚实基础。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中国2024年第四条款磋商报告显示,IMF预计中国2024年全年经济增速为5%,2025年增速为4.5%,较今年4月预测均上调0.4个百分点,显示国际机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 详细资料
- 分类:营销
- 发布于 2024年7月22日
7月22日,融券新规将正式落地!
自证监会宣布暂停转融券以来,沪深两市的转融券交易便不断压降。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A股转融券余额规模已经降至约264亿元,而在今年初,A股市场转融券余额规模尚超过1000亿元,这意味着目前转融券余额仅为今年初的约1/4。
自7月22日,融券保证金的上调也将正式落地。按照证监会要求,届时,证券交易所会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A股融券余额已减少至约295亿元,创出最近4年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转融券业务的重要出借方,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二季报披露结束,ETF最新的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多家基金公司宣布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以来,ETF的转融券业务已经有了明显下降,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场ETF转融券出借规模仅剩59.57亿元,相比去年末暴降近92%。
融券保证金比例上调将落地
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是指基金以一定的费率通过证券交易所综合业务平台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证金公司”)出借证券,证金公司到期归还所借证券及相应权益补偿并支付费用的业务。
在证监会依法批准证金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并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后,A股市场转融券余额规模快速下滑。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A股转融券余额规模已经降低至约264亿元,而在今年初,A股市场转融券余额规模尚超过1000亿元,这意味着目前转融券余额仅为今年初的约1/4。
与此同时,证监会7月10日规定,除了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同时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自2024年7月22日起实施。融券保证金的上调也将正式落地。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A股的融券交易。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A股融券余额已减少至约295亿元,创出最近4年新低。而截至2023年底时,A股市场融券余额仍超过700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以来A股市场融券余额已减少超过一半。
ETF转融券规模暴降92%
ETF转融券规模也在大幅下滑。
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开始于2019年,彼时国内融资业务发展迅速,但融券业务发展仍然缓慢,为了增加融券供给、稳定融券券源,2019年6月14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指引(试行)》规定,允许处于封闭期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开放式股票指数基金及相关联接基金、战略配售基金可以参与转融券证券出借业务。
而实际参与情况中,仅有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较为活跃。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全市场有264只ETF进行了转融通证券出借,出借总规模为730.22亿元,在全市场基金出借业务总规模800.55亿元中占到了91.21%。
但在今年2月,市场持续震荡,“ETF基金通过转融通出借做空”的传闻不断发酵。在证监会加强融券业务监管的指引下,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华宝基金、嘉实基金、天弘基金、招商基金等10余家公募基金公司相继发布公告,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场仅剩19只ETF仍在进行转融通证券出借,出借总规模为59.57亿元。这意味着近半年时间,ETF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减少了91.84%,即约670.65亿元。
具体来看,截至去年末,南方中证500ETF的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曾高达103.66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22.17%,是全市场这一业务规模最高的ETF。但截至最新的今年二季度末数据,该ETF的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仅剩下24.71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也降至3.34%。
再比如,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在去年末时有超50亿元的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但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ETF的这一数据已经仅有10.77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也从5.55%降至1.5%。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场仅有两只ETF的转融通证券出借比例在10%以上,分别为鹏华上证科创板100ETF、鹏华中证内地低碳经济ETF,出借规模分别为10.03亿元、0.35亿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分别为20.91%、11.7%。
增厚收益部分受到影响
那么,暂停转融通证券出借对ETF生态有何影响?又将如何影响基金投资者?
在此之前,市场上一度有“ETF基金通过转融通出借做空”“基金通过转融通砸盘,收益由基金公司享有”等传闻,但其实,《基金法》和基金合同均有明确规定,转融券出借收益归基金财产,即归基金份额持有人所有。同时,基金公司用基金持有的证券“砸盘”会造成自身管理的基金亏损,对其自身和投资者都会造成损失,这种“双输”行为不符合基金管理的常识和逻辑。
“其实暂停转融券对公募基金来说影响很小,因为本就参与的不多,反而能帮我们澄清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沪上某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ETF参与转融券出借的规模在最高峰时也仅有700亿元,在全市场股票型ETF1.9万亿元的规模中占比不足4%,在A股70万亿元总市值中占比仅有0.1%,无论是对ETF生态还是对资本市场都影响较小。
相反,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反而是增厚基金收益的重要工具。据华泰证券(12.920, 0.04, 0.31%)研报测算,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有固定期限费率与市场化期限费率两类出借方式,针对非科创板转融券与非约定申报方式,收益率在1.5%至2%不等,开放式股票型指数基金最多可出借基金净资产的30%,因此最高可获得0.6%的资金利息收益;针对科创板转融券约定申报方式,引入市场化的费率、期限确定模式,因此,资金利息收益对科创板指数基金吸引力更大。这或许也是上述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鹏华上证科创板100ETF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较多的原因。
“以市场需求较大的中证500指数为例,该指数成份股中被纳入融券标的的权重超过99%,理想情况下按照法规要求的比例上限30%持续出借,理论年化增强收益可覆盖大部分ETF管理费,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其实是增厚ETF收益的重要来源。” 上海一位ETF基金经理以中证500指数为例介绍称。
他认为,A股市场对中小市值标的的融券需求较为强烈,所以中证500、中证1000、科创板等中小盘指数基金参与转融通的规模相对较多,相关业务暂停后可能对这类基金的影响稍大。
股票多空策略或面临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ETF外,股票多空策略产品也会受到转融券暂停的影响,但这类产品主要集中在私募基金,在公募基金中相对较少。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在公募基金市场,全行业仅有23只股票多空策略基金,其中17只都是规模不足2亿元的迷你基金,合计总规模仅有87.83亿元。
华商基金量化投资总监、基金经理邓默表示,部分多空策略基金需要通过融券做空来对冲风险敞口,对于这些策略,券源的减少和保证金占用比例提高会增加策略的运行成本,部分策略将转型与停止,策略规模也将进一步下降。但市场上多空策略整体规模不大,因此对市场中长期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
整体来看,市场对暂停转融券给出了相对积极的反应,自证监会宣布暂停转融券以来(7月11日—7月19日),市场止跌回弹,主要宽基指数纷纷上涨,上证综指上涨1.46%,深证成指上涨2.37%,创业板指数(1723.914, -1.57, -0.09%)上涨2.31%,科创板指数上涨5.4%。
邓默表示,“暂停转融券业务、提高融券成本”等一系列措施,对于当前的A股市场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从市场机制来看,虽然转融券业务目前整体的规模相对较小,但是监管层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而限制融券做空的举措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限制做空的举措保障了市场公平交易,给缺乏做空手段的中小投资者创造更公平的市场环境,有助于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也表示,转融券业务暂停等因素正在助力沪深核心股指企稳调整。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国内转融券业务暂停等或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与人民币汇率压力,沪深核心股指或步入企稳调整甚至反弹期。
邓默进一步表示,短期而言,当前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高性价比区间,前期超跌且有业绩支撑的上市公司在当前位置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将受益于投资者信心的增强和市场情绪的修复。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