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五,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股价暴跌16.24%,但其竞争对手AMD公司股价却大幅上涨16.50%。此前,英特尔表示,由于其最新技术的开发严重滞后,它可能会放弃自主零部件的制造。

  在当地时间周四晚些时候召开的英特尔财报电话会议上,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鲍勃·斯旺(Bob Swan)向投资者表示,该公司新的7纳米芯片技术比计划落后6个月,英特尔可能会付费,转而将自己设计的芯片委托给其他制造商来生产。

  数十年来,英特尔一直是自己设计和制造个人电脑及服务器芯片,这让英特尔在竞争对手面前处于领先地位。如果摆脱这种模式,也即自己设计芯片,但制造环节由其它制造商来完成,这将让英特尔在竞争对手AMD面前或许会失去优势。

  英特尔这一不利消息推动英特尔股价大跌,同时却推动AMD股价大涨。当地时间周五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英特尔股价下跌9.81美元,报收于50.59,跌幅高达16.24%;而AMD股价上涨了9.83美元,报收于69.40美元,涨幅高达16.50%。

  投资研究机构Bernstein分析师史黛西·拉斯贡(Stacy Rasgon)在写给客户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我们参加英特尔财报电话会议已是第45次,我们将英特尔纳入研究覆盖对象以来,这次所看到的英特尔的业绩是最糟糕的一次。”该投资研究机构将英特尔股票评级下调至“弱于大盘”( underperform)。

  拉斯贡在这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坦率地说,英特尔的业绩数字都显得无关紧要。事实上,投资者可能读到财报文稿第一页的第四行就不会再往下读了,因为读到这里已经知道英特尔7纳米技术较内部计划已经延后一年的信息。”

  英特尔在芯片制造方面的失败,意味着在芯片制造方面的竞争对手台积电又少了一个竞争者,并且台积电或许又多了一个潜在的客户。台积电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商,周五,该公司股价上涨了12%。

 

  由于市场预计英特尔在建造和升级制造能力方面将会大大减弱,周五在美国股市,芯片制造设备厂商KLA Corp、Applied Materials和ASML Holding的股价均下跌,跌幅在2%至6%不等。周五,英伟达(Nvidia)股价上涨1.1%,市值达到2520亿美元。该公司市值本月早些时候已经超越英特尔,在经过周五股价暴跌后,英特尔市值已经跌至2170亿美元。

  (原标题:精选层网下打新公募力量略显“薄弱”)

  根据首批多家准精选层公司发行公告,各家几乎都采用了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网下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询价配售和网上向开通新三板精选层交易权限的合格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中,不乏公募基金的身影。

  具体来看,艾融软件有2家机构成为战略配售投资者,其中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认购股票96.72万股,占比战略配售股份总数的54.87%。

  新安洁则有4家机构参与战略配售,汇添富创新增长一年定开混合计划认购其股票5000万元,在全部战略配售投资者拟认购的8000万元中,占比达62.5%。

  10家参与贝特瑞战略配售的机构总共认购3.51亿元,其中有4家机构为公募基金: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嘉实裕远高增长5号资产管理计划、嘉实裕远恒盛资产管理计划、招商成长精选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上述4只公募基金产品认购了贝特瑞241.60万股股份,合计认购金额超过了1亿元。

  连城数控的10家战略配售投资者中,汇添富创新增长一年定开混合、国积极成长一年定开混合、嘉实裕远高增长5号资产管理计划一起现身,分别计划认购2800万元、2000万元和2000万元。

  尽管公募基金在新三板精选层打新的战略配售上表现不错,却在网下询价配售中接连失手。

  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首批已经发布精选层发行结果公告的8家公司中,参与网下询价的公募基金仅有20个产品,而所有参与网下询价投资者数量为6502家,公募基金的数量仅占“零头”。

  记者发现,这20只参与网下询价的公募基金产品,有7只为“低价未入围申报”者,3只为“高价剔除申报”者,1只为“其他原因剔除申报”者,“有效询价申报”者仅有9只,占比45%。

  对于网下询价公募基金力量“薄弱”的现象,申万宏源新三板首席分析师刘靖认为,相对于大量的个人投资者和私募基金而言,参与网下询价的公募基金数量本身非常少,因此占比也很小,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而对于公募基金网下询价出现很多“低价未入围申报”和“高价剔除申报”者,刘靖说:“公募本身具有很强的价值发现能力和研究能力,但是与主板不同的是,新三板的网下询价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而大量个人投资者又存在‘报高价’的倾向,因此公募的报价往往显得过低。”

  也有市场分析师认为,在主板市场个人投资者无法参与网下询价,且公募基金是网下询价的主力部队。而在新三板,个人投资者的数量远超公募、私募和其他机构类投资者,且没有主板分类询价和配售的规则,因此公募的力量显得较为“薄弱”。

 

  随着对新三板精选层打新规则的进一步熟悉,公募基金后续将会加大力量参与对新三板精选层公司的价值研究,越来越多的公募机构将成立更多的产品参与到精选层的打新队伍之中。

  (原标题:上海市电影局发放1800万元补贴!345家影院获益,切实推动疫后复苏)

  经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上海市管理委员会审定,今天上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影院停业补贴项目正式公示。

  过去的这个冬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是一切生活和工作的前提。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1月24日,上海市影院主动暂停放映工作,展现了上海影院行业积极配合全国疫情防控做出的努力。

  冬去春来,初夏已至。各行各业在积极防控疫情的情况下,正有序恢复生产生活。虽然全市影院目前还处在停业状态,但为支持本市电影院切实缓解经营困难,上海市电影局此前对外发布了《关于申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影院停业补贴的通知》(下称“停业补贴”),对因疫情停业的影院,综合考虑影院规模、银幕数、2019年票房情况,予以适当补贴,支持影院疫后建设,帮助影院做好复工复产。

  在收齐申请材料仅一个月后,今天上午停业补贴正式公示,长长的影院名单背后,是全市影院对坚守行业的一份信心,也是政府对产业链最末端的切实关心。此次上海市电影局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了近1800万元,共对全市345家影院予以支持,平均每家影院约5万元。

  “我们本来是今年1月23日正式开业,还没来得及产生任何营收,就直接被叫停了。”上海市杨浦区SFC上影影城国华广场店负责人松丽华告诉记者,这家新影院位于杨浦区三门路,是上影集团于2020年投资的多厅新建影院,共有8个影厅,安装了IMAX巨幕、高清4K、4D等先进高科技放映设备,投资巨大,“但停业至今,我们员工2、3月份的工资都是正常发放的,4月份以来也只是把绩效去掉了,社保和公积金都一直正常缴纳。企业压力的确不小,现在这笔补贴要到了,对我们来说,是政府主管部门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从业超过15年的松丽华说,她和门店近20名员工一直在积极为复业做各种预案,“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我们对行业复苏也很有信心。”凤维强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电影行业,从业十余年,他目前管理着位于南奉公路的奉贤区苏宁影城,这家上海市五星级影院,共有13个影厅、1081个座位,忙碌时全职加兼职员工超过50人,运营成本不低,“但我们没有裁掉一个员工。不是‘死扛’,是大家看到其他行业复工后不断好转的情况,我们也对未来有盼头。”

 

  商业院线如此,年轻的校园院线更是咬紧牙关在坚持。木槿校园院线在上海共有9家单厅影院,分别设立在工技大、工商外、交大、上政、上师大、华师大等各高校内,是上海分众影院的代表。“校园影院由于不需要承担房租,平时每个学校影院的放映工作,也是聘用学生勤工俭学轮班放映,运营成本比一般商业影院要小很多,但因为我们院线正处在向全国规模扩张期,疫情以来也的确面临资本环境的变化。此次补贴虽不多,但对木槿来说是及时雨。”创业青年叶邵翔语气里有着一份与年龄不相符的笃定,“压力不小,但我相信行业洗牌之后,剩下的影院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其实,观众和市场的需求没有变,被压抑了半年后之后,或许还需要一个释放。”(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