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是小米众筹4周年的纪念日。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小米众筹共众筹成功370期项目,累计参与人次超过200万,映趣剃须刀、大方1080P高清云台摄像机、小方智能摄像机等十款产品占据了销量TOP10,速珂CU智能锂电车、多亲AI功能电话等十款产品荣登支付金额TOP10榜单。

  今日,在小米众筹4周年之际,小米有品的吉祥物-长颈鹿“奇奇”也正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官方介绍称,长颈鹿“奇奇”之所以能够从众多吉祥物里脱颖而出,是因为它代表了“高”。一来长劲鹿本身个子高,拥有高视野可以看向新奇远方,“生来好奇”的天性与小米众筹的理念十分契合;二来也寓意着有品的“高科技感”、“高颜值”、“高性价比”的产品属性。

  从材质上来看,纪念版长颈鹿“奇奇” 由铜师傅生产制造,特A级实心精黄铜打造,表面采取真金鎏镀工艺,经过泥雕、蜡模、浇铸、打磨等多道繁复工序细致锤炼,最终纯手工打磨而成。除此之外,长颈鹿的底部刻有“小米有品吉祥物 众筹4周年纪念版”字样,给予众筹参与者满满的仪式感。

 

  作为小米有品中的明星栏目,小米众筹一直是探索新奇酷、黑科技的阵地。扫拖一体的扫地机器人、可自动感应出泡的洗手机、感应开盖自动打包的智能垃圾桶等都是小米众筹的爆款商品,也因此让更多高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不少米粉也表示,是小米众筹让他们体验到了更智能、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智能世界正加速走来,网络连接将成为无处不在的自然存在。2019年7月15日,华为在北京举办智简全光网战略及系列重磅产品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上,华为重磅发布了其智简全光网战略,全场景OptiXstar光终端系列产品、业界唯一商用级全光交叉OXC产品。

  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总裁靳玉志指出:“全球光产业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基于未来的业务需求来思考产业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未来5年,光联接将从每个家庭延伸至每个房间,从每个办公室延伸至每个桌面,乃至每个机器,同时还将覆盖每个数据中心,进而支撑固定联接数的百倍以上的增长,全球光产业空间也将整体扩大一倍。”基于此,华为提出了智简全光网战略,面向全光传送、全光接入、全光数据中心、全光园区四大场景,聚集光传送、光接入、光终端三大系列产品进行持续性创新,以引领全球光产业的发展。

  全球光产业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上下游产业都在积极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指出,全光网已经从1.0时代(全光纤网,已覆盖91%家庭)全面迈向全光网2.0时代(全光自动调度)。面对互联网流量的持续增长,光网络需要在容量、性能、集成度、成本和敏捷性上有新的全面突破才能适应发展。

  在此背景下,华为正式发布智简全光网战略,通过打造智能、极简、超宽、无处不在的下一代全光网络,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带来极致的业务体验。基于该战略,未来5年华为将携手上下游产业链重新定义光产业,使能运营商的价值增长、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华为OptiXstar光终端系列

  面向家庭场景,华为发布了支持最佳VR业务体验的家庭网关OptiXstar V862,引领千兆超宽时代的家庭网络创新:基于自研Wi-Fi 6芯片,支持每个房间1Gbit/s接入能力,Wi-Fi信号覆盖能力增强20%;支持超低时延,同时引入AI智能识别和加速能力,全面支持4K/VR/在线游戏零卡顿。

  面向企业园区和智能安防场景,华为发布了业界首款工业级万兆接入ONU OptiXstar T813E,引领全光园区(POL)产业创新:业界领先的50ms故障恢复能力,支持业务7×24小时在线,保障网络0中断;最大支持上下行对称10G带宽,支持高清4K摄像头全场景回传。

  与此同时,面向企业专线场景,华为还发布了业界首款支持五星级品质专线的OTN CPE OptiXstar C810和业界首个支持一跳入云的10G PON政企网关OptiXstar B850,在有效满足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差异化专线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开辟了光联接的新业务场景。

  全球唯一商用级全光交叉OXC产品

  光传送领域,华为发布了全球唯一商用级全光交叉OXC光传送产品OptiXtrans系列 OSN 9800 P32/P32C,以支撑全球运营商迈向全光网2.0时代。该产品具备三大创新突破:

  第一,业界最大容量,引入硅基液晶(LCoS)技术,使光交换能力达到Pbit/s级,支持业界最大的单框容量1.5Pbit/s,业界最高32维的超高维调度能力,同时设备集成度是传统ROADM方案的9倍,可节省80%的机房空间。

  第二,0光纤连接,基于业界独有的光背板技术将超过1千根光纤印刷在A4尺寸的背板上,业务开通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3分钟,实现光纤调度全面自动化。

  第三,数字化光层,采用自研光标签技术,支持波长级网络状态监控和50多个光参数的端到端可视,光网排障时间从小时级到分钟级,实现光层运维的全面自动化。

 

  截至目前,华为OSN 9800 P32/P32C光传送产品已经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印度尼西亚XL Axiata等领先运营商实现商用部署。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讯 近日发表在《科学》上的一篇报告揭示了海马体是如何学习,并将某些经历连接到记忆中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特定的行为后,海马体会不断重复这种行为,直到其被内化。他们还报告了海马体如何追踪人们大脑的决策中心来记住过去的选择。

  以往研究表明,啮齿动物的海马体会在睡眠或休息期间回放过去的经历。但这种现象是否只适用于以前与特定地点的接触,还是也适用于更广泛的记忆,包括精神和非空间记忆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给33名参试者观看一系列图像,其中均包含一张脸和一所房子。参试者接受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监测与特定时间活跃的大脑区域相关的脑代谢活动。40分钟的“锻炼”后,参试者在休息时进行了5分钟的脑部扫描。休息时,海马区记录的fMRI模式似乎重现了决策过程中发生的活动片段。它们一遍遍地这样做,就像大脑不停地回放一个电影场景,直到将其背下来。

  此外,新研究发现,在海马体中重复播放次数越多的人,其大脑中一个叫做眶额皮质区域的活动就越类似于执行任务。“我们发现它与海马体的重放有关,这一事实令人惊讶。”论文第一作者、德国柏林马普学会人类发展研究所神经学家Nicolas Schuck说。

  研究结果表明,在处于休息状态的海马体中,重复任务和决策序列有助于训练大脑皮层在未来更好地解决类似任务。

  并未参与此项研究美国的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Thackery Brown认为,这项新工作至关重要,它证明了海马体不仅支持导航和空间体验的回放,还支持决策过程。

  “尽管空间导航对人类和动物的日常生活必不可少,但我们经常会记住一系列经历,这些经历既发生在时间上,也发生在空间上。”他解释说。

  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梦境中是否存在重放作用——将近期发生的事件扭曲成那些充满幻想的夜间故事,可能有助于处理、储存或者丢掉近期的经历。

 

  Schuck计划使用大脑分析技术探索计划任务与回放间的关系。“我们的新方法将打开一扇门,可以更详细地观察人类大脑的回放过程。”他说。(冯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