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21年5月28日
学会餐盘搭配六步曲营养与美味兼得
在家做饭,如何兼得健康与美味呢?学会餐盘搭配六步曲,让营养走进你的餐盘。
第一步:
食物要多样,比例要恰当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16)》给我们的餐盘分配建议有五点:
1.谷薯类: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平均每天吃250~400克(每餐75~160克),其中全谷物50~150克(每餐15~60克),薯类适量。
2.蔬菜类:餐餐有蔬菜。吃不同种类蔬菜,平均每天300~500克(每餐100~200克),每天吃五种以上,新鲜深色叶菜占到一半。
3.水果类:天天吃水果。多吃新鲜水果,平均每天200~350克(每餐70~150克),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4.鱼肉蛋豆类:吃适量鱼肉蛋和豆类。动物性食物平均每天120~200克(每餐35~80克),优选鱼和禽,吃多种豆制品。
5.一天一杯奶。选择多种乳制品,达到300克鲜奶量(每餐100~120克)
第二步:
谷薯不可少,全谷占三分
谷类这里是指所有主食,无论是一碗米饭,还是一个馒头,甚至一块红薯,每餐都应在餐盘中占较多比例。
蒸米饭的时候,至少1/3的大米可以换成糙米、小米等全谷物,或者红小豆、绿豆等杂豆,也可以把红薯、南瓜切成小块和米一起煮;做面食的时候,尽量选用全麦粉。尝试着每天变换不同的全谷物,从少到多,让家人逐渐适应全谷物的口感。
用全麦粉烘焙的面包、饼干,也是不错的选择,尽量减少精白面粉制作的甜点和零食。
第三步:
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餐盘的一半,要用蔬菜和水果填满,没有水果,就换成蔬菜。尝试各种颜色和质地的蔬果,用健康并且你能胜任的烹饪方式,蒸、炒、烤或者生吃。
早餐可以多选用西红柿、黄瓜、西芹、生菜这些方便生吃的蔬菜,午晚餐多选择一些叶菜,尤其是深色的蔬菜要占到一半以上。不想花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就试试蔬菜沙拉,或者做一份蔬菜汤。
可以在三餐中的任何一餐加一份水果,或者把水果放在加餐当零食吃。例如,在牛奶、酸奶、燕麦片里添加一些水果丁做甜品。水果洗净、切好,放到家里每个人都可以拿到的地方,方便大家食用。
第四步:
鱼肉蛋奶豆,要吃莫要贪
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不要贪多,每餐保证有一手掌心大小的份量就可以。早餐可以选择一个白煮蛋和一杯牛奶,畜禽肉和水产品安排到午晚餐。肉类每天替换着吃,每周至少吃两次水产品。
吃肉要吃瘦肉,少吃肥肉,鸡肉、鸭肉最好去皮。尽量少选用加工肉制品,学一点烹饪技巧,购买一些适合的烹饪工具,烹饪就会变得很简单。
第五步:
减少油盐糖,健康加几分
在家做饭,尽量选用新鲜的食材,烹调时少用或不用油、盐、糖。厨房备好控油勺和控盐勺,根据在家吃饭的人数和餐次限量使用。每人每天烹调油在25克~30克,食盐不超过5克。少油煎、油炸,多蒸、煮、炖。
刚开始调整少盐饮食时,你可能觉得淡而无味,不用担心,你的味蕾需要一点点时间。也可以尝试自己调配一些无盐调味料,例如香草、香料、大蒜、醋、黑胡椒、柠檬汁等,在烹调的时候加一些番茄、菌菇做配菜,甚至撒上一点无盐的坚果碎,都能带来更多的味道。少用红烧、糖醋、拔丝这些额外添加糖的烹调方式。
第六步:
每天喝奶300克,饮水要足量
每天至少要喝300克的奶或吃等量的奶制品,可以分到三餐的餐盘中,例如早餐一杯牛奶,午餐或晚餐加一杯酸奶。
豆浆或者大豆搭配其他任何的豆类及坚果,也能做成一杯好喝的植物奶。多喝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可以选择你喜欢的茶或者咖啡,尽量不加或少加糖。
健康饮食不一定单调枯燥,记住餐盘搭配六步曲,从每个食物类别中选择你喜欢的食物,学习一点烹饪技巧,你的餐盘就是独一无二的营养餐盘。
-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21年5月18日
据外媒报道,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需求量很大,因为人们通过Zoom进行工作和学习,通过Skype进行社交,并长时间观看Netflix等,以缓解封锁的忧虑。但所有这些额外的屏幕时间也帮助启动了半导体供应紧张,导致一些科技产品的价格飙升--首先是电视。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PD的数据,最近几个月,与去年夏天相比,大尺寸电视的价格已经飙升了约30%。这种跳跃是当前芯片危机的直接结果,并突出表明,解决这个问题比简单地提高产量更为复杂。其他使用相同电路的小工具--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VR头盔等--经历类似的价格冲击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一些制造商已经标注了潜在的价格上涨。中国台湾电脑制造商华硕在3月份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零部件的短缺将意味着“进一步向上游涨价”,这可能会影响消费者。
Synaptic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Hurlston说:“这些部件的价格肯定--不幸的是--在上涨。”该公司向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销售用于控制触摸屏显示器的集成电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会把这些成本转嫁给我们的客户,我们也听说他们会把这些涨价转嫁给他们的客户。”
虽然整个半导体行业都感受到了供应紧张,但那些与显示器有关的集成电路带来了特殊的挑战。由于它们不是特别先进,这些电路通常由落后于前沿技术几代的芯片工厂制造。由于芯片制造商专注于建设更先进的制造工厂,以生产更有价值的组件,因此没有什么动力去投资老旧设施的产能。即使在需求激增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各种设备都已经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影响。索尼本周告诉分析师,由于紧缩,PlayStation 5将在2022年前一直处于供应短缺状态。作为电子元件经纪人的公司说,某些元件的价格已经跃升了几个数量级;无数产品中使用的电压调节器通常只需50美分,但售价高达70美元。但是在消费者层面,需要显示集成电路的产品首先感受到了影响,而且是最严重的影响,因为这些工厂的限制。
“我最近听到的消息是,库存已经耗尽了,”电子元件供应商AVNet公司的副总裁佩吉-卡里尔说。“因此,这些新的价格将冲击到零售店,以及消费者消费。”
虽然这是一种类型的集成电路,但其影响是广泛的。分析公司Omdia的消费设备高级研究主任Paul Gagnon说:“任何内置有屏幕的东西都会受到这些价格上涨的影响。”他说,这包括个人电脑制造商,他们能够通过以相同的价格销售设备来避免涨价,但内存较少。
电子产品零售商Monoprice产品副总裁Paul Collas说,该公司已经受到了元件短缺的影响。他声称,Monoprice不会提高价格,但可能不得不取消销售和其他促销活动。“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看到需要向合作伙伴投入更多的预付款,以确保长周期的零部件得到保证,以支持我们的供应要求。”
一系列的因素促成了前所未有的芯片短缺。新冠大流行引发了对家用电子产品和云服务的需求热潮,而经济放缓也导致某些行业严重误判了需求的下降。
这种影响已经超出了传统的消费技术。特别是汽车制造商,在预期销售量减少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先发制人地取消了半导体组件的订单后,许多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停止生产,等待供应增援的到来。更广泛的供应链中断也造成了伤害,包括3月份的一场火灾,关闭了日本一家生产一系列不同半导体元件(包括显示器集成电路)的工厂。
许多专家预计,半导体的短缺将持续一年以上,它可能会促成全球芯片制造格局的重新划分。这种短缺凸显了芯片制造对许多行业的重要性,最先进的芯片对人工智能、5G和军事技术等关键领域的进展至关重要。
美国领先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近年来已经落后于中国台湾的台积电和韩国的三星等竞争对手,但该公司计划进行大量投资,以努力重新获得领先地位。美国政府还为美国芯片行业提出了50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以努力加强美国的芯片制造能力。
但是,电路制造商Synaptics公司的Hurlston表示,这对目前的情况毫无帮助。“这只是简单的经济学问题,”他说。“供应量是有限的,我们都在争夺它。”
- 详细资料
- 分类:生活
- 发布于 2021年5月17日
原标题:当心!一些“集赞有礼”“分享返现”活动暗藏猫腻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杨召奎)近来,部分商家为了扩大宣传效果、拉新、引流等,会以让用户转发链接或图片、收集好友点赞、邀好友“砍价”等方式,低价销售或者赠送产品。但《工人日报》记者日前采访发现,部分商家推出的此类活动暗藏猫腻。当消费者按要求参与、符合活动要求后去兑换奖品或提现时,经营者却拒绝兑奖或者擅改规则。
去年底,浙江宁波消费者朱女士在朋友圈看到某水果店的微信活动消息:店家承诺,按照活动要求分享该微信广告并让朋友点赞,当日24点前累计得到50个赞,就可以享受菠萝蜜买1斤送1斤的优惠。
朱女士觉得很划算,便按照店家的活动要求在朋友圈集赞。截至当日24点,朱女士共集得68个“点赞”,并截屏保存。第二天,朱女士前往该水果店准备购买菠萝蜜时,店员却告知她“点赞”是前一天集满的,不能作为当天的优惠依据,但在活动告示中商家并未对集赞的时限进行说明。此后,经宁波市鄞州区消委会横溪消保分会调解,商家才愿意兑现承诺,并在微信上对活动内容及时作出补充说明。
无独有偶。今年2月,山东省日照市消费者李先生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一张图片,该图片显示某楼盘正在开展集赞送礼品的活动,活动时间为2月3日~17日。李先生转发该图片并取得相应数量的点赞后,于2月8日前往售楼处领取礼品,不料工作人员态度蛮横,拒绝发放礼品。李先生向日照市东港区消协投诉后,活动主办方才补发了相关礼品。
不只是线下商家“玩这一套”,线上商家也有类似情况。消费者汪女士今年1月在某外卖平台购买一家奶茶店的团购套餐时发现,团购页面显示为“分享给好友可返6.9元,两位好友点一下即可到账”,支付页面显示“助力返现返6.9元”。
但汪女士支付后才看到具体规则是“返部分价款”,并没有具体说返多少钱。汪女士分享给两个好友后发现只返了0.75元,后又分享给七八个好友,发现只能返现2元多。汪女士认为商家涉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
记者注意到,类似营销活动还广泛存在于购物、餐饮、票务、教育培训等领域,比如打卡返现、好友助力免单、“邀得1人,直接提现100元”等,但实际上消费者很难获得免单或提现。
对此,中消协投诉部主任陈剑表示,经营者推出的“集赞有礼”“分享返现”等活动,目的是利用消费者帮助其营销、拉新、引流等。如果经营者拒不兑现承诺或者擅改规则,只会引发负面效果,失去信任。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加强对策研究,及时制止和查处不良营销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